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二版)2015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94330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第二版)2015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财政学》(第二版)2015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财政学》(第二版)2015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财政学》(第二版)2015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财政学》(第二版)2015年1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财政学 (第二版)2015 年 11 月考试考前练习题一、辨析题1分类所得税一般采用累进税率,因此,可以较好体现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2政府预算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计划“ 。3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可以作为一种商品由市场来提供。附:参考答案1. 分类所得税一般采用累进税率,因此,可以较好体现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解答:错误分类所得税,也称分类税制,即将各种所得分为若干类别,对不同来源和性质的所得,以不同的税率课征。分类所得税制一般使用比例税率,采用源泉课征法,课征简便,节省征收费用。也可实行不同类别的差别税率,较好地体现横向公平原则。但是,分类所得税制一般不采用累进税率,很难体现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分

2、类所得税的理论依据在于,不同性质的所得项目应适用不同的税率,分别承担轻重不同的税负。因此,分类所得税的优点就是它可针对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采取不同的税率,实行差别待遇。2. 政府预算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计划“ 。解答:正确“预算“ 就是预先的计算,是事先对活动进程所安排的计划。因此,所谓“政府预算“,就是一种事先确立的收支计划,就是政府开展收支活动必须遵循的计划。换而言之,政府预算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计划 “,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首先是一种权利制衡的工具。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以年度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的。从性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3、。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反映政府财力的分配过程。从作用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和监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3. 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可以作为一种商品由市场来提供。解答:错误行政管理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利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及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经费支出。国防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军队正规化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支出。行政和国防所提供的服务是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最能反映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行政管理和国防保护所产生的效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可以为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而且这种效用不能为任何人所分割。由于这一特点,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不

4、能作为一种商品由市场来提供。所以自国家产生以来,行政管理和国防费用就是政府财政支出的基本组成部分。二、简答题1简述财政政策目标。2简述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的实现机制。13税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4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哪些?5什么是财政投融资制度?有什么特征?6简述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特点。附:参考答案1. 简述财政政策目标。解答: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一)资源的优化配置所谓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使之达到优化组合,从而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即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前提下,求得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一般来说,资源配

5、置是市场的功能。但是,市场本身存在很大的缺陷,单靠市场机制的运行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需要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资源的配置进行引导和调节。(二)收入的公平分配收入公平分配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理的税收负担问题。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一部分资源从企业、个人手上流向政府手中的过程。税收负担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利益。(三)经济的稳定增长经济稳定增长表现在适度的经济增长率、稳定的物价水平、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上,通过市场来考察,它又集中反映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协调平衡上。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可以对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即总供给和总需求进

6、行有效的调节。财政支出总量和财政收入总量的变动,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影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2. 简述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的实现机制。解答:在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调控经济各项职能中,都隐含了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决策的分散性、市场竞争的自发性和排他性,所以需要财政的监督和管理。具体实现机制:一是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督管理,跟踪、监测、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及时反馈信息,发出预警信号,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为经济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通过对微观经济运行的监督管理,规范经济秩序。主要是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财政、税收、会计法规,为市场竞

7、争提供基本的规则,当好市场裁判,保护企业之间的正当竞争;同时,严肃财经纪律,依法治税、依法理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三是通过对国有资产运营的监督管理,主要是实施价值形式的监督管理,在搞活搞好国有企业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家财力的壮大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四是通过对财政工作自身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财政分配效益和财政管理水平。3. 税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解答:税收原则是国家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税收政策2好坏,鉴别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税收应遵循的原则:(1)税收的财政原则。税收的财政原则是指税收应能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稳定、

8、充裕的财政收入来源的基本准则,它是税收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原则。税收的财政原则的实施重点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财政收入稳定充裕;二是财政收入合理适度。(2)税收的效率原则。税收效率一般是指税收成本与税收收益的比率。税收的效率原则要求应以尽可能小的税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益。税收成本与税收收益的比率越高,说明税收效率越高,反之越低。(3)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的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应使纳税人承担的税收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行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税收对于矫正收入分配不公的作用对维护社会稳定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税收公平原则

9、成为自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学家普遍推崇的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4.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哪些?解答: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大致有两类,一是经济因素,二是制度因素。首先是经济因素。从经济角度分析,一国总体税负水平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一国税收负担水平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高度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国民生产总值中能够转化为税收收入的比例就大些,社会成员的税负承受能力较强,该国的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就高些;(2)政府职能。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政府职能不同,财政收支规模和支出范围不同,税收负担也不同。第二是税制因素。从税收制度的

10、角度分析,一定的税收负担是在一定的税制框架内形成的,构成税制的主要因素的不同设计,都会影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1)税种。税种对税收负担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税种数量,二是税种类别。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税种越多,税负越重;(2)税率。在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税率与税收负担呈正比,即税率越高,税负越重;(3)计税依据。在税率一定的条件下,计税依据的大小直接决定税收负担的轻重。合理税收负担的确定,必须使税率与计税依据合理搭配;(4)附加和加成。国家为了调节或限制某种经济行为,可以在有些税种中规定附加和加成,这是一种加重纳税人征税对象税收负担的措施;(5)减免税和退税。享有减免税和退税的纳税人在

11、一定时期内可依法少交、免交税款和取得退还税款,使其税收负担降低,甚至是负担为零。5. 什么是财政投融资制度?有什么特征?解答:所谓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财政投融资不同于一般商业投融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投资范围要严格的限制。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产品“ 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换句话说,它主要是为需要政府给予扶持或保护的产品或直接由政府控制订价的基础性产品融资;(2)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3)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

