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诗歌意象略探【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3232 上传时间:2018-04-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皎然诗歌意象略探【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皎然诗歌意象略探【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皎然诗歌意象略探【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皎然诗歌意象略探【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皎然诗歌意象略探【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皎然诗歌意象略探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皎然留给世人的四百七十多首诗中的意象极为丰富。意象不独是诗歌写作的焦点,同时也是诗歌艺术的灵魂所在。诗僧皎然的诗歌创作中,给人留下了众多形象鲜明、内蕴丰厚的意象。在皎然的笔下,意象是生命意识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其独特人格意识、卓绝生命体验的再现,焕发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蕴和复杂的人文精神积淀。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盛誉于大历、贞元年间(766805),是唐代诗坛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评价说“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独吴兴昼公,能

2、备众体。”(刘禹锡集卷十九澈上人文集纪)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推崇道“释皎然之诗,在唐诸僧之上。”皎然的诗清机逸响,闲谈自如,于佛境的诗化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其诗乃艺术化僧诗,开中国禅诗之先河,有深幽的意境和独到的情味,现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其美学价值极具高尚境界,在当时有着相当高的地位。皎然作为诗僧中的代表人物,分析和研究其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有助于对诗僧空灵忘我、玄妙淡然的审美境界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后世人对诗禅文化的认识和掌握,从而使中国当代诗歌达到开阔自身境界、汲取传统资源的境界。本文拟从皎然诗的不同类别意象出发,选取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云、月、松、竹、鹤等意象并将之投放到诗僧所处的时代大背

3、景之中,融入到诗僧的人生际遇之中,对皎然的诗歌创作做一番新的论述。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皎然的诗清净雅致、玄妙淡然,有其独特的创作之美,本文将以此为研究的基本内容来论述诗僧空灵忘我、玄妙淡然的审美境界,对诗禅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拟甄选皎然诗中的不同物象,进行归类分析,选取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2云、月、松、竹、鹤等意象并以之为对象分析皎然诗中的飘逸、洒脱的的超俗情怀,将之投放到诗僧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之中,融入到诗僧的人生际遇之中,从而将诗僧创作中的意象之美带给读者,探求诗禅文化存在的社会与长远意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为皎然诗歌的意象分析。皎然诗中的不同物象,进行归类分析,并以

4、之为对象分析皎然诗中的飘逸、洒脱的的超俗情怀。大致分为以下五部分一、“欲携山侣出,难与白云辞”云的意象。云在诗人心中如此重要,俨然是他形影不离的密友,更是他心灵皈依的方向。二、“空怀旧山月,童子念经闲”月的意象。皎然笔下之月,大多孤冷而清寒,但都具有高洁而朗练的特性。三、“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松的意象。松的意象在皎然的诗歌中广泛出现,在对松这一意象的描写中,主要突出了松树品格之高,风韵之长,宁静淡雅、秀外慧中、不卑不亢的风貌与特质。四、“爱尔竹柏姿,为予寒不折”竹的意象。皎然对竹情有独钟,竹的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大量地出现。竹之气节,神姿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令人心生敬佩。五、“还共岩中鹤

5、,今朝下渌池。”鹤的意象。诗人写鹤,也和写云一样,以鹤来寄寓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尘世所扰。此外,鹤喜欢栖息在涤净烦嚣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是隐士的象征。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主要通过收集有关论题的文献资料,并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深度加工,运用罗列、比较、筛选、联想等手段,选取对阐述论证自我观点有力的成分,批驳与自我观点相悖的成分,最终形成自己的论文体系,从而完成对资料的占有、分析、加工、升华的过程。论文拟从不同物象定位点出发,选取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云、月、松、竹、鹤等意象并将之投放到诗僧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之中,融入到诗僧的人生际遇之中,从探求诗禅文化存在的社会与长远意义,从而使中国当代

