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说课稿打包二.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313800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选修四说课稿打包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说课稿打包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说课稿打包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说课稿打包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说课稿打包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 1、 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 三 单元,第 一 课 弱电解质的电离 。这节课在本册书中的地位承上启下,关联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所以要学生掌握归纳、演绎、分析辨析的能力。学习本课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复习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二、推演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的联系及区别。三、掌握电解质的概念,区分强弱电解质。四、为盐的水解平衡构建基础。 2、 教学目标及依据。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3、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息息相关3、 重点与难点突破及途径。本节教学重点是: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概念难点原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要掌握弱电解质的可逆电离,再由化学平衡的定义推演突破途径:构建实验,设计实验方案,从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导电性以及 PH值不同的比较,分析不同的原因,归纳出强弱电解质的划分标准及概念。二、教材处理1、 学生状况及对策:学生对化学平衡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3、已经知道化学平衡的特征,所以上手较容易。要让学生学会用已知知识推断和演绎未知知识的思想,要强化实验的设计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2、 内容的组织安排:内容上结合学生实际,分为两课时,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及电离平衡的构建。教学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关联,侧重实验的分析,概念的辨析,从知识最细微的地方强化区别。课堂主思路就是回顾-辨析- 实验-分析-构建概念-应用-小结。三、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控制变量法、知识迁移法、建立模型法、认识类比法

4、、问题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2、学习方法古人主张:“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如:(自学法、实验探究法、控制变量法、知识迁移法、模型法、类比法、由简到繁法、动手动脑)3、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板书、投影机等四、 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5、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环节:知识回顾:导入旧概念,提出新问题,激发兴趣,(激发求知欲)对已掌握知识做二次回顾和概念辨析。第二环节:新课学习: 设计实验情景,让学生动手动脑,学会知识的关联,会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学生互助,教师引导,完成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应用。第三环节:课堂检测:设计情境,让学生对新知识做到再次辨析,升华知识,理解新内容。最后课堂小结,完善知识体系,总结课堂问题,加深记忆。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分为两部分:(1)书面作业课本课后习题 P43-44 及学案练习题和复习本节。(2)预习下节内容,目的是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和顺利学习下节课做准备。第五环节:教学体会总之,本节课我是在培养

6、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法、控制变量法、知识迁移法、建立模型法、认识类比法、分组讨论法、问题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实验、电教媒体等教学手段,把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渗透学生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六环节:板书设计: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如弱酸、弱减、水。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1、CH 3COOH CH3COO +H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状

7、态建立示意图2、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3、电离平衡的特征4、影响因素:浓度 温度盐类的水解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 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以下我从五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

8、知发展。(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2、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难点: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二、课标要求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能解释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做要求。2、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常见盐溶液的酸碱性,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三、学习目标及措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制定学习目标如下:1、盐类水解的原理是什么?借助于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这“两条腿”走路,引

9、导学生根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 H+、OH 浓度的关系这一核心思路,综合分析水的电离和弱电解质的电离两个平衡体系中各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探究盐类水解的原理。2、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哪些?采用归纳法揭示几类盐水解的规律。3、如何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反应方程式?结合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基础多加练习。四、教学方法这节课,我采取了实验探究和理论研究两条学习主线:实验探究是使用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探究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揭示化学平衡理论在盐溶液中的延伸。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论研究是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

10、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运用已有的化学平衡知识,发掘出新知识的“生长点”盐类水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如引课的情境设计贴近学生、贴近实际;采用归纳法揭示几类盐水解的规律;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法;概念的建构充分体现概念的科学价值。感性和理性两条探究主线相辅相成,使盐类水解的概念统一在化学平衡的理论体系之中。既达到理论完整,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五、教学过程引课(3 分钟) 实验并投影展示1、泡沫灭火器(NaHCO 3溶液和 Al2(SO4)3溶液)的灭火原理。2、NH 4Cl 溶液能除锈、 Na2CO3溶液能

