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儿童品行障碍的分析与辅导学习重点:儿童品行障碍的特征、原因分析和辅导方法。学习难点:儿童学习障碍的原因分析和辅导方法。学习时数:4 课时学习内容:1、儿童品行障碍有关概念及表现特征。2、儿童品行障碍的原因。3、儿童品行障碍的治疗和教育辅导方法。考核内容:儿童品行障碍的表现特征;根据教师所提供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辅导方案。 学习建议:1、认真阅读相关理论,结合幼儿实际思考分析。2、对照相关特征 标准,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鉴别。3、先对所提供案例进行分析,再对本班幼儿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查找原因并制定简单辅导方案,尝试进行辅导实践。4、积极参与在线讨论,分享大家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2、本章主要学习内容:基础理论、案例分析、游戏辅导、拓展阅读、在线讨论、在线作业、在线自基础理论一、何谓儿童品行障碍品行障碍是持续的和反复出现的反社会性、攻击性、对立违抗性行为,包括:经常过分地打斗、伤害他人或虐待小动物,有意地破坏他人东西,故意放火,多次偷窃行为,无故逃学,无故离家出走、惹是生非、酗酒、赌博、过早的性行为以及其他触犯刑律的行为等,以上任何一种行为问题持续 6 个月以上就可诊断为品行障碍。儿童品行障碍男孩多于女孩,城市多于农村。(一)反社会性行为指的是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如在家中或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勒索或抢劫钱财;强奸或猥亵行为;纵火;经常撒谎、逃学;擅自离家
3、出走或逃跑;流浪不归;经常不顾父母禁令在外过夜;参与社会犯罪团伙从事犯罪活动。 (二)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或财产的攻击,挑起或参与斗殴、打骂,用折磨、骚扰及长期威胁等手段欺负他人;虐待弱小残疾人和动物;故意破坏他人或公物;自己情绪不良时也常以攻击性方式发泄内心痛苦和矛盾。 (三)对立违抗性行为多见于 10 岁以下的孩子,对成人特别是家长采取明显不服从、违抗或挑衅行为,如为了逃避惩罚而经常说谎,发脾气、不服从、不理睬或拒绝成人的要求或规定;与成人争吵,与父母或老师对抗,故意干扰别人;违反园(校)规或集体纪律,不接受批评。 有资料显示,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特别是“
4、品行障碍”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初发品行障碍患者,若没有及时得到制止或干预,行为问题就逐渐被固定,形成持续性或反复发生的品行障碍。有品行障碍的儿童可导致学习困难,难于成才,成年后社会适应不良,物质滥用、反社会人格,造成家庭不幸,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正是由于其不良后果,早期干预治疗尤为重要。二、品行障碍的诊断标准(一)专业诊断标准根据 CCMD-2-R(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发生于儿童少年期,持续半年以上, 至少有下列行为中的一项,均可诊断为品行障碍:1. 经常挑起或参与斗殴;2. 经常故意伤害他人或虐待动物;3. 经常故意破坏家里的东西或公共财物。 4. 故意纵火。5. 经常偷窃。6. 瞒过
5、家长全天逃学,一学期三次以上。7. 无明显原因离家出走,彻夜不归,至少两次;8. 经常撒谎,并非为了逃避惩罚;9. 其他触犯刑律的行为。(二)常规诊断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发现孩子同时符合以下第 1、2、3 项标准,且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如社交、学习,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 6 个月,还要排除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广泛发育障碍,或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便可诊断为品行障碍。 至少有下列 3 项: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经常暴怒,好发脾气;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的不服从;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
6、责怪他人;常与成人争吵,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经常故意干扰别人。 至少有下列 2 项: 在小学时期即经常逃学(1 学期达 3 次以上);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至少 2 次(不包括为避免责打或性虐待而出走);不顾父母的禁令,常在外过夜(开始于 13 岁前);参与社会上的不良团伙,一起干坏事;故意损坏他人财产,或公共财物;常常虐待动物;常挑起或参与斗殴(不包括兄弟姐妹打架);反复欺负他人(包括采用打骂、折磨、骚扰及长期威胁等手段)。至少有下列 1 项: 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有猥亵行为;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
