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用诊断 X 射线辐射源检定中的问题辐射输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重复性和线性的测量1.根据 JJG744-2004医用诊断 X 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要求,将剂量仪的电离室放在距X 射线管焦点距离 30cm 处 X 射线照射野的中心, 选择最大的照射野,电离室的中心轴与射线束垂直。2 等候 15 分钟使剂量仪主机充分预热,选择测量时间(通常情况下选择 5s10s).3 将 X 射线机调整到规程要求的工作条件(医用诊断透视机管电压调至 70kV,无影像增强器的管电流调至 3 mA,有影像增强器的管电流调至 1 mA) 。4 主机在复位状态下按启动键开始测量,此时显示窗中计时器部分开始计时,剂量部分显示
2、积分剂量。5 测量时间到时,积分剂量的测量结果和时间均停止变化并保留在显示窗上。6 在上述规定条件下,连续测量 3 次以上,取其平均值,按下面公式计算空气比释动能率 =8.76 KTPNK,单位是 mGymin-1.式中:8.76 -伦琴 R 与 mGy 的换算关系-诊断水平剂量计测量三次以上的平均示值,单位 R/(5s10s)KTP-电离室温度、气压密度修正。NK-电离室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校准因子,上级校准证书给出。7.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出辐射输出的重复性 V.8 改变辐照时间、X 射线管的电流或电流时间积(mAs )任意连续两档,加载因素的预选值之比2.9.每点测量 3 次以上,取其平均值,用
3、线性公式求出辐射输出性 L。 辐射输出的质(半值层吸收片)的测量1 将电离室置于规程中规定的距 X 射线管焦点的相应距离(40cm60cm ) 。2.X 射线机管电压、管电流(电流时间积)调至规程规定的工作条件,.测量未加吸收铝片的照射量率。3.将吸收铝片盒置于射线束与电离室之间(一般为中间) ,让射线束轴心与吸收片盒平面上圆窗的圆心重合,并使吸收片盒平面与射线束垂直。4.在吸收片盒内加不同厚度的铝片,测量射线束通过不同厚度铝片的照射量率。5.用计算器的回归计算功能求出照射量率降至初始(无吸收片)一半的铝片厚度,即为有用射线束的半值层厚度值(HVL) 。X 射线管焦点的测量1. 将星卡的中心置
4、于遮光器窗口的十字交叉点上固定。2. 调整星卡至胶片的距离,根据焦点尺寸确定放大倍率(一般取 1.752 倍)3.选择曝光条件:X 射线管的电压:50 kV75 kV X 射线管的电流时间积:20 mAs50 mAs4.将拍摄的星卡照片至于观光灯上,从外向内详细观察影像,便会发现铅楔影像延续到某一点时突然消失了,进而出现了铅楔影像反转或扭曲现象。在 X 射线管长轴方向上看到是双峰交错的模糊带,在 X 射线管短轴方向上看到扭曲的模糊带,两测铅楔影像连续消失的平均距离为模糊直径,测量出 X 射线管长轴 ZW 和 X 射线管短轴 ZL 的数值.5.代入计算公式中,求出 X 射线管的有效焦点。X 射线
5、管电压、电流和加载时间的测量1.将电压表的探测器置于 X 射线照射野中心,距球管焦点 30cm,射线束轴线与探测器截面垂直。2 选 X 射线管常用的三个不同的电压标称值(一般选 50kV、70kV、80kV ) ,每个点至少重复测量 3 次,取其平均值,计算出相对偏差 EV3.将电流表的钳型探测器夹在靠近 X 射线阳极端的高压发生器电缆上。4 选 X 射线管常用的三个不同的电流标称值,每个点至少测量 3 次,取其平均值,计算出相对偏差 EI5.将时间表的探测器置于 X 射线照射野中心,距球管焦点 30cm,射线束轴线与探测器截面垂直。6 选 X 射线管常用的五个不同的时间标称值或电流时间积的标
6、称值,每个点至少重复测量3 次,取其平均值,计算出相对偏差 ET分辨力测量1.将分辨力测试卡贴在 X 射线影像增强器输入面的中心位置,并使在监视屏上分辨力卡栅条图象与行扫描夹角为 45。2.调整 X 射线管电压、电流和监视器的亮度对比旋钮,使监视器屏上的图象分辨力最高,用目测法读出能分辨的线对数。辐射野和光野一致性的测量1.将一致性检测板置于 X 射线光野的中心,且与 X 射线束主轴垂直,调节选择用的光野大小,使其与检测板上电脑的刻画的两个红色正方形的任何一个重合。2 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对检测板进行拍摄。3.用检测板照的正方形和检测板的另一面的铜线围成的正方形各边做比较,大于最外边线或小于最
7、内边线都为不合格,反之合格一、 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测量时间一般选在 10S 为宜,若重复性可以,测量次数至少要三次,一般实践中选择五次,二、测量星卡时的管电压一般不宜超过 55 千伏左右,毫安秒要大于 20。二、 目前,在全国县级以下的医院使用的 X 光机大都是上世纪 80.90 年代北京万东、成都绵阳、上海生产的,机器球管很多是维修几次、超期服役,计量性能不容乐观,拍出的片子质量差, 影响病情诊断。因此, 作为一名计量检定员从履行职责和维护老百姓身体健康出发,都需要我们工作一丝不苟,出具的检测数据真实、准确,便于放射医生对机器的计量性能心中有数,能拍出质量更高的片子。一、要学习一些诊断放射学的
8、基本理论知识,如放射学的概念、X 线机和球管的结构、X 线产生理论以及影象增强器、线束器、滤过板。这些对我们检定员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还要学习 X 线机的操作技能。二、重点学习 X 线放射的质和量有关知识。影响 X 线量的因素。1.毫安秒。毫安秒与 X 线量成正比,毫安秒增加一倍,放射的 X线量也增加一倍。2.球管的电压。X 线量随 KV 变化很快,一般说 X 线量的变化大约与KV 变化比值的平方成正比,KV 增加一倍,X 线量强度增长 4 倍。3.距离。根据反平方定律,照射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4 滤过。X 线机的有用线束,一般都要通过 1-3MMAL 的滤过板,主要目的是为了吸收无用的低能
9、量射线不使它达到病人,起到保护病人的作用。以上一些知识对我们基层检定员来讲,是必须要掌握的,因为这在检定工作中,电离室的位置放置、设定电压和电流时间积都有重要作用。三、对 JJG744-2004 的一些建议规程中,管电流、加载时间在后续检定中可做不检项目,笔者认为在县级以下的医院,这两项检定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医院 X 光机的管电流设定 100 毫安,实际只能达到 80 毫安,这样对空气比释动能、辐射输出的重复性、线性计算都会产生很大的误差,甚至毫无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在检定中顺序上应首先检测管电压、管电流和加载时间,计算出相对误差,因为这三项误差大小关系到在其他项目的检定,笔者认为规程上要求设定的电压、电流条件,应用 X 光机实际值为好,而不按控制台的标称值。在检测开始应先预热,每次曝光间隔最少隔 5、6 分钟,对一些重复性好的机器,可以尽量在某些项目上少检测几次,或者合并测量,以减少人员受到的电离辐射和球管的使用寿命。在检定中,规程规定的电压、电流条件,笔者认为并非不可改变,尤其在基层医院,仪器设备陈旧,我们在检定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只要认为科学合理,方便就可以,放射医生能拍出清晰的胶片而病人不受到超标准的辐射得到三者和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