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制约园林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需求增长与发展较快,加上项目建设周期紧,各项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安排都是倒排时间表,造成设计环节推敲不够;施工队伍也不一定有与工程项目对等的施工经验,高技能的工匠不足;同时设计与施工脱节,没有优秀的、有经验的,了解设计意图的景观工程师在现场把握调整设计及控制施工效果,虽然问题正在逐渐改善,但根本性的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景观园林建造效果的粗糙和偏离 关键词: 居住区; 园林环境; 风景园林;绿地指标;园林设计;园林施工;施工脱节;引言随着房地产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需求增长与发展较快,加上项目建设周期紧,各项工程设
2、计与施工的安排都是倒排时间表,造成设计环节推敲不够;施工队伍也不一定有与工程项目对等的施工经验,高技能的工匠不足;同时设计与施工脱节,没有优秀的、有经验的,了解设计意图的景观工程师在现场把握调整设计及控制施工效果,虽然问题正在逐渐改善,但根本性的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景观园林建造效果的粗糙和偏离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大地上进行整体环境创作,是与周边环境、建筑、与自然生长节奏相关的复杂动态的过程山石地形、植物绿化、景观建筑及构件是构成园林景观三大要素,细部设计和施工质量是成就传世之作的关键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建起了令世人赞叹的精致园林艺术作品,如著名的苏州园林当时的设计者技艺高超,与施工者协作紧密,他们
3、有共同的追求,并为自己精雕细刻而成的作品感到骄傲 现本人就制约园林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行业缺乏规范2(一)名称在园林设计这个领域,以前惯称“园林”或“风景园林” , ,后来又赶时髦叫“环境景观设计” ,也有人叫“环境设计”或“景观设计”最近按吴良镛教授的提法又叫“地景” ,究竟哪种称法更确切更合理,使之既要符合国情又要与国际接轨并便于职业称呼,恐怕建设部的有关部门得来管管此事。笔者倾向于“景观设计”的称法,那么职称便可定为“景观设计师”或简称“景观师” 。名称的统一非常重要,名正而言顺,可以说是行业规范的前提。这样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师将以独立而重要的角色与建筑师、城
4、市规划师密切合作,真正实现吴良镛教授“三位一体”的构想。(二)市场管理景观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与建筑相比,少了很多安全(如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可改造性,不良后果的责任也较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各方面的干预增多。同时,建设主管部门对景观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管理把关不严(如无图签、未盖章的图纸可用于施工) 。个体施工队伍常常以免费设计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占有市场,特别是中小型项目。而大中型项目的方案招投标也多不规范,评委的专业素养令人怀疑。在这种较为混乱的市场形势下,景观作品的质量又何以保证?(三)高付出低回报景观设计是一种高尚而又卑微的职业,说它高尚是因为它是公益的,是为大众服务的事业;说卑微,是
5、指它的低收人。目前收费标准是按工程造价的 35 。而真正能收到的恐怕只有 13。大家知道,一般项目的景观工程只是作为建筑的配套工程,造价都被控制在较低水准。工程往往需要土建、绿化、水电等多种专业的配合,大家的收入低得可怜可想而知了,如果把工程做得认真细致,景观设计师的劳动付出却是巨大的,小体量的景观建筑、别具一格的小品设计、精心的绿化配置以及场地装3饰的方方面面,其工作量实在不比大型建筑少。二、植物方面的原因(一)部分设计公司不了解乡土树种 很多的开发商都不喜欢用本土或本地的园林设计公司,这一现象在郑州等内陆地区尤其突出。一方面中国的优秀景观设计公司大多集中在上海、广州等南方沿海地区。二是国人
6、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媚外心里作祟,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圆。殊不知,最了解当地的气候、环境、植物的恰恰是本地园林设计公司。目前,郑州市场南方植物无序引入,过分强调奇花异草,往往因气候突变而遭灭顶之灾。盲目照搬异地和他国绿化模式,往往是生态和景观都得不到保证,例如,笔者实地调查的郑州西郊某房地产公司不顾我市气候和土壤的情况。在设计中大量引用香樟作为行道树,而香樟在郑州虽能生长,但根本不可能成长胸径超过 15CM。 做行道树更无从谈起。另外由于养护和移栽管理不善,致使大量香樟树生长势不良,苗木死亡现象严重,损失惨重。 (二)市场上植物资源稀缺有时候并不是设计人员不做市场调查,而是你一旦作了市场
