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总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上-获奖作品-广东人民出版社).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81876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总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上-获奖作品-广东人民出版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总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上-获奖作品-广东人民出版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总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上-获奖作品-广东人民出版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总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上-获奖作品-广东人民出版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总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上-获奖作品-广东人民出版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下地理教学设计毛兵2014.92015.2镇龙中学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认识地球”是七年级地理的第一章,即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起首章,而本节又是其中的起首节。因此本课设想通过多媒体和充分利用章首页、设计动手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

2、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三、教学重点地球的大小四、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五、教法建议1地球的形状,学生已经知道,而且在卫星照片上一目了然。因而教学的着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模拟和体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中受到科学史的教育。2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三个例子,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提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真的能证实地球是圆形吗?” (圆柱形、圆锥形也可以环绕而行,因而在地球上要证明地球的形状,还必须提出更多的论据。 ) “你还知道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总之,采用开放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

3、究精神,并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教育。3在前一节课时可布置学生准备好一个球体(篮球等)和正方体(粉笔盒等) ,并每人折叠一只桅杆高高的小纸船,以便于在课堂动手实验。介绍卫星照片除用于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之外,还可以结合可看到的海陆轮廓、云层等,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并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六、课时安排建议1 课时七、教学案例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

4、感觉,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屏幕文字动画进行)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 15 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

5、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问题 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问题 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

6、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谈感想: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被推翻,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能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深更正确;追求真理很多时候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

7、士们致敬!4.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问题 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分组活动,完成书中第 11 页要求填写的内容。教师给出准确的地球周长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 800 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 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 51100 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 53 个我国领土(960 万平方千米)那么大。记忆技巧:最大周长=赤道周长小

8、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八、板书设计(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 千米 极半径:6357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 千米九、教学反馈1、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球体 C.极半极约为 63789 千米B.扁球体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3、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圆。它的周长是A. 5.1 亿

9、千米 B. 1.5 亿千米 C.千米 D. 万千米4、一位旅行者计划沿赤道步行绕地球一周,如果每天走 40 千米,则需要A.500 天 B.600 天 C.1000 天 D.1500 天 5、根据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 (1 千米2 里) ,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是A.4 万千米 B.8 万千米 C.4 千米 D.8 千米6、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710 千米 B.6371 千米 C.637 千米 D.4 万千米答案:1、D 2、B 3、D 4、C 5、A 6、B十、教学反思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谈话式、探究式教学,学生感到很亲切,课堂气氛一直很平和,讨论、发言都很热烈,不知不觉中就完成

10、了教学任务。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二节 地球仪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经纬线和经纬网的学习和掌握,是进行区域定位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整个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基础。地球仪中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教的时候学生很明白,一转眼就又糊涂了,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形成空间观念,又缺乏一定量的习题练习和讲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地球仪和经纬仪以及地图加强学生的空间感受,并辅以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立体的空间地球仪,随时可以提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掌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和经度与纬度的判读规律。会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掌

11、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和知道低、中、高纬的划分。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和两地之间的相互方向;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制作“地球仪” 。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观察、比较、讨论、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观察、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三、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四、教学难点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2.东西半球的判定。五、教法建议1 “了解

12、经线和纬线” 、 “辨别经度与纬度”的知识点中,本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先告诉学生结论,再让学生去理解或死记硬背的做法,不直接给学生提供结论,而多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读图填空、读图完成歌谣等活动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总结规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学会知识,又领悟学习方法。在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图领悟概念、发现规律,而不是教师自己去讲解概念,总结规律。上述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24 人)共同活动。2要重视让学生制作小地球仪的活动,这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操作活动。制作的过程中,每一步的操作都伴随着内部心理活动复现地球的形态,经纬

13、线、经纬度的划分及其含义,经纬网上的定位等等,这既复习又深化了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具体做法可参照“十、参考资料” 。6、课时安排建议2 课时七、教学案例第一课时地球是个球体,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地球太大了,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活动一: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对比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总结: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被化作一定的地理符号(图例)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3.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却没有。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

