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11高考作文热点人物素材集锦 【素材传真】 史铁生:笑看生死 著名作家史铁生 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因病去世。青年时期因病瘫痪的史铁生坚强乐观,曾以我与地坛等作品,打动千千万万读者。他曾表示:“对待生死我选择一种乐观的态度,让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还得感谢卓别林。” 史铁生 1972 年不幸瘫痪,后来身患尿毒症,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命运对史铁生不能不用残酷来形容。每周 3 次的透析,1000 次针刺,让他的血管变成了蚯蚓状。史铁生却用笔来超越生命的困境,写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其诗性的语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 对于他来说,生命的意义更加特别,他在作品里思考着生与
2、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展现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义,这些或许都是他过往经历留给他的精神财富。 史铁生的好友、著名作家陈建功说:“铁生是我最为敬重最为难得的好朋友。1978 年我读到他写的几篇小说,有午餐半小时 、 没有太阳的角落 ,当即被他的作品所焕发的精神力量和艺术魅力所折服。因为他的博大、深邃、勤奋,也因为他的平实、沉静、宽厚,还因为他的乐观、顽强” 【深度评论】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
3、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史铁生的文字有一种苍凉的况味,是那种从炼狱中发出的不屈呐喊,是穿越苦难在风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在病痛中书写的对生命的了悟,质朴无华的文字,冷静睿智的思索,表达了他对人生各种不同境遇的体验和感受。 【多维解读】 坚强的心灵。史铁生身残志坚、不懈写作的经历,诠释了坚强的心灵。 生与死的感悟。生命的质量在于其精神的高度,而不在于年龄的长度。 乐观。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能使人战胜磨难,勇敢而坚强地生活。 生命。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发挥和挖掘它对于人类和社会的2 / 11价值,史铁生做到了。 磨难。面对人生的磨难,我们无法选择逃
4、避,只有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才能发现它带给我们的是生命的魔力。 中国阿甘 【素材传真】 没上过一天学,但会写几千个汉字;脖颈和双手不听使唤,但能自食其力;自己没钱治病,却对地震灾区的同胞倾囊相助;靠着自己养活自己的信念,用脚趾头踩着键盘开起网店自幼脑瘫的湖北省罗田县青年郑心意,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人拍了视频发到网上,不仅感动了网友,还被称作是“中国阿甘” 。 他家里一贫如洗,还有一个残疾的母亲。在“512”四川地震中,郑心意将平时省下来的钱和好心人捐给他的 5 元、10 元的钱,共计 500 元钱,捐给了灾区群众。他说:我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我要尽我的一份努力。电视的镜头中,郑心意一直
5、都是微笑着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唯独提到妈妈的时候,他闭上了眼睛,笑容凝固在脸上。 “我曾经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也不会放弃。 ”郑心意郑重地说, “我治好病以后,就可以照顾父母,就可以自食其力,才有机会像正常人一样成家立业,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 【深度评论】 虽然他不一定知道谁是阿甘,但他和阿甘一样,人残志不残,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一个寒冷的心灵,用自己的顽强抗争强壮了很多人脆弱的灵魂, “身体有疾病不要紧,只要有思想!一个人只要永远地坚持下去,那么他所想的一定会成功!”当我们用流利的语言来重复郑心意的这句话时,不会想到当时的他是用了半分钟的时间才将这句话一字一顿地艰难道出。也正是这句话
6、,感动了千千万万个追寻健康的心灵。他的故事更多地告诉我们:也许,我们的出身无法选择,我们的身体状况有时我们无法做主,生命之旅还可能遇到种种磨难,即便如此,一心一意地活着也会让我们在贫困生活中享受属于自己的美丽,一心一意与命运无意丢落在我们身上的石头抗争也会让我们把多舛的岁月点化成五彩的织锦。 原来,穷日子,富日子,与磨难无意,与性情有染。磨难不是日子的名片,而心灵才是生活的内核。 【多维解读】 真实。真实的他用意志抵抗着病魔的同时显现着自我独到的魅力。人活一辈子,只有在心中保留着那份对生活真实的认识,始终认真而执著地去追求,最终才可能让自己无怨无悔。就像郑心意, “身体虽然不像个样子,但活得一
