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289963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1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 1.“从下往上”原则。以 Cl2 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 MnO2 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

2、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总结核心知识氧化还原反应核心知识一、几个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为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体现为元素化合价有升高) 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 体现为元素化合价降低 )是还原反应.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

3、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为还原产物.4.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在反应中得电子为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物质在反应中失电子为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各概念间的关系为:2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表示方法双线桥法:例 1 它表示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和结果.线桥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的同一元素上.单线桥法例(上例) 它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线桥由还原剂失电子元素指向氧化剂的得电子元素.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同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1.置换反应全都是氧化还原反应.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一部分为氧化还原反应.3.复分解反应全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四、元素的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一般常

4、见的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不能再得到电子,只具有还原性.例如一切金属单质为 O 价 Cl-1、S -2、O -2 等,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 等不能再失去电子,只可能得到电子而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如 等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还常以某一方面为主.如S、O 2、Cl 2 以氧化性为主.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1)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一般需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而定.(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3)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六、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类型1.全部

5、氧化还原型:变价元素的所有原子的价态物发生变化如:2H 2+O2 2H2O Zn+2HCl H2+ZnCl2 等2.部分氧化还原型:变价元素的原子只有部分价态发生变化如:MnO 2+4HCl(浓) MnCl2+Cl2+2H2O33.自身氧化还原型,同一物质中不同元素发生价态改变如:2KClO 3 2KCl+3O2 2H2O 2H2+O24.歧化反应型:同一物质中同一元素发生价态的改变如:Cl 2+2NaOH NaCl+NaClO+H2O七、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两个守恒关系: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总数守恒.2.归中律:即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反应遵循“可靠拢不相交”.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方程式核心知

6、识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受热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或受热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例 1 CaO、SO 3 溶于水能导电,Fe 能够导电,它们是否是电解质?解析 CaO 本是电解质,但不能说是因为它溶于水能导电才是电解质.溶于水有以下反应:CaO+H2O=Ca(OH)2,此时为 Ca(OH)2 的导电;SO 3 本身不是电解质,溶于水有以下反应:SO3+H2O=H2SO4,此时为 H2SO4 的导电.电解质实际上指的是不与水反应,通过本身电离出自由移离子而导电的一类化合物.Fe 不是化合物故不属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之列.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二、离子反应

7、1.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离子互换型 (复分解反应型)2.类型氧化还原型三、离子方程式1.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之间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2.意义:离子方程式表示同一类型的所有的离子反应.3.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拆”: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凡是难溶、难电离,以及气体物质均写成化学式.(3)“删”:删去反应前后不参加反应的离子.(4)“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电荷总数是否相等.四、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的方法必须考虑以下五条原则:(1)依据物质反应的客观事实.释例 1: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8、6H+=2Fe3+3H2(错误),正确的是:Fe+2H +=Fe2+H2.(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4释例 2:Cl 2+I-=Cl-+I2(错误) ,正确的是:Cl 2+2I-=2Cl-+I2.(3)必须遵守电荷平衡原理.释例 3:氯气通入 FeCl2 溶液中: Fe2+Cl2=Fe3+2Cl-(错误) ,正确的是:2Fe 2+Cl2=2Fe3+2Cl-.(4)氧化还原反应还必须遵守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应注意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转移电子数是否配平 .(5)必须遵循定组成原理(即物质中阴、阳离子组成固定 ).释例 4:Ba(OH) 2 溶液和稀 H2SO4 混合:Ba+OH -+H+SO42-=

9、BaSO4+H2O(错误),正确的是:Ba2+2OH-+SO42-+2H+=BaSO4+2H2O.五、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 Ba2+与 CO32-、Ag +与 Br-、Ca 2+与 SO42-和 OH-、OH -与 Cu2+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 NH4+与 OH-,H+与 CO32-、HCO 3-、S 2-、HSO 3-、SO 32-等不能大

10、量共存.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 H+与 CO32-、S 2-、SO 32-、F -、ClO -等生成弱酸;OH -与 NH4+、Cu 2+等生成弱碱;H +与 OH-生成水,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 如 Fe3+、NO 3-、ClO -、 MnO4-等) 与还原性离子(如 S2-、I -、Fe 2+、 SO32-等 )不能大量共存.注意 Fe2+与 Fe3+可以共存;MnO 4-与 Cl-不能大量共存.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是 Cu2+、Fe 3+、Fe 2+、MnO 4-等.(2)强碱性溶

