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对”与“对于”的定量比较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对”和“对于”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介词,它们是在句子中起到介绍动作行为对象作用的介词,这两个介词的用法很相似,因此有不少人把两个介词混为一谈,用错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两者的用法作科学的辨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对”和“对于”作了比较研究,各自的观点也有所不同,但是对于两者的区别及互换条件基本上都认为凡能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用“对”代替,用“对”的地方却不一定全能用“对于”代替,他们的观点基本上只停留在定性研究的层面,举一部分例子来说明其主要观点,对于这两个介词的定量研究目前还是空
2、白。几千年来的汉语词汇研究传统,都是以具体词语词义为主要对象,以考释为主要目的,以研究者的主观感悟为主要手段。到现代,虽然重视了对词汇整体的理论属性的探讨,逐渐摆脱了专注于具体词义的考释性研究的旧格局,但在研究手段上却一直没有大的改变,靠的仍是研究者个人的语感,靠的是个人所熟悉的部分语料。因此,定量研究方法的引进与推广,在当代词汇研究中有着重要的革新意义。本文拟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实际的语料库对“对”和“对于”在各种句子中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进而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这样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实证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弥补这一领域定量研究的空白。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
3、容1、“对”和“对于”研究背景和概述2、“对”的用法21表示动作的对象,朝向22引出动作的受事223引出涉及的对象24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看3、“对于”的用法31指出动作的受动者32指出涉及的事或物33可以加“的”修饰名词或动名词4、“对”和“对于”的用法相同点41表示一般性对待关系42指示范围相同43都能与“来说”搭配使用44介绍关涉的对象5、“对”和“对于”的用法不同点51是否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52是否能用于助动词和副词之后53是否具有“朝、向”的含义54多用于书面语还是口语55加强宾语的作用大小6、“对”和“对于”用法小结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对”和“对于”用法的定量分析
4、比较,统计它们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最终得出较科学的结论,以区别“对”和“对于”用法及其互换条件。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观察与统计等方法,对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得出结论。在第一块的概念分析中将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第二、三、四章将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研究中的统计研究为主,统计各个情况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率,第五章将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对定量分析出的结果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各研究方法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技术路线“对”和“对于”研究概述“对”和“对于”用法定量研究3“对”和“对于”用法相同点定量比
5、较“对”和“对于”用法不同点的定量比较结论。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第一阶段工作制定计划,制定专业评分标准,制定论文格式要求,选题、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开题论证等1、2010年11月中旬导师出题,学生选题,导师学生相互交流,导师下达任务书;2、2010年12月初学生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准备开题报告;3、2010年12月底至2011年1月初组织开题论证,学生分组汇报论文进展,要求汇报时间7分钟,提问答辩3分钟,填写开题论证纪录表;4、初期检查学校督导和院督导,对我院选题,指导老师,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开题论证结果等进行初期检查;第二阶段工作主要是论文撰写阶段1、2011年2月