6、诗歌达到开阔自身境界、汲取传统资源的境界。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32010年11月16日12月16日,选择导师,填写选题申请表,并撰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2010年12月22日,进行开题论证,并做开题论证汇报。2010年12月23日2011年3月2日,认真研究各种文献资料,组织撰写论文,并形成初稿。2011年3月4月10日,提交论文初稿交给指导老师审阅,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论文的修改,并最终完成论文。主要参考文献1徐涛如来清净禅对皎然诗歌的影响N滨州学院学报,20092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3黄小妹试论杜甫秦州诗的新变N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7、4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上)M中华书局,19955武复兴唐代文人与松竹梅文化N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16吴仲古典诗词中的月光意象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027潘明福一代诗僧皎然M苕霅诗音自古传湖州诗词文化研究,20088闫月珍皎然论情境“诗情缘境发”主旨辨正J人文杂志,20109牛延锋诗僧皎然的诗禅境界N佛教文化,2007,0410温新瑞世外云木秀独鹤自往还皎然诗歌中“独”的审美意象及其文化意味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11TANGPOETRY唐诗NLEARNCHINESEHISTORYANDCULTUREFOREIGNERCNCOM,200912IMAGE

8、RYISTHEARTOFPOETRYUSETHESMALLESTBASICUNITCAPABLEOFINDEPENDENTN20104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皎然诗歌意象略探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皎然留给世人的四百七十多首诗中的意象极为丰富。意象不独是诗歌写作的焦点,同时也是诗歌艺术的灵魂所在。诗僧皎然的诗歌创作中,给人留下了众多形象鲜明、内蕴丰厚的意象。在皎然的笔下,意象是生命意识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其独特人格意识、卓绝生命体验的再现,焕发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蕴和复杂的人文精神积淀。前辈学者对皎然为代表的诗僧的研究,大致从

9、以下几个方向切入一、对皎然生平际遇及其思想渊源进行探究,从而推导出其中表现出来的意境美。如徐涛在如来清净禅对皎然诗歌的影响中认为,皎然一生深受如来清净禅的影响,皎然诗的诗味在于指向诗歌内在的禅意的悠远的心境,从而在整体风格意境上表现出清悠的特点。受如来清净禅影响,皎然为中国诗史创造了一个新的意象,即表达禅意的悠远的心境的月,这一新的月意象的出现在视境和心境上都打破了传统的月意象所隐含的“感物事”模式的传统。在皎然诗的众多意象中,再没有其他意象更能像月意象这般表现出皎然深受如来清净禅影响的那悠远的、清净的心境。而这指向心境的悠远的“月意象”,正是深受如来清净禅影响的皎然给予中国诗史的一大贡献。在

10、皎然之前,并不是没有人写到过带有悠远的禅意的月意象,但没有人像皎然这样写了如此数量众多而又深有禅味的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意象类型。因而可以说,皎然为中国诗带来了一个新意象表达如来清净禅悠远的心境的月。二,对皎然诗歌中的审美意象及其文化意味的研究。如温新瑞在世外云木秀独鹤自往还皎然诗歌中“独”的审美意象及其文化意味中认为,着重从美学的高度来探讨皎然僧诗歌创造里“独”的运用及其诗学观,并对其释道圆融的诗学美学观作初步阐释。谈到皎然诗中的孤“独鹤”意象,似乎比单纯讨论“独”更形象,从实质看,他们表达的理念是一致的。在中国历史上,鹤被视为仙禽,有高人隐士之风。皎然诗歌中“独鹤”意象在整体诗歌意境的构建

11、上是不5可或缺的,如“时高独鹤来云外,每羡闲花在眼前”酬秦山人赠别二首之二,“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送大宝上人归楚山。“独”下来的人最能觅到自己内心的虚静了,也是最能接受外界万物的。“诗境应是以寒光净澈、一切雾霭之景区映现离却染业、身心脱落、无忧无悔、绝无激情的心地。”“独鹤”就具有无烦无忧,身心俱脱的禅心体验,无论它的来,还是去,或是天边,或是咫尺,身心皆可互易,诗人心灵始终是一心万境,咫尺天涯如一不动心境。三、对皎然诗论中的“作用”范畴及诗歌构思的研究。如赵欣在皎然诗学“作用”新论中认为,皎然的“作用”范畴应包括从构思至谋篇这一完整过程。它的出现,标志着诗歌创作走上自觉的道路,是