7、调查以后,你的设计(植物配置)就没有办法搞下去了,因为你会发现市场上的苗木品种根本就没有几种,有时候一些很好的想法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苗木的问题而变地一踏糊涂,另外很多树种的价格也没有明确的参考,令设计人员无法准确估量工程造价,给设计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师在设计之前要先了解当地的苗木资源,苗木规格也不能为了尽早出效果而过分放大,导致施工难度加大或不能正常施工,有些植物的规格也应该明确界定,使得预算和核算的差距尽量减小。做到设计切合实际,利于施工,同时不忘景观效果。4三、从事园林设计人员的原因 (一)教育情况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如同上述混乱名称一样混乱不堪。目前从事这一职业的大多毕业于
8、林业院校的园林系(偏重绿化) 、城建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偏重建筑、规划) 、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偏重小品、造型) 等,从目前景观设计涉及的范围来看,应该是上述三种专业的综合甚至有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专业应该有明确完善的教学大纲,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并制定一系列的从业规范,最终实行与建筑、城市规划一样的执业注册制度,彻底实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二)急功近利但是,我们有没有人像老外一样,为了做设计,自己动手兴造一个园子,花数十年去研究呢?或许有,但是大都带着赢利目的,不是研究。或者是学校里做教学的,但那是大众化的示范,不是个人研究。俞孔坚做过吗?或许指导过,或许在他自己的庭院里种了 5、6 种植
9、物,但自己做个植物园,还没听过。以上是设计人员的原因,我们同样不应该忽略“中国特色” 。市政工程领导要政绩,当然要快!企业投资,要尽快收回成本,当然也要快!设计院呢,设计的越快越多,钱就赚的越多!施工队也一样,这几个“快”下来,自然设计施工周期就短了。即使设计者想好好把一个设计做好,多调查。但他的上级不允许啊!甲方催,院长催所以按时交差就不错了。大不了再变更啊。中国现在什么都是“中国特色” 。(三)抄袭成风有的人重“榜样”不重创新。创新常常被当作异类加以排斥。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习惯被当作容器拼命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看似满腹经纶却毫无创意。景观设计虽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但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
10、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是人可以5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创新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众不同的形式” 。每一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这就是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它的形式上,或具震憾力或富趣味性、或肃穆或活泼、或浪漫或休闲、或激动人心或平淡无奇,却不雷同。带着怕失败的心理去尝试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个别或少数的案例而失去信心进而退缩。完美主义者往往
11、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不敢创新,最终沦为模仿能手。实际上,即便是大师也难免有失败的地方,莱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室内空间功能上的设计并不成功,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莱特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在建筑史上占一席之地。(四)缺少经验、缺少与施工人员交流我们现在的设计人员通常都是大专院校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到园林施工工地现场去亲身体验或学习。试问,一个在温室中长大的祖国花朵,在没有任何施工经验的情况下而直接开始做设计,能产生真正的好作品吗?能保证其设计的作品能顺利施工完成吗?现在的设计院年老的觉得自己做了那么多年就倚老卖老,也拿不出什么有特色的东西,年青的有创意但作品不够成熟。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