6、至4月继续查阅资料,完成论文的初稿;2、中期检查院督导和校督导负责检查我院毕业论文的工作进度,学生的过程纪录卡,指导教师的工作纪录卡以及论文的完成情况;第三阶段工作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评优1、2011年4月提交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与导师交流修改论文;2、2011年5月论文答辩,学生汇报时间15分钟,提问与答辩3分钟,43、2011年5月底成绩评定,导师评阅成绩,交叉评阅成绩,答辩成绩,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老师;4、后期检查检查论文质量,成绩评定,各类评语表,答辩纪录等5、材料自查及归档五、主要参考文献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1571582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
7、馆,19963173刘顺现代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81954许学成,陈伟立中学语文知识误区指津M文心出版社,199629305周培兴中学语法疑解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3853946丁恒顺,陈天福现代汉语(下册)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2172217顾巴彦常用虚词例释M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44468李谱英现代汉语常用虚词选释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47489杨淑璋,徐玉敏虚词的应用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07110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710011白晓红,赵卫汉语虚词十五讲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2212512同义词反
8、义词词典M200413张炼强汉语学习难点简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11111314刘金雨介词“对”和“对于”的异同J语文学刊2008,9515215任明“对、对于”的表义功能J辽宁师专学报2002,20212216曹文抗介词“对”和“对于”辨查J科教文汇2007,918917李琳莹介词“对”的意义和用法考察J天津师大学报1999,4717418周芍,邵敬敏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J语文研究2006,1263019王建勤介词“对于”的话语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1435820汪正元谈介词“对于”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4576021朱文献正确使用对、对于、关于J语文天地2005
9、,217185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对”与“对于”的定量比较介词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对”与“对于”是介词中用来引出介绍对象的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频率相当高,一般人在运用时,常常无法它们之间的微妙区别,不注意两者用法的准确性,用错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介词“对于”在现代汉语的介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对”的用法关于“对”的用法各个学者有着不同的分类角度和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把介词“对”的用法分为了两类,一类是指示动作的对象,表示朝,向,第二类是表示对待,表示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可用在助动词、副
10、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还有一种是固定搭配“对来说”,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张炼强在汉语学习难点简析中认为介词“对”表示对待关系,引出对象,他从语义的角度把介词“对”的意义分为四类一是表示面对,朝向。二是引出动作的受事,三是引出为此涉及的对象。四是指明论断适用的对象,常用“对来说”,也可以单用“对”。周芍,邵敬敏(2006)与张炼强的分类结论类似,他们认为“对”主要用来引进对象或目标,它引进的对象或目标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用法也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义项,一是“对”引进动作的对象或方向,表示朝向,二是“对”可以表示对待,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前或之后,“对”字结构也
11、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用法大致同于“对于”,三是“对”还可用来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待,表示评议角度。李琳莹(1999)分析比较了介词“对”的各个相关义项及其语用差异,根据它的语法意义把它分为四类,当谓语动词表示的是具体的言语行为或动作行为时,“对”介绍出这些行为所面对的对象。当作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的是心理活动或情感态度时,介词“对”介绍出这些心理或情感行为的对象。第三种是6“对”介绍出句中主要动词表示的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当谓语部分是一个表示拍段、描写或叙述的短语或句子时,“对”介绍出判断、描写或叙述出发的角度,引出针对的特定对象。周培兴在中学语法疑解中认为“对”是一个常用介词,它的
