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政治思想是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关于政治问题的观点和主张。集中体现在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和管理国家的观点和主张。二、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三、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化丰富有关政治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认识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认识政治问题的能力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和特征希腊城邦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城邦形成的三条道路和三种类型。城邦制度的外部特征:小国寡民的规模和多元主义的政治格局。城邦制度的内在特征:城邦是公民的自治组
2、织。城邦的基本社会结构,公民的地位和权利,发达的公共生活和政治辩论,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公民政治文化。希腊城邦制度是产生政治思想的基础。希腊政治思想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3以政体研究为中心,以协调公民内部关系为主题。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早期自然哲学家的贡献:理性思考的开端及求知传统;宇宙秩序和人类社会;逻各斯和自然法;自然秩序和社会和谐、社会正义。智者的活动和影响1.产生:智者是民主生活繁荣的产物。2.基本政治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国家产生于人的约定;法律是人约定,自然高于法律。3.重要贡献:由自然转向人,从一个新的起点研究政治现象;开阔
3、了人的视野,影响和促进了城邦的政治生活。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制的批评;知识即美德;应由掌握知识的人管理图家柏拉图生平和著作柏拉图(公元前 427 一 347 年)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主要政治著作有理想国 、 法律篇 。二、国家的理念和正义国家理念论是柏拉图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理念是事物的本质,国家的本质是国家的理念。人类天赋才能的单一性和社会需要的多面性导致社会分工与合作,国家生于社会分工和互助的需要。人的不同天性产生不同的美德,形成不同的等级。正义是各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理想的国家是实现正义的国家。三、哲学家执政思想哲学家执政是挽救城邦制度危机的根本措施。现实制度的弊端。政治败坏的根源在
4、于人的品性的堕落。哲学家执政是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治国需要知识,知识即美德。哲学家集知识、美德和权力于一身。哲学家的选拨和培养。消灭私有财产和家庭的思想。强制性公民教育思想正义思想的内容(1)分工论。认为人们由于生活需要,只有分工互助,才能过好共同生活,这是国家建立的原因;(2)等级论。认为由于人们的本性分为理智、意志和情欲三类,在社会生活中形影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统治者、保卫者和生产者等级,并认为这三个等级分别由金质、银质同铁质构成的,每个等级的天然属性是不能改变的。(3)理想国家。即正义国家。在正中国家中,各个等级各司其职,互不干忧,通力合作,理想的正义秩序便实现了。(4)正
5、义论的实质是通过等级秩序的确立,以实现少数奴隶主贵族对下层自由民以及努力的统治。共产共妻主张1.认为为了防止第一、第二等级可能出现的任何纷争,应在这两个等级中实行公产并取消家庭,任何人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不得占有任何私有财产。2.国家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在政治上,各种植物所有公民都参加,以此维护第一、第二等级的内部团结。3.所谓的共产制度是建立在奴隶主阶级剥削努力和自由劳动者的基础上的,是一种剥削制度。哲学家执政思想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 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 人的品德是
6、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纠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2)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它是对“理念”的人士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只有哲学家才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3) 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4) 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在法律篇中的思想1.法律篇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想国进行修改;理想国重视人治,法律篇重视法治,突出法治的重要性。哲学王是头等的理想国,法治国家是“第二等好的国家”2.法律篇重新对社会等级作了划分,认为应分为公民、工匠和商人以及努力三个等级;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工匠和商人享有人身自由,但不具有政治权利;奴隶没有人格,从事农业生产
7、。3.法律篇对共产共妻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主张每个公民都享有一份土地,但是土地份额应该尽量限制,尽量平均。政体思想1.把哲学家当国王的政体视为唯一正确的、正义的政体,并以此为标准,认为凡是违背这一形式的则是非正义政体。2.把执政者的心灵和品质作为区分政体的标准。认为是正义的正义的政体,因为统治者的心灵和品质合于智慧和美德。非正义政体的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主政体的统治者的心灵和品质均有勃于智慧和美德3.贤人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主政体逐步堕落,贤人政体则为最稳定的理想政体 亚里士多德生平和著作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 一 322 年)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学者,政治学创始
8、人,主要政治学著作有雅典政制 、 政治学 。一.治国原则思想1.必须实行法治认为法治优于人治。法治的特点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由于人本性易于感情用事,而法律恰恰是没有感情的。即使同志这才德卓绝,一切政务还得以整部法律为依归。只有在法律所不能包括或不够周详的问题上,才让个人运用其理智。法治的意义:(1) 制定良好的法律。法律应该根据政体制定(2) 普遍的守法。认为为政的政要规律之一,就是订立法律以后,是执政者和下属官员不能假借公职谋取私利,又使各部分成员各得其所,都是受到法律的保护。2.主张公民轮番为政(1)认为公民具有平等的地位,应该有大家参与政治(2)公民必须按照规定的时期或其它轮流交替执政,
