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和程颐教育思想异同的辨析.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302688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颢和程颐教育思想异同的辨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程颢和程颐教育思想异同的辨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程颢和程颐教育思想异同的辨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程颢和程颐教育思想异同的辨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程颢和程颐教育思想异同的辨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襄阳市第八届教育科研论文评选题目:论程颢和程颐教育思想的异同作者:赵彬 工作单位:襄阳市第三十六中学 联系方式:13871600311 1论程颢和程颐教育思想的异同摘要:本文以北宋理学中的二程兄弟程颢和程颐为论述的中心,首先分析了两者在宇宙观、认识论和人性论上的异同。他们各自的哲学思想基础,也决定了二者在教育目的上的异同。程颢的人性论更加倾向于性恶论,所以他的教育目的就是惩罚。程颐对于教育的目的,是典型的儒家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和教民。本文接着重点论述了二人在教育方法上的异同。【关键词】程颢 程颐 理学 教育方法绪论北宋,是理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北宋理学的几个中心人物中,被合称

2、为二程的程颢、程颐兄弟俩,对理学的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二程上承周墩颐,下接朱熹,开创了“洛学”学派,但是二程在教育思想上,依旧存在着不同和区别。一、二程生平简介哥哥程颢,字伯敦,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 1032 年) ,卒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 1085年) ,世称明道先生。程颢二十六岁中进士,任过上元主簿,晋城县令。据宋史记载,他在做地方官的时候,巧判疑案,造福百姓。他还重视教育,并且亲自教授优秀学生。后来进入朝廷当官,程颢认为王安石独断政事,与之政见不合,形成新旧两党。王安石的新党主张变法,实行“三舍法”,兴办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制度;设置了经义局,训释诗 、 书 、 周礼三书,被

3、合称为三经新义 。程颢反对新政,他说:“自古兴治立事,未有中外人情交谓不可而能有成者,况于排斥忠良,诅发公议,用贱陵贵,以邪干正者乎?正使侥幸有小成,而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漫衰,尤非朝廷之福。 ”程颢就此调出朝廷,与其胞弟程颐退居洛阳,专心讲学著书。等到宋哲宗即位,任命他为宋正丞,五十四岁的程颢未行而卒。弟弟程颐,字正叔,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 1033 年) ,卒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 1107年) 。程颐十八岁时,就上书皇上希望皇上罢黜世俗之论,而施行王道。在太学学习时,他关于“颜子所好何学”的文章,深得胡瑗的称赞。程颐五十余岁的时候,得司马光、吕公著的举荐,被召为崇政殿说书,成为宋哲

4、宗的老师。他在皇帝面前讲学,态度严肃,议论无所顾忌,被皇上和大臣所不满。他两次遭贬,可谓是仕途不顺,晚年倡导理学,被认为是当时理学界有最大权威的人物。程颢和程颐虽为同胞兄弟,但二人性情有很大的不同。朱熹说:“明道德性宽大,规模广阔;伊川气质刚方,文理密察。 ”也就是说程颢性情温和、平易近人, “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2其忿厉之容。 ”而程颐为人过于严肃,这一点可以在他被召为崇政殿说书时,就可以看出来。程颢自己也认为:“能使人尊严师道者,吾弟也;若接引后学,随人才而就之,则予不得让焉。 ”二人性情的不同,可能与他们的人生阅历不同有一定的关系。程颢中过进士,做过很长时间的官吏,深知为人处世的

5、道理。程颐相比之下,做官的时间不长,官职也不大,所以读书人的清高的气息要浓厚许多。当然,他们性情的不同,对于两人教育思想的不同,也是有影响的。二、二程在宇宙观上的异同在宇宙观上,程颢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生”是宇宙间客观的基本现象,用他的原话就是“生生之谓易 ,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 ”从这一点上来说,程颢是具有积极的哲学思想的,是对宇宙本原的探讨和认知。但他又提出“天理,理也” , “只心便是天” 。他的这种提法,是把天作为心作为理,是“天在心中” , “心生万物”的唯心主义思想。他便在对宇宙本原的探索上,走进了唯心的道路。当然,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许多哲