12、主要用途是在后边连上一个名词和词组,构成介词词组,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充当状语。为此他进一步把“对”的用法分为六种一是用介词“对”把动词的宾语提前,构成一个“介词词组”来修饰那个动词。二是“对”所构成的介词词组也可以修饰名词或动词。三是“对”字词组能够修饰判断动词“是”。四是“对”字词组修饰形容词,指出它所关涉的人物。第五类是“对”字词组修饰动宾词组或动补词组,指出它所关涉的事物,在结构上,“对”字的宾语只能固定在动词之前,不能挪到动词的后边。六是在某些动词充当宾语的句子里,“对”字词组修饰谓语动词,但是在意念上,“对”的宾语并不是动词谓语的宾语,而是充当宾语的动词的宾语。这种分类方法显得过于繁
13、琐松散,个人认为有些情况可以作进一步的合并归类。前面四种情况考虑归并为一类,也就是“对”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名词。二、“对于”的用法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认为“对于”主要表示的是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多跟名词组合,也可跟动词、小句组合。“对于”除用在主语后外,还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用法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对于”后面的名词指动作的受动者,一类是“对于”后面的名词、动词指涉及的事或物。第三类指“对于”可以加“的”修饰名词或动名词,也就是作定语。汪正元(2000)认为介词“对于”的用法十分复杂,他从语法的角度把“对于”的用法分为三类,一是介绍动作所支配的事物。二是介绍与动作、状态或判断有
14、关的事物。三是介绍动作的发出者。汪正元的分类在实质上与吕叔湘的分类类似,而周培兴在中学语法疑解中认为由“对于”组成的介词词组,可以把某一事物或行为介绍给另一事物,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对于”词组,在句中可以充当定语,比较常见的是充当状语。“对于”的宾语跟后边动词的关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对于”能够把有关的对象提到主要动词前边加以7处置。因而,这个“对于”的宾语,在意念上仍受句子里主要动词的支配。二是“对于”词组修饰的动词,在意念上不支配“对于”的宾语。三是“对于”词组还经常修饰判断动词“是”,充当状语成分。四是“对于”词组修饰“说来”(来说),强调所提出的论断、看法与相关的人和物的
15、关系。五是“对于”词组还可以修饰名词和形容词,中间经常使用结构助词“的”组合。周培兴对“对于”用法的归类于他在文中对“对”的用法归类方式类似,比较详尽,用法基本与“对”的用法相同。三、“对”与“对于”的相同点刘顺在现代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一书中认为把“对”和“对于”的语法意义相同点分为三类,第一,都能表示人、事物和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第二,指示范围相同,指示范围是指两者能指示某个言语单位表达的语义内容适用的范围,这个范围常常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事物、特定的行为。第三,都能表示强调,表强调的语法意义时,必须跟“来说”一起使用。顾巴彦在常用虚词例释中与刘顺有着类似的看法,他把“对”“对于”的相同点简单
16、地分为了三类,一是“对”“对于”能表示述说的对象,二是“对”“对于”能表示叙述和说明的范围,三是“对”或“对于”都能把句子里的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或主语的前面。曹文抗(2007)把“对”和“对于”通用的地方粗略地分为三类,一、“对”“对于”都可以加名词,名词作介词“对”“对于”的宾语,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形式,一是“对/对于名词动词”,在这里“对/对于”加名词的短语作状语,动词和修饰成分间有语义上的支配关系,指动作的受动者。二是“对/对于名词名词”,这里“对/对于”修饰的短语作定语,两个名词之间没有领属关系。二、“对”和“对于”后面都可以加动词,三、“对”和“对于”后都可以加代词,表示对象。这种分类
17、方式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总体而言显得过于笼统,没有对两个词真正的意义与用法作出深入剖析。四、“对”和“对于”的用法差异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认为“对”比“对于”的用法要宽泛得多,“对于”只表示对待关系,一般能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换成“对”,而能用“对”的地方却不一定能够换成“对于”。他认为“对”和“对于”大致的区别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当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换8成“对于”。二是“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只能用在另外两个位置,而“对”则用在前后皆可。许学成、陈伟在中学语文知识误区指津中也有类似的看法。丁恒顺、陈天福的现代汉语(下册)、李晓琪的现代汉语虚词讲义、白
