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3177 上传时间:2018-04-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4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与汉文化互为依存。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文字学专著。它记载了丰富的上古语言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正如许冲上说文解字表所云“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考察说文解字艸部字字、形、义并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可见古人在造字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认识反映在字体字形上,对后人研究古代先民生活生产状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艸部字共

2、六百七十二个,重文八十个。分类研究艸部字,从艸部字中探析古代农业文明是本文的重点,同时文本还将对古代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种植情况及其发展作进一步的探究。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说文解字艸部字大部分都是反映植物方面的。对现实、对世界进行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在分类过程中,对于某种文化而言,越是具有价值的事物,越是成为大家都深切关注的对象,其分类就越是细致、越能形成更深的层次。说文解字艸部字对植物的分类、命名及植物生长状貌的描述已相当丰富,显示出了我国古代成熟的农耕文明形态。一我国古代纤维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古代生产技术低下,古人只能对粗纤维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加

3、工制作。所以说文解字中记载的纤维作物多是粗纤维的作物,如葛、茅等。这些作物加工技艺之简单,在书中也有反映。通常许慎将纤维作物解释为“某,某也。可以为绳(可以织席)。”另外,也有些字许慎并没有作出详细的解释,只释为艸,后人在许慎的基础上加以详细的解释。在艸部字中关于纤维作物及其相关的字有葛、茅、菅、芧、蔺等24个字。二我国古代染料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对于美丽的追求与发掘一直存在在人类历史发展之中。人类渴望拥有像孔雀一样美丽的2色彩,终于在染料作物上寻觅到了希望。大自赋予植物千姿万彩,人类从植物中提取这些色彩装扮自己的生活。染料作物的使用记载在文献中早已有之。但由于古人思想、技术所限,文献记载一般

4、较为简单,如“某,某也。可以染某色。”而不介绍详细操作方法,致使一些染料植物的染色方法失传而使后人对该字也产生分歧和误解。说文解字中记载的染料作物有蓝、荩、茜等9个字。三我国古代谷类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说文解字艸部字中收录的有关谷类作物的词甚少,一般谷类作物多以禾为部首,艸部字收录的与谷类作物有关的词只有4个。四我国古代豆类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豆类作物一般都归在豆部,艸部字中收录的几个与豆类有关的字或形容植物的稂莠,或描述其生长的其中一个阶段。荅,就是指小尗。此类字艸部字中只有四个字。五我国古代油料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植物油的使用相对来说比较晚。直到东汉末

5、期我国才有关于植物油的相关记载。东汉末年刘熙的释名释饮食记载“柰油,以柰捣汁涂缯上,暴燥取下,色如油也”。加之,古代应用最广泛的油料作物当属麻油和豆油。而近代所用的花生油、棉籽等或是在三国时期或是在唐宋甚至明清时期才传入的。因此,说文解字艸部字中记载的油料作物更是少之又少。六我国古代糖料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史前时期,人类就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早期食用的糖主要从谷物、甜菜和甘蔗中提取出来。故说文解字中收录了一种糖料作物,即甘蔗。七小结说文解字艸部字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多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而有些则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6、对于艸部字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大致知道当时社会农业发展状况;通过与现代种植情况的比较,可以揭示经济作物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将说文解字艸部字分类,从艸部字中探析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状况,并对古代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种植情况及其发展作进一步的探究。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31、阅读大量古典文献资料和著作,包括相关优秀论文。尤其是关于说文解字艸部字方面的著作或论文;2、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对艸部字归类、分析、说明;3、对论文进行修改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确定选题(12月上旬)2、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论文,列出论文提纲(12月中旬)3、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的撰写(12月下旬)4、在

7、深入研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论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完成论文的初稿(2月至4月)5、逐步修改并最终定稿(5月)五、主要参考文献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湖北崇文书局;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4朱熹集注,李庆甲校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司马迁撰,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36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7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8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9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

