1、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民族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的建立与民族中心主义的防范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2010 级工程管理 3 班 马聪(20100677)摘要人类靠高科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耗费自然资源的速度,人口急剧增加,以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化浪潮催生了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这是“巨变” 的转型阶段。实际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是民族传统文化最易断裂的时代,老一辈人看作是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东西,在接受现代西方教育的年轻人眼里却弃如敝屣不屑一顾。当前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不仅是对自我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肯定与坚守、传承与创新,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开阔胸襟和广阔眼界来面对全世界的各种文化。关键字:
2、全球化 文化自信 民族中心主义1.研究背景1.1 全球化浪潮的产生自 1860 年到 1960 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极大地增加了人类的社会生产力,人类靠掠夺自然资源创造了大量财富,这种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成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破坏,启动了这次巨变。自 1960 年到 2011 年,人类靠高科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耗费自然资源的速度,人口急剧增加,以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化浪潮催生了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这是“巨变”的转型阶段。 1.2 全球化所带来的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在全球一体化的转型阶段,美国人追逐高科技服务与生产的发展观和穷奢极欲的高消费生活方式成为全世界
3、向往的样板。 “现代化样板” 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会在全球触发剧烈的趋同效应,人们普遍增长的贪欲可以迅速粉碎各种世代相传的优秀民族传统,把所有人种都调动到贪得无厌、相互拼杀的战场上来。实际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是民族传统文化最易断裂的时代,老一辈人看作是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东西,在接受现代西方教育的年轻人眼里却弃如敝屣不屑一顾。高消费的生活模式足以摧毁任何渴望现代化的文明古国的文化根基,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迅速出现特权阶层并在腐败堕落中病入膏肓。当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都以美国为样板发起快速冲击时,全球现代化的浪潮就离“ 巨变” 的临界点不远了。2.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民族文化自信的建立2.1 建立民族文化自
4、信的必要性当前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不仅是对自我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肯定与坚守、传承与创新,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开阔胸襟和广阔眼界来面对全世界的各种文化。我们当及时破除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些“洋迷信”或“土迷信” ,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显示当代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觉担当和自信气度。2.2 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的今天,世界各国各区域文化竞争日益加剧,文化输入及输出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各国通过网络、卫星等各种通讯及信息传递手段向外界输出自有文化,从而达到影响他国文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战略目的。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
5、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如今,我国政府已意识到文化战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就此制定了一系列文化政策。于 2011 年 10 月 15 日至 18 日在京举行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央讨论审议了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我国是“文化大国” ,但还不是“文化强国” ,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上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文化逆差” ,我们怎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振兴文化产业,培养民族文化自信。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文件及决策。2.2 民族文化建立的途径与方式方法一个全球文化的时代提示我们,民族文化要自强,需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需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大世界保持思想和知识上的
6、持续对话,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超越他人时引潮流。文化要自强,关键在于凝练民族文化的灵魂形成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共同理想,存养民族文化的个性。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选择,这是中华文化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在世界文化的图景中找到自身定位、赢得诚恳尊重的基本点。2.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升级,必须走与科技、金融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实现文化、科技、金融三者有机结合,给文化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借助金融的力量,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加快整合与升级,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民族中心主义的防范3.1 民族中心主义的
7、定义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 是一种认为自己文化优于他文化的信条。广义上说就是轻视其他群体的成员。美国社会学家孙墨楠(William Graham Sumner)给它下的定义是, “以其个人所属群体为一切事物的中心为出发点来看待事物,对其他所有群体则按照自己的标准把它们分成等级” , “每个群体都认为只有自己的社会习俗是恰当的,看到别的群体有不同的社会习俗,就会嘲笑。 ”总之,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偏爱本群体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标准,用否定的态度,否定或贬低其他民族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所有文化及其成员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民族中心主义,人类学被认为是一门民族中心主
8、义最少的社会科学。 博厄斯认为,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民族情感是一种纽带。这种纽带通过扩展个人活动领域,使权力有可能加强,并通过设立明确的理想来扩大合作的群众数量。这种情感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面。但是,这种情感无论在各处都表现出对外有一种攻击性的偏执,极其强调和注重自身的价值和利益。由此,民族中心主义产生。也就是说,对它族的歧视没有任何理性原因,只是一种情感,赞扬本族的优越,以激起成员的团结。这种情感如果过度,就可能引起群体间的冲突。2.2 我国民族中心主义存在现状多民族国家中的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是民族发展和民族团结的腐蚀剂。就我国来看,以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族主义思
9、潮客观存在。我们党在民族工作中历来坚持反对和克服两种民族主义错误倾向,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防止和克服两种民族主义倾向仍具有重要意义。2.3 我国民族中心主义的防范2.3.1 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国家。如果对本国的国情和国际地位认识不准确,就难以更富理性地与国际社会从容交往。对已经取得的成就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盲目自大。一位欧洲强国的大使曾问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中国为什么坚持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他回答说中国是有几件比较华丽的外衣,如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
10、会,可中国还有很多发展落后的地区,那是不容忽视和必须改善的“衣服里子 ”。2.3.2 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中国公众不仅要知道国际社会正在发生的现实,还要知道这些现实背后的故事。对国际社会的了解越多、越深入,的视野就越宽广,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就会越强。当今国际社会确有极力推销他们的政治制度并干涉他国内政的国家。但是,外国政府并不等于外国公众。当某些国家政府在某些时候、在某些事物上对我不够友善,也不意味着我们就对他们的公众以牙还牙或另眼相待。2.3.3 必须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公众不仅应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同时也应有放眼全球的胸襟和气度。正确的民族主义是反抗民族压迫、争取民族解
11、放和奋发图强的思想意识,是为本民族辉煌文化和社会进步而骄傲的热烈情感。唯有本民族利益至上,盲目排外,难于和外国和谐相处等等,都是狭隘民族主义的反映,值得警惕。中华民族一向恪守“和而不同 ”的宽容性,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尊重他们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这在全球化时代是极为珍贵的。2.3.4 必须不断增强国际责任意识。中国公众应当理解国家对国际事务所承担的责任,支持国家做出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对世界的贡献。近年,有些网民言辞激烈地反对中国政府的某些对外援助。实际上,国际间的互助是世界文明的表征之一。几十年来,中国也曾接受过多种国际援助。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也正逐步承
12、担起更多的国际责任。如中国目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打击恐怖主义、防止毒品泛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的援外行动得到了世界广泛的赞誉,也得到了全国绝大多数公众的支持。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以自己的言行生动地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国公众培养与时俱进的国际意识成为国家进步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公众的国际意识,需要从中小学的教育开始,需要各种媒体的正确引导,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胡孚琛 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论 21 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道学内丹文化网 2005-10-05王小彬 继续防止和克服两种民族主义的错误倾向 西藏发展论坛【双月刊】第六期赵启正:中国公众必须避免狭隘民族主义 新浪网 201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