18、晓红、赵卫的汉语虚词15讲在吕叔湘观点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条,他们认为“对”可以用来指出行为动作的对象、方向,有“朝、向”的意思,而“对于”不能。杨淑璋、徐玉敏在虚词的应用、周培兴在中学语法疑解中则认为,只有当“对”兼有“向”的含义时不可换用,其他情况下常常可以互换。刘顺在现代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中有着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对”能表示动作对象,而“对于”则没有这种用法,因此他把动词分为以下两类,与“说”义有关的动词和表示行动、情态的动词。他认为“对”和“对于”相比虚化的程度还不够,还带有动词的某些特点,介词不够典型,而“对于”是典型的介词。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是相同的看法,认为“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
19、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李谱英在现代汉语虚词选释中把“对”和“对于”的区别分为了两类,第一类是“对”能表示朝向的意思,而“对于”不能,与前面学者的观点相同,而第二点有所不同,她认为在用“对”组成的介词结构后面没有语音停顿的,“对”不能换用“对于”。这个是在语音方面的补充。另外在同义词反义词词典中还提到了“对”和“对于”在书面语与口语方面的区别,“对”常用于口语之中,而“对于“则常出现在书面语当中。刘金雨在介词“对”和“对于”的异同一文中从语法、语义、语音三个角度阐述了“对”和“对于”的异同点,除了认为“对于”不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不能用在助动词之后,没有“朝向”的意思之
20、外,他还补充了两点区别,一是他认为“对于“出现在句首较多,而“对”则较少。二是他认为“对”表示的谓语是指向介词宾语的,有很强的指向性,它的语义重心应该在谓语上“于”现在的常用义是“在”,所以介词“对于”既包含“对”所表示的意义,又包含了另一种意思,即介词“对于”的宾语由于“于”的存在得到了加强,这时句子的语义重心就向介词的宾语有所偏移,尤其是“对于”的宾语是指人的词9语时,介词结构的语义就更接近“对于来说”。这样“对于”相对于“对”,就由单一语义变为双重语义,原来“对”的强指向性也被削弱或者说被中和一部分了。参考文献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1571582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
21、书馆,19963173刘顺现代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81954许学成,陈伟立中学语文知识误区指津M文心出版社,199629305周培兴中学语法疑解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3853946丁恒顺,陈天福现代汉语(下册)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2172217顾巴彦常用虚词例释M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44468李谱英现代汉语常用虚词选释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47489杨淑璋,徐玉敏虚词的应用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07110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710011白晓红,赵卫汉语虚词十五讲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2212512同义词
22、反义词词典M200413张炼强汉语学习难点简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11111314刘金雨介词“对”和“对于”的异同J语文学刊2008,9515215任明“对、对于”的表义功能J辽宁师专学报2002,20212216曹文抗介词“对”和“对于”辨查J科教文汇2007,918917李琳莹介词“对”的意义和用法考察J天津师大学报1999,4717418周芍,邵敬敏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J语文研究2006,1263019王建勤介词“对于”的话语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1435820汪正元谈介词“对于”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4576021朱文献正确使用对、对于、关于J语文天地200
23、5,2171810本科毕业论文(20届)“对”和“对于”的定量比较11目录“对”和“对于”的定量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THEQUANTITATIVEANALYSISOF“DUI”对AND“DUIYU”对于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引言1二、“对”的用法4(一)表示面对,朝,向4(二)表示人与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4(三)引出动作的受事4(四)“对”可用作指示范围5三、“对于”的用法6(一)表示人与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6(二)“对于”可用来指示范围6(三)引出动作的受事6四、“对”和“对于”的用法相同点8一“对”和“对于”都能表示人与事物和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8二“对”和“对于”都能引出动作的受