8、8210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311杨天宇撰,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3罗愿,尔雅翼M安徽合肥书社,199114胡启甲,俞允撰修新秀东阳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168115桂馥撰,说文解字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16贾思勰著,管义达译,齐民要术M山东济南出版社,200317马叙伦撰,说文解字六书疏证M上海上海书店,198518吴其濬撰,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19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20氾胜之撰,万国鼎释,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中华书局,195742

9、1续修四库全书1208子部杂家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2续修四库全书1204子部杂家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3杨雄,方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4刘熙撰,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525刘歆撰,西京杂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三四七地理类M198726CLAYWILLIAMSTHOMASBEVERCHINESECHARACTERDECODINGASEMANTICBIASJ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BV201027WINGMINGKEUNGANDBERTLVALLEEKUDZUROOTANANCIENTCHINES

10、ESOURCEOFMODERNANTIDIPSOTROPICAGENTSJCENTERFOR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SCIENCESANDMEDICINE,5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是中国语言史上的一部巨著。作者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字,归纳为五百四十部,据形联系,始一终亥,“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创立了部首检字法。书中保存了大量古文字资料,对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甲骨和金石等古文字资料更是必不可少。自从说文解字面世以来,对其进行

11、研究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各位学者专家都致力于从说文解字中挖掘古代文化,深入了解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集中在金部与古代冶炼文化,邑部与古代城邦文明,玉部与王权文化,示部与祭祀文化等方面。但是从艸部字中探究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至今还没有相关论文。本论文题目为“说文解字艸部字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初”。为了准备这个论题,笔者查阅了一些有关说文解字注释的古典文献,及当代学者已经发表的关于说文解字中的某部与古代相应文化的相关著作和论文,主要是从宁波大学图书馆借了一些著作,也上网查阅了宁波大学图书馆数据库列表中的CNKI期刊中的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和中国期刊全文等数据库中的大量论文,而且咨询了

12、对古汉语有一定研究的导师。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对于艸部文字的解释、阐述和辨正,以萧世民、黄帅、周冬梅所撰写的艸部药食类植物词语名称考释为例。这篇论文将说文解字艸部字中大部分药食类植物词语加以考释,并将许慎解释过于简单甚至有误之处一一指出,加以改正。该文引用材料丰富,编写的体例为先引用说文解字的说解,然后大体按照年代先后列出各个不同时代的论证材料,词语的排列顺序为说文解字原文的顺序。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该文所引的材料有时过于简单,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全文仅由各种材料、书籍摘引拼凑而成,文章体例与其说是论文,不如说是注释,而绝少作者个人对于字体、字义的认识和解释,遑论作者对于字体、字义背后所反映的

13、丰富的古代文化的深入了解。如葛蔬菜草药葛根。说文“绤草也。”(编织细葛布和粗葛布的草。)桂馥说文义证“本书(纟希),细葛也。绤,粗葛也。诗披采葛兮。传云葛,6所以为绤也。”汉语大字典“植物名。豆科。藤本,有块茎。茎皮纤维可织葛布和作造纸原料。根富淀粉,供食用和入药。”文中对于“葛”的阐释只是将各家论著加以引用而已,而没有看到从“葛”中所能看出的我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也没有看到我国古代的农业文明的发展程度。笔者对于说文解字艸部字的研究将从文字中探究文化、文明入手,对文字背后隐藏的意蕴作深入的了解并加以阐释。第二,探讨艸部字的命名理据。中国的汉字系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思想史料。相对于其它

14、传世文献的记录来说,文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要素,所塑造的认知方式,更显得纯粹、著明。此类文章以朱疆的艸部命名举隅为例。文章选取说文解字中个别具有代表性的字来分析古人命名的理据,以此探知中国古代人的某种思维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原始移情思维,其中既包括“由人及物”一类,还包括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的草名中的动物化倾向。文章运用声符系联法等方法,从原始先民物我不分,即主客体不分的思维特点入手,考虑移情原则,探究文字命名的理据。这类文章多少会涉及到对于古代文明的探究,但是年代过于久远,一般都为青铜时代。且文章主要从古代先民的思维方式角度入手来考察字形、字义。而笔者所要探讨的是许慎所处的东汉以前的农业文明,