14、说明。活动二: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北极点、南极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事物,认识到地轴是倾斜的(可以穿插关于地球仪笑话的讲解,但要简单说明地理原理)。说明:在使用地球仪过程中,教师用大地球仪演示,学生采用组长负责制,互助合作,照顾到所有同学。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地球仪,根据老师屏幕展示的表格提示,比较经线纬线的不同和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0 度线 度数范围 度数分布规律 特殊线 划分半球 说明:这是课程的重头戏,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记录下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辅以一定的练习:从时

15、间安排上讲,可以先让学生读图填表,老师第二节课总结,也可以老师先指导,学生回去填表完成。1.形状:一条线的范围,指导学生看度数,一个数据是一条线,经线看起来也是一个圈,但是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才组成的!所谓相对应,可以让学生看能够组成圆圈的那两条经线的度数规律:度数之和=180,东西相反。2.指示方向:很多人到成人后也分不清经纬线方向,就是因为学的时候没有实地观察,可以教给学生记忆小技巧(不科学,只是为了记忆):经天纬地,经要到天上必须是竖着的,纬地,地是平的,横着的!所谓纬地就是围地,围着地的当然是横的!一个小典故:蒋介石有 2 个儿子,一个叫蒋经国,一个叫蒋纬国,经纬代表天地,经天纬地,老

16、蒋的志向可见一斑!3.线条长短: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规律:赤道最长,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4.0 度规定:纬度 0 度天然划分;经度通过国际会议,以经过当时强国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 0 度(可见强国说话分量大)。5.度数范围:经线环绕地球一圈,一个圆是 360 度,东西经分别 180 度;纬线从南极点到北极点,为 180 度,分南北纬各 90 度。6.度数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最后总结出如下判断规律:向东数值变大的是东经,向西数值变大的是西经,向南数值变大的是南纬,向北数值变大的是北纬。有时为了需要我们还会按纬度将地球仪分成低、中、高纬三种区域。指导学生认识低纬、中

17、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划分。(这里安排一定的练习)如学生分组活动,完成书中 13 页的填写内容。7.特殊线条:经线:本初子午线、西经 20 度经线(图上一般没有),东经 160 度线、180 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8.划分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天然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看中国主要位于哪个半球,美国呢?澳大利亚呢?让学生找图练习,可以增加他们成就感,以缓解前面的疲劳)。东西半球的划分:首先明确,必须是两条相对应经线才可以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其次要明确,任意一组相对应经线都可以成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最后确定会议通过结果:西经 20度、东经

18、160 度这一组相对应经线,成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又是英国说了算!)找图练习: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西经 20 度以东到东经 160 度以西为东半球范围,另外一半为西半球范围,这是多数学生学习过后最茫然的地方!)美国又在哪个半球?英国呢?你感兴趣的国家呢?小结表格: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形状 圆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 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0 度线 赤道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度数

19、分布规律北纬:向北越来越大南纬:向南越来越大东经:向东越来越大西经:向西越来越大特殊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西经 20 度经线、东经160 度线、180 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划分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西经 20 度以东,东经 160 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 20 度以西,东经 160度以东为西半球,第二课时复习经度和纬度的判读规律。游戏引课: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是“找朋友”。这和我们小时候的“找朋友”游戏不同,我们要在不知道名字的情况下,找到自己想找的朋友。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开学还没多久,老师对各位同学还不是很熟,那么老师在不知道姓名的情况下怎样找到想

20、要找的朋友呢?学生回答:相貌特征、性格爱好、座位等。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座位号很准确的找到某位同学。活动:教师说出座位号(排列号),请这位同学起立示意。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加深难度,我们把全班分为东西各四组,南北各三组,这样能否找得到想找的朋友呢?(分东西、南北组数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定)学生回答:可以。活动:1教师说出东西组号和南北组号,如“东二组、北三组”,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起立示意。(学生熟练后,加快速度)2教师说出第一位同学的组号,由这位同学说出另一个同学的组号,依次传下去。3指出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说出该同学的位置。教师引导:联系地球的经线与纬线,想想我们刚才分的组号和经纬线及经纬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活动:联系刚才我们找朋友的过程,请你们在地球仪上找到以下几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请完成课本第 8 页活动 123。教师引导:一个地点的确切位置应如何表述?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构成了经纬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巩固与拓展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教师点拨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方法1.先定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判定经线和纬线A B C D E经度 纬度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