24、事9三“对”和“对于”的指示范围相同10五、“对”和“对于”用法的差异13一“对”能表示“朝,向”的意思,而“对于”不能13二“对”一般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而“对于”不能14三“对“能用在能愿动词(助动词)或副词的前面或后面,而”对于“只能用在能愿动词或副词的前面,用在后面句子不成立14四“对于”用在句首相对于“对”来讲的情况更多15六、“对”和“对于”的用法小结17参考文献19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I【摘要】“对”和“对于”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相似,因此对两者的用法作科学的辨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实际的语料库对“对”和“对于”的用法在句子中出现的
25、频率作出统计,根据相关数据来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关键词】对;对于;异同;定量。II【ABSTRACT】THEUSEOF“DUI”对AND“DUIYU”(对于)INMODERNCHINESEHAVEAHIGHFREQUENCY,ANDTHEIRUSEISSIMILARTOEACHOTHERTHEREFORETODISCRIMINATETHETWOCHINESEWORDSSCIENTIFICALLYHASAVITALSIGNIFICANCETHISTHEORYTRIESTOMAKETHEOCCURRENCEOFSTATISTICSFORTHEUSEOF“DUI”对AND“DU
26、IYU”(对于)INSENTENCESTHROUGHACTUALLANGUAGEDATABASEFROMTHEQUANTITATIVESTANDPOINTANDTHENACCORDINGTOTHESTATISTICS,WEANALYSISANDCOMPARETHEIR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FINALLYWECOMETOAMORESCIENTIFICCONCLUSION【KEYWORDS】DUI对DUIYU对于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QUANTITATIVEANALYSIS。1一、引言在现代汉语中,虚词的数目比实词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很高,
27、作用很大。用错一个虚词,往往会影响整个句子的结构和意思。而“对”和“对于”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介词,它们是在句子中起到介绍动作行为对象作用的介词,这两个介词的用法很类似,因此有不少人把它们混为一谈,用错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对两者的用法作出科学的辨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的学者对“对”和“对于”作了比较研究,对于“对”和“对于”用法的相同点,刘顺在现代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1一书中分为三类,第一,都能表示人、事物和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第二,指示范围相同,指示范围是指两者能指示某个言语单位表达的语义内容适用的范围,这个范围常常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事物、特定的行为。第三,都能表示
28、强调,表强调的语法意义时,必须跟“来说”一起使用。顾巴彦在常用虚词例释2中与刘顺有着类似的看法,他把“对”“对于”的相同点简单地分为了三类,一是“对”“对于”能表示述说的对象,二是“对”“对于”能表示叙述和说明的范围,三是“对”、“对于”都能把句子里的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或主语的前面。而曹文抗3把“对”和“对于”通用的地方粗略地分为三类,一、“对”“对于”都可以加名词,作介词“对”“对于”的宾语,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形式,一是“对/对于名词动词”,在这里“对/对于”加名词的短语作状语,动词和修饰成分间有语义上的支配关系,指动作的受动者。二是“对/对于名词名词”,这里“对/对于”修饰的短语作定语,两个
29、名词之间没有领属关系。三、“对”和“对于”后面都可以加动词,四、“对”和“对于”后都可以加代词,表示对象。这种分类方式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总体而言显得过于笼统,没有对两个词真正的意义与用法作出深入剖析。而对于两者的用法差异则存在以下几种看法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4中认为“对”比“对于”的用法要宽泛得多,“对于”只表示对待关系,一般能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换成“对”,而能用“对”的地方却不一定能够换成“对于”。他认为“对”和“对于”大致的区别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当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换成“对于”。二是“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只能用在另外两个位置,而“对”则1刘顺