15、即先秦文明和秦汉文明,以及古代先人在与自然的争斗中所创造的高度的文明。第三,从个别植物入手探讨其特征。此类文章相对来说比较多。如家蔬良药鱼腥草、是花是菜又是药的萱草、所收“葵”义考等等。此类文章一般都精选艸部字中一个字,从各本古籍记载、古今演变、药用、食用价值的发掘等角度出发加以解释和阐发。以所收“葵”义考为例。文章从“葵”的两大显著特征出发,从大量古文中找出例证,证明古者所谓“葵”和我们如今认为的“向日葵”是完全不同的。一为本土原产,并且种植历史悠久,且在古代堪称百蔬之首;一为明代左右才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唯一相同的就是两者的向日性较其他植物更为明显。文章从古文例证出发,加以理性研究,得出“葵

16、菜”的兴衰史及演变史,并详细介绍了葵菜的食用价值、口感、在百蔬中的地位等等。全文由古及今,引用材料丰富且有说服力。从“葵”字引申到“揆”“癸”等字的字源探讨。但是此类文章的着眼点为各个字所代表的含义的演变史及其价值,关注的是古今之间的变化,而非对于一特定历史时代的文化的探讨。对于了解古今之变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无法深入阐释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化。7总之,研究说文解字艸部字的著作虽多,但是还没有从农业文明角度对艸部字的专有词语做深入系统的探讨性论文。本选题就是着重从古代农业文明的角度来对说文解字艸部字的相关字词作深入研究。主要参考文献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

17、102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湖北崇文书局;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4朱熹集注,李庆甲校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司马迁撰,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36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7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8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9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311杨天宇撰,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18、99013罗愿,尔雅翼M安徽合肥书社,199114胡启甲,俞允撰修新秀东阳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168115桂馥撰,说文解字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16贾思勰著,管义达译,齐民要术M山东济南出版社,200317马叙伦撰,说文解字六书疏证M上海上海书店,198518吴其濬撰,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19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20氾胜之撰,万国鼎释,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中华书局,195721续修四库全书1208子部杂家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2续修四库全书1204子部杂家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3杨雄,方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4刘熙撰,释名M

19、北京中华书局,198525刘歆撰,西京杂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三四七地理类M198726CLAYWILLIAMSTHOMASBEVERCHINESECHARACTERDECODINGASEMANTICBIASJ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BV201027WINGMINGKEUNGANDBERTLVALLEEKUDZUROOTANANCIENTCHINESESOURCEOF8MODERNANTIDIPSOTROPICAGENTSJCENTERFOR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SCIENCESANDMEDICINE,

20、9本科毕业论文(20届)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II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引言1一、我国古代纤维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1(一)葛3(二)菅5(三)芧6二、我国古代染料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7(一)茜8(二)荩9(三)蓝9三、我国古代谷类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13(一)蘥14(二)虋14四、我国古代豆类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荅15五、我国古代油料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荏17六、我国古代糖料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藷16结束语18参考文献19致谢213【摘要】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与汉文化互为依存。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文字学专著。它记载了丰富的上古语言材料,

21、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考察说文解字艸部字字、形、义并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可见古人在造字时将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认识反映在字体字形上,对后人研究古代先民生活生产状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艸部字共六百七十二个,重文八十个。分类研究艸部字,从艸部字中探析古代农业文明是本文的主旨所在。【关键词】纤维作物;染料作物;谷类作物;豆类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ABSTRACT】CHARACTERISANIMPORTANTCARRIEROFCULTURECHINESECHARACTERSANDCHINESECULTUREAREINTERDEPENDENTXUSHENSSHUOWE

22、NJIEZIISTHEFIRSTSYSTEMATICMONOGRAPHWHICHANALYZESTHEFORMATIONANDTHEMEANINGOFCHARACTERSITRECORDSAWEALTHOFANCIENTLANGUAGEMATERIALSTHATREFLECTLIFEOFEVERYASPECTOFTHEANCIENTANCESTORSCHINESECHARACTERSAREIDEOGRAPHICCHARACTERSBYREFERRINGTORELEVANTHISTORICALDOCUMENTSANDBYSTUDYINGTHEFORMANDMEANINGOFSHUOWENJIEZ

