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案湘阴五中 蒋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2、学会透过对人与事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2、塑造自我美好的心灵。教学重点:通过对细节的深入理解体察任公先生的爱国精神。教学难点:对箜篌引的理解。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 问答法 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课前音乐(课件播放清华园图片,配以清华老校歌,营造氛围)二、 导入 (2 分钟)五千载沧桑
2、,经巨手挥鞭,古老华夏容颜焕发,翻天覆地。如今熠熠生辉的神州国泰民安,物阜民丰,到处莺歌燕舞,满地捷报频传。同学们,要知道幸福的光临绝非一蹴而就,东方的崛起是因为有无数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们等人的“行健不息须自强。”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为了“可爱的中国”,我们伟大民族中那些仁人志士们又是如何来追求的呢?(课件出示少年中国说选段)(学生齐读,引出作者)三、 介绍梁启超 (1 分钟)四、 板示课题五、 筛选信息 (3 分钟)这篇文章题为记一次演讲,似是记事实是写人。那么,从文中对梁任公的描写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有着怎样个性的人?(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潇洒不凡、认真负责、谦逊自负、博闻强
3、识、感情丰沛(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六、 合作探究1、学生思考并讨论: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你能看出梁任公是一个“热心肠”的学者?(8 分钟)2、细节赏析(教师展示课件)1)、关于杜诗(6 分钟)思考并讨论:A、此诗中诗人有着怎样的感情?B、梁任公先生读此诗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可见先生一定是与这首诗产生了共鸣的,为什么呢?明确:19C20 年代是中国最为动荡混乱的年代,先生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国家的动荡让他涕泗交流,战乱平定国家安定让他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教师小结:从任公先生的哭与笑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2)、关于桃花扇(7 分钟)(课件出示桃花扇简介及左良
4、玉哭主片段)教师:此段表达的是左良玉面对崇祯皇帝驾崩末世来临时无可挽回的叹息。崇祯 1644 年死去距任公先生当时已是近几年来 300 年,先生读此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是什么触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介绍:梁启超又名“饮冰室主人”。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寓意对国家社稷忧虑焦灼之情。这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的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教师小结:世事变迁,往事如梦,变法失败,梁启超自己虽然没有血染桃花扇,但当初的梦想抱负何尝能够随时间的流逝而忘却,心底的革命潜流又怎么会荡然无存呢?正所谓烈士暮
5、年,壮心不已啊。任公先生悲的是自己追随的皇帝刚刚起飞就被折翼,悲的是国家运势无法扭转,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无法释放。3)、关于箜篌引(10 分钟)(学生读箜篌引诗句)教师: 谈一谈:你对“强行渡河”行为的看法。明确:这是一种执着,直面死亡的勇敢行为学生思考探究:任公先生读此诗生哀情,他会想到什么?(教师补充介绍谭嗣同的相关内容)教师:箜篌引的悲剧在于狂夫对渡河的执着和牺牲。维新志士们在国家衰亡、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为寻找国家民族出路而敢作敢为、英勇执着、勇于牺牲的精神、深沉的爱国情怀让人吹嘘不已。于是,才会有了任公先生演讲时的忘情。(学生齐读文章第 8 自然段,体会先生当时的心情。)3、学
6、生小结自己对“热心肠”的理解(3 分钟)教师小结:1、外在形式的表达源于内心情感的积淀。演讲时先生随作品内容而情不能自已,是源于内心对生活、对学术的热爱,这是一种真性情,也是热心肠的一种体现。2、体现为爱国救国的热忱。七、 方法习得(5 分钟)学习作者梁实秋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在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八、结束语:诗经中有一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的品德,光明正大的行为。任公先生就是那高山,我们仰慕他,更要学习他将爱国精神融注在自己的生命中,为了国家富强安定而“行健不息须自强”! 板书设计:认真、修养好风神潇洒谦逊、自负博闻强识学识丰富感情丰沛有热心肠有学问有文采 真性情爱国救国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