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286451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论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论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论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论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论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 钱俊君 (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中关贸易摩擦作为贸易增长的伴生物,自两国恢复正常的贸易关系以来便一直没有消停过。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中关贸易摩擦是异质产业体之间的贸易扩张型摩擦,具有复合相互依存的特征,往往具有地区或全球联动效应,还深受意识形态的干扰,与美国的国内政治也有密切关联。 新中国与美国建交以来,中美双边贸易势头良好。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随着中国的崛起更是处于快速发展的轨道。作为贸易增长的伴生物贸易摩擦 自从两国恢复正常的贸易关系后不久就出现了,此后便一直没有停止过。摩擦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程度也在不断深化,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一

2、 、 中美贸易摩擦是异质产业体之间的贸易扩张型摩擦 中国是正存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 国和美国是产业结构不同的经济体,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完全不同。美国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高端产品的弹性小,很多在国际市场上奇货可居,而且还限制对华出口: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产品的弹性大,替代性强,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多的竞争者。美国的产业结构与中国完全不同美国在高科技产业上占明显的优势中国的出口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面。中国在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领域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资料,2003 年中国对美出口排在前 5 项的

3、商品分别是杂项制品(I844)、办公用机械及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17 ) 、电信及音响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1074)、鞋靴(87)、电力机械器具(8 O9) 。q 而几乎同期的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 年美国从中国进 El 的 l0 大类商品 (按 4 位数的 HS 编码计算 )中,有 5 类商品所占比例超过美国进 口的 60。它们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的玩具、电子等类低端产品。 虽然近年来中国对美出 I;1 结构有所优化纺织服装商品出 El 份额有所下降,计算机通信类产品的出 El 份额有所上升,但是,中国在对美出口中的优势和实质仍然在于密集型劳动力,加工贸易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

4、的 90左右。因此,中美两国经济结构上互补性很强。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较低的劳动力价格。中国对美出口商品自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中一半以上是日常生活用品。美国的相对优势在于资本的密集、高科技产业和服务贸易,美国对华出口的商品也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中美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这与 20 世纪 8O 年代美 日摩擦完全不同。因此,中美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异质产业体之问的贸易。这种分工虽然使美方有逆差,但有利于美国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约束,实行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提高美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特别有利于美国的消费者,所以其性质是互补的、双赢的。越来越多

5、的迹象说明许多大跨国公司都看中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把中国当做加工基地而扩大对美国出口,使中美贸易逆差加速上升异质经济体之间的异质摩擦往往是一种互补性的贸易基础上的摩擦,双方不会在两者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竞争。一旦发生摩擦,双方不会在一个产品或一个产业之间碰个你死我活,而是可以通过对其他产品的处理来解决。比如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怎么也不会再恢复其竞争力,如果不从中国进口的话,可以从其它国家进 El。美国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与中国纠缠其真正 目的是为了让资本技术密集产品和服务产品更多地进人中国。从其他产品上获更大的利。如经济解决办法难以奏效美国就不断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经济体之间的异

6、质摩擦也往往比较有回旋余地,通过对话就可以降低损失所以许多贸易摩擦开始往 往来势凶猛,但大部分最后都有较好的结局。中美贸易摩擦不仅是异质产业体之间的摩擦,而且是属于贸易扩张型摩擦中美双方都是贸易快速发展的国家。贸易扩张型摩擦跟贸易衰退型摩擦不同。它不仅关注贸易的绝对获益,也关注贸易的相对获益。贸易扩张型摩擦的实质是对于贸易利益增量的争夺。因此,扩张型摩擦也不是零和游戏。中国经济增长是通过贸易渠道影响美国的,但中国是大国,当中国的出口商运用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时候,对美国消费品市场的冲击力很大其结果是中国不得不利用自己稀缺的经济资源,制造着与美国当地同类产品生产商的摩擦与矛盾。所以中美贸易摩擦,中

7、国在贸易上占主动,却在摩擦中相对处于被动。中国人在中美贸易中赚的可是微薄的血汗钱。2、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复合相互依存的特征 相互依存是 “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之间的敏 感反应关系。 ”相互依存带来互利,形成共同利益,同时相互依存总是包含着竞争需要付出代价。因为相互依存既有对称性的。又有非对称性的。是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还是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不对称程度如何均取决于一个行为主体对另一方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敏感性是指一 方对另一方变化所受影响的大小及受影响的速度快慢。脆弱性则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应变能力的强弱及付代价的大小。这种具有敏感性和脆弱性特征的相互依存就属于复合相互依存。复合相互依

8、存是发展了的、多渠道、多领域、武力作用下降的相互依存。 现实来看,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多数是非对称的。即使发达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基本一k 是对称性的但这仅仅是少数。占国际社会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系则明显是非对称性的复合相互依存。因此相互依存具有两面性。即一方面由对称性相互依存关系派生出了国家间的协调和合作;另一方面又因非对称性相互依存关系而造就了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中美经济的相互依存即属于后一类。中美经济的复合相互依存性决定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复合相互依存性特征。美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最高、购买力最强的经济体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就业压力大、发展难

