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生态思想的系统阐述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唯物论视角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物?人在自然界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这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义务和责任。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探讨了世界本原问题,科学定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唯物论视角的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中蕴含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说: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
2、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表明自然界对于人类具有先在性。其次,马克思强调“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见,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哺育了人类,人类对于自然界具有依赖性,离开了这种“感性的外部世界”,人将无法生存。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将自然界比作人类“无机的身体”,而且强调只有保证了人的身体与自然界这一“无机的身体”的健康
3、,才能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这说明马克思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自然界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至关重要性,也表明马克思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出发点是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对人具有先在性,人对自然界具有依赖性,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本体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其唯物论富含生态意蕴的直接体现。(2)人类生产劳动的非生产性及坚持人的主体性原则中蕴含的生态思想物质生产劳动作为表征人的“类特征”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毫无节制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也会使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产生“异己的”单纯否定性效应,这些由人创造的“为我之物”也可能“异化”于人,而成为异己
4、的存在物或异己的力量,劳动的“非生产性”凸显出来,劳动因此也成为一种“异化”劳动。马克思说:“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可见,劳动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或缺性,人和自然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这就要求人类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即“在人类与自然这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网络中,人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自觉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问的物质循环,尽最大可能克服和降解物质生产劳动的非生产性给人类社会
5、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克服“异化”劳动,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辩证法视角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阐述是其辩证法蕴含生态思想的真实写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的“双重属性”和“双重地位”的阐述中蕴含的生态思想马克思强调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但他一贯反对把人看作纯粹的“自然人”,反对把人的自然属性说成是人的唯一属性。马克思指出,作为主体的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体。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指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
6、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显然,在马克思看来,即使作为社会的人,其本质也要实现与自然的统一。就自然属性而言,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就社会属性而言,人类必然要从事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生产劳动,人类无限膨胀的需要与不具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限的自然资源产生矛盾,人作为自然力又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冲突,社会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性。可见,人类的“双重属性”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之中。马克思将自然一人一社会看作一个统一的有机整
7、体,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2)马克思辩证的人化自然观中蕴含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 尽管以异化的形式 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表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既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又强调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界的依赖性。随着人类特有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不断拓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这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但没有削弱,反而越来越强。在古代,“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
8、受自然生态规律的制约;而到了近现代,尽管人类获得了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强大物质力量 工业化生产方式,但自然界对人的制约作用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不断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方式展现出来。同时,马克思指出:“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说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人们所取得的环境成果不同,因而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既强调“先在自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性和制约性,又强调生产劳动这一“人化自然”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的环境成果对社会发展
9、的影响。马克思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及其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关系,实现了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统一。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历史观视角马克思认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自然史和人类史高度统一与和谐的思想,正是马克思历史观富含生态意蕴的直接表现。(1)马克思历史观中蕴含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就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马克思将自然生态环境称
10、为人类“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生产者生存的自然条件”等,表明马克思并没有舍弃自然界对人类的前提性,认为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具有同一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历史地再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的历史的过程”,也进一步表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充分考虑到自然前提、自然限制与自然限度的历史观,体现了人类社
11、会历史发展是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2)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中蕴含的生态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物质变换失调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非正义性,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质。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趋势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汇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资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在
12、马克思看来,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利用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却不能合理地归还于自然,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制造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这表明在资本追求高额利润的生产目的的驱动下,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无限扩张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致使资本主义生产表现为“异化”生产,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断裂。“异化”生产的出现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把人类与其生态基础割裂开来,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生态危机不可避免。(3)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阐述中蕴含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物质变换失调理论,揭露了资
13、本主义制度与生态的不相容性以及生态危机的不可避免性,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必将由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来代替。在马克思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克服生态危机,就必需扬弃异化劳动,扬弃私有制,这一点,最终寄托于未来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表明,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有计划性使大规模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可能,人类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的提升促使人
14、类对自然界实施理性的管理和控制,将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置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之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弗罗洛夫指出:“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当前,在全球理论界致力于探究生态危机产生根源、找寻生态危机得以解决的理论支撑之际,渗透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唯物的、辩证的和历史的生态思想无疑为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实现提供了崭新的理论选择。1、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树立平等、和谐、共存的新型自然观18 世纪工业革命
15、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变革自然的能力。英国唯物主义者弗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 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在凭借科学技术不断征服自然界的同时,又可以把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财富。这时,“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已完全支配了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主张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只有对人的工具性价值,没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在伦理观上,只有人才是道德的主体,其他生物不被纳入伦理道德的范围,人不必为其他生物负有道德上的责任。当今人类之所以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固然有种种客观原因,但从主观上讲,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过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其主导下,伴
