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教学策略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教学策略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发现策略和接受策略,中间有不同的混合、过渡的情况。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1训练与练习策略这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接受学习策略。由于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记忆感知材料,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只须示范做什么并提供练习,而学生只需记忆学习内容,并不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因此基本上是属于机械记忆的策略。训练与练习策略的模式如下:提供示范巩固练习反馈迁移训练与练习策略尽管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容易导致死背硬记,但是作为一种在教学中
2、比较常用的策略,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物理教学中的某些内容(大多为言语信息),适当地运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陈述性知识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能因为训练与练习策略容易导致死背硬记而望而却步。应通过对物理知识所属学习类型的分析,选用适用于接受学习的信息,适当地选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扬其长,避其短,合理运用之。2演绎策略演绎策略也是基于接受学习而设计的策略,但这种接受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倡的意义接受学习而非机械学习。由于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某种形式的抽象观念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结论),因此,运用演绎策略
3、设计课堂教学,须考虑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成为推理过程起点的物理概念,及他们能否通过观察将现象与概念联系起来。演绎策略的模式如下:提出物理概念(原理) 进行演绎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演绎策略是一种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学策略,由于省略了学生用来探究、发现的时间,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容纳较多的信息。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这种策略设计的教学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学基本上是讲解式的,因而学生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这一点看,演绎策略对于发展学生的远迁移能力不利,而有助于近迁移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选择演绎策略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并尽可能地多用实例(或演示)进行论证,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归纳策略归
4、纳策略是由教师展示定律和定理的发现过程,因此,归纳策略既具有发现策略对过程学习的特点,又具有接受学习的讲解特点,故也称为“思考性讲解”。较演绎策略而言,运用归纳策略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获取概念或定理的发现过程由于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个别的事物)到一般(概念和原理),因而教师必须向学生呈现形成概念和定理的过程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归纳策略的模式如下:演示(或列举)个别实例进行归纳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归纳策略是一种能够达到多种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首先,归纳策略是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对物理事实的观察和思考,对概念形成的来龙去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必然会从本质上理解和
5、把握它;其次,归纳策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方式,由于课堂上大多数教学活动是采用实物演示或实例说明,而多样化的活动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与演绎策略相比,归纳策略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的程度更高。相对于演绎策略而言,归纳策略是比较费时的。4启发式教学策略“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孔子是 “启发式教学” 创始人。他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
6、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才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的启发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7、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启发式教学策略的基本思想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获取知识,是以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为理论基础的,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学上有具体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准备诱发释疑转化应用准备就是师生课前和上课的各项准备十分重要,不要把“预设”和“生成”对立起来;诱发就是学生自己或由教师引导提出问题;释疑是师生、生生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释疑、解惑;
8、转化是要加强当堂消化吸收、巩固和内化;应用主要指应用于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备课介绍的一种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兴趣导入猜想与假设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交流探究成果,得出结论巩固应用,深化规律。实际上就是这模式的具体应用。5探究策略探究策略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即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他们的探索能力,获得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以此为武器,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将以探究的方式将科学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科学概念,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技巧;通过探究中的各种亲身经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探究策略的模式如下:提出问题
9、形成假说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分析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运用探究策略设计的课堂教学,由于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规律和概念,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因此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意识。与此同时,初中物理课的大多数探究都是分组进行的,个人之间、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探究过程的评估环节则对学生养成善于对工作进行评估的良好习惯非常有益。由于探究学习重视对过程的学习,因此费时较多,教师在选用该策略时,应注意对课题的选择,提高探究活
10、动的效率。6情境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运用技术手段创设或还原教学内容所展示的真实情境,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策略。情境教学能帮助学生利用日常认知情感唤醒生活中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开发学生的潜在动机资源;能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迁移。情境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获得体验引发思考(分析探究应用)1、模式解释(1)创设情境。情境是渗透于任何学习过程和迁移过程中的潜在影响因素。适宜的情境可以克服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促进理解和记忆的保持,诱导发散性思维的运用,有利于学习的强化和迁移,真实的情境是一个先行组织者,它让学生放手实践,亲身
11、体验,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2)获得体验。应努力促进在学习情境中获得与真实情境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包括愉悦的成功的、幸福的心理体验,爱与被爱的体验,兴趣与动机的获得等体验。(3)引发思考。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感知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容,或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或通过角色扮演发现新问题,或通过思维的转换,将经历过的模糊、疑难、矛盾和紊乱的思维情境整理为清晰、连贯、确定与和谐的思维情境。(4)现代教学思潮要求情境能激发学习的求知欲,还要利用情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还要利用情境完成教学目标。2、情境教学模式的主要方式(1)生活展现情境。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鲜明而富有典型意义的场景,确定观察主
12、题,选取观察对象,安排观察顺序,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生活,同时,要在观察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以帮助其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2)实物演示情境。以实物为中心,略设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特别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更要力求从整体上给学生以真切感。(3)画面再现情境。选取的画面可以是挂图、图片、图表、图解、多媒体画面等,但应注意画面应与教学内容一致,选取的画面形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校资源状况等因素。(4)音响渲染情境。利用声音的刺激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音响的主要形式是音乐。在教学中,把音乐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通过乐曲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