6、学家、思想家都是唯心的宇宙观。这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经阶段,也是他们信仰的自由,我们无可厚非。但程颢又把“天理”运用于人伦方面,把其思想服务于封建统治秩序。他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如果说,早期的儒家思想还有“有教无类” 、“民贵君轻”的进步之处,那么程颢的理学思想,则是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丧失了早期儒学的民主进步意义。程颐也是属于唯心主义思想的范畴,但他是具有客观唯心注意倾向的。他也承认理,又有“阴阳学说”的影子在其中。他说:“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 ”理是天下万物的根源,而道是最高的理,道又是与理密切联系的。在阴阳与道的关系上,他说

7、:“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 ”即一阴一阳产生了道,而非道产生了阴阳。阴阳是道的基础,道是阴阳的表现。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必须是有阴阳后有道。 “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 ” 程颐在这里提出了理、气二元论。他认为:“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理。 ” 程颐的这句话很具有辨证的色彩,他是从气理阴阳的角度来认识宇宙,而不是从传统的心学的角度来认识,所以说他是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的。程颢是主观唯心主义,而程颐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这应该是他们宇宙观上的不同点。但他们强调理,认为万物必有理,这可能是他们的学派后来被发展被称呼为理学的原因。三、

8、二程在认识论上的异同程颢在认识论中,看到了世间万物对立的普遍性,但把事物的变化归功于神。 “万物莫不有对。3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则阴消,善增则恶减。斯理也,推之其远乎!人只要知此耳。 ”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 ”他认识到对立是普遍存在的,对立的一方发生变化,对立的另一方也会发生变化,以求达到平衡。他承认对立是生生之本,又是变化的根源。他把这种变化归功于神,认为神促使了这种变化。他说:“生生之谓易,生生之用则神也。 ” “冬夏寒暑,阴阳也,所以运用变化神也。 ”程颐也肯定万物都存在对立的普遍性,提出了“三生万物”的观点。 “道无无对,有阴则有阳,有美则有恶,有是

9、则有非。无一亦无三。 ”他十分肯定到对立是事物两个方面的对立,而不是单方面的,或是有第三个不属于两面的东西。程颐的“三生万物”的观点是, “有一便有二。才有一二,便有一二之间,便是三。已往更无穷。老子亦言:三生万物 ”。 “三”是从一二之间产生的,是一二变化发展的结果,而且, “三”以无穷尽的变化。我们暂时不去深究“三”是如何从一二之间产生的,这种说法对于当时社会的认知水平而言,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他又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循环的变化,而不是向前的、发展的变化。 “物极必反,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事物的变化由此缩小为周而复始、四季更替的变化。在二程的认识论中,最为可贵的是看到了对立

10、的普遍性,尽管这种对立观是朴素的情感,是自发而形成的,缺乏理性思辨的色彩。程颢的“运用变化者神也” ,程颐的“三生万物”和周而复始的变化观,从根本上说,都不过是中庸思想的巧妙伪装。既然神主宰着一切的变化,那么人只用安于本分,听从神的安排。 “三生万物” ,如果说一二是事物的两个极端的话,三便是中间,就是中庸了。周而复始的变化观,也是说人们不要走极端,中庸而已,反正变化是循环往复的,人生不会有什么改变。中庸思想消磨人的斗志,是儒家学说的一个痼疾,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消极的阻碍作用。当然,中庸却是封建统治阶级所喜好的。四、二程人性论的异同程颢的人性论是“两性论” ,一是“天命之性” ,一是“气质之性”

11、 。他认为“天命之性”生来就是善的,而“气质之性”是有善有恶。他说:“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有自动而善,有自动而恶。善固性也,然恶不可不谓之性也。 ”所以说,程颢的人性论不能简单的归于性善或是性恶,他认为人性有善也有恶。但从他在教学方法上的论述来看,他更倾向于人性是恶的。否则,他就不会去要求人们注意自我内心的修养了。程颐的人性论是性善论,他说“性即理” 、 “性即道” 。程颐是这样证明的:性之本是道,是理,是人人相同的。而道和理都是正确的,都是善的,那么道和理的表现性也就是善的。程颐的性善,用五个字来加以总结,不过是仁、义、礼、智、信。在程颐眼中,仁、义、礼、