11、液中肯定不存在与 OH-起反应的离子.(3)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 H+起反应的离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核心知识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有新的物质生成,常伴随能量变化及发光、变色、放气、生成沉淀等现象.(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放热反应;有热量吸收的反应叫吸热反应.原因: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与反应物质的总能量是不相同的,反应物与新物的能量差若以能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和吸热,若两者能量比较接近,则吸热和放热都不明显.实例 燃烧:C+O 2 CO2 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 Zn+2HCl ZnCl2+H2 CaO+H2O Ca(OH)

12、2 等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实例:C+CO 2 2CO H2+CuO Cu+H2O Ba(OH)28H2O+2NH4Cl BaCl2+8NH3+10H2O 等2.燃烧通常讲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有足够的空气,二是跟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不充分燃烧的危害:产生热量少,浪费资源;产生污染物.化石燃烧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属非再生能源.煤的充分利用及新技术的开发:新型煤粉燃烧机;煤的气化和液化;转化为水煤气或干馏煤气.碱金属知识点一、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族,主要内容有以下几

13、项:1、知识网:5钠核心知识一、钠原子结构结构特点: .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Na-e -Na +,形成稳定结构.所以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强的还原性.二、性质1.物理性质:软、亮、轻、低、导.(软质软,硬度小;亮银白色金属光泽;轻密度小,比水轻;低熔点低;导可导电、导热.)2.化学性质:强还原性,活泼金属.与 O2 反应:常温Na 2O(白色固体)点燃或加热Na 2O2(淡黄色固体)与 S 反应:碾磨爆炸.与水反应:剧烈.现象:熔、浮、游、鸣、红(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与酸反应:非常剧烈,以致爆炸.与某些熔融盐反应:可置换出某些熔融盐中的金属(如

14、TiCl4 等)与盐溶液反应:实质是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然后再发生复分解反应. 三、钠的存在与保存1.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有两种形态:游离态: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元素.化合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元素.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无游离态,只有化合态(NaCl、Na 2CO3、Na 2SO4、NaNO 3 等)2.保存:因为常温下金属钠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跟水、水蒸气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主要是为了隔绝空气和水.四、钠的用途1.KNa 合金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2.制备 Na2O2.3.做电光源:高压钠灯.4.冶炼稀有金属.五、重点难点解析1.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剖析6

15、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切口开始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 变暗(生成 Na2O) 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 成液(NaOH 潮解) 结块(吸收 CO2 成 Na2CO310H2O) 最后成粉末( 风化).有关反应如下:4Na+O2 2Na2O Na2O+H2O 2NaOH2Na+2H2O 2NaOH+H2 2NaOH+CO2 Na2CO3+H2O注意不可将碳酸钠的生成用下式表示:Na2O+CO2 Na2CO3,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氧化钠与水结合的能力比跟二氧化碳反应的能力强得多.2.钠与水反应现象可概括为五个字:熔、浮、游、鸣、红.熔是指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浮是指钠密度小于水,浮于水面.游是指

16、由于反应剧烈放出的气体使“钠球”在水面四处游动.鸣一是金属钠与水反应放出气体发出“咝咝”的声音;二是指收集到的气体点燃有爆鸣声即反应放出 H2.红是指溶液加酚酞呈红色,即生成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2NaOH+H2该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中电离出来的 H+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 2Na+2OH-+H23.钠与酸、盐溶液的反应钠与酸反应,实质上是钠与酸电离出的 H+反应,所以当金属与酸溶液反应时,由于溶液中的 H+主要来源于酸,因此钠先与酸反应,若钠是过量的则继续与水反应.因为酸中 H+浓度远大于水中 H+浓度,所以钠与酸反应要比与水反应剧烈,以至

17、发生燃烧或轻微爆炸.钠与盐溶液反应,实质上是钠与盐溶液中的溶剂水电离出的 H+反应.所以在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盐溶液中的某些金属阳离子或 NH4+发生复分解反应.如:2FeCl3+6Na+6H2O2Fe(OH) 3+6NaCl+3H22NH4Cl+2Na+2H2O2NH 3H2O+2NaOH+H2故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典型例题例 1 学生甲和乙,对金属钠的色泽发生了争议.甲说书本上讲钠是银白色的,乙说他亲眼看到钠是暗灰色的.学生丙听到他们的争论后,从实验室取了一小块钠,用很简单的实验证明了金属钠是银白色的,并解释了通常看到钠是暗灰色的原因.丙怎样进

18、行实验证明和解释的?解析 学生丙将取出一小块钠放在玻片上,叫甲和乙两人观察,看到确是暗灰色,丙又用小刀把钠切开,里面的钠是银白色的.丙解释: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外面的钠被氧化了,因此是暗灰色的. 例 2 取 5.4g 由碱金属 R 及其氧化物 R2O 组成的混合物,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蒸干反应后的溶液,得 8g 无水晶体.(1)通过计算判断是何种金属?(2)混合物中 R 和 R2O 的质量各是多少克?解析 本题可采用极端假设法.即假设 5.4g 全为金属单质;假设 5.4g 全为氧化物,推出 R 的原子量范围,R 的实际原子量应介于二者之间,从而推出该元素的名称.(1)假设 5.4g 全为金属单