13、抑扬顿挫,激发人的联想与想象,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但音响媒体并不限于音乐,其他自然音响都可以作为渲染情境加以利用。(5)角色扮演情境。学生在扮演角色时,不仅要模仿课文内容和情感体验,还要渗透自己的真情实感,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在更加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陶治情操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6)语言描绘情境。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教师运用富有感情的声调、节奏等多种因素,绘声绘色地描述与教学内容相同或相似的情境,可以启迪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神游”于情境之中,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的课型的 出现,教学情境的创设
14、必将有更多更新的手段,但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完成,都必须注意:与课时内容吻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度而不喧宾夺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情境富于变化。7问题教学策略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的一段话中:“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我们对问题教学法本身可以作这样的界定: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
15、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 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其宗旨是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问题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
16、系列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深层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问题教学的模式是:问题的设置问题探索问题解答问题讨论问题归结同类问题的设置与解决有效备课给出的教学片段,结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经历了“具体情境猜想探究交流评价”的活动过程,是问题教学策略的核心体现。8发现策略发现策略是针对接受学习而提出的教学策略。发现策略强调学生自主地通过提出假说和验证假说来解决问题,通过概括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形成正面和反面的学习经验与体验,通过概括问题解决的结果来形成物理知识和技能等。发现策略的模式如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假说形成方案验证假说
17、分析总结,补充发展假说发现策略的提出,是基于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的考虑。这样的学生当他结束了在正规学校的学习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与接受学习相比,发现策略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知识的保持,因为学生需要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知识;增加智慧潜能,因为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便于他们解决问题的信息;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因为通过发现可以带来满意和内在奖励;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因为发现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尽管发现学习较接受学习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但发现学习由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使学习过程变得十分冗长,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发现策略尚不能作为物理教学的主要策略。
18、同时,在运用发现策略设计教学时,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力求在尽短时间内完成发现过程。一般地,教学策略有两类: 产生式教学策略是指让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学习顺序等,鼓励学生自己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优点: 可以积极地把信息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主动深入,因此学习效果较好; 允许学生自主地设计、实践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产生式教学策略主要出自学生自己,因此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
19、趣等。不足: 设计不妥,可能导致认知超载或情绪低落,或是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 学习的成功依赖于学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的广度。 替代式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优点: 比产生式教学策略效率高,它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容; 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略不佳的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学习。不足: 因为学生智力投入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因此学习效果不如产生式策略好; 由于教学安排过于周密,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学习多于主动学习,因而学生学习志趣难以调动,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
20、力。新教材“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新教材从以往单纯规定和建议教学方法,发展到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想,那就是主体性教学思想和反思性教学思想。以此为指导,教师应该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种: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师激励、引导的含义应该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动机
21、、指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的全面性、为学生提供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要的参考意见等。 “探究-发现”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是关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素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这时特别注意探究教学也必须一定的程序。学生的探究活动始于问题,而问题产生于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的仔细观察。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符合教学活动要求的认知意义,即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与问题相适应的观念,而且学生的已有观念又不能对问题情境作出完全理性的解释。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以小组为教学活
22、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主要区别是: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小组合作目标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 ;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评价指标。联系生活教学策略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策略。新教材“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
23、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新教材从以往单纯规定和建议教学方法,发展到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想,那就是主体性教学思想和反思性教学思想。以此为指导,教师应该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种: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师激励、引导的含义应该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动机、指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的全面性、为学生提供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要的参考意见等。 “探究- 发现”教学策略 这
24、种教学策略是关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素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这时特别注意探究教学也必须一定的程序。学生的探究活动始于问题,而问题产生于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的仔细观察。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符合教学活动要求的认知意义,即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与问题相适应的观念,而且学生的已有观念又不能对问题情境作出完全理性的解释。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以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主要区别是: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 小组合作目标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评价指标。联系生活教学策略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