7、定要像个样子!” 真诚。汶川地震后他捐出 500 元钱时说:“我3 / 11出门在外,没有一分钱,都是好心人帮助我,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我要尽一份力。 ”他的真诚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为他的真诚那种不掺合任何杂质淳朴的真诚感动得一次次落泪。 品格。人的一生,一路走来,为名忙,为利碌,为情困,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人心事无二三” ,总是令我们多么的疲倦。但细细想来,使你疲倦的往往并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砂石;使人心痛苦的往往也并非疾病和贫困,而是人的贪欲难以满足。所以,我们应该放弃那些苦心的纠缠,学会放弃。有道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西单女孩 【素材传真】 任月丽出生在河
8、北涿州松林店镇松林店村,由于父母多病,自小由奶奶带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年仅 16 岁的她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开始在一小餐馆打工,满 1 个月后老板没给工资。流浪街头时看到有地下歌手在卖唱,从小就喜欢唱歌的她萌生了也要唱歌的想法,遂与一流浪歌手学习吉他,一月后独自开唱。在北京生活的四年中,任月丽每月都要将大约一半的收入寄回家中,是家里的生活支柱,自己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 10 块钱。此外还从生活费中省下钱来购买二手的吉他、音箱和 CD 等用于学习唱歌。 在北京寻梦的人很多,而真正实现梦的有几个?同样,这个小姑娘在北京西单的地下通道一唱便是四年,风雨无阻。而对音乐的坚持,在 4 年之后终究让她看到了
9、梦的边缘形状。她的天使的翅膀在网络上彻底红透后,无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人被她的善良、纯朴、坚强、乐观和纯净空灵的歌声打动。随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台湾东森新闻台、香港有线新闻台等众多媒体也分别采访或者报道了任月丽,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她的故事和歌声。而在她成名的网络中,一个特别的团体自发而成,他们自称为“蒜薹” ,他们要站起来呵护这个坚强的女孩,他们要守护他们心中的天使。 “西单女孩”任月丽于 2011 年 2 月 28 日在北京举行个人专场拍卖会,这是第一位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草根明星走下春晚舞台后作出决定。另外,其广告代言权也将在 2011 年 2 月
10、28 日同时拍卖,代言权拍卖所得的一部分也将捐给4 / 11慈善机构。 【深度评论】 “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若生命直到这里,从此没有我,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 ”一首天使的翅膀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认识了你,一个善良、可爱、淳朴的女孩,一个在西单唱着简单快乐的给人带来幸福歌曲的女孩,一个登上春晚的草根明星,她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明白,只有自强不息,人生才能辉煌。 【多维解读】 挫折。挫折是一个很多人害怕经历、害怕面对的名词。多少人在它面前停步不前,丧失信心,而西单女孩在经历人生挫折之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她用顽强的毅力打造着属于自己的美丽。 坚持。认定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坚定地向着这个目标迈进,整
11、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任月丽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才可能达到攀援的巅峰。 品格。一个人活在世间,最难能可贵就是有一颗善良有爱的心。登上春晚之后的西单女孩用自己拍卖所得来捐赠给慈善机构的善举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美丽。 罗纳尔多:从平民到天王巨星 【素材传真】 罗纳尔多 1976 年 9 月 22 日出生在里约热内卢的贫困郊区。像多数童年的伙伴一样,他的足球生涯是从小区的街道上赤脚踢球开始的。14 岁的时候,他加盟圣克里斯托旺足球俱乐部,仅仅两年后他就成长为克鲁塞罗俱乐部的明星,60 场比赛进了 58 粒球,快捷有力的步伐和非凡的射门技巧令其名声大噪。第二年,他射门得分的纪录以及超凡的敏捷使他入
12、选巴西国家队参加世界杯。世界杯结束后,许多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都削尖脑袋想同他签约。自从转会到荷兰的埃因霍温足球俱乐部后,罗纳尔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两次美洲杯冠军、一次欧洲足协联盟杯冠军、一次荷兰杯冠军、一次西班牙联赛冠军、两次获得世界最佳球员奖,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短短两年内取得的。1997 年,他一到国际米兰队,就成为当地球迷心中的偶像,被称为“奇才” 。自 1998 年世界杯以来,罗纳尔多经历了两次严重的膝伤,这极大地限制了他上场踢球的时间。正当人们怀疑他是否能继续踢球的时候,他向全世界证明他风采依旧。在韩日举行的世界杯上,这位神奇的前锋获得金靴奖,以 12 粒进球平了贝利创造的世界杯进