12、智、信是圣人4性善的内容,也是每一个人所固有的。凡事便要从这五个字出发,以这五个字为道德标准。他的性善论不是站在人的角度上讲的,而是从封建统治的利益出发,是为了使人民都成为顺民。五、二程教育目的的异同程颢的人性论更加倾向于性恶论,所以他的教育目的就是惩罚。他充分肯定教育对于改变人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善,我们把它称为性,而恶也是性的一种表现。天命之性是善的,而人性却是会有恶有善的,恶是感于外物而起的。程颢为了说明教育的目的是惩恶,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把性比作流水,流如大海的污水,我们不需要用人力去澄清,它自然而然就会清澈起来。但是半途中就已经夹带泥沙的水,就需要用人力帮助澄清,否则它会一直污

13、浊下去。教育也是这样。气质之性有恶,那么教育的目的就是惩恶,是气质之性向善的方向发展。即教育要“变化气质” 。人性有恶,那是因为受到了外物的引诱,而人一旦受到引诱,往往不能自我控制。这时,就需要教育,使人能够抵制诱惑,回复到本身。用程颢的原话就是:“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己放之心,回复至本身。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 ”程颐对于教育的目的,是典型的儒家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和教民。 “明人伦”中的人伦,就是圣人之道, “明人伦”就是要学习圣人之道。他说:“君子之学必至于圣人而后已。”“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 ”他要求学圣人之道,要从心和性两个方面用

14、力才可以达到。“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君子之学,必先明诸新,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知明而诚也 。故学者必先尽其心,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性,反而诚之,则圣人也。 ”简单而言,要实现程颐的教育目的,就要“正心” 、 “养性” 、 “尽心” 、 “知性” ,以向圣人学习,以至于“明人伦” 。程颐的教育目的,是教民而不是愚民。他说:“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 ”教民,就是用教化的方式来使民众的认识提高,向善的方向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封建统治阶层把教民变成愚民,并希望借此来软弱人民的斗志,维护自己的统治。程颐在这种情况

15、下提出把教民作为教育的目的,显然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二程教育目的都是希望人向善,向圣人学习发展,但由于他们对于人性的认识不同,教育目的的外在表述自然有差异。认为性恶的程颢希望教育惩恶,认为性善的程颐希望是教育能“明人伦” ,希望是教民而不是愚民。六、二程教育方法的异同(一)程颢的教育方法51.注重内心修养“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己放之心。 ”程颢从圣贤出发,把圣贤教育人民的方法归纳为“将己放之心” ,也就是要注重内心的修养,这也是传统儒家,甚至是道家一直以来所强调的。他还认为如果内心修养深厚而到家,那么学识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得到。 “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涵泳于其间,然后可以自

16、得。 ”他说:“圣人于文章,不讲而学。 ”不论是“不讲而学”还是“不须讲” ,看重的都是内心的修养,只要修养达到一定的水平,什么样的知识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学会。我们现在的教育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的创造性和认知能力。这是阻碍教学发展的弊端,我们应该从程颢的这一条教学方法中,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也不能走到程颢的这种极端,教师的讲解也还是必要的,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2.重视教育,重视有德之人程颢在明道文集卷二论十事札子中,论述“古今之异者” 。他对于古时(他那个时代以前)的教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古时上至天子

17、,下到庶人,都在向别人学习以修养自身的品德。古时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犯罪很少,是因为当时重视各个地方的政教。古时重视学校,要求“明人伦” 。他由此来说明他所在的宋朝,对教育不尊重,对人才荒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程颢能认识到这一点,确实很难能可贵。3.认为环境对于学习有重要的影响他说当时人们从小看到的都是些不好的东西,以至于“人理皆尽” 。他还认为古人的胎教要胜过当时的学校教育。承认环境的重要影响,应该是其积极进步的方面,但程颢认为“人理皆尽” ,则是过于夸大了。宋朝的教育还没有荒废到他所说的那种程度。这个极端的说法可能是与程颢晚年仕途不顺有一定的关系。4尊颜贬孟儒家

