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教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91901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相---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蜀相---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蜀相---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蜀相 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2、进一步掌握诗歌鉴赏的要领;3、初步掌握怀古诗的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1、律诗中“起、承、转、合”四联的结构及其各自在创设意境上的作用。2、蜀相一诗的“诗眼”。3、掌握怀古诗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或借古人以自况的手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向司马徽问道:“元直(徐庶)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司马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诸葛亮)出来呕心血也?” 司马徽告别刘备出门时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果不其然,诸葛亮辅

2、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后又辅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血吐五丈原,病死于军中,诸葛孔明虽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毕竟未能实现一统天下之大业,这不能不叫后世之人扼腕叹息。有一个旷世诗人,在卧龙先生去世五百年后,参谒了他的纪念祠堂,感慨之余,写下了一首传世的诗作。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的蜀相。二、作者生平提示:杜甫,字子美,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公元 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

3、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逃脱,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759 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今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激烈动荡着。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人民苦痛生活的诗作。760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院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史称“成都草堂”)定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贫困。764 年,杜甫幼时好友严武再镇蜀州,表荐杜甫为节度

4、参谋,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后来严武死了,四川内乱,杜甫又伴同家族,离开四川,乘舟沿江东下,转徙于湘鄂之间。770 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据说他是食牛肉过多而死的,这和李白追求水中月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惨得多了。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3、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

5、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四、 简析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1、这首诗歌题目叫做蜀相,“蜀相”,指的是谁?(学生明确:诸葛亮。)2、所以,从诗歌的题材上讲,这是一首什么诗?(学生明确:怀古诗。)3、确定蜀相一诗的形式,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

6、尾联。诗歌的学习,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格律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五、诵读指导:1、要想有感情地诵读一首诗,必须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的准确又深透的理解的基础上。如果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伤。反之则相反。就如刚刚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要轻快些。2、教师范读。3、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集体朗读全诗。4、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

7、式:X X 一 X X 一X X 一 X 和 X X 一 X X 一 X 一 X X。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集体朗读。5、读准了音节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感情了六、诗歌分析1、我们看这首诗,很明显也有景的描写和主旨的揭示,哪几联在写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1)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祠所在了。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2)接下去,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有人说:“那首联是起,

8、此颔联是承,章法井然。”不错诗的一开始作者以设问提起,好像凭空高歌,飘然不俗。然后自答:就就在那古柏森森的锦官城外的地方!紧接着他写下了祠堂内部的荒凉景色。满院的绿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荫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无人欣赏。(简要分析,“自”“空”:该怎么理解? 改为 尽,皆 有何不同)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为下面转写人事作了过渡)2、分析本诗的关键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颈联两句诗中写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五、六两句凝练地概括了诸葛亮一

9、生的伟大功绩;诗人专程为凭吊诸葛亮的祠堂,自然要想到他的生平: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恩遇,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取荆州,定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六出祁山,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这样的辉煌业绩,被诗人用两句话概括出来,既有高度的文字技巧,又有深刻的思想内容。(2)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明确: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品德和智慧的倾慕。(3)尾联简要分析,谈谈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统一全国的理想毕竟没有实现,所以诗人在尾联中说“出师未捷身先死”,包含了无限惋惜。这种惋惜当然不只是杜甫一人有,后

10、来有志于匡扶社稷的英雄们,都曾为之痛哭流泪。而杜甫的这首诗对后代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载,时隔四十多年,永贞革新失败,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就曾吟诵过杜甫的这首诗。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正要收复祖国山河时,不幸病危,临死也曾吟咏过这两句诗。这一方面说明了杜诗的成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浩然正气激动人心。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正如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4、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七、 以此类推,用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的方法,分析两首杜甫其他的两首诗。春夜喜雨春望八、作业背诵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