9、同时安排好执政者轮流退休,使他们退休之后和其他同等公民处于同等的地位。3.城邦的建立要选择优良的地理位置建立时要考虑到城邦的内外联系,城邦内部的各种设施的安排以及军事防卫等的各种因素。4.城邦的人口和疆域应大小适度(1)认为城邦不一定非要人口众多,这样安排易于维护普遍良好的秩序,而且城邦也要有供给能力,达到自给自足, 。(2)土地疆域要大小适度,一是有利于全体居民的生活,二是便于军事防卫二、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1.国家产生的原因认为国家的产生基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要天然要国道的生活的愿望。2.国家产生的过程(1)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的生活;(2)国家在产生的过程中经
10、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的体现。(3)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3.城邦的本质认为城邦使至高广函的社会团体,它是行业与职能相异的许多分子的集合,是由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同职业、家庭等参加而成的有机整体。4.城邦的目的(1)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相互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以城邦协调个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2)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5.学说的意义首次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等一系列的重要课题,为这门学科的建立提供了
11、基础理论。三、政体理论(二)政体理论1.政体的定义:(1)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切组织的依据。(2)政体又关涉到全邦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公民的生活的规范。(3)政体是城邦的决定因素,它决定城邦的性质2.划分政体的标准(1)第一是宗旨。看政体是照顾全邦人民的共同利益,还是只照顾一个人、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前者是正宗政体,后者是变态政体。(2)第二是人数。看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是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这样共划分出两类六种政体。即正宗政体,有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又有变态政体三种,它们是僭主,寡头和平民政体。3.政体三要素。(1)即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2)各
12、个要素的组织如不同,也会导致政体的不同。(3)只有当三个要素有良好的组织时,相应的政体才是良好的。4.理想政体(1)三种变态政体都是不良政体,对任何社会都不适合;至于三种正宗政体,他主张要使社会实际情况来决定。(2)认为君主政体和贵族政体都是过时的政体,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宜于实行。(3)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的实质是想建立以中等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以挽救城邦制度的危机。5.政体变革思想变革的两种形式:(1)以较好的新法代替旧法认为成文法不应一成不变,但变革要慎重,如轻率的变革必然消灭民众守法的习性。(2)政体的变革由于治理不当引起政体的变革,有内讧诉之武力,演化为变革,革命使
13、现行政体变革或是政权由另一个政党控制。四、理想的城邦制度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批判:对公有制的批判,对公妻制的批判。理想国家要实现正义,正义是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的适当综合。理想政体的原则是中庸。城邦是公民的自治团体。理想的城邦要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民主制和寡头制相混合的共和政体。民主制的优越性法律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人必须服从法律,法治优于人治。五.重要地位1.开创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最早地从体系上区分了政治学和伦理学,从而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开创性的贡献。伦理研究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人群的善。2. 创立了用归纳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分析、比较各种政
14、治制度的利弊得失,然后再归纳出政治理论,替吃自己的政治主张。3.提出一系列独到的政治观点:国家的起源、目的、性质等观点;政体理论;片面强调政治制度作用;关于法律、公民;关于“防止革命”的论述-希腊化时期-犬儒学派犬儒学派:对文明制度的批判和反习俗的生活方式。回归自然的政治主张。伊壁鸠鲁-个人主义思想政治思想基础:个人幸福论观点:1 个人幸福就是避免“痛苦”与“纷忧” ,取得快乐;这种快乐不是躯体上的,应是精神上的。2 提出判断人的善恶,进行社会活动,应以能否导致个人幸福为依据;3 提出了实现个人快乐的途径:即人们之间形成互不侵害的契约;在此基础上,成立国家,建立法律,以保证个人幸福快乐与安全。
15、评价:集中反映了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悲观情绪,它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哲学。斯多葛学派-世界主义思潮创始人:芝诺自然法是宇宙的理性。人在精神上的自由和平等。人类一体、人类一家的世界主义观念。波利比阿波利比阿(前 201-120 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历史 。主要思想:政治思考的动因,国家兴衰的关键是政治制度。六种政体的区分。政治的蜕变规律。理想政体是混合政体,它是三种正宗政体即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优良因素的混合。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西塞罗西塞罗(公元前 106 一前 42 年)古罗马政治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共和国 、 法律篇 。主要思想:共和思想,共和国是“人民的事业” 。最理想的政体是混和政体思想,自然法是理性的命令,是一切人类法律的准则。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