7、烫等);持凶器(如刀、棍棒、砖、碎瓶子等)故意伤害他人;故意纵火。(三)多动症与儿童品行障碍如何鉴别? 儿童品行障碍也可伴有多动、顽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好等症状。但这类患儿最突出的问题是某些品行问题,如说谎、偷窃、纵火等,而且这类儿童与多动症不同的是,对中枢兴奋剂治疗毫无效果。因此,对某些诊断有困难的病例,可试服中枢兴奋剂 12 个月 ,观察疗效反应,以助鉴别诊断。三、为什么会发生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的发生原因,目前认为可能是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等所致。(一)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雄激素水平增高、中枢 5HT 下降、智商低、围产期并发症。 (二)家庭因
8、素(教育方式、不良生活习惯、父母范例)家庭因素是品行障碍的重要病因,如父母精神病、物质依赖、父母与子女缺乏亲密感情联络,对待孩子淡漠、忽视、挑剔、粗暴,甚至虐待孩子,或对孩子过分放纵,不予管教,父母之间不和睦,经常争吵、打斗、分居、离异,父母有违法犯罪行为,不良生活习惯等等。 具体体现在:1、虐待儿童:父母对子女要求苛刻,经常打骂、恐吓,限制儿童与外界正常接触。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形成儿童不良性格或模仿父母的方式对待别人。他们在集体中处于孤立地位,得不到童年的幸福和别人的尊重,易形成不尊重别人的人格或感情的不良品行。2、不良生活习惯:儿童性格形成的起源是婴儿期的生活习惯,每一个个别习惯统一起来,
9、作为一种素质存在便成了个性的性格特征。而养成某种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育人的养育方式。例如,中国的家庭,普遍存在哄婴儿入睡的现象。其实正常婴儿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完全可以自行入睡。如果孩子连睡觉这一完全可依靠自身生物钟完成的事情都要依赖他人,就有充分的理由和条件,发展其他方面的被动依赖性。3、父母的模范作用:人首先生活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儿童常常依据父母的言行习惯塑造自己,家庭环境中发生的一切都会在儿童稚嫩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三)自身因素 1、缺乏体育锻炼: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应从体育锻炼抓起。中国的许多家长常忽略孩子的体育锻炼,结果,孩子特别爱生病。须知,体育锻炼能提高孩子自身对疾病抵抗
10、力和免疫力。2、疾病与残疾:癫痫患儿有较明显的情绪不稳定和精神病质倾向,说明癫痫患儿存在焦虑、紧张、孤独和抑郁的倾向,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较强烈,并影响到其对环境的正常适应,存在有不可忽视的行为问题。引起儿童的行为问题,一项对 237 名盲童学生心里健康调查显示,72.99%的盲童存在以敏感、自卑为主的各种心里行为问题。对于残疾儿童,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培养他们面对现实、自强自尊的性格和社会适应能力。3、气质的影响: 2 岁前显示对新环境适应缓慢、退缩回避、行为反应激烈的儿童,将来发生品行障碍者较多。 (四)社会环境因素(大众传媒、社交圈子)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指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良的校风、坏人的教唆
11、引诱。如经常接触暴力或黄色宣传,接受周围人的不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同伴有吸烟、酗酒、打架斗殴、敲诈欺骗、偷窃行为。具体体现在:1、大众传播媒介的消极影响:有些传播媒介中充斥打斗和色情场面,儿童常把影视中的打斗英雄作为榜样,把神话情景视为现实,对两性之间的交往感到好奇和神秘。这些都会从反面为儿童树立某种学习的样板,使他们出现品行障碍。2、社交圈子的影响:少年儿童吸烟行为就是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当他们经常看到成人吸烟时,他们有可能认为吸烟是一种成熟的标志;看到社会上以烟作为一种社交手段,他们也会加以模仿,经常与吸烟的同伴在一起。 四、品行障碍吃什么药 对品行障碍儿童,目前尚无特效药,视具体情
12、况分别对症治疗,如冲动、攻击可选维思通或者小剂量氯丙嗪、氟哌啶醇、卡马西平;活动过多者,可选利他林;焦虑者选地西泮等抗焦虑药。 研究发现,对于有攻击行为以及同时伴有心理障碍(如情绪障碍或儿童多动症)的患者而言,采用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一项研究显示,既有品行障碍又有抑郁症状的孩子,服用抗抑郁药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也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品行问题。五、如何矫正儿童的品行障碍早期教育应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格的培养、心理的健康为基础。对已形成品行障碍的儿童,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在改善家庭环境的基础上,可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其行为表现,如有些行为习惯较顽固,则需实行行为矫正治疗和认知疗法。(
13、一)早期预防早期预防对于防止品行障碍的形成极其重要。处于儿童期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尚不完善,再加上其模仿性强,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缺乏抵抗力,所以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与不良的人或宣传品接触,并建立民主型的亲子关系。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其独特性,个体间又有明显的差异,如果父母及教师从成人的角度出发,盲目地在孩子之间进行攀比,很容易使孩子内心紧张、焦虑,这类儿童多趋向于退缩,会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其内心的紧张情绪。因此,父母和老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气质特征,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之心情愉快,减少紧张焦虑。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据调查,非智力因素所致的学习困难占学习困难儿童的