12、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例如植物配置,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园林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实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无法预期的问题更是时有发生。可是,大多数园林设计师并不愿意下工地,至少6是缺乏主动性,而越是施工水平差的队伍越少与设计人员沟通,最终的结果往往留下诸多遗憾。据我了解,在美国大中型设计事务所都会雇用全职的“施工指导”专业人士他们的责任即是“设计质量控制” ,他们参与了工程从原始的创意到施工全部完成的全过程如同电器产品中的质量检验与控制,它的过程是从图纸进入实验性生产,检验确认后,再进入正式生产
13、当一个经验丰富的施工指导专家掌控设计到施工,他们的作用是将好的设计,在建设中精彩完美体现出来,因为他们具有对设计内涵的深入理解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五)设计周期短现在国内大多数房地产商和业主都有都或多或少的都有“崇洋媚外”的心理,认为外国的设计公司设计的比国内公司设计的要好很多。是因为我们的设计水平不行吗?诚然,我们与国外公司的设计水平的确有一定的差距。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常常被我们忽略,那就是设计周期。国外的设计实施周期是很长的,这其中包括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当然设计正好与咱们相反,种植的施工过程可以用好几年的时间来实施,请问各位,我们的绿化施工工期是多长时间?(六)设计脱离现实一个设计任务下来,
14、我们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筑作品我们强调它的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而对景观设计人们都常常忽略它的功能却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这种“温饱型”的功能对长期以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广大市民来说当然是相当满足了,于是赞美之7词不绝于耳,决策者、建设者和设计者,不用说,在这种氛围中都深深地陶醉了。这个美丽的误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自欺性。国内做的植物就是那么几百棵树,呆板而且千篇一屡,草坪人不能进去,跟风现象非常严重,立面上高度都差不多,动不动就要放几块置石,现在又流行种竹
15、子了,有时只是为了绿化而绿化说到这个误区,我想起郑州西四环分车带上看到的铁丝网景观,这类军事上的构筑手法被沿用到现代城市景观来,深深刺痛了广大市民的心。笔者很理解管理部门的良苦用心,屡禁不止地践踏草地,迫使他们出此下策。但我反对这类做法,被践踏的草地只能在分车带上留下一道道泥痕,而铁丝网无疑在众多民众的心里留下痛楚的记忆。至此,城市景观对人性的关怀可以说被剥夺殆尽。(七) 依赖效果图当我们搞设计的不得不放下 CAD,而学起 PS 时。是我们设计人员的无奈还是当今设计市场的悲哀?现在方案汇报时,尤其是面对有拍板权的决策人土,墙上挂的全是立体效果图,再加上电脑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帧帧优美
16、的电脑动画配上美妙的轻音乐,难怪我们的领导(或业主) 被深深地打动了。可怜那些拿不出漂亮效果图的同行,对着“天书”般的平面图大谈他的精妙构想,听得领导(或业主)直打呵欠。可当人们苦苦期待着图面上梦幻般的效果能在现实中实现时,猛然发现现场已是另一般景象,失望和受骗之感才油然而生。靠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赢得设计任务后,优秀的效果图师傅们便手足无措了,效果图上夸张了的美丽根本就无法植根于现实的土地,慌乱之中只好靠现场的调整和突来的灵感来实现公众的理想-整套拙劣的设计总算是暴露无遗了。这种惨痛的教训似乎并没有让我们决策人清醒。效果图仿佛是迷魂汤,让英明人士甘心上当,看来,在一段时期内,上述这类“悲剧”还
17、将继续上演。四、从事园林工程施工人员的原因 8(一)工人素质普遍偏低景观施工单位也应有强劲的设计力量,能对景观主题有深刻的理解,有助于主题景观的创造、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景观施工员也不是普通工人,应该是工匠,应具有艺术的再创造能力因此,景观施工单位的招标中,施工单位的经验、类似工程的施工品质、施工技术力量、设计力量、管理理念及措施是重要的首要考察指标,而价格应作为其次指标,否则投标报价似乎节约了,但后期因施工质量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损失难以估量我国自古就是南方出匠人,南方匠人以其细腻的手法、精细的工艺创作出轻盈精美的园林雕塑和小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而北方人豪放、粗犷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不擅长完成
