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官德(上).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319973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官德(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官德(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官德(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官德(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官德(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中国传统官德(上)靳凤林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中国传统官德问题。今天围绕五个问题跟大家一起来探讨。首先,在今天这个时代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官德;第二,中国传统官德的主要思想来源;第三,探讨中国传统官德的基本逻辑架构;第四,中国传统官德追求的最高境界;第五,在当今时代,我们学习中国传统官德应注意的问题,我围绕这五个问题和大家来作一个分析。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官德(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当代领导干部的道德担当第一点,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官德?这个问题可以从好多角度和场面来展开论述。今天,我仅从这三个角度跟大家作一个分析,首先,学习中国传

2、统官德,涉及到中国和平的崛起与当代领导干部的道德担当。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发展,中国整个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 GDP 占到了世界第二。伴随中国经济、政治、军事的迅猛崛起,整个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崛起以后,西方有很多国家提出来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张论、大国霸权论等各种各样的看法,像这一次的 93 阅兵,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领导都没有来,其中的原因很复杂,这里边也反映出一个问题,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价值理念的重大区别。西方人从近现代以来有一个基本的看法,认为任何第二号强国的崛起一定对头号强国构成威胁,最终会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解决。近现代以来,

3、在欧洲的历史是这样一个基本状态。当年西班牙是欧洲最强盛的一个国家,现在的拉丁美洲的很多国家都讲西班牙语,西班牙语也是今天的联合国的通用语言之一,是因为当年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像拉丁美洲这些国家。但后来伴随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的迅猛崛起,它和西班牙经过几次海上战争,消灭了西班牙舰队,英国独霸世界,影响“日不落帝国” ,但最后伴随德国和法国的迅猛崛起,在欧洲的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在争夺头号霸权的过程当中,出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然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二战当中,美国迅猛崛起,由此西方人就认为任何一个二号的强国要崛起起来,最终一定和头号强国构成一个竞争,最后是斗争的关系,以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是西方人的

4、长期基本认识,但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强调的一整套理念与西方人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有本质的区别。现在习总书记到世界各地访问,反复地阐明我们的外交理念,他强调“亲、诚、惠、容”这几个字。亲是天下一家亲,构成了命运共同体。诚是指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交往要以诚相待。惠是指中国经济发展的“快班车”让世界各国搭上,现在提出“一带一路”建设,都出于这个目的。再一个是容,容是多元文化之间相互包容,与这一套外交理念相适应,形成了“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和谐世界、和平世界等理念。作为我们来说,力争通过用中国的“三和”理论,和谐、和睦、和平,来取代西方的这一套“三争”理论,竞争、斗争,最后是战争,这就

5、涉及到整个外交的理念和西方传统的看法有本质的区别。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如果从短期看,它是一个科学技术、军事实力的竞争,如果从长期看,是一个国家的制度模式对其他民族有无吸引力,是一个制度模式的竞争。再往更长远的历史角度看,真正的竞争是民族治国理政的价值理念来竞争,在中国迅猛崛起的今天,我们面对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究竟是嘴上说说而已,还是一种真诚的信仰、信念?这对于各级干部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担当。在伴随中国迅猛崛起以后,到底我们这个民族能否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也不同于前苏联国家的道路,中华民族站在人类历史的道德制高点上引领人类文明走向一种更高的方式,我们创了

6、一种更崭新的方式,从这种意义上开辟出真正中国特色的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的制度模式,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今天的问题,不能站在人类道德制高点上来认识中国道路的意义和价值,就很难对传统道德的价值意义作出深刻的分析来。这是第一点。(二)中国伦理型传统文化与当代共产党人的继承创新第二点,中国伦理型的传统文化与当代共产党人的继承创新问题。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如果和人类历史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文明相比,包括和古代的文明相比,比如和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相比,四大文明古国相比,包括与后来崛起的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最大的特点是道德理想主义或伦理中心主义,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

7、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对道德伦理问题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的民族,这是一种道德伦理型的文化。共产党人作为对整个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一个继承者,一个创新者,那在自身的执政队伍当中,怎样继承几千年优秀文明的精华,这是共产党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担当问题,那在中国共产党的几十年的历史上,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从来都是高度关注的,当年延安整风时,毛泽东提出来的一系列理论、主张, “为人民服务” ,纪念白求恩里边提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到的“五种人理论” ,做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行为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所有的理论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当年在延安整风有一本书的影响非常大,