12、对诗人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诗歌创作的核心范畴。“作用”可以说是贯穿于皎然诗歌创作论的核心概念。“作用”至少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第一,“作用”是佛性的显现。通过作用,人才可能领悟到佛的真谛。第二,“作用”显现在世间万物之中,“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人的各种活动其实都可以认为是“作用”的呈现。第三,对现于世间万物的“作用”有所把握,就要向内求助于主体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作用”本质上是佛性在人本性上的显现。第四,由于主体领悟力有高低之别,对佛性、佛法的领悟也有程度的不同。“全体作用”是最高领悟力的表现。所谓“全体作用”,是指调动人主体能动性的各个方面,综合地发挥效力。从总体而言,皎然所

13、论之“作用”,是诗歌创作走向成熟之后,对诗人提出的更高要求;它在本质上回答了诗人的“真情性”怎样才能更为出色地构思和表达这一问题,可说是整个诗歌创作论的核心。四、对皎然“逸格”论及其隐逸文化精神的研究。如张骏、李文玉在皎然“逸格”论及其隐逸文化精神中认为,皎然的逸格论,,跟隐逸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逸格既包含了对文学创作主体所进行的创作活动的规定和要求,又指陈了中国传统艺术活动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即有效地传达主体固有之品格,使为人与为文获得完美的统一。如此,,则人生与艺术也就合而为一,人生即艺术,艺术亦即人生。此乃中国传统艺术之真精神所在。唐代诗僧,不仅诗文创作可观,而且亦多有理论方面的建

14、树,,如齐己便有风骚旨格一著。相比之下,皎然所著诗式的影响更大。“逸格”论正是皎然文论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6同时也是讨论皎然隐逸文化问题所必须涉及的一个话题。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逸格或逸品论,跟隐逸文化实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就皎然的理解来讲,“逸格”,既包含了对文学创作主体所进行的创作活动的规定和要求,这就是重视创作主体的品格在创作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又指陈了中国传统艺术活动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即有效地传达主体固有之品格,使为人与为文获得完美的统一。如此,则人生与艺术合而为一。此乃中国传统艺术之真精神所在。五、对古代诗歌空灵之美的研究。如叶晓兰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诗意花鸟画之空灵美中认为,空

15、灵之谓美,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老子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器、室之所以有用,正是因为车、器、室中之空间可以供人使用。对艺术品来说也是同理,艺术品之所以称为艺术品,就是因为它能为人开拓一个审美想象的空间,调动人的想象去补充这个空间,这样的艺术品才有其价值,才能获得艺术生命。因此,蕴含空灵美的诗意花鸟画应留“艺术空白”,它是一个“灵的空间”。人在有限中徘徊、在狭小中徘徊、在质实中徘徊,个体的欲望在不断的裹挟着自己,人的心灵在挤压中痛苦呻吟。只有当人的心灵融入到艺术表现中时,才会使有限的画面

16、向无限的时空转换。因此,艺术家必须以虚静的心灵投身于宇宙怀抱,在循环不已的时空中观照宇宙、观照自我。虽然,前辈学者对皎然的诗作有过不同方向的论述,但是尚有阙漏古今中外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围绕着皎然的文学观点诗式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论述,而对皎然诗歌的意象研究关注甚少。所以不同角度,产生不同的价值地位,定位的不同便又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本文拟从皎然诗的不同物象定位点出发,选取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云、月、松、竹、鹤等意象,大致分为以下五部分一、“欲携山侣出,难与白云辞”云的意象。云在诗人心中如此重要,俨然是他形影不离的密友,更是他心灵皈依的方向。二、“空怀旧山月,童子念经闲”月的意象。皎然笔下之月,大多孤

