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徐晶晶,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途径,原因:因病情及治疗需要目的:进一步治疗和护理,有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分级转运原则,降阶梯预案关注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主要临床问题,依据患者病情可能出现的最高风险,按相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和装备的准备,并选用充分有效地应对手段,以保证患者转运安全。,充分评估,转运评估是转运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充分评估有利于: 准确了解转运风险 确定可行转运方案 合理选择风险应对措施,院内转运评估包括:患者、转运人员、仪器、药品及转运环境和时间,并告知转运风险;管理者应对所有转运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医护人员要充
2、分评估转运路线是否顺畅及转运所需时间。,优化分级,依据患者生命体征、呼吸循环支持等内容进行综合分级(级、级、级),并根据分级标准配备相应转运人员及装备。级患者具有随时危及生命的临床问题,采取相应医疗支持后生命体征仍不平稳,GCS评分12分,无人工气道支持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最佳路径,转运前,充分评估患者、有效沟通、按分级标准安排相应的人、材、物转运中,实时评估与监测,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为保证转运路径顺畅可以设置转运专梯及一卡通等设备转运后,医务人员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医疗措施,并进行评价,确保医疗护理的连续性及持续质量改进。,动态评估,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3、和不可预见性,应将动态评估贯穿整个转运过程,将转运方案形成闭合回路,将“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注重转运流程每个阶段的持续、动态、全面评估。,分级标准,分级标准,分级标准,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评估分级评估分级由转运决策者(抢救室主班及以上医生) 负责从患者病情(包括生命体征、意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主要临床问题五项) 和预计转运时间进行评估,确定转运分级,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沟通解释根据转运分级等级进行有效沟通 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转运风险,获取家属的知情同意及配合 与团队内部沟通:明确职责,相互配合 与接收部门沟通:详细告知患者病情及预计转运时间,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4、,充分准备 转运人员准备 按照转运分级人员配备标准要求选定相应的医护人员 做好转运人员分工,明确职责,由转运护士担当领队,负责 转运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工作 转运装备准备 按照转运分级装备配备标准要求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和药品 转运仪器设备调试并试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转运装备,备 物,心电监护仪,外携抢救箱,简易呼吸器,推注泵,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患者准备出发前按照转运分级再次评估病情,并检查各种管路及引流管固定妥当,确保通畅。 接收方准备告知接收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所用仪器设备、用药情况及到达时间等,使其做好充分接收患者的准备。,与接收部门的协作,评估所到科室应付意外的能力和设施
5、估计到前往科室的路程和所需时间 熟知运送过程中途经的能提供抢救设备的科室,联系电梯,通知病房(联系检查科室),正常转运,正常转运要确保患者安全及医护人员安全 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移动患者过程要注意各种管路连接的有效性,避免牵拉松脱;保证仪器正常工作;力求在最短时间完成转运工作。 为确保医护人员安全,转运仪器须规范放置,防止被仪器砸伤;同时,在转运途中也要特别注意行人,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应对管理标准化,转运过程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控制 患者病情加重,根据不同转运级别,按如下原则处理: 转运级的患者就地抢救 转运级的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后如病情平稳可继续转运, 否则须尽快返回病室抢救 转运级的患者须尽快返回病室处理,应对管理标准化,未能检查需要等待的患者,一般处理原则如下: 转运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5min 转运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10min 转运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20min,总结评价,再次评价患者转运的获益与风险,评估病情是否稳定,并对转运人员组成的合理性、计划措施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沟通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小结,有经验的医护人员 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 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病情 全面检测 稳定病情 反复评估病情 不间断的监护 直接交接 病历记录和审核,安 全 转 运 的 原 则,谢 谢 聆 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