30、现代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81952顾巴彦常用虚词例释M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44463曹文抗介词“对”和“对于”辨查J科教文汇2007,9189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1571582用在前后皆可。丁恒顺、陈天福的现代汉语(下册)5、李晓琪的现代汉语虚词讲义6、白晓红、赵卫的汉语虚词15讲7在吕叔湘观点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条,他们认为“对”可以用来指出行为动作的对象、方向,有“朝、向”的意思,而“对于”不能。杨淑璋、徐玉敏在虚词的应用8、周培兴在中学语法疑解9中则认为,只有当“对”兼有“向”的含义时不可换用,其他情况下常常可以互换。刘顺在现代汉
31、语语法的多维研究10中有着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对”能表示动作对象,而“对于”则没有这种用法,因此他把动词分为以下两类,与“说”义有关的动词和表示行动、情态的动词。他认为“对”和“对于”相比虚化的程度还不够,还带有动词的某些特点,介词不够典型,而“对于”是典型的介词。现代汉语词典11中的看法也类似,认为“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李谱英在现代汉语虚词选释12中把“对”和“对于”的区别分为了两类,第一类是“对”能表示朝向的意思,而“对于”不能,与前面学者的观点相同,而第二点有所不同,她认为在用“对”组成的介词结构后面没有语音停顿的,“对”不能换用“对于”。这个
32、是在语音方面的补充。另外在同义词反义词词典13中还提到了“对”和“对于”在书面语与口语方面的区别,“对”常用于口语之中,而“对于”则常出现在书面语当中。刘金雨在介词“对”和“对于”的异同14一文中从语法、语义、语音三个角度阐述了“对”和“对于”的异同点,除了认为“对于”不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不能用在助动词之后,没有“朝向”的意思之外,他还补充了两点区别,一是他认为“对于“出现在句首较多,而“对”则较少。二是他认为介词“对”的意义表示谓语是指向介词宾语的,有很强的指向性,它的语义重心应该在谓语上“于”现在的常用义是“在”,所以介词“对于”既包含“对”所表示的意义,又包含了另一种意思,即介
33、词“对于”的宾语由于“于”的存在得到了加强,这时句子的语义重心就向介词的宾语有所偏移,尤其是“对于”的宾语5丁恒顺,陈天福现代汉语(下册)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2172216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71007白晓红,赵卫汉语虚词十五讲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221258杨淑璋,徐玉敏虚词的应用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0719周培兴中学语法疑解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38539410刘顺现代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819511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631712李谱英现代汉语常用虚词选释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4748
34、13周永惠同义词反义词词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2004757614刘金雨介词“对”和“对于”的异同J语文学刊2008,951523是指人的词语时,介词结构的语义就更接近“对于来说”。这样“对于”相对于“对”,就由单一语义变为双重语义,原来“对”的强指向性也被削弱或者说被中和一部分了。以上众多学者关于“对”和“对于”两词的互换条件各有自己不同的一些看法和分类方式,目前来说大部分学者和吕叔湘的看法一致,认为凡是能用“对于”的地方一般都能够换用“对”,而用介词“对”的地方却不一定能够换作“对于”,介词“对”的使用范围要比“对于”宽泛得多。这样的结论虽然很普遍,但是它的研究手段过于单一,靠的仍然是研究者
35、的语感,是个人所熟悉的部分语料,其科学性还是有待实际语料去考证的。历来对于两者用法的比较研究有很多,但是对它们作定量比较的研究还非常少见,而它们的区别很可能并不是在质的方面,而是在量的方面,因此本文将以语料库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对”和“对于”的异同做定量比较研究,以揭示它们的异同,得出更加科学的分析结论。本文所研究的语料来自当代文学2语料库,其中涉及40位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所有作品的总字数为6421718,其中含“对”字的语料有15877处,占整个语料的02,介词“对”有9711处,除了介词以外,“对”字还有动词、形容词、量词等其他常见用法,其中介词“对”占“对“字语料的612,相比来说“
36、对”作为介词更为常用。含“对于”的语料有440处,相比介词“对”来说,“对于”的使用数量要远远少得多,因此“对”作为介词要比“对于”常用得多,使用范围也更宽泛。由于语料库中“对”的语料数量较为庞大不便统计,因此本文选取其中的冯苓植作家的作品作为分析的语料来研究,冯苓植的语料中共出现“对”的语料447处。4二、“对”的用法“对“是个常用介词,它的主要用途是在后边连上一个名词和词组,构成介词词组,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充当状语,用来引进对象或目标,它引进的对象和目标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用法也比较复杂,本文将“对”的用法分为以下四类(一)表示面对,朝,向。一般“对”在这种情况下用作表明动作的方向和持续的状