17、冷而清寒,但都具有高洁而朗练的特性。三、“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松的意象。松的意象在皎然的诗歌中7广泛出现,在对松这一意象的描写中,主要突出了松树品格之高,风韵之长,宁静淡雅、秀外慧中、不卑不亢的风貌与特质。四、“爱尔竹柏姿,为予寒不折”竹的意象。皎然对竹情有独钟,竹的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大量地出现。竹之气节,神姿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令人心生敬佩。五、“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鹤的意象。诗人写鹤,也和写云一样,以鹤来寄寓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尘世所扰。此外,鹤喜欢栖息在涤净烦嚣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是隐士的象征。选取典型意象并将之投放到诗僧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之中,融入到诗僧的人生际遇之

18、中,从而将诗僧创作中的美感带给读者,探求诗禅文化存在的社会与长远意义,从而使中国当代诗歌达到开阔自身境界、汲取传统资源的境界。本文便将秉持这样一种态度,对皎然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做一番新的论述。参考文献1徐涛如来清净禅对皎然诗歌的影响N滨州学院学报,20092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3黄小妹试论杜甫秦州诗的新变N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4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上)M中华书局,19955武复兴唐代文人与松竹梅文化N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16吴仲古典诗词中的月光意象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027潘明福一代诗僧皎然M苕霅诗音自古传湖州

19、诗词文化研究,20088闫月珍皎然论情境“诗情缘境发”主旨辨正J人文杂志,20109牛延锋诗僧皎然的诗禅境界N佛教文化,2007,0410温新瑞世外云木秀独鹤自往还皎然诗歌中“独”的审美意象及其文化意味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11TANGPOETRY唐诗NLEARNCHINESEHISTORYANDCULTUREFOREIGNERCNCOM,200912IMAGERYISTHEARTOFPOETRYUSETHESMALLESTBASICUNITCAPABLEOF8INDEPENDENTN20109本科毕业论文(20届)皎然诗歌意象略探10目录皎然诗歌意象略探错误未定义书签。RANABR

20、IEFDISCUSSIONPOETICIMAGES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欲携山侣出,难与白云辞”云的意象4二、“空怀旧山月,童子念经闲”月的意象6三、“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松的意象8四、“爱尔竹柏姿,为予寒不折”竹的意象10五、“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鹤的意象12参考文献16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I摘要意象不独是诗歌写作的焦点,同时也是诗歌艺术的灵魂所在。诗僧皎然的诗歌创作中,给人留下了众多形象鲜明、内蕴丰厚的意象。在皎然的笔下,意象是生命意识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其独特人格意识、卓绝生命体验的再现,焕发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蕴和复杂的人文精神积淀。本文拟从皎然诗歌中的不同意象出发,选取其

21、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云、月、松、竹、鹤等意象并将之投放到诗僧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之中,融入到诗僧的人生际遇之中,对皎然的诗歌创作做一番新的论述。关键词皎然;诗歌;意象II【ABSTRACT】THEIMAGENOTONLYTOFOCUSONWRITINGPOETRY,BUTALSOTHESOULOFPOETRYRANMONKSPOETRY,GIVETHEIMPRESSIONTHATALARGENUMBEROFVIVID,RICHCONNOTATIONOFTHEIMAGEINRANSPEN,LIFE,CONSCIOUSNESSANDIMAGERYISANIMPORTANTCARRIEROFCULTURAL

22、CHARACTERISTICS,BUTALSOITSUNIQUESENSEOFPERSONALITY,EXTRAORDINARYLIFEEXPERIENCEOFREPRODUCTION,FULLOFPROFOUNDHISTORICALANDCULTURALCONNOTATIONANDCOMPLEXITYOFTHEHUMANSPIRITOFACCUMULATIONTHISPAPERRANPOETRYFROMDIFFERENTSTARTINGIMAGES,SELECTONEOFTHEMOSTTYPICALOFTHECLOUDS,MOON,PINE,BAMBOO,CRANESANDTHEIMAGES