23、IGRASSMINISTRY,WECOMETOTHEREALIZATIONTHATWHENCREATINGCHARACTERS,OURANCESTORSCONVEYEDTHEIROWNOBSERVATIONSANDUNDERSTANDINGSONTHEFORMS,WHICHPROVIDESANIDEALPLATFORMFORTHELATTERRESEARCHOFTHEIRLIVINGANDPRODUCTIONCONDITIONSGRASSPARTSHAVEATOTALNUMBEROFSIXHUNDREDSEVENTYTWO,INCLUDINGEIGHTYHEAVYPAPERTHEMAINPOI

24、NTOFTHISARTICLEISTOCLASSIFYANDSTUDYGRASSMINISTRYOFWORDS,ONWHICHBASISANALYZETHEANCIENTAGRICULTURALCIVILIZATION【KEYWORDS】FIBERCROPSDYECROPSCEREALCROPSLEGUMESOILCROPSSUGARCROPS4引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与汉文化互为依存。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文字学专著。它记载了丰富的上古语言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生活的各个侧面。说文解字以六书为训,探究每个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背后的意义,而内容涵盖包括天

25、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等在内的几乎所有领域,令人叹为观止。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考察说文解字艸部字字、形、义,并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可见古人在造字时对自己生活的时代、事物、甚至自身,无论远近,观察仔细,将自己的观察、认识反映在字体字形上,为后人研究古代先民生活生产状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写道“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1说文解字中艸部字记载了古人对草本植物的认识,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挖掘出古人的农业生活状况,对草本的种植和利用情况,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中许多字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延续,或销声匿

26、迹、或古今异义,给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研究并解释清楚艸部字所记载的字的本来含义及其发展变化,对于我们阅读古籍,更准确地了解古代农业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艸部字共六百七十二个,重文八十个。本文试从说文解字艸部字所载的谷类、豆类、纤维、油料、染料、糖料作物等几个方面出发,探析古代农业文明。一、我国古代纤维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古代生产技术低下,古人只能对粗纤维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所以说文解字中记载的纤维作物多是粗纤维的作物,如葛、茅等。这些作物加工技艺之简单,在书中也有反映。通常许慎将纤维作物解释为“某,某也。可以为绳(可以织席)。”另外,也有些字许慎并没有作出详细的解释

27、,只释为艸,后人在许慎的基础上再加以详细的解释。在艸部字中关于纤维作物及其相关的字有葛、茅、菅、芧、蔺等24个字。1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160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435萉枲实。芓麻母也。芓也。葌艸,出吴林山。菅茅也。芧艸也。可以为绳。菩艸也。茅菅也。莞艸也。可以作席。蔺莞属。蒲水艸也。可以作席。蒻蒲子。可以为平席。夫蘺也。蒚夫离上也。艸也。可以束。葛絺绤草也。艸也。芄芄蘭,莞也。荑草也。艸也。6藟艸也。诗曰“莫莫葛藟”。一曰。莣杜荣也。蕫鼎蕫也。以上,我们可以得知在许慎所在的东汉时代,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落后及外来物种的甚少进入,古人对于纤维植物的利用范围和水平

28、远远高于现今。如今以上纤维植物中继续被使用的甚少,一般我们常见的有葛、茅、蔺、莞等。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提升,凉爽的竹织物及柔软的麻、棉、丝等织物逐渐代替了以上略显毛糙的纤维织物。(一)葛G说文解字“葛,絺绤草也。”(葛,编织细葛布和粗葛布的草。)2絺是细葛,绤是粗葛,二者主要区别在于柔韧性和纤维的粗细程度。葛属豆科,藤本,有块茎,茎皮纤维可织葛布和作造纸原料,块茎有药用和食用价值。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的特性用作形容词,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是中国汉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葛属藤本,枝叶缠绕,蔓延生长,故有“胶葛”一词形容交错纷乱。楚辞远游“骑胶葛以杂乱兮,斑漫衍而方行。”3胶葛形容参差駢错、纵横