8、是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 ,那在这本书当中,刘少奇谈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修养、理论修养,还有一大块内容是道德修养,道德修养当中大量引用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比如“吾日三省吾身”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由此强调了共产党人树立的人格理想问题,党在历史上对于这样的问题是高度关注的。(三)中国传统官德之于当代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第三点,学习中国传统官德,对当代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自从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上来,他对领导干部的道德问题是高度关注的。比较印象深的几次,十八大一结束,在全党范围内召开了全国组织部长工作会,在全国组织部长工作会上,习总书记提出来,衡量一

9、个干部好坏的标准是什么?他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自从他提出这个要求来以后,2014 年 4 月份,中组部专门出台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修订版,在修订版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这五个要求来。这是一次。再一次,去年 2014 年在两代会上,总书记参加安徽省代表团会时提出来“三严三实”问题,要求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实、做人要实。严以修身、严于律己、做人要实,每个问题都涉及到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问题,这是讲得比较重的一次。今年 1 月 14 号,他在会见中央党校第一批县委书记培训班时,提出来领导干部“心中四有” ,心中要有党、有民、有责、有戒,

10、特别是谈到心中有戒问题时,总书记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专门讲十八大以后党内有很多干部出了问题,对于这些违反纪律的干部来看,导致他的原因很多,但他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干部的思想道德出现了问题、出现了滑坡,是引发他走向犯罪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他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总书记的一贯传统。在 2009 年,当时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央党校的校长,当时在开学典礼上专门说,他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开的精神家园。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紧接着,他就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育健全的道德品格,可见

11、总书记对传统的官德的一套理论,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对当代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价值意义,他已经做了非常清晰的说明。二、中国传统官德的主要思想来源既然传统道德文化对领导干部的品行和德行的教育与培育有极端重要的意义,究竟如何来学习传统文化?这就涉及到第二大问题,中国传统官德的思想来源,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官德,就必须对涉及中国传统官德的各种思想流派的经典著作有一个简单且宏观的了解,因为中国传统官德是由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佛家等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在长期性的相互激荡,应运化润,融会贯通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历史悠久、辉煌庞大、丰富多彩的思想体系,那如何把握?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

12、题。鉴于时间关系,我就集中围绕着对中国传统官德生成影响最大的四个流派。一个是儒家,一个是法家,再一个是道家,再一个是佛教,我先作一个简单的归纳,我们从宏观层面上对中国传统官德的思想主要来源先作一个分析。(一)儒家的敢担当与拿得起首先我们谈儒家。儒家是由孔子开创的中国传统官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来源。儒家原始经典的著作主要是六经和四书,六经有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乐经已经遗失了,主要是讲五经。再一个是四书,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这是儒家的一些核心的经典著作。儒家精神涉及得很复杂,但概括性的,一个是强调人要有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再一点是要以仁、义、礼、智、信

13、当中以仁为核心的整个政治伦理观。第三,强调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这样一种精神境界,由于儒家是后面讲的重点,先不展开来谈。把儒家思想的核心概括为这六个字“敢担当、拿得起” 。(二)法家的法术势与管得住除了儒家以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非常深的另一个流派是法家,法家的先驱人物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和郑国的子产,他们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特别地强调法律行令的重要性,后来商鞅进一步强调法治的作用,而到了申不害、慎到这些人,高度重视君王的心术、权势的作用。再往后发展,到了韩非子,他集前面思想之大成把法、术、势结合起来,建构了一个完备的法家的政治伦理体系。从韩非子这本书来看,它集中讲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法,他认为

14、,治理一个国家的君王首先要高度重视法律的作用,法家讲的“法”主要是指各种成文法,它由君主制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定、官府颁布、各级官吏执行、境内之民一律使用。但韩非子认为君主不能单纯地迷信法律,因为总有一些奸臣滑吏想法钻法律的空子来做事,在这个背景下如何预防这个事?韩非子又提出来,在重视法律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视君王的心术的灵活运用。何为心术?心术是指君王驾驭掌控臣民的一种方法与策略,他深藏在君王的内心世界,权术的运用要让这些臣子们摸不着头脑,以便非常好地来驾驭这些人。这是术。第三个核心是势,君王优越于其他人的潜能和力量,君王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权势,做到一言九鼎,从而有效地支配和影响他人

