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以“四抓”为重点 发挥示范引领加快推进“十百千”肉牛工程示范点工作按照整乡、整村、整户推进的原则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 一品种、统一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引导带动作用和在标准化生产上的典型示范作用。2011 年确定的“ 十百千” 肉牛养殖示范基地 为:甘州区甘浚镇、明永乡、沙井镇、大满镇、小满镇和龙渠乡 6 个乡镇的祁连村等 60 个村、安雄等 580 户;临泽县倪家营乡、新华镇 2 个乡镇的倪家营村等 20 个村、李国银等 200 户;高台县骆驼城乡和南华镇 2 个乡镇的前进村等 15 个村,赵国虎等 150 户;山丹县陈户乡西门村和霍城镇新庄村 2
2、 个村,王成等 20 户;民乐县洪水镇上柴村、丰乐乡何庄村和民联乡龙山村 3 个村、张长年等 30 户;肃南县陈延杰等 20 户。10 个乡镇养牛 220454 头,户均养牛 5.4 头,人均养牛 1.5 头。仅 10 个示范乡镇养牛纯收入达到 2.37 亿元,占全市养牛纯收入 11. 55 亿元的 25%。养牛人均纯收入 1582 元,比全市农民人均养牛纯收入 640 元高 942 元。取得如此成绩,主要抓了以下工作:1、抓组织,健全领导机构。对肉牛示范乡、村、户实施“双重包扶”,即 乡镇由一名县级领导和县(区)畜牧局 领导包扶,示范村由乡(镇)领导和县(区)畜牧技术人员包扶,示范户由乡(镇
3、)干2部和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包扶。同时,各示范县区、乡镇也出台了扶持优惠政策,鼓励肉牛示范基地建设,解决了示范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了各项工作措施和优惠政策的落实。2、抓创新,加快新品种与新技术的推广。在示范基地上,建立了以西门塔尔为主的肉牛基础核心群,重点引进推广西门塔尔、夏洛莱、皮埃门特等肉牛新品种,使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农作物秸 秆的转化利用为重点,加大秸秆的“ 青贮、氨化” 力度和 农副产品 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引 进、开发生产不同饲养期的优质肉牛专用饲料,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加快了农作物秸秆的“ 三化、三 贮” 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了制种玉米父本青贮技术
4、、干秸秆的粉碎和揉碎发酵微贮技术,使秸秆作为饲草的利用率达到了 80%以上。3、抓培训,提高养殖水平。市畜牧兽医局本着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培养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抓了县(区)、乡(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班 9 期,培训 450 多人次;县(区)乡(镇)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讲座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力求针对性和突出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一户一个科学养畜明白人、一社一个科学养畜带头人,一村一个科技服务组织的培训目标,加大了农牧民群众,特别是设施饲养、快速育肥出栏、杂交改良、秸秆青贮氨化、市场开拓等实用技术方面饲养户的培训,共举办培训班34
5、2 期,培训 2100 多人次。同时,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到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服务。 4、抓示范,推进标准化生产。以肉牛示范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积 极培育和拓宽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的主体和渠道,促进技术推广由注重单项技术应用向系统集成标准技术应用转变,抓住产前环境、产中技术、产品质量、全程管理四个环节,促进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市制定的绿色食品一肉牛饲养技术规程等 12 个甘肃省地方标准和张掖市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一肉牛等 34 个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按照市政府提出的“ 标准化生 产上墙 、上手、上口”的要求,编写了金张掖肉牛标准化生产技术印发 1000 本工养殖户使用,利用广播、新闻媒体和采用黑板报、专栏、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加大了宣传力度,率先在示范基地取得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