12、多样性的特点。财政投融资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成本为公共投资筹集资金;(4)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完全脱离市场,而应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重要依据,既可通过财政的投资预算取得资本金,也可通过信用渠道融通资3金;既可通过金融机构获取资金,也可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部分资金甚至还可以从国外获得。6. 简述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特点。解答:首先,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不盈利或低利,但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如社会基础设施等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第二,政府财力雄厚,而

13、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第三,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由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它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能源、通讯、交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内。换言之,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经济社会中,只有政府承担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的责任,该社会的社会基础设施的供应才不会出现短缺情况,经济发展才会避免遇到瓶颈制约。三、论述题1.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2.试论述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社会再生产的不同影响和作用。3.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附:参考答案1、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解答:财政政策

14、和货币政策是国家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服务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二者都是以货币形态的经济总量加以测度的,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总量政策的鲜明特征,这是两种政策具有共性的一面。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实施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政府,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在世界各国中,中央银行与政府的相互关系模式有较大的差别。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某些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隶属机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须听从于政府,中央银行只是名义上的货币政策主体

15、,不能独立地实施货币政策。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中,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部门具有很高的独立性,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方面直接对立法机构或直接对总统负责,政府无权左右货币政策的运作,中央银行才真正成为货币政策的主体,这对维护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实施效果是十分有利的。(二)传导过程的差异从对国民经济宏观需求管理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达到宏观经济目标的,但是,两者的手段不同、操作方式不同,因而从政策调节到实现政策目标过程的传导机制也不同。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比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为直接,财政政策一般是直接作用于企业和居民,进而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

16、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进而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也就是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的操作而发挥作用,借以达到最终目标的过程。(三)政策手段不同4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税收、预算、补贴、公债等,它们都是经由一定的途径和方式作用于政策目标。如税收是最重要的财政政策之一,通过税收的增减,就会对总需求产生扩张或抑制效果。预算政策主要是通过总量调节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财政补贴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财政手段,在现代各国的财政政策中得到广泛应用。公债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关系,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

17、金率是指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缴存中央银行的比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期,可以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此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增加。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办理的贴现,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意味着中央银行紧缩银根,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意味着中央银行放松银根。在经济繁荣时期,则适用采取提高再贴现率的方法。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买进有价证券意味着中央银行放松银根,即公众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再由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由此派生出新的存款,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卖出有价证券意味着中央银行紧缩银根,即公众

18、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再由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由此减少派生存款,货币供应量下降,导致利率上升,投资需求减少。(四)政策时滞不同政策时滞是指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任何政策都存在着时滞问题。政策时滞越短,政策当局越是能够对有关情况做出及时反应,政策也就越能快速地发挥作用。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指采取政策行动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财政政策的内部时滞比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要长一些。应该注意的是,这就是指“相机抉择 “的财政政策部分而言的,如果是经由 “自动稳定器“实施的财政政策,其内部时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内部时滞为零。外部时滞是指从政策开始执行到政策对

19、目标发挥作用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财政政策通常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货币政策则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利率和财富价值,间接地影响收入、消费和投资。因此,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比货币政策时滞要短一些。这个特点十分重要,因为它表明财政政策能够更快地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但是,这一点常被财政政策所具有的较长的内部时滞所抵消,就总的政策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究竟谁长谁短,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2. 试论述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社会再生产的不同影响和作用。解答: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开展政务活动的需要,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而发生的支付活动。购买性

20、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1)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此类支出当然也影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计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

21、算。由于上述原因,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显然,通过转移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5(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向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来说,它们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及其销售收入同生产成本的对比关系,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因而, 对于可以得到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它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对于个人)和生产能力(对于企业) ,而取决于

22、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以后,究竟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这己脱离开了政府的控制,因此,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1)对分配的影响。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它只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对以个人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来说,它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这笔资金来源于各个纳税人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分得的各种收入,这笔收入的对象一般仅限于

23、那些收入低于维持通常生活标准应有水平的居民。于是,通过转移性支出这一渠道,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会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果,将使高收入阶层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低收入阶层的居民手中。对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其资金来源于各种税收,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由纳税人的手中转移到享受补贴的企业手中,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在纳税人和获得补贴的企业之间的转移。显然,这种转移更有利于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2)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获得了转移性支出资金以后,究竟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以及购买那些商品和服务,这已脱离开了政府的限制,因此,在此类支出中,财政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的结果,是政府的一部分财政

24、资金无偿地注入到非政府部门之中。个人或家庭收到转移性支出的资金,这些支出一部分直接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了私人消费需求,其增加的商品或劳务的购买量对这类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另一部分资金可能转化成储蓄,通过一定渠道转化成生产资金,从而增加企业的投资需求。企业收到转移性支出的资金,一部分可能形成企业的投资需求从而影响生产,而另一部分则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力报酬的途径而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进一步形成社会消费需求。3.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解答:1优化财政支出的基本前提(1)充分认识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原动力;(2)正确认识

25、政府职能是优化财政支出的基本前提;(3)政府职能着力点的转变是调整财政支出方向的基本动因;(4)支出的科学划分与政府职能分工层次及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紧密相关。2优化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的措施(1)加大改革力度,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2)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3)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财政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4)着力强化国家重要产业和领域的财政投资,增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后劲。3中长期财政投资的方向和重点 (1)支持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6(2)把解决“三农 “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予以支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照耀到农村;(3)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4)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5)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和再就业;(6)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7)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东西互动、东西双赢。4优化公共支出结构还要实现以下五个结合(1)把清理界定公共支出范围与加快推进机关后勤市场化改革结合起来;(2)把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与整合政府资源结合起来;(3)把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与推行财务包干结合起来;(4)把节约公共支出与推进个人工作生活福利货币化改革结合起来;(5)把公共支出与财政法制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