14、93.1,厌学、逃学及其他行为问题明显增多,所以,早期教育应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格的培养、心理的健康为基础。(二)建立法规父母、教师可和孩子一起规定一些行为准则,共同执行。必须明确什么样的行为需要加以限制或纠正,什么样的行为可给予表扬、奖励,对孩子讲明具体的要求。(三)奖惩分明原则上一要及时,二要说到做到,切忌随便许愿或轻易打骂。家长首先要从孩子最易改的毛病开始,再逐渐严格要求,直到全部行为问题都改掉为止。(三)增强法制观念通过家庭关系的改善和行为的矫正,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恢复了自尊心和上进心,这时是提高他们认识问题的好时机,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不良行为习惯的后果,以增强其法制观念和自控能力
15、。(四)心理治疗与家校合力并重教师要了解原因,教育上对孩子对症下药。1、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2、改变教育观点和方法,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切忌过分挑剔、暴力、敌视。3、以身作则,规范自己行为,通过社会学习方法让患儿发展社会可接受的行为。4、尊重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主动与孩子商量解决面临的问题。5、家长与老师多沟通,共同配合,不要歧视、孤立孩子六、常见儿童品行障碍的分析与辅导举例(一)说谎说谎就是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符。幼儿偶尔说谎,人们还能容许,但经常说谎总会令人不快。幼儿的说谎问题已引起了众多幼教工作者的关注,有些家长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担心孩子品质变坏。其实,对幼儿说谎我科大可不必如此恐慌,而应仔细
16、分析幼儿说谎的心理,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1、说谎的类型(1)想象型谎言这种谎言可说是幼儿说谎的萌芽。这类谎言多是由于幼儿年龄太小,认知水平低,经验不足,因而常把想象的事(事实上不存在)当成事实而造成的。二岁半的明明看着小强玩火车,就说“我爸爸也给我买了飞机和机器猫呢!”其实这只是反映了明明的良好愿望。由于年龄太小,明明还不能区分想象与事实,不知“说谎”是何物,也就不存在歪曲与欺骗之意。(2)虚荣型谎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说谎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幼儿已能意识到自己所说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者是虚构的,但因虚荣心作祟,促使儿童去说谎。幼儿期的心理特点之一,喜欢听好话,期望被别人赞美和表扬。这也是幼
17、儿的情感需要,由于幼儿自我中心化,有一种希望得到别人注意的心理需要。这类谎言又分为两种情形:夸张型。幼儿为了引起别人注意,得到别人的赞美,而将事情夸张(夸大或缩小)。“所有的桌子都是我擦的”,其实只擦了一部分。“这次绘画比赛我在班二画得最好”,其实只是中等偏上。虚构型。“我今天在路上帮一位大爷提菜呢”,骗自己,赢得老师的赞美。有时还会有小孩互相攀比性的谎言,“我(家)有”这只是求一时的虚荣,炫耀而已,不同于想象性谎言。(3)创造型谎言幼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汇集、交融到一块儿,搜集自己虚幻世界中的各种素材,进行随意的加工,编成故事、童话。编得有头有尾;说得手舞足蹈,幼儿从中获得乐趣。这不是幼儿虚
18、荣心所使,而是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直接外露,也是思维的发散训练。(4)逃避型谎言幼儿为了避免受谴责或为了推卸责任或逃避任务而说谎。幼儿因不具备逻辑抗拒能力,不容易申辨,于是说谎。这可以说是幼儿的一种防御机制。与虚荣型谎言不同,逃避型谎言的动机是为了“避”,如避免受罚,推卸责任,逃避任务,虚荣型谎言的动机是为了“荣”,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表扬或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逃避性谎言变得愈来愈合理,有时大人一时还不能觉察出来。“花瓶是小猫打碎的”,否则可能遭到大人的打骂。“肚子疼”,否则就要干活。“这件事不是我于的”,否则就要承担责任,受到惩罚。2、说谎的原因(1)因害怕训斥、打骂而说谎幼儿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觉好奇,尤其是家里刚买回来的东阿,非要亲自动手拿一拿,仔细看一看,往往一不小心,就会弄坏东西。这时由于幼儿内心紧张而产生恐惧心理害怕受到父母的训斥和打骂,而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例如:大班的甜甜一次在家中不小心把镜子打破了,妈妈回来后,问镜子是谁打破的,甜甜忙推说是邻居的宁宁打破的。由此可见,幼儿在做错事情以后,内心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从而产生恐惧心理,诱发其说谎。(2)因父母的教育不当而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