29、交替和车马喧杂的情景。又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湛湛其差错兮,杂遝胶葛以方驰。”4又因为葛藤可蔓延很广而生长,故“胶葛”也有深远广大的意思。左思吴都赋“东西胶葛,南北峥嶸。”5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温宫胶葛,凉殿峥嶸,络以随珠,綷以金镜。”6葛是人类认识最早,而且使用时间较长的一种植物纤维纺织原料。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晚在周之时,就已经注意对葛加以种植。周代还专门设立“掌葛”的官吏,来专门负责葛的种植和纺织。周礼地官记载“掌以时徵絺、绤之材于山农,凡葛征徵草贡之材于泽民。”2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53朱熹集注、李庆甲校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0

30、54司马迁撰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3,30005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160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4576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320377一部诗经,涉及到葛的种植和纺织的,就有四十余处。如诗经邶风绿衣“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8诗经周南“葛之覃兮,为絺为绤。”9葛虽为艸部字,但絺、绤都在糸部,说明在春秋以前,葛就已经作为一种纺织品的原料在使用。用葛制成的织物叫葛布,俗称“夏布”,质地细薄,凉爽透气,非常适合炎热地区和季节使用。韩非子在五蠹中有记载尧的时候冬天穿着野兽的皮毛御寒,到夏天就穿着葛衣的时候。由此可见我国用葛历史之久远

31、。后汉书记载曾有人给计子勋一件葛衣。除了葛衣外,魏晋时期还喜欢把葛制成葛巾,成为一种风尚。三国志有记载当时有个书生喜欢把头上戴着的葛巾随手扔到盐碱地里。汉书里记载过汝南王刘建曾经和繇王闽侯互通有无,互相赠送大量珍奇礼品,其中就有葛。后汉书也记载邓太后临朝听政的时候曾经赐给大臣葛布。由此可知,葛在东汉还是属于一种比较名贵的纺织品,被用来作为国家之间互相赠送的礼品,也被作为皇室赏赐大臣的物品,意义非凡。但是这种葛应该是指细葛,即絺。三国志郑燮传里就明确记载郑燮每次派遣使节出使吴国的时候都会送上大量的香料和细葛。诗经里记载了一位美娇娘“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展如

32、之人兮,邦之媛也”。10这位贵妇穿的就是絺,是细葛。絺的制作工艺相对比较麻烦,其具体名称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了种类和地区之别。最早记录葛制作工艺的是诗经葛覃,它将葛从采摘到浸泡再到筛选出絺、绤的荆条等过程一一呈现出来。葛在当时还被赋予了贫贱、简朴之义,此处葛应指粗葛,即绤。后汉书“故葛屦履霜,敝由崇俭”。11葛既然被赋予了贫贱、简朴之义,在古代礼法深严的政治背景下,自然而然地也成为了身份的一种象征,尤其是与麻这种更柔软更珍惜的丝织品相比较。周礼“同姓则麻,异姓则葛”。12服饰原料的差异表现了古代严格的等级差异。与麻相比,葛为低贱;与絺相比,绤为低贱。甚至前汉书记载西汉初刘邦为了抑商倡农曾经下令商人

33、不能穿絺。7杨天宇撰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08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659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610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12711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163012杨天宇撰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028葛的种植历史很早,除了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遗址发现的三块葛布外,历史上还有记载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命人在葛山种葛,进行人工栽培。并曾向吴王夫差献细葛布,一次便献上十万匹。葛布质地细薄,适合夏天散热,尤其适合居住在长江以南的人们使用。相对的,这一地区