15、,而且要懂得趁势而上,关键时刻腾云驾雾,飞龙走蛇,君王要有这么一种气势、官势、威势来管理臣民,韩非子就将它概括为法、术、势。法、术、势之间是一个循环互补的过程,君王在管理国家时要兼容并蓄,不能偏废。那法家的那一套思想在战国后期被秦王朝所采用,为秦王朝统一中国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根基。在秦王朝利用法家那一套东西管理国家,对其他学派进行打击,比如秦始皇最初的“焚书坑儒”的活动,严厉地打击了儒家。从现实意义上来看,既然法家的思想能够帮助秦始皇能够把整个国家统一起来,说明法家一定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意义,但秦王朝建立起来以后,想要秦始皇、二皇、三皇万世万代传播下去,但仅仅传播了两代,整个秦王朝就完蛋

16、了,迅速覆亡了,这证明了法家思想一定有其局限性。到了汉代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慢慢的,法家退出历史舞台。但法家尽管从表面上在中国的文化思潮当中不再是显学,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从来就没有放弃法家的一套思想,法家的一整套的政治伦理理论已经深藏在历代统治者的思想深处,发挥着作用。在秦朝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奉行了一个基本原则,从而都是阳儒阴法、王霸结合、德刑并用,所以法家已经隐含在儒家的思想当中,隐含在统治阶级的思想内部,变为管理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或方法。那我把法家的思想集中概括为法、术、势,这是法家。(三)道家的常知足与看得开再一个重要的流派是道家。道家是由老子和庄子创立的。他们的代表

17、作是老子和庄子这两本书,那道家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 ,专门讲清历代的王朝兴衰、衰败和福祸的原因,背后的规律以及运行轨迹,有哪些值得我们把握。它得出来的结论是,要执本。什么叫“本”?秉要执本是指清虚自守,卑弱自持,这构成了道家思想的核心。那在中国历史上,道家通常是和法家看作一个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因为这两大流派在很多方面形成了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儒家特别注重人世间的人伦道德,但道家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尊崇天道。儒家强调礼仪文士,道家向往天然自成。儒家强调一个人在世上生活要奋发有为、敢于担当,能做事,但道家通常强调无为而治。儒家强调一个人在世上生活

18、要对自己的家庭、家族、国家承担责任,但道家最兴于个人对社会的解脱,因此,在两者形成一个相反相成的关系。将道家思想的核心概括为常知足与看得开,这是第三点。(四)佛教的名无常与放得下第四,佛教。佛教最早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它经过汉代到唐代 600 多年的消化过程,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哲学,在中国出现了一批的佛教的宗派,比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佛教的不同宗派的典籍浩如烟海,其中广为人知的有金刚经 、 心经和坛经 ,构成佛教最重要的一些经典。佛教的根本宗旨是通过否定、去弊、遮遣的这一套方法,就破除人们对宇宙一切表面现象或似是而非的一些知识系统的迷恋与执着,在破除的基础上,启迪人们空掉一切外在的追

19、名逐利、执着偏心、攀龙附凤的行为,然后破开自己内心深处的牢笼,直接起悟生命的本真面目,通过自识本心、 返本归集、见性成佛,从而获得思想意识上的自由解脱,寻找到自己灵魂深处的精神家园,这是佛教最核心的思想。佛教的思想概括为名无常与放得下。中国传统官德的形成是在儒家、法家、道家、佛教等主要思想流派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那每一个流派各不相同,但这些流派的各种思想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经过历代思想家和各级官员的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共同塑造了中国古代官员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部的政治世界,由此对中国历朝历代的各级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道德伦理观,都发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古代,作为一个干

20、部,如果他成长比较顺利时,春风得意时,非常强调儒家、法家的作用,拿得起,管得住。但一个干部成长不可能永远那么顺,总有一些挫折和不顺的时候,这时更强调道家的看得开,佛教的放得下,在每一个古代干部的心灵世界遵循着这几个方式来做事。用儒家那一套思想以处事,用法家的那一套思想来用权,用道家的一套思想养生,用佛教的思想修心,就概括为儒以处事、法以用权、道以养生、佛以修心,在两种共同思想的作用下形成了中国传统官德的大致的理论。现在我们强调领导干部学国学,中央党校发起了一个很重要的学术运动,但学习国学,那么多的典籍,怎么来学?国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那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又不是专门从事专业理论研究的,在国学当中

21、的最经典、最重要的著作能够搞明白也就不错了,儒家的四书(大学 、 中庸 、 论语 、孟子 ) ,法家的代表性的著作韩非子 、道家的老子 、 道德经和庄子 ,佛教有金刚经 、 心经 、 坛经 ,如果一个干部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经典性著作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的诠释版本,认真地读一读,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也就奠定了,没必要看那么多的东西,由于工作的原因,时间上也不允许。对于一些最基本的经典,要认真把握,这是丰富领导干部传统文化修养的,是提高其认识水平的一个最重要的经典,我们需要认真来把握。我们对传统官德的整个思想来源搞清了,但在中国整个漫长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真正在官方占据主导地