9、题多中国这个家最难当。中国与美国的经济总量有很大的差距2007 年前者大约只是后者的 215。经济总量大的一方回旋余地也大,在双方发生等量的贸易惩罚时总量大的整体经济所受损害程度较低,所以在中美商品贸易发生争执时美国占有绝对的主动权。中美相互依存的基本特性之一是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要多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从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服装、鞋类、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主要地位。中国的这些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供给缺乏弹性产品替代性强。细微的价格变动便会对产品的供给数量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拉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均是美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重要出口国(地区)。倘若中国减少对美出 E1并不会影响美国对此类商品

10、进口的数量和质量反而价格的高低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中国对美的出口额度。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各国(地区) 货币大幅度贬值,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便宜,对美出口增长,就部分替代了中国对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中国对美的贸易依存度大还表现为中国的体制弱势。制度一词的外延与经贸关系十分广泛。其主要内容涉及产权结构、企业组织、市场体制、国家制度及意识形态模式等。在国际贸易中,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需要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磨合。当一国的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 。包括别国制度与国际化制度差异 较小时,其磨合成本或制度运行成本就低。相反,当一国的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差异较大时其磨合成本或运行成本就高。中国是社会主义

11、国家。有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和惯性,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模式及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存在 很大的差异,而且中国的市场体制发育得晚,与国际体制的契合度低所以容易导致美国对中国的制度歧视。中美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是典型的复合相互依存。在这种复合相互依存中,美国绝对 占优势,中国有求于美国,依赖美国。美国的资金、科技、经济管理经验、市场等都是中国急需的,而且规模还那么大。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 兴不能没有美国的帮助。而美国有求于中国的可能也就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人力资源。中美经济的这种复合相互依存导致了中美贸易的相应复合相互依存。19932003 年的情况表明,中国外贸出口对美国的依存度大大高 于美国

12、外贸出口对华依存度,且达十几个百分点。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付出的代价比我们小得多。目前。美国利用这种贸易上的复合相互依存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博弈胜利和收益。中美之间的摩擦已从个别产品的倾销与反倾销摩擦 阶段开始逐步向多产业贸易摩擦和结构性贸易摩擦方向发展;争端起初局限于纺织服装领域,随后迅速扩展向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方向发展;美国正力求通过以经济制度协调为核心的制度摩擦。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施压,美方向中方提出的要求就涉及知识产权、执法、政府采购、生命科技产品市场准人、保险和电信市场准人、补贴等众多领域许多在以前属于一国国内政策的政策措施也成为国际经贸

13、谈判的内容。尤其突出的是,中美贸易摩擦正在从单纯的贸易领域上升到整个经济结构的层面,如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和劳工问题等。最重要的是,美国在对华贸易摩擦中,表面上一些产业因进口产品的冲击而受到损失,实际上它不仅有利于美国腾出资金和劳动力。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新技术工业和服务行业获得经济结构调整的好处,而且取得了政治的主动和世界格局转换战略主动权上的收 益。对华贸易摩擦一方面推进或加速了这种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国内因为受到这种调整冲击的产业企业或工人把矛头指向中国。以缓和国内的矛盾。当然,这种结 构调整是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不仅仅是由与中国的贸易冲突造成的。三,中美贸易

14、摩擦往往具有地区或全球联动效应作为世界各国间经济联系最原始最普遍的形式,国际贸易往往承载着国际关系最核心的内容。贸易摩擦是世界经济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向、多层的贸易摩擦,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问各类摩擦并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成为世界名列前矛的对外贸易大国。目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已成为世界贸易摩擦的主轴,具有了示范和联动效应,往往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的风向标。中美两个经济大国的经济争端,必然会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一,中美贸易摩擦常常涉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以中美贸易摩擦有时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摩擦,有时是美国与其他国 家或地区的摩擦

15、。前一种情况的例子如 2005 年中美纺织品摩擦实际上中国和欧盟等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同时出现一样的摩擦中美、中欧纺织品摩擦的原因一样,解决的方式电相似。后一种情况的例子是当 2002年 3 月 5 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 1O 种钢材进口关税提高到 8一 30时,中国宣布将保留向世贸组织争端机制起诉的权利。因美国提高关税受损约 30 亿美元的欧盟反应更加迅速,3 月 7 日即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正式申诉,欧盟还要求美国对欧盟成员国的钢铁制造商给予赔偿。第二,中国实际上经常承担了许多东亚与美国的摩擦。中国参与世界生产体系是这样的:第三三国或地区生产的零部件先出口到中国,然后由中国企业把这些零部件装配