16、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人类无视自然规律,向大自然实施“单向的”索取。一方面,这种索取超出了自然界的“供给能力”和“再生能力”,另一方面,这种索取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远远超出了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不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更是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错误就在于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把人类摆在自然界之外,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统治自然,主宰自然,导致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贪婪索取和无情掠夺,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在生态问题引起全球高度关注之际,元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类在谋求自身发
17、展的过程中,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处理和协调。价值观虽然不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但它在生态环境危机的形成发展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因此,人类要摆脱生存危机,就必须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解”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也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进方向。蕴含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的生态思想表明: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存在于自然“之中”,而不是自然“之外”(或之上)。人与自然界同性共体。因此,人类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基本原则,实现人类由自然的“主人”向自然的“朋友”的转变,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树立起平等、和谐
18、、共存的新型自然观。不是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爱护自然,而是在爱护自然的过程中改造自然。始终把大自然当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把自己当成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坚持人的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自觉地肩负起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任,不断优化和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要摒弃传统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直接地由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引起。马克思将人类生产活动描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物质变换”的合理程度反映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程度。马克1思的物质变换理论强调人类
19、只有实现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循环和代谢,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共处。恩格斯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今天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是自然界对人类进行报复的印证。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本质上来讲是由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所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资源采掘和资源的区际输出,而不顾经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综合提高,是一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程度与资源采掘数量成正相关关系,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特点,经济发展具有“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度)流动的线形趋势。在这种模式下,随着人类欲望的无限膨
20、胀,不断扩张的生产系统必然要求有限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无限的资源和能源,人类对经济增长的无限追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终究出现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裂缝”,从而使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不断削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见,传统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是造成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根源。人类在反思中开始逐步认识到,“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最佳选择。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的反馈式的闭路循环流程
21、,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同时,改变资源与产品之间原有的那种近似的母子关系,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派生、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可见,这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全新的善待地球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运行机制,也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的生产方式,它将人的物质生产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过程中,通过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使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走向良性循环,保证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耦合。3、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使人类摆脱生态危
22、机走向生态文明历史观视角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启示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消除生态危机,必须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及其生产的“非正义性”,自觉尊重自然和自然规律,将人类发展的目的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性相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耦合。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更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主义国家,从生产目的来看,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追求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从生产运行方式来看,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既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盲目生产,节约资源,又可以弱化企业外化成本和环境污染的动机,从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从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和最终目的来看,
23、要求在追求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两大“和解”,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可见,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生态之间具有相容性,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其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改变经济整体落后的局面,普遍采取了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这种“唯生产力”发展模式,只求经济总量的增加,不顾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容纳度,背离了社会主义经济活动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有机统一。这种建立在开发自然资源基础上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让社会主义国家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因而同样面临
24、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载体,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生态危机关乎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决生态危机迫在眉睫!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反生态本质,因而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克服的。当前,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也存在生态问题,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主义与生态具有相容性。我们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对社会主义机制体制进行改革,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不足和缺陷,逐步完善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日渐凸显社会主义
25、对解决生态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优势。首先,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绿色国民帐户和绿色 GDP 核算体系,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唯 GDP 核算标准,引导社会主义国家改变“唯生产力”的发展模式,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使社会主义生产克服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现象,将经济活动的目的性和自然界的规律性相统一,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道路。其次,社会主义国家通过不断优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变对自然资源的长期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及生态环境。最后,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倡导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区际问的生态利益补偿机制,一方面使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全
26、球性思维,将“全球性地思考”、“地方性地行动”与“全球性地行动”、“地方性地思考”相结合,使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达到“既是全球性地又是地方性地思考和行动”。另一方面让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对产生正外部性者或负外部性减少者给予补偿,真正做到生态利益共享和生态风险共担,既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充分调动环境保护者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有效地督促环境破坏者承担应有的责任和风险。总之,通过日臻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吸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自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使其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切实做到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