23、PUTTOTHEMONKINTOTHEBACKGROUNDOFTHETIMES,INTOPOETRYMONKSLIFECHANCESAMONGTHEPOEMSOFJIAORANDOSOMETHINGNEWONTHIS【KEYWORDS】RAN;POETRY;IMAGES。3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皎然留给世人的四百七十多首诗中的意象极为丰富。古今中外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围绕着皎然的文学观点诗式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论述,而对皎然诗歌的意象研究关注甚少。所以不同角度,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地位,定位的不同便又会产生不同的结论。皎然是唐代杰出的诗论

24、家,他的诗式、诗议是我国古代诗歌理论体系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皎然还是著名诗人,在当时就颇负盛誉,后世也得到过较高评价。皎然盛誉于大历、贞元年间(766805),是唐代诗坛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评价说“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2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推崇道“释皎然之诗,在唐诸僧之上。”皎然的诗清机逸响,闲谈自如,于佛境的诗化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其诗乃艺术化僧诗,开中国禅诗之先河,有深幽的意境和独到的情味,现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其美学价值极具高尚境界,在当时有着相当高的地位。皎然的诗歌,对于研究唐诗及诗僧这一唐代文化的

25、特别之处方面,都有一定意义。唐、宋时期,诗禅相通这一问题,无论在诗歌创作还是诗歌理论中,都存在着,在这方面,皎然是一个开风气的人物。皎然是一位修学有成的僧人,而以诗文作酬,撰写诗歌理论,并非他的“正职”,只是一种助道的媒介,所谓“为义作,为法作,为方便智作,为解脱性作,不为诗而作也”。3皎然以诗文为佛事,“先以诗句牵,后令入佛智”4,他把禅境、禅理融入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中,以大乘慈悲的精神化世导俗,并以其清丽的诗句和独到的诗歌理论,奠定了他在中国诗坛和古代文论中的地位。意象的创造与运用,贯穿于皎然诗歌创作的全过程。皎然的诗清净雅致、玄妙淡然,有其独特的清新之美。皎然作为诗僧中的代表人物,分析和

26、研究其诗歌的意象,有助于对诗僧空灵忘我、玄妙淡然的审美境界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后世人对诗禅文化的认识和掌握,从而使中国当代诗歌达到开阔自身境界、汲取传统资源的境界。_1论文黄小妹论杜甫秦州诗的新变N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2著作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刘禹锡集M卷193著作白居易题道宗上人十韵诗序M4著作白居易题道宗上人十韵M白居易诗全集(2)卷444,334皎然诗歌的意象种类颇多,其中云、月、松、竹、鹤等是其诗歌的主流意象。本文拟从皎然诗歌不同类别的意象定位点出发,选取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云、月、松、竹、鹤等意象,大致分为以下五部分一、“欲携山侣出,难与白云辞”云的意象云在诗人

27、心中如此重要,俨然是他形影不离的密友,更是他心灵皈依的方向。云是诗歌常见意象之一,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也具有丰富的意蕴与文化内涵。在许多咏云诗中,诗人的理想、品质、操守、气节、感悟等都寄寓其中,从中可以感受到其心灵境界、审美境界和人生追求,使读者受到启迪和勉励。白云悠悠,飘然,轻盈、透明,一种云卷云舒的气度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思。由于云轻、淡、随风吹送、高举脱俗,常成为诗人关注吟咏的对象。皎然在诗式中批评刘长卿等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已有”,其实在他自己的诗歌中,“云也是被”窃占“很多的。且看南楼望月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