22、位的是儒家思想,对官德构成的影响至深至远的是儒家,因此,下边就集中围绕着儒家的思想作为核心,我们对中国传统官德的基本逻辑架构作一个分析。三、中国传统官德的基本逻辑架构现在社会上讲中国传统官德,不同的人的讲法各不相同,有的是从几个道德条目来讲起,从几个伦理原则讲起,但中国古代的道德条目、伦理原则很多,有“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四维” ,礼、义、廉、耻;“五常” ,仁、义、礼、智、信;“五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八德” ,孝、悌、忠、信、利、义、廉、耻。中国传统的官德条目、伦理原则非常多,简单地从一些条目上讲,很难把握住中国传统官德的核心理论

23、。因此,我就以儒家的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作为核心来分析一下中国传统官德的基本逻辑架构,尤其是大学和中庸 ,原来是汉代的一本书叫礼记 , 礼记是研究礼仪问题的一个论文集,里边有两篇文章,一个是大学 ,一个是中庸 ,朱熹把大学 、 中庸抽出来,和孔子的论语和孟子 ,这四本书结合在一起。朱熹用了近一辈子的精力来注释,后来形成了四书章句集注 ,一直到朱熹临去世的前几天还在注释大学篇的一些内容,反复地纠正与校对,用最精炼的语言来解释四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形成以后,从朱熹之后宋代的元、明、清的三代中国封建社会成熟期,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标准参考书。历朝历代的很多科举考试的一

24、些题目都从这四书当中出来,由此,四书对中国封建社会成熟期的文化发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以四书作为核心来探讨中国传统的官德逻辑结构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中国传统官德逻辑结构当中,其中大学至关重要,朱熹说, “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 ,要研究儒家文化,确立官德,首先要读大学 ,以定其规模, “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 ,然后再读论语 ,论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次读孟子,以官其发微” ,通过阅读孟子这本书,使你的官德思想有一个提升和飞跃。最后, “次读中庸” ,通过读中庸来观古人为官从政的微妙之处和境界,因此,他认为四书应按照这一个读法读。我们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就按照朱

25、熹的思路来分析。(一) 大学与内圣外王的政治思维模式首先,以大学作为核心来探讨整个传统官德的内圣外王的政治思维模式。 大学开篇就这么讲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它形成了一整套的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这一套理论。后面又紧接着说,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里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6、构成一个相互循环的圆圈,由此构成了儒家的内圣外王的核心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将大学篇开篇讲的理论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 , “三纲领”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大学开篇讲的这一套理论奠定了中国古代官德的整个理论架构体系。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三纲领,它是整个儒家官德理论的根本性的价值取向。而后边的“八条目”是对儒家的思想,官德观念如何修炼与养成,对其内在机制的一种说明。在这“八条目”当中,其中修身是最为根本的,它是一个干部做到内圣外王的中轴,因为儒家是按着君子必须先沿着由外而内的轨迹,通过对外在的万世万物运行规律的

27、研究与把握,增长自己的德才素质,再内化成自己的意念和心得,在自己的身心深处积累出一种巨大的正能量,再沿着由内向外的路径,把这些正能量广泛地传播到自己的家庭、国家以及整个人类当中,它形成一个由外向内、由内再向外的一个循环的圆圈。所以, 大学开篇第一章就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说明从最高的领导人到一般的老百姓都要把自己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进行修炼,将修养身心作为最根本的东西。修身,上承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下启开发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超越一切的人伦大本,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社会,只有懂得了修身的道理,一个民族才能得到提升,一个社会才能是一个文明知礼的社会,个人和社会一旦

28、丧失了修养身心的人之为人的大本,那做得越多就错得越多,因为建立在空虚本质基础上的个人荣耀或国家的繁华,都会迅速地变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家败国亡,这是大学篇所建构的这一套内圣外王的政治思维模式。在大的宏观上把握了,下边就深入到传统哲学,以大学为核心的“三纲领、八条目”的学习当中。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二) 大学三纲领与中国传统官德的价值取向大学 “三纲领”对于中国传统官德价值取向的影响与意义。 大学开篇就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后面的“明德”是人内心先天赋有的光明之德。大学是贵族子弟,掌握国家治国理政经验培训的学校,进入大学首先要明明德