11、除油。(前两条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3、在必修 1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一节,科学探究中有制备 Fe(OH)3胶体的实验(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12mL FeCl3饱和溶液 ),实验室中盛装 NaHCO3 、CH 3COONa 溶液的试剂瓶使用橡胶塞。 (贴近学习生活)引课突出关键词:盐、水、酸碱性。将关键词联立起来,提出假设:盐溶液可能呈酸碱性。设计意图:问题情境设计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会产生大胆的猜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挖掘关键词,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运用理论。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新课(20 分钟)板书一、实验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分组

12、实验 对盐溶液进行酸碱性测定(教材 54 页) 。见下表:各实验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并填写下表(教材 54 页表格)盐溶液 NaCl NaHCO3 NH4Cl Na2SO4 AlCI3 CH3COONa酸碱性pH盐类型板书溶液呈中性的有:NaCl 、 Na2SO4溶液呈酸性的有:NH 4Cl 、 AlCI3pH溶液呈碱性的有:CH 3COONa 、 NaHCO3 pH得出结论:盐溶液有酸、碱、中性。寻找规律:请同学们分析盐的类型与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关系?并完成下表。盐的类型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溶液的酸碱性谁强显谁性设计意图:将教材图表中七种盐调整为六种,去 Na2CO3换 AlCI

13、3,好处是不影响盐类水解概念的建立,却能降低“越弱越水解”规律提炼的难度。把 Na2CO3的水解放在水解方程式书写环节中处理。增加了盐溶液 pH 值一项,为盐的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的提炼做好铺垫。以上设计就是为了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更具有层次和梯度,符合认知规律,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共同从微观角度分析(理论探究)设问盐溶液为什么会呈现出酸、碱性呢?NH 4Cl 溶液呈酸性思考氯化铵溶液中有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有无结合成“ 新分子”的可能?NH4Cl 的电离:NH 4Cl = NH4+Cl H2O 的电离: H2O H+OH NH4+ OH = NH3H2

14、O 分析 有 NH4+、Cl 、H +、OH 四种离子。NH 4+和 OH 能结合成弱电解质 NH3H2O,发生反应,即产生了新的可逆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同时建立了新的平衡体系。结果改变了溶液中 H+和 OH 浓度的相对大小,使 H+浓度大于 OH 浓度,所以氯化铵溶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NH 4+ H2O NH3H2O+ H+化学方程式:NH 4Cl +H2O NH3H2O+HCl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会迁移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突出盐类水解本质的知识点。请学生自主分析:CH 3COONa 溶液呈碱性CH3COONa 的电离:CH 3COONa = Na +CH3COO H2O 的电离: H

15、2O H+OH CH3COO + H+= CH3COOH 解析 当 CH3COONa 溶于水后,溶液中共有有 Na +、CH 3COO 、H +、OH 四种离子。CH3COO 和 H+能结合成弱电解质 CH3COOH ,发生反应。结果改变了溶液中 H+和 OH浓度的相对大小,使 OH 浓度大于 H+浓度,所以 CH3COONa 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CH 3COO + H2O CH3COOH + OH化学方程式:CH 3COONa +H2O CH3COOH + Na OH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模仿体验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小结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上述微观过程的共同点:盐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时溶液

16、中必然产生弱电解质!水的电离被破坏,即促进了水的电离,导致 C(H+)C(OH )了,使溶液呈酸碱性。盐溶液中这一变化我们称之为盐类的水解。板书二、盐类的水解(3 分钟)1、定义:盐电离出来的离子(弱酸根离子或弱碱根离子) ,与水电离出的 H+或 OH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2、实质:生成弱电解质,促进水的电离。 (导致 C(H+)C(OH ),建立了新的平衡体系盐类的水解平衡)思考1、盐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是由盐类的水解造成的。那么强酸和强碱所生成的盐会不会水解呢?(由学生自主分析)2、弱酸、弱碱的电离与盐类的水解有什么异同?设计意图:运用对比法,分清概念。设问盐类水解有哪些规律呢?