37、态,还残留着一部分动词的性质。在冯苓植的介词“对”语料中有257处是面对,朝向的意思,表明动作所指向的方向,占全部的575左右。其中“对某人说”是这种情况下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在语料库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例如可有一天早上他却对阿妈说,他做了个梦。(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我的爷爷活着时就对我说过,我们和草原上的畜群都是属于王爷的,只不过我们会说话罢了。(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大玛力嘎也在对天长叹了,“辜负了老朽的一片苦心天灭我曹天灭我曹啊”(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我暗暗对天发誓。(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二)表示人与人、事物和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介词“对”通常可以用来表示人与人、事物和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
38、这种情况下介词“对”前后的名词通常是一种对待关系,频繁被用于指代谓词涉及的事或人。语料库中有96处属于此类,占全部的215。例如并且为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我还给我的小马起了个意味深长的名字雪驹(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乍然出生在草原上,当然会对一切都感到新鲜。(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阿爸说过,王爷对我们有恩,天生就不应该打听这个。(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我尚未怀疑他的所作所为,甚至只从每句话里听出了他对王爷的忠心耿耿。(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三)引出动作的受事。这种情况下一般“对”字后跟名词,这个名词往往指代的是动作的接受者,是动作实施的对象。在介词“对”的处里面有48处起引出动作的受事的作用,占全部
39、的107。例如抗日战争之后,日寇对这里封锁更严了。抗日战争之后,日寇对这里封锁更严了。(语5料库当代2冯苓植)前面已经说过,这是我在山里早想好了的,而且对雪驹我已多次作过训练,为的就是以防不测(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我更对布音吉勒格佩服了。(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可以对猪冢队长周旋应付,然而要千万记住自己是中国人中国人中国人她会派人去接应我,让我一定要注意在那达慕的人市上有个老阿奶正在卖一个小孩这里还需插一笔,人市就是贩卖人口的市场。(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四)“对”可用作指示范围。所谓指示范围是指“对”能指示某个言语单位表达的语义内容适用的范围,这个范围常常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事物、特定的行为。某
40、个言语单位表达的语义内容相对于特定的人、特定的事物、特定的行为来说是恰当的,否则不一定是恰当的、合适的。15一般这种情况下在“对”后面加上“来说”或者“对来说“中的“来说”省略而单用“对”。在447处关于“对”的语料中有46处属于此种情况,占全部的103。例如这对我无所谓,因为我早忘了那个洁白哈达飘来的梦。(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姨妈对我和雪驹的慈爱是温馨的,但对我来说更有吸引力的还似乎是这个小丫头。(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对我来说,它已不仅仅是匹骏马,而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员。(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但对整个温都尔草原来说,这却是一件令人悲痛的大事。(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15刘顺现代汉语语法的多维
41、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96三、“对于”的用法“对于”是介词中介绍对象的介词,是介绍对象的介词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主要表示的是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多跟名词组合,也可跟动词、小句组合。“对于”除用在主语后外,还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本文将“对于”的用法分为以下三类(一)表示人与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这种情况下“对于”后面的名词、动词指涉及的事或物,表明一种对待关系。在语料库中共出现这种情况172处,占440处“对于”的391,可以说数量上还是比较多的,“对于”有更强的指向性,多用于引出主语所涉及的事物。例如只读过几年私塾的顾维舜对于政治实在是