13、球纪录。他帮助巴西队在 6 月 30 日的比赛中以 2 比 0 的比分战胜了德国5 / 11队,从而第五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罗纳尔多第三次参加世界杯。2011 年2 月 14 日,34 岁的巴西传奇罗纳尔多在接受圣保罗页报采访时,宣布了自己退役的决定,终结自己 18 年的职业生涯。 【深度评论】 一个贫民窟中走出的兔牙少年,成为了全世界顶礼膜拜的偶像。罗纳尔多的传奇早已超越了足球领域,足以和篮球之神乔丹、F1 王者舒马赫以及演艺巨擘杰克逊等量齐观。在现代足球百年史册中,罗纳尔多已堪称是经历最为传奇的天王巨星,是一个最真实的时代和精神偶像。 【多维解读】 铭记与忘记。我们可能会忘记罗纳尔多在
14、绿茵场上一粒粒势如破竹般的进球,我们也可能会忘记他在世界大赛上拿过大大小小的荣誉及奖杯,许多年后,我们甚至可能会忘记他年轻时的容颜,但罗纳尔多这个名字,却已经永远驻足在了时光之中。 天才来自勤奋。作为一个举世无双的天才,罗纳尔多不是天生而成,而是苦练而出。 传奇。罗纳尔多一路跋涉,一路辛苦,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在他颠覆式的奋斗中化为一段传奇。 于建嵘:“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 【素材传真】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上, “解救乞讨儿童”已经成了排名第三的热门话题,甚至连“春晚”都排在了它的后面。 一场在微博世界里发起,并迅速蔓延到现实生后中的打击拐卖儿童和解救乞讨儿童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这
15、场行动的缘起是,2011 年 1 月 17 日,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的于建嵘收到一名被拐孩子母亲的信, “我愤怒极了公安部门也应有所作为!”于建嵘将这封信发到微博上时这样表示。当天,他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以后凡是看到伤残儿童(十岁以下者)在街头行乞,我们就打 110,并把 110 出警的情况发在微博上。然后,选择一天,全国的网友都在这一天去拍摄街头行乞儿童的录像,全国汇总起来,编辑成纪录片,今年六一儿童节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发放录像带。后来他的想法发展一步变成:全国网民都拿出手机、照相机和摄像机,凡是见到街头行乞儿童,就拍下来上网公布。 经过几天的酝酿,1 月
16、 25 日,于建嵘在微博里宣布,已在新浪及腾讯两大门户网站设专题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并聘请志愿者专门管理。6 / 11他呼吁网友如碰到乞讨儿童即拍摄并上传,同时督促警方采取相应行动。 这一号召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反响,截至 2011 年 2 月 8 日 19 时 30 分,专题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粉丝已达 8.8 万余人,最近几天粉丝数量更是以每日上万人的速度增长。目前,该微博已发微博 1800 余条,90%以上都是全国各地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也在微博上予以支持,并联系地方警方关注。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也表示,准备在今年两会上就此提案;各地公安机关关注支持
17、。截至 2 月 8 日,已有四名家长表示:在照片中发现了和自己孩子长相相似的乞讨儿童。 2010 年 12 月,于建嵘教授被评为“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他们被广大网民称为“中国底层民意的真实代表” “21 世纪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中国最有良心的文人” 。【深度评论】 随手拍照,对我们来讲真的只是举手之劳;可对孩子和他的家庭却是很大的帮助。公安部门等官方微博也加入到了关注的行列,地方媒体也很给力。但愿这些乞讨儿童能够回归温暖的家庭,结束这种悲惨的生活。衷心期待着,父子、母女的劫后重逢若有更多人加入这个解救行动,就是一股强大的群众力量! 【多维解读】 责任。有时我们的一个无意的善举却可以
18、给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公民在生活中能够拥有这种意识,我们这个社会的角角落落将被责任所汇聚成的汹涌大潮涤荡得处处是和谐与安宁。尽一点小责任,说不准会成就别人一生的命运。于建嵘他的发明为警方提供了帮助,也为整个社会做了一件大利之事。 爱心。有句歌词写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对社会弱势群体不吝表达自己的关爱,会给总处于凛冽寒风里的他们送去煦暖的阳光,而爱与爱的交相传递,会把我们的社会推进至关爱洋溢的暖春。他所贡献的力量,为受害和避免受害的人所奉献的爱心实属一种大爱无言。 方式。 “打拐”问题不是用“随手拍”就能解决
19、的社会问题,其实质相当复杂。随手拍有时会侵犯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因为人人都有着他们自己背后的故事。所以做好事还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方式。 7 / 11李娜:热心关注公益 【素材传真】李娜是我国网球选手最高的世界排名人物。2011 年 1 月 27 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进入到第十一日争夺。女单半决赛中,李娜表现强势,在首盘 3-6 失利,第二盘 4-5 落后的不利局势下上演救赛点惊天逆转,最终以 3-6、7-5 和 6-3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兹尼亚奇,历史上首次闯进大满贯决赛,为中国网球开辟了新的篇章。凭借着这场胜利,李娜的世界排名也至少来到 TOP7,已经再次刷新个人和中国的 WTA 最高排名。