18、号称是孔孟之道,以孔子、孟子为儒家的先师,每每都会提出向孔孟学习的口号来。我们很少听说有人呼吁大家向孔子的徒弟颜子学习,而且还要贬低儒家的大圣人孟子的,程颢就是这样的。 “学者欲学得不错,须是学颜子。 ” “孟子才高,学之无所依据。学者都学颜子,入圣人为近,有用力处。 ” 程颢把孟子的学说称为“无所依据” ,可见他对孟子很是不尊敬。不过的确孟子所处的时代和孔子是有一定的距离,也有后代的专家指出孟子的学说可能不是孔子的传承,所以对孟子不尊敬也是可以原谅的。但孔子是颜子的老师,无论是名气上还是学识上,孔子应该都是比颜子优秀的;况且“向孔子学习”的口号更有利于理学的传播,那为什么程颢不说向孔子学习呢

19、?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65.学习要专一程颢把学习杂乱比作悬挂在空中的物体,没有依托。又如同有人家中藏有黄金,穷人们看见拿人就会谈论他的黄金,那不过是给外人看的而矣。学习杂乱,看似学无止境,但实际上内心之中是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的。学习到底是专还是博,是一个经常讨论的问题。在当今的中小学中,学习广博占了主要地位,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多学才是好。在高等教育中,程颢的“学习要专一”得到了体现。到底是谁优谁劣,还是要依靠时间和时间的检验。6.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但急迫求之,终是私己,终不足以达道。 ”学习急于求成,只是满足了自我,达到了自己的目地,但没有追求到道,也自然是没有学成。程颢认为

20、, “学到气质变”时,才可以达到道。(二)程颐的教育方法1.学贵在自得程颐的“自得” ,与程颢的注重内心修养是不同的。二者虽然都是要求由内向外,但程颢是要求修身养性,以达到明晓知识,而程颐的自得,强调的是思,是思考后的自得。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行者,其得易失。 ” 程颐由思考提出了学者要学会怀疑,要有怀疑精神。 “学者言入手耳,必须著乎心,见乎行事。如只听他人言,却似说他人事,己无所与也。 ”中国的学者缺少的就是怀疑的精神,我们太过于相信权威,不敢也不愿意去思考去怀疑。程颐认为思考的方法应该是:“若于一事上思未得,且别一事思之,不可专守着这一事。盖人之知识,于这里蔽着,虽强思亦不通

21、也。 ”可见,他的这种思考方法是发散型方法,如果运用在教育上,是会发挥极大的作用的。2.人人都要学习程颐不仅认为平民百姓需要学习,还指出圣人也要学习。他说大圣人孔子是“生而知之” ,但还是要向老子请教礼,向郯子请教官名,所以指出如果想要懂得过去的东西,要向那些更先知道的人请教。可以这么说,程颐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要求人人都要学习时,不自觉的把孔子作为了一个人,而不是神,他是在从人的角度上,从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孔子,说出了孔子也要学习。3.学习要创新他说君子做学问,每天都要创新。每天创新,每天都会进步;每天不创新,就会退步。我们在当今讲创新的重要意义,程颐在当年也意识到了,我们可以这么说,程颐在

22、教育方法上,是具有开拓性和广阔眼光的。4.要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程颐指出学习感到困难,产生退志的两种情形:“有思虑苦而志气倦怠者,有惮其难而止者。7”他把圣人之道与登山作了比较,说当今的学者如同登山,在好走的地方,阔不前行,在难走的地方,停滞不前。这是由山的形状所决定的,但圣人之道没有形状的,不是固有的困难,而是人不想学习。所以“懈心一生,便是自暴自弃。 ”人们学习,就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不畏惧艰难险阻,才能求到圣人之道。与程颢相同,程颐也提出了学习要专一,要循序渐进,这里就不再一一论述了。结论二程参与开创的理学,在宋明以后,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是以消极影响为主的,这里固然有封建统治的原因,还有中国社会的原因,我们不可以把责任一股脑的推给程颐和程颢,乃至与后来的集大成者朱熹。甚至在中国古代教育历史上,二程有他们所不可替代的积极的作用,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把他们二人的教育思想进行了一番肤浅的研究,希望对于我们当代教育有些许的帮助。参考书目:元脱脱.宋史M 中华书局,1985清黄宗羲.宋元学案M 中华书局,1986宋朱熹.程氏遗书M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4宋 程颢、程颐.二程全书 四部备要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