34、的葛布生产技术也较高超。当时,越国是产葛的大国,技艺高超,甚至于有一个专门的称呼“葛越”。三国志有记载“勋信之,又得策珠宝、葛越,喜悦。”13但是,后来由于麻、棉的兴起,以及细葛的贵族化致使其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葛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仅有个别地区用葛布来制做奢侈品和工艺品。(二)菅JIN说文解字“茅也。从艹官声。”段玉裁注“诗,白华菅兮。释艸曰,白华野菅。毛传足之曰,已沤为菅。按诗谓,白华既沤为菅,又以白茅收束之。菅别于茅。野菅又别于菅也。”14说文解字“茅,菅也。”段玉裁注“(茅),析言则菅与茅殊。许菅茅互训。此从统言也。陆玑曰,菅似茅而滑泽,无毛。根下(当作上)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

35、为索。沤乃尤善矣。此析言也。”15菅、茅二物非常相似,且同属。许慎将二者混为一物,互训之。段注说,两者笼统而言可以互训,但是仔细分析还是不同的。菅属茅属。但茅只适合用于遮风挡雨,如茅屋、蓑衣。菅则可以为席,可以拿来做编织品。南山经“白菅为席。”16左传昭二十年里说即使有了丝麻,也不能丢弃菅蒯。丝麻和菅蒯对比,两者应为同一性质的物品,这说明早在战国时期,菅已作为一种编织品而被广泛应用。考虑到当时丝麻属于稀有品,菅应更多用于平民生活中。菅分布极广,生命力旺盛,在古代几乎各处都有,故不被重视,甚至有轻贱之义。汉书“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17杀人就像在割草、菅一样轻松、毫不在意。“草菅人命”一13陈寿

36、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128714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715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516南山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517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3,21079词更是为大众所熟悉。菅作为一种植物,应称其为野菅。尔雅释艸“白华,野菅。”18诗小雅白华“白华菅兮,白茅束兮。”19毛传解释说白华是指野菅,野菅用水沤就成了菅。用野菅编席,首先需把野菅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使纤维柔韧,以防折断。长时间浸泡在水里的野菅才称为菅。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古人对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几乎所有事物都非常

37、重视,每一环节的每一物品只要形态稍有不同,就创造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后世才逐渐用菅来指野菅。(三)芧ZH说文解字“艸也。从艸予声。可以为绳。”。段玉裁注“上林赋蒋芧靑薠。张揖曰芧,三棱也。南都赋藨苎薠莞。李注引说文苎可以为索。盖赋文本作芧。文上林赋亦作“苎”。苎者,芧之别字。”20芧,也就是三棱草,因其茎三棱而得名。芧又称为荆三棱、三棱草,属莎草科,是多年生的沼泽草本。茎直立,呈三棱型,可以作造纸原料。芧的使用历史也比较久远,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诗经陈风“可以沤紵”21的“紵”就是指芧。芧通常用来编草席、草鞋、绳子等物。东阳著名的南马草席最早就是用三棱草编制的,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善于织草席的

38、人织出来的优秀草席价值等同于苏州草席的一半,可见其制作工艺之高。后来由于日本三棱草的引进而逐渐消失。古代的纤维植物,只要其茎韧性较足,一般都会被拿来织席。但是各种植物织的席子既有高下之分,也有珍稀之别,因而也被人为地带上了高贱之分。衽席为日常的卧席。蒲席,即莞席,是皇族才能用的东西。汉书史丹传“顿首伏青蒲上”。应劭注“以青规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22菹稭、绀席则是祭天所用之席。史记封禅书“埽地而祭,席用菹稭”。23汉官旧仪补遗“高皇帝配天,居堂下西向,绀帷帐,18罗愿尔雅翼M安徽合肥书社,1991,9719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72920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

39、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621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3702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3,337523司马迁撰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3,135710绀席”。24对席材质的人为分配也表现了古代森严的礼法制度。席子作为古代的坐具,其摆放的位置、方式也很有讲究。二、我国古代染料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对于美丽的追求与发掘一直存在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之中。人类渴望拥有像孔雀一样美丽的色彩,终于在染料作物上寻觅到了希望。大自然赋予植物千姿万彩,人类从植物中提取这些色彩装扮自己的生活。染料作物的使用记载在文献中早已有之。但由于古人思想、技术所限,文