20、 1 月 29 日,中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中,李娜虽屈居亚军,但李娜已经创出了亚洲女子单打选手在大满贯中的最好成绩,这是亚洲球员历史上首次杀入大满贯决赛,李娜的表现没有令中国人失望,她终于创造了奇迹。李娜除了在赛场上的骄人成绩之外,她还很关注公益事业。2010 年 5 月,李娜将在马德里皇冠赛获得的近 50万元人民币奖金捐给了青海玉树灾区。她还将中网的奖金通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给家乡的福利机构。 “国内还有很多缺乏关心的儿童。我想用这笔钱来关心孤儿。他们一出生便被父母遗弃,这很不公平。 ”李娜在今年中国网球公开赛获得的税后奖金。她当时就承诺将其捐出作为慈善用途,赛季结束
21、后,她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我是国家培养的,所以有责任为国家做点事情。 ”她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能带动更多人来帮助孤残儿童。 “之前我一直有这些想法,但苦于没有渠道。而单飞之后,我和我的团队有充分的空间来做这些事。 ” 【深度评论】 国际主流项目中,李娜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中国人乃至亚洲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李娜的胜利不只是个人的胜利,她更大的意义在于在中国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球这项运动,这比大满贯冠军更重要!李娜是女子网球出色的代表,是中国的英雄。她的成功无疑能够为网球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李娜虽然最后没有获得冠军,但是李娜赢得了未来。 【多维解读】 拼
22、搏。李娜冲出亚洲,靠的是她的顽强拼搏精神,没有这种拼搏精神,她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创造奇迹。李娜无疑是创造了奇迹,其实,只要去奋斗,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创造奇迹。 石雪晖,我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素材传真】 8 / 11习惯了种水稻、棉花的湖南澧县农民从没想过,屋前院后稀稀落落的葡萄能变成一把把的票子。如今,全县葡萄总面积 2.4 万亩,葡萄酒厂、预冷库、一年一度的葡萄节、 “南方吐鲁番”的美名在澧县成为现实。这离不开一个人,一个在澧县、在湖南耳熟能详的名字:石雪晖。 石雪晖 10 年攻关,先后研究出十大配套技术,打破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种植的神话,现已在湖南及周边省市推广,创经济效益超过 2
23、 亿元。她主持的“葡萄新技术育种”等 11 个项目对湖南农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 年来,石雪晖的足迹遍布湘鄂赣的 56 个县市,行程 6 万多公里;她手把手教会农民种植葡萄,被农民亲切地称为“湖南果树 110”。 “我们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石雪晖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农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更为深刻的理解。 【深度评论】 作为一个农学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某个课题,已尚属不易;特别的,在当今这个被浮躁从头到脚打扮的“灯红酒绿”的社会里,石雪晖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做学问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这两个大写的字。学文不仅仅是用来“炫耀”或是放
24、到自己的论著里面的,最为关键的是让她发挥应有的作用;石雪晖的行为显然已经超出了习惯意义上的“教师” ,他心系民生,他是这个社会的老师。 【多维解读】社会呼唤“石雪晖” 。如果石雪晖现象成为常态,那“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学问家”才真正实至名归。 知识与实践。知识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知识如果一味的“高高在上” ,那它只是一些带有专业术语的数字或文字罢了。 “神话”是用来让“勇者”打破的。科学是讲究用事实来说话的,而神话却往往相反,敢于打破常规、神话,往往会有大的收获。 心系民生,彰显“大我” 。心系“弱势群体” ,不仅仅体现的是人文关怀,还在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社会责任
25、。 郝水院士:甘为人梯的人 【素材传真】 有的人想起时留给人的总是温馨和怀念,哪怕只是一个背影,却也能在人心底流淌着默默地感动。郝水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生物学教授。2010 年 11 月 27 日在长春因病逝世,享年 849 / 11岁。他在国内外生物学界享有很高声誉,1993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编著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被列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他关于染色体骨架真实性的研究、染色体骨架中收缩蛋白的存在等创新性理论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获奖无数的郝水教授对人才格外爱惜。20 世纪 80 年代出国大潮汹涌澎湃的时候,郝水教授看到大量人才外流,心