19、质,据(R 的原子量设为 a1)2R+2H2O 2ROH+H22a1 2(a1+17)5.4g 8g a135.3假设 5.4g 全为氧化物 据(R 的原子量设为 a2)R2O+H2O 2ROH2a2+16 2(a2+17) a2=10.775.4g 8g查表知 R 为钠 R 2O 为 Na2O(2)据2Na+2H2O 2NaOH+H2 Na2O+H2O 2NaOH46 80 62 80m(Na) m(Na2O)得 m(Na)+m(Na2O)=5.4g m(Na)2.3gm(Na)+ m(Na2O)8g m(Na 2O)3.1g评析 通过计算求得原子量,由原子量确定是什么元素;极端假设是解混合

20、物计算题常用的方法.例 3 把一小块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观察到以下现象:金属钠表面逐渐变暗;过一段时间以后又逐渐变潮湿;再过些时候又转变成白色固体;又过一段时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的粉末.写出以上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解析 金属钠为活泼金属,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钠,所以表面逐渐变暗且无光泽.氧化钠在空气中溶于水,表面变潮湿而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晶体,即含有 10 个结晶水的碳酸钠.再过一段时间,含有结晶水的晶体风化失水,变成粉末状物质.答 4Na+O 2 2Na2ONa 2O+H2O 2NaOH2NaOH+CO 2+9H2O Na2CO3

21、10H2ONa 2CO310H2O Na2CO3+10H2O评析 该题要求写出金属钠暴露于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实际考查的是钠及钠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合物引入:在初中学过 ,在这再学习 。本节教学目标:1.掌握 Na 氧化物和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2.通过 Na2CO3 和 NaHCO3 的热稳定性实验,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3.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本节教学的重点: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本节教学难点:与 的反应。钠所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往往与有关计算结合在一起,考查计算和推理能力.核心知识一、钠的氧化物比较项目氧化钠 过氧化钠8化学式 Na2O Na2O2化

22、合价 钠+1、氧-2 钠+1、氧-1色、态 白色固体 浅黄色固体类 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 4NaOH+O2与 CO2 反应 Na2O+CO2Na 2CO3 2Na2O2+2CO22Na 2CO3+O2与盐酸反应 Na2O+2HCl2NaCl+H 2O 2Na2O2+4HCl4NaCl+2H 2O+O2稳定性 Na2OCaCO3 NaHCO3Ca(HCO3)2(2)正盐比酸式盐稳定.如:Na 2CO3NaHCO3七、Na 2CO3、 NaHCO3 的鉴别.固体: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溶液:加 BaCl

23、2 溶液.八、Na 2O2 与 CO2、H 2O(气)反应的差量问题.规律:CO 2、H 2O(气)与过量的 Na2O2 反应,所得 O2 为同况下 CO2、H 2O(气) 体积的一半.CO 2、H 2O(气)与过量的 Na2O2 反应,固体增重的质量等于同分子数的 CO、H 2 的质量.将 Na2O2 粉末加入 H2O(液)中,液体增重质量等于同“分子 ”数的 Na2O 的质量.九、小苏打、大苏打、苏打的成分各是什么?与 H2SO4 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小苏打是 NaHCO3,苏打是 Na2CO3,大苏打是硫代硫酸钠 Na2S2O3.与酸反应情况为:2NaHCO3+H2SO4Na 2S

24、O4+2H2O+2CO2(放气泡速度快)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放气泡速度比 NaHCO3 稍慢)Na2S2O3+H2SO4Na 2SO4+S+SO2+H2O(开始无明显变化,后来逐渐变浑浊,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十、.碳酸、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规律比较:从它们的分解温度:H 2CO3 H2O+CO22NaHCO3 Na2CO3+H2O+CO2CaCO3 CaO+CO2Na2CO3 Na2O+CO2规律:可溶性碳酸盐(不包括铵盐 )不溶性碳酸盐 酸式碳酸盐碳酸典型例题例 1 某干燥粉末可能由 Na2O、Na 2O2、Na 2CO3、NaHCO 3、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 X 逸出, X 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后体积缩小( 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粉末中一定有 Na2O、Na 2O2、NaHCO 3 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Na2CO3 和 NaCl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Na2O 和 NaCl D.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 Na2CO3 和 Na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