17、 找规律(3 分钟)3、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设问相同条件下,pH 值: NH 4Cl AlCI3pH 值: NaHCO3 CH3COONa 为什么呢?分析碱性:NH 3H2O Al(OH) 3酸性:CH 3COOH H 2CO3 结论越弱越水解。小结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同强显中性。设问上述规律似乎不够完整,弱酸弱碱盐 CH3COONH4的酸碱性呢?请同学们测定 CH3COONH4的 pH 值。结果发现显中性,找出新问题,NaCl 溶液显中性,CH 3COONH4溶液也显中性,二者实质相同吗?这样的类比,再一次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得出“都

18、弱都水解”的规律(注:要提供电离平衡常数来讲解)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盐类水解的概念和规律教学过程,是一步步设疑、解疑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主建构。思考根据上述盐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归纳盐的水解方程式书写方法。板书4、盐类水解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4 分钟):盐+ 水 酸+ 碱指出盐类水解过程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过程,总结出“越热越水解”的规律。请写出 NaHCO3、Al 2(SO4)3、AlCI 3、Na 2CO3 等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前三个学生板书,后一个师生共同完成)学生书写,教师指导。总结书写水解方程式的基本原

19、则: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分步进行,水解方程式要分步写;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虽然也是分步进行的,但中学阶段其水解方程式一步完成。设计意图:弄清盐的水解本质以后,加上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基础,学生能够书写盐的水解方程式和盐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但要熟练,课堂上要多加练习,让他们自己突破难点;Na2CO3 的水解方程式要迁移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的知识。强调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方程式要分步写,真正突破难点。IV 拓展内容(4 分钟):双水解的知识解决引课时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关于“泡沫灭火器(NaHCO 3溶液和 Al2(SO4)3溶液)的灭火原理”需要拓展双水解的知识。V 课堂小结(1

20、分钟)本节课同学们旨在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两个角度理解并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盐溶于水后在水中电离出的弱离子(弱酸酸根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 H+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并在掌握盐类水解原理的基础之上学会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VI 课堂练习(7 分钟)1. 下列有水参加的反应中,不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NH4+ + 2H2O NH3H2O+H3O+B.HCO3 +H2O CO32 +H3O+C.Al3+ +3H2O Al(OH)3 + 3H+D.3NO2 + H2O = 2H+ + 2NO3 + NO2. 下列物质溶于水,由于水解而使溶液显酸性的是( ) 。 A P2O5

21、 B NaHSO4 C CuCl2 D NaF3下列水溶液的浓度均 0.1molL1 ,请按溶液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说明原因。 Na 2CO3溶液 NaOH 溶液 NaHSO 4溶液 NH 4Cl 溶液 NaNO 3溶液II 课后作业教材 59 页 4、5、6 题。附:板书一、实验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溶液呈中性的有:NaCl 、 Na2SO4溶液呈酸性的有:NH 4Cl 、 AlCI3pH溶液呈碱性的有:CH 3COONa 、 NaHCO3 pH二、盐类的水解1、定义:盐电离出来的离子(弱酸根离子或弱碱根离子) ,与水电离出的或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2、实质:生成弱电解质,

22、促进水的电离。 (导致 C(H+)C(OH ),建立了新的平衡体系 盐类的水解平衡)3、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同强显中性。4、盐类水解反应的方程式:盐+水 酸+碱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我设计的化学选修四的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节课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四,第二 章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为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为化学平

23、衡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理科学生,经过高一上学期以及前一段的化学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必修二中初步学习了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对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基础,新课标的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决定着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以致用,根据上述情况,我为本节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

24、速率的影响。能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 通过小组讨论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 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上教学目标是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制定的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其他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均可归结为活化分子的浓度的影响教学难点:用碰撞理论解释解释影响因素根据:这是将碰撞理论用于现象解释,对于学生来说将知识形成整体网络是个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