29、,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这种光明之德是深藏在君子内心深处的善的端始。 孟子中讲到人有“四心”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大学开篇上作为贵族子弟,治国理政,首先要明明德,要把自己内心的光明之德发扬光大,这是强调治国理政最核心的以道德修身为核心。大学讲的“明明德”的核心思想是两个,一个是德先于位,儒家说“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至于说得到官位,高低不是一个干部考虑多的,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品行和德性是否得到大家的充分追捧。再一个以德率才,它说“德胜才之谓君子,才胜德之谓小人” ,这是儒家讲的那套德先于位、以德率才的理论,这是“明明德”最根本的核心”,首先就讲德的问题。儒家

30、这一套“明明德”理论对于今天领导干部的德性培养而言也至关重要。我国选拔干部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什么非要以德为先?因为在一个干部德才无法兼备时,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的干部相比,有才无德的干部对社会的危害更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法官今天遇上一个案子,而这个案子涉及到非常专业的基础知识,涉及到非常精神的法律条文,法官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只要他具备公平正义的品质,他会尽可能地公平合理地来处理这个案子。但反之,这个法官就是一个吃请受贿的主,那他一定会帮着行贿的那一方如何开脱罪责,规避法律,甚至教他怎么湮灭证据,将来这个案子就没法判了。再懂得法律专业知识,如果不是一种德起作用,那会

31、用这些知识去干歪门邪道的事。所以,党为什么强调德才兼备?一定要以德为先,以德率才、以德润才。每个干部在一个地区,在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工作,几十年下来,甚至到退休都在这儿工作,多少年下来以后,这个行业,这个地区,这个部门的人,对这个干部的品行和德性是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开展工作,整天靠耍权术、耍心眼来做工作是不行的。中国古人说“小胜靠术,中胜靠智,大胜靠德” ,蕴含的就是这个道理。说到这儿,有人会说,那也未必,我觉得我们单位某某领导的品行德性也不怎么样,他还照样被提拔重用,你怎么解释?这就要看如何看问题了,孔子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反映到干部身上,即使靠某

32、种关系路子获得了某种岗位,如果品行、德性不足以涵养这一岗位,那早晚会出问题的,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蕴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含的是这个道理,这是大学 “明明德”对今天的价值与意义。大学 “三纲领”当中的第二个纲领是亲民。亲民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亲爱于民,为官从政的人要以为民为崇高的意志,以乐民为行动准则。古人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就是这个意思。宋代的名儒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亲民除了亲爱于民的意思之外,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边解释为“新民” ,还有新民的意思,通过移风易俗,去掉百姓身上的污垢,然后去很好地教化百姓,这是

33、新民。那受原始儒家这一套亲民、新民理论的影响,在后世儒家当中形成了古代三类官民关系理论,一类是民贵君轻,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再一个是先民后官,“国无民” ,一个国家没有老百姓,哪里有政治, “岂有四政! 封疆,民固之;府库” ,钱财是老百姓挣来的, “民充之” 。 “朝廷”,为什么建立朝廷?只有有了老百姓,受到老百姓尊重之后才有朝廷, “官职,民养之;奈何见政不见民也 ”,强调的是先民后官。再一点,民心向背。尽管儒家从根本上强调一切权力归于君王,但它高度重视民心向背对政权的重大作用,提出来“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将民心向背作为一个重要的官民理论的核心。两周前,王

34、岐山接见西方国家好几个退休的政要及学者时,接见完以后他说了一段话,他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来自于何处?他提出了三点,历史的选择、我们建设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民心向背。这套理论对共产党的宗旨而言有着巨大的影响。毛泽提出“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说“人民赞成与否,高兴与否,拥护与否,作为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江泽民讲“三个代表” ,其中一个代表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胡锦涛说,“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讲的都是对人民的敬畏,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政治生命的根本性的立脚点。这是亲民。第三个价值取向是止于至善,讲到止于至善时, 大学中提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35、,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干部修养到至高无上的境界是止于至善,即“定、静、安、虑、得” ,止于至善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干部一生从政,在什么地方当职,以什么作为终极的选择,这是至关重要的。人只有把握了止于至善,当知之处,整个人生信念才能建立。若无,其他都无从谈起。再一个,儒家的止于至善的这一套“定、静、安、虑、得” ,这也是儒家的一种修炼方式。人只有整个地知道当知之处,终极信念确定了,然后整个心态态度平静,平静以后,整个身体才能安稳,整个身体安稳了,他考虑问题才能越来越周到,所以是虑,然后得。这是儒家讲的止于至善,就个体修养而言的一套理论。那在现实生活当中,政治实践当中怎样才算是止于至善?它提出来,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