16、为最终产品再出 15 到美国。据统计, 1992-2003 年的 12 年间中国大约 23 的外包生产使用的是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地区)在同一时期向中国出口的零部件 因而,中国的外包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区特点,即中国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通过零部件生产和加工制造业务,把合作生产的制成品出 15 到美国。二三角贸易实际上是东亚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而不仅仅是中美贸易,因为中国只在其中完成了加工任务。如果美国因为与中国贸易逆差增加而对中国出口进行限制和制裁,实际上是中国承担了原本应属于东亚与美国的可能摩擦。三是中美贸易摩擦常常引起连锁反应。由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世界成为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17、的整体。中欧贸易摩擦可能引发中美贸易摩擦;而中美贸易摩擦也常常会引发中欧、中日等中国与别的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摩擦。四、中美贸易摩擦深受意识形态的干扰美国政治具有非经济因素对贸易关系渗透的传统。美国的这种传统一直贯穿于对华贸易中,20 世纪 5O 年代开始的对华贸易禁运,就是冷战的直接产物。1979 年中美贸易正常化后中美经贸也从来没有摆脱政治化的困扰。非经济因 素对中美贸易关系的介人,最显著的就是意识形态的干扰。美国人对个人权利、自由和民主等观念有近乎宗教信 仰般的狂热,从官方到民间普遍认为美国担负着向全世界推广 “美国价值观”的责任和义务。美国主流决策思路认定,通过国际经济交往来强化其他国家的

18、民主性质与和平倾向是国际贸易最值得珍视的东西。美国人认为,贸易对繁荣与和平的贡献是美国从国际经济交往中得到的最主要好处。尽管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的总体趋势是意识形态色彩 日益淡化但总体趋势不相协调的是中美关系中的意识形态色彩由于美国冷战思维的惯性作用反而有所增强。防止在欧洲或亚洲出现敌对的霸权国家一直是美国至关重要的的国家利益。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为美国意识形态上的主要演变对象 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势蒸蒸 日上,中国崛起势不可挡,美国一直担心强大后的中国会与之争夺世界霸权而寝食难安, “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美国由于受意识形态影 响,对中国猜疑很深。美国至今仍把中国视为 “极权国家” ,担心中国崛

19、起后会同它争霸,这种疑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美国国内还有一派人遏制中国之心不死。他们将会继续在人权、宗教、环保等问题上制造事端,在对华贸易、对华技术出 171 等方面设置障碍,甚至可能无中生有,节外生枝,搞 出新的麻烦出来,如:“政治献金案” 、 “考克斯报告”等。这些年来, “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很有市场,对我国不客观 、不公正的报道屡见不鲜,极力把中国“妖魔化” ,损害中国的国 际形象。五、中美贸易摩擦渗透与美国的国内政治有密切关联 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国内政治斗争也常常影响国际关系。一般来说,每一届美国新总统上任初期,中美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退步,而到后半任期时则会有所好转,相应的。双边贸易

20、关系也呈类似的现象。如克林顿在竞选总统时主张美国利用最惠国待遇问题向中国施加更大压力。而其上任后先是将人权与最惠国待遇挂钩,而后又脱钩 ,进而导致同样的理由成了共和党人指责克林顿的武器。另外,参议员代表选区的利益也可能作用于贸易关系。实际上美国政治就是在民主制度下各种利益集团对利益 的追逐。游说在美国的政策决定中有重要的地位,是美国政治的一种特色,游说在贸易政策中的作用也是如此。利益集 团对决策的干预一直在加深。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利益集团的数量和活动范围大幅度增加。l968 年以后,在 总统和国会议员选举中已普遍实行了党内预选,增加了公众参与的机会,也给利益集团影响选举和政策

21、以更大的空 间。在 70 年代的国会改革中,除了委员会结构改革,还包括 国会决策透明化、公开化。当时国会订立了不少 “阳光规则”(sunshinerules1不仅允许公众参加听证会,而且可以旁听听 证会之后的法案细则拟定程序这使利益集团可以更仔细地监督议员的行为。美国各行各业都拥有发达的行业协会 等利益集团组织。这些利益集团受不利影响时,很容易组织起来通过选举投票、游说国会、民间动员等方式给政府施加 压力,对贸易政策影响巨大。他们屡屡对政府施压,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也导致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的出台。如 乔治亚州是产纸州,它的议员关注的自然是所谓中国对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新闻纸实行反倾销的问题;劳

22、联一产联担 心就业机会问题。所以中美贸易本身虽然主要是经济利益 在驱动但是在美国权力运作中,政治和战略的考虑常常被置于经济利益之上。各种政治和社会力量都试图将自己的战略意图、政策主张和价值观念作用于对外贸易考量。再如商界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能力操纵和影响舆论与政策,而且其上层和政府、国会的关系十分密切,选举时还为 总统候选人和议员提供选举资金。美国商会、全国制造商协会、全国小企业协会等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对政府的对外经贸政策施加影响。它们普遍倾向政府开拓海外市场,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除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之外,美国居各国对华投资的第一位。美国最大的 500 家公司,绝大部分在华都有投资。美国对华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美国的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商业、货物代理公司等已进人中国市场。由于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利益,这些商界利益集团大多支持对中国市场的开放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支持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2001 年,美国一些亲华利益集团为影响国会批准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待遇 的广告费用即达 800 万美元。因为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对他 们大力开拓中国市场、发展他们的事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十分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