42、一窍不通。(语料库当代2戴厚英)周政委先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老方,对于这次演习,我没有意见。(语料库当代2柳建伟)对于这件事,她有一种古怪的逻辑,根据这种逻辑她说这么一来,我们就扯平了。(语料库当代2王小波)对于平原西北部这片林子,四哥比我知道得还要多。(语料库当代2张炜)(二)“对于”可用来指示范围“对于”同样可以用作指明所表达的语义内容适用的范围。在440处关于“对于”的语料中有155处属于指示范围的情况,占“对于”语料的352。例如但对于一代中国人有如熬度整整一个世纪。(语料库当代2冯骥才)这消息对于小林已不算消息,他早从女老乔那里听说了,出差期间老孙也给他“通”了气,现在女小彭又说,更加
43、证实是真实的。(语料库当代2刘震云)离婚对于我可能逐渐转变成一种财富。(语料库当代2安顿)商厦内的咖啡室,改成茶舍,没有了咖啡、饮料、鸡尾酒,更没有三明治和快餐了,这对于实实在在来购物而不是闲谈的顾客,多少有些曲高和寡,加上品茶的价格不菲,让人感到财力和时间同样搭不起。(语料库当代2张欣)(三)引出动作的受事这种情况下“对于“后面的名词一般指动作的受动者,是动作实施或指向的对象。在440处“对于”出现的句子里共有113处属于这种情况,占全部的257,例如7其实,他们一向对于塘报,对于一切报捷的官方文件,并不多么相信,对于潼关南原的战果到底有多么大,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不过平时谁都不肯在公开场
44、合说出心里话,如今趁机会说出罢了。语料库当代2姚雪垠但十年来农民军很少攻坚,对于城池多采取奇袭和内应的办法攻破,或采用云梯爬城,用火药爆破城墙或城门的次数很少,用这种办法必须挖地道,费时较久,而过去总是速来速往,很少对一座城池围攻过几天以上。语料库当代2姚雪垠后来还是正局长老袁亲自从新部长那里听到口信,部长明确说,单位班子是要调整,但这次老袁还是不动的,对于老袁,不是考虑调不调的问题,而是考虑如何继续把单位搞好的问题,老袁这才放下心来,有了情绪。(语料库当代2刘震云)对于目前局势,他没有一刻忘怀。(语料库当代2姚雪垠)8四、“对”和“对于”的用法相同点“对”和“对于”在现代汉语中的关系很密切,
45、其用法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经统计,在语料库关于冯苓植的447处语料中,共有126处可以换作“对于”也成立,占447处的282,而语料库中出现“对于”的440处中全部换作“对”也成立,但是其中的255处更加常用,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占440处的58。下面本文将“对”和“对于”的用法相同点归纳为以下三类一“对”和“对于”都能表示人与事物和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对待关系的典型表达形式是主体对(对于)客体怎么样。除此之外,对待关系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对(对于)客体主体怎么样。第二种情况出现得较少,一般在没有停顿的时候,“对于客体主体怎么样”中的“对于”大多可以换作“对”使用。16在447处关于“对”的
46、语料中,有50处表示这种对待关系,占447处“对”字语料的112;在440处关于“对于”的语料中共有172处“对于”属于这种情况,占“对于”语料的391。可以说大部分“对”和“对于”可以互换的情况属于这一种。但“对于”相对于“对”来说要更常用于表示人与事物和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例如下面的句子瓶底儿对这一切似乎很满意,却还是不敢怠慢。(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少年人对梦幻的追求永远是执著的,而往往会把复杂多变的现实抛在脑后。(语料库当代2冯苓植)以往他对于任何困苦和煎磨都能笑脸相迎。(语料库当代2张炜)对于这种情况,罗盘可是应付自如,说“说好了,有辆车来接我们,等了一下午也没来。(语料库当代2彭荆风
47、)例中表示的是瓶底儿对于“这一切”表示满意,是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例表示的是“少年人”对“梦幻的追求”非常执着,是人与“对梦幻的追求”这件事之间的对待关系,这两个例子可以改成“瓶底儿对于这一切似乎很满意,却还是不敢怠慢”,“少年人对于梦幻的追求永远是执着的”,“这一切”和“梦幻的追求”都是表明谓词涉及的对象,因此换成“对于”也是成立的;同样的例表示的是“他”与“困苦和煎磨”之间的对待关系,例表示的是“罗盘”和“这种情况”之间的对待关系,都表示的是人与事物、行为之间的16刘顺现代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81899对待关系,两个例子可以改成“以往他对任何困难和煎磨都
48、能笑脸相迎”,“对这种情况,罗盘可是应付自如”,“困难和煎磨”和“这种情况”都是谓词涉及的对象,“对”和“对于”两者互换的情况下也成立。因此可见“对”和“对于”在表示人与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可以互换。当把所对待的对象提前句子中出现停顿时,多使用“对于”来表示强调。在440处“对于”的语料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有45处,占所有语料的102。例如对于齐虹不断向西楼运来的各式各样的礼物,江玫只偶尔接受一点水果和糖食。(语料库当代2宗璞)对于潼关附近的形势,他尤其了若指掌,这些年来,农民军常常由秦入豫,由豫入秦,如果从潼关走,都是撇开潼关县城,从关南四十里以内的地方来往,他自己曾带着人马从这里走过一趟。(语料库当代2姚雪垠)对于一个重大的或者是可疑的案情,作为一个侦查员,如果他知情不报,敷衍了事,甚至玩忽职守,以致出了什么疏漏,那就不仅仅是失职渎职了。语料库当代2张平对于她的满意,我自然应该扩而大之。(语料库当代2张洁)上面的例句中“齐虹的礼物”是江玫对待的对象,“潼关附近的形势”他“了若指掌”,“潼关附近的形势”是“他”对待的对象,“案情”是“侦查员”对待的对象,“对她的满意”是“我”对待的对象,这些情况下“对于”可以换成“对”,如例中把“对于”换成“对”时,句子变成“对齐虹不断向西楼运来的各式各样的礼物,江玫只偶尔接受一点水果和糖食。”句子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