26、急如焚,为挽留和劝说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学习和创业,他苦口婆心,一次次给熟悉和不熟悉的学生写信。被感动的学生一个个回来了,他又开始为他们的住房、待遇、研究课题和经费等事奔波忙碌。为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才能,他甚至提前辞去校长职务。而对于一些重大研究项目,他也是把年轻学者推到第一线。正是郝水教授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感召了一批批留学人员回国效力。他的研究所里涌现出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63 项目首席科学家等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严师出高徒,平时郝水先生对学生特别严格,治学非常严谨。 “他看我们的论文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全篇修改,我现在对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啊!”回忆郝水院士的时候,他的学
27、生们有说不完的话题,而他们最多表达的就是“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 【深度评论】 总是有一个背影默默地温暖着那些曾经的学生,总是有朴实而又有力的话语鼓励着现在的弟子,总是有那种宽厚与奉献晕染着科研的圣坛,这就是郝水院士。他就是这个认真严谨的人,宽容热心的人,甘为人梯的人。然而斯人已去,回忆恩师,一句“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道出了学子们的心声。也许那曾经的挽留,并不是那么刻骨铭心,而那慈爱又认真的眼神,却让人无法拒绝。他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国家,为了科研,为了他心中神圣的信仰。一个人的价值自己无需多言,相信后人的怀念就是最好的冠冕。 【多维解读】 严谨。对自己严谨,对学生严谨,对工作
28、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成就了他科研上的卓越,严格的要求磨炼出学生们的优秀与辉煌。 感动。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封封充满恳切话语的信和一次次为学生们的未来忙碌的奔波。那种执著,那种朴素的温情,那种纯粹的爱国心,最让人感动。甘为人梯。一个人的卓越代表了他的能力,一群人的卓越体现他的心胸。郝水院士以一颗奉献的心成为时代的接力棒,甘愿成为年轻人成长的阶梯,造就一群人、一个时代的辉煌。 10 / 11王跃:中国“火星之旅”第一人 2010 年 6 月 3 日 14 时, “火星-500”实验舱最后一道舱门关闭,人类历史上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就此拉开帷幕。中国志愿者王跃与来自俄、意、法三国的其他 5
29、 名志愿者一起,体验为期 520 个昼夜的“火星之旅” 。北京时间 2011 年 2 月 18 日晚 6 时,在经历了 260 天的飞行之后,来自中国航天员中心的志愿者王跃,终于踏上“火星”表面。尽管“火星 500”试验是一次没有翅膀的飞翔,但作为人类首次模拟火星飞行试验,它意味着人类已经站在了载人登陆火星的新起点上。 对于自己从 6000 多名志愿者中脱颖而出并最终入选,王跃说,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 “拿我们中心来说,有很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情、他们的专业背景、技术水平都比我好,可能是我比较幸运,更要感谢我们领导对我的信任,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而我又能比较珍惜地抓住这
30、个机会。 ” 提起在俄罗斯培训的日子,王跃说,培训确实很辛苦,但这些日子经历的事情也许让他一生受益。他头一次深刻理解,只身来到国外,面对那么多外国志愿者,他的表现代表的不仅是个人,也代表着中国。在三个多月的培训期间,他和同伴们相处愉快。未来 520 个昼夜的同舟共济中,生性开朗的王跃将以中国人的内敛、低调,在队友们中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从性格上来讲,欧洲人更加开朗、更加热情,俄罗斯人比较沉稳一些,更加稳健,两者之间要融合在一起的话,我觉得我这个角色会处理得恰到好处。 ”在俄罗斯的野外生存训练中,俄罗斯教员一直用望远镜和摄像机观察着队员们,考验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几个人中数王跃最瘦弱,有好几次摔倒在雪地里爬不起来,谈起这次经历,王跃说:“我当时只是咬着牙念:不能丢人!中国人不能丢人!我终于坚持下来了,绝对没丢咱们中国人的脸!” 王跃还坦承,对于此次任务自己确实感觉到一点压力,但他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动力。 “因为能够有幸参加这么一项重大的试验,可以代表我们国家向世界展示中国航天走向这么一个地位,我觉得非常光荣。 ” 【深度评论】 王跃是一个平凡的人,为了执行此次火星试验,包括他在内的 6 名志愿者在俄罗斯接受了为期 3 个多月的培训,包括医学、生物学、工程学、心理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