18、精细的园林小品、景观。在郑州很多人甚至认为园林施工就是随找几个人挖坑种树,仅此而已。我们工人的水平可见一斑。 (如图 6)(二)施工人员缺少对优新植物的了解由于园林施工人员对新优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和后期养护缺乏了解,使苗木死亡甚多,且孤植、丛植的新优植物数量又相对较少,如黄路、彩叶草等新优品种在某区域内可能采购困难,就会导致补植、养护成本大幅增加。此时,施工单位就会进行苗木替换,改变设计师的初衷,原有艺术效果和园林美感受到影响,施工成果远离设计的初衷。(三)监理不到位、后期养护不到位监理的任务应包括:完善设计细节,注重空间尺度的把握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成功的景观设计来说,每一个细节都需
19、仔细推敲目前计算机能做出很逼真的三维图像来表达设计意图,但在现场实地,观察到的景象是四维的、真实尺度的,因而设计师对空间的想象和预测受到各种局限,而在现场的亲身体验,会发现许多新的重要的设计9条件和机会(四)施工不规范设计用苗规格要求严格,为追求良好景观效果,很多设计师偏向大规格苗木。但大规格苗木价格昂贵,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新优园林植物的大中苗更是抢手。为此,施工单位降低苗木规格,避重就轻,不规范施工,减少大规格苗木的数量,破坏了设计景观的立体感和稠密度。而在设计用苗难于采购时,施工单位常会进行苗木替换,改变设计时的景观效果,使原有艺术效果和园林美感受到影响。五、甲方的原因(一)无理要求目前,
20、大多数居住区环境设计简直无视人的需求,开发商是“罪魁祸首” ,景观设计师成了“帮凶” 。为了满足 30%的绿地率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要么用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要么被开发商作为“高绿地率”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其商业目的。而所谓的绿地往往被理解为苗圃而简单地插上树,周边再用高绿篱围一围进而达到防护的目的,至于下一步的养管那更不知道是谁的事情了。不管是年轻的设计师也好年老的设计师也罢,毕竟都是商品化设计,他的设计作品或创意无不是作为商品使得甲方认可然后获取报酬,所以又不可避免的受到甲方的种种约束,而中国臃肿的体制机构和烦琐的办事流程加上死板的工作作风
21、使得这种约束变成一种枷锁。于是乎,本来作为技能的年老的设计师的经验和年轻的设计师的表现都成了一种打破枷锁的工具。(二)墨守成规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决策人或业主往往把某地自认为好的作品作为范本,10不以模仿为耻,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在他们看来,蓝图上的线条是虚无缥缈的,而曾经见过的景观却是真真切切的。业主的顽固已至如此,景观设计师唯有充当描图员,花尽量少的时间以取得效益。反过来,设计单位为了追求方案通过率,千方百计地了解业主的意图,迎合他们先入为主的思路,以求得方案一次通过。设计单位也没有鼓励创新的奖赏机制,而只把奖金留给方案中标者,后者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对长远的创作不利
22、。模仿之风所以畅行,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面对比比皆是的雷同的景观作品,大众的反应是如此的麻木。我们的舆论只关心建设前后的效果对比,而对真正成功的作品缺乏评判能力。六、结束语(提高工程质量的手段)总结了如上的诸多问题后,下面我们来探讨下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一)定园林绿化地方标准过制定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使园林施工、监理有据可寻,明确园林设计师和项目经理、施工队伍之间在施工过程中的职责,协调设计和施工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完成园林项目。(二)提高设计水平、搞好设计审查每一个园林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者本人的创造力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的观赏价值。对于设计者来说,设计之前应深刻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创作。只有设计者保持清醒的意识,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并融入设计,施工者才能完美展现设计的艺术性,优秀园林作品才会源源不断。一方面,园林绿化工程的大部份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各种各色树木、花卉、草坪的栽植与搭配,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达到清洁空气、吸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