40、献记载一般较为简单,如“某,某也。可以染某色。”而不介绍详细操作方法,致使一些染料植物的染色方法失传而使后人对该字也产生分歧和误解。说文解字中记载的染料作物有蓝、荩、茜等9个字。蓝染青艸也。荩艸也。艸也。可以染留黄。茈茈艸也。茈艸也。蒐茅蒐,茹藘。人血所生,可以染绛。茜茅蒐也。葴马蓝也。薽豕首也。这些染料作物的词除了“蓝”作为颜色词外,其他的很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作为农业作物,荩、茈、茜等词还在使用当中。随着现代社会对染料的自然、无公害的追求,这些染料植物也许将会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24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74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54111(一)茜QIN说文

41、解字“茅搜,茹芦。人血所生,可以染绛。”段注“(芦)铉本作藘。郑风茹藘在阪。陆玑云茹藘,茅搜,蒨艹也。一名地血。”25茜草,别名蒨草、血见愁等。茜草科植物,多年生攀援草本。茜草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文字记载中最早出现的媒染植物染料之一,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诗经中就有描述茜草种植情况的诗句,诗经郑风“东门之墠,茹藘在阪”26(墠SHN经过清除平整的土地。一作“坛”。)并且讲到用茜染的衣物,“缟衣茹藘,聊可与娱”27。茜草所染不是红花那种鲜艳的真红,而是比较暗的土红,在印染界有专门的术语叫做TURKEYRED(土耳其红)。这种红类似于血结块后的暗红,所以茜草才有破血草等别名

42、。古人迷信地认为这种草是用人血灌溉而成的,因此人为地给这种草带上阴森的气息。茜与蒐通。蒐字,鬼为其意符。山海经中山经里就说一山南面多玉,北面多蒐。茜草的使用历史悠久,除了诗经上的记录外,汉官仪也记有染园出来的茜草是拿来上供染皇帝的衣服的。以及我们使用的各种名词,如茜纱、茜红等。茜草不仅使用历史悠久,商品化历史也相当久远。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种植一千亩的茜草获利等同于千户侯的收入,可见当时栽植茜草可享有厚利,茜草染红在周以前即受到相当的重视。(二)荩JN说文解字“草也。从艸尽声。”段玉裁注“俗名菉蓐草。尔雅所谓王刍。大雅以为进字。”2825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

43、626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24927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24928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612荩,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可做黄色染料,纤维可做造纸原料。通称“荩草”,亦称“黄草”。“荩”与“菉”通,荩草最早应作为蔬菜被食用。说文解字义证“荩,盖亦菜属。诗终朝采菉。笺云,菉,易得之菜也。”29荩的染色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将荩草放到锅里煮,将其汁液熬出,放入布料,即可染成黄色。推之古人,大概是将荩作蔬菜后发现其汤汁为黄色,遂试作染料,竟成。段说菉、荩为二物,似误。说文解字中很多字都同指一物,这种现象并不

44、新鲜。菉与绿音相近,是因为荩草以铜盐为媒染剂,便可染成绿色。这也说明了我国古代染色技术的发展水平。古汉语中“荩”与“进”通,后来引申为忠臣。诗大雅文王“王之荩臣,无念尔祖。”30荩又有荩臣(忠臣)、荩言(忠言)、荩谋(竭谋)等词组。(三)蓝LN蓝作为一种植物,最为人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荀子的那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虽经常被后人引申成长江后浪推前浪,但就其字面意义上来说是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制蓝技术至晚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发展起来了。说文解字“蓝,染青草也。”31诗经有记载“终朝采蓝,不盈一襜。”32一般传、笺都把蓝释为染青草。我们一般把所有含蓝汁可作染料的植物统称为蓝。其实蓝有很多种,有蓼蓝、

45、大蓝、槐蓝、菘蓝、马蓝、吴蓝、木蓝等。尔雅释艸“葴,马蓝。”33可见当时古人就已把各种蓝草进行了甄别。对于蓝草的开发,据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说文解字义证“周礼地官叙官掌染草。注云染草,蓝蒨象斗之属。”夏小正里说五月份开始中蓝蓼。29桂馥撰说文解字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5830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7453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532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72133罗愿撰尔雅翼M安徽合肥书社,1991,3913月令里也说不允许百姓七月份的时候染蓝。从以上文献中我们可以看见早在西周时

46、期,政府就对蓝草的种植和采摘是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规划的。最早的染青技术还是非常简单的边采边染,直接用蓝草的汁染色。故染青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时间性,采来的蓝如果不能及时上染,就只能任由蓝草变成一堆蓝色的泥浆。后来先人们发现发酵对靛蓝有还原作用,就用酒糟来制蓝,再后来技术发展到用石灰制成蓝靛。采集蓝草制作蓝靛在中国的古籍中早有记载。齐民要术种蓝“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34蓝草开发的早,商品化的时间也早。后汉书记载杨震在湖县的时候就以种蓝草为业。赵歧蓝赋序也记载陈留这个地方整个境内都是以种蓝草制染料为业的。齐民要术里说种十亩蓝草获利相当于种田一顷,如果能自己做染料

47、就又可以获得双倍的收入。由此可以看出东汉时期,就有人是以种蓝草为业的,而且利润甚高,甚至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区。我国古代的织物染色技术主要有两大类石染和草染。石染就是用矿物染料染色,草染即是用植物染料染色。但是,矿物不易在纤维上着色,后来较为少见。而植物染料的色谱在清朝已达到了数百种之多。三、我国古代谷类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说文解字艸部字中收录的有关谷类作物的词甚少,一般谷类作物多以禾为部首,艸部字收录的与谷类作物有关的词只有4个。虋赤苗嘉榖也。蓈禾粟之穗,生而不成者,谓之蕫蓈。蘥爵麦也。芑白苗嘉穀。34贾思勰著、管义达译齐民要术M山东济南出版社,2003,22314(一)蘥YU说文解字“蘥

48、,爵麦也。”段玉裁注“爵当依今释艸作雀。郭云,即燕麦也。生故墟野林下,苗实俱似麦。”35尔雅释艸“蘥,雀麦。”36说文解字系传“汉魏以前雀字多作爵,假借也。”37蘥,即今燕麦也,又称爵麦、雀麦。燕麦作为一种我国古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尽管雀麦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在古代已经被发现,但是就我们从古籍上找到的资料来看,雀麦似乎并没有被农民有意识地加以培育,而是任其在道旁自生自灭,没有受到足够多的重视。或者有小部分种植,也是作为饲料而得以开发。植物名实图考“今雀麦自生田野间,农家多弃而不刈。枚乘七发云爵麦服处,躁中烦外。李善注以爵麦分剂而食马,马肥,故中躁而外烦也。是古者尝以饲马矣。

49、注即燕麦也。”38(二)虋MN说文解字“虋赤苗,嘉榖也。”段玉裁注“大雅曰诞降嘉谷,维虋维芑。尔雅,毛传皆曰虋,赤苗。芑,白苗。云嘉谷者,据生民诗言之。今诗作嘉种。许君引诞降嘉谷,维秬维秠。虋、芑下皆曰嘉谷。”39虋,现在一般解释为赤粱谷,是粟的一个古老的品种,现今已经找不到了。诗经大雅生民里记载“诞降嘉谷,维秬维秠,维虋维芑”。40后人据此认为,秬、秠、虋、芑为同一种(即谷)中的不同品种,而且是一种当时种植量可能比较多,在农作物中占有重要比重的粮食作物。尔雅郭璞注“虋,今之赤粱粟。”41由此可见,虋在晋朝还是有种植的。35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336罗愿撰尔雅翼M安徽合肥书社,1991,9637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1638吴其濬撰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1539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240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79841郭璞注、邢昺疏尔雅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815生民是周人歌颂祖先的诗篇。周兴起于关东地区,而齐民要术里记载了曹操曾经以虋作粥,喜欢喝这种粥。由此可见,当时虋的种植范围当在北方地区。虋在南北朝依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