28、愁。此间的云,不同于一般飘逸的云,“纤云”一词足可见诗人笔下的云身姿轻盈、瞬息万变,原本静态的物仿佛化身了淘气的孩童,在溪水之上玩耍嬉戏,断断续续地呈现给作者跟读者了。其间也侵浸了作者的情感,万千愁绪也渲染在这“云”的意象之中了。再看题湖上草堂山居不买剡中山,湖上千峰处处闲。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关。这里的云,洁白无暇,不可捉摸,更比“世人”都来得纯真可爱,其更是具有了人的灵性,像是诗人的亲朋好友,留住了诗人,其实诗人正是借助了“白云”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恬淡的心境和出世的生活态度,也是诗人参禅入禅,诗歌与禅学相通相融的重要表现之一,诗人也正是通过对云意象的描写,使读者体会出清高旷远的意

29、境。5再看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示清道人并沈道士新阳故楼上,眇眇伤遐眷。违世情易忘,羁时得无倦。春归华柳发,世故陵谷变。扰扰陌上心,悠悠梦中见。苍林有灵境,杳映遥可羡。春日倚东峰,华泉落西甸。钟声在空碧,幡影摇葱蒨缅想山中人,神期如会面。别离芳月积,岐路浮云偏。正入空门,仙君依苦县。隳形舍簪绂,烹玉思精炼。事外宜我心,人间岂予恋。身遗世自薄,道胜名必贱。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这里的“白云”作为诗人不离不弃的伴侣,也是诗人所为依恋的对象,诗人淡薄了世事人间,将自己放鹿青山白云间,埋首青灯黄卷里,耳目所能看见听见的,便只有这不离不弃的好友“白云”了,这时候的

30、“白云”意象就更显得重要非凡了。再者酬秦山人见寻左右香童不识君,担簦访我领鸥群。山僧待客无俗物,唯有窗前片碧云。有客来访,诗人不用俗物来款待,而是用窗前的那片“碧云”来款待客人,“云”在诗人的心目中如此高深,已经脱离了俗物的范畴,诗人对于圣洁无染的云的喜爱之情不言而喻,也正是这“碧云”的意象体现出作者的圣洁无染的心境,这“碧云”更显示出一种碧空澄明的意境。还有寄昱上人方居厌向人间住,逢山欲懒归。片云闲似我,日日在禅扉。地静松阴遍,门空鸟语稀。夜凉疏磬尽,师友自相依。天气晴朗的时候,空中的云看上去舒缓悠闲,古代诗人有时把它叫作“闲云”,王勃滕王阁诗就有“闲云潭影日悠悠”的句子。因此,诗人们常用“

31、云”象征闲适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于是,有人便称之为“禅意的云”。5皎然为什么有这么深的云的情结呢在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及春,弥觉境胜。因纪其事,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_5论文葛兆光禅意的“云”唐诗中一个语词的分析N文学遗产,1990年第3期6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绮里犹近名,於陵未泯迹。吾师逆流教,禅隐殊古昔。洗足临潺湲,销声寄松柏。缃荷采堪服,柔草持可席。道心制野猿,法语授幽客。境净万象真,寄目皆有益。原上无情花,山中听经石。竹生自萧散,云性常洁白。却

32、见羁世人,远高摩霄翮。达贤观此意,烦想遂冰蘖。伊予战苦胜,览境情不溺。智以动念昏,功由无心积。形骸尔何有,生死谁所戚。为与胜悟冥,不忧颓龄迫。春风自骀荡,禅地常阒寂。掷札成柳枝,溉瓶养泉脉。道人知止足,盥漱聊自适。学外见古贤,颇令我心惕。眇绵云官世,梦幻羽陵籍。鬼箓徒相矜,九原谁家宅。俗情封浅近,至理昧尧跖。蹈善嗟沈冥,履仁伤堙厄。匠心圣亦尤,攻异天见责。试以慧眼观,斯言谅可觌。外事非吾道,忘缘倦所历。中宵废耳目,形静神不役。色天夜清迥,花漏时滴沥。东风吹杉梧,幽月到石壁。此中一悟心,可与千载敌。故交徒好我,筐中无咫尺。潘生入空门,祖师传秘赜。汤子自天德,精诣功不僻。放世与成名,两图在所择。吾

33、高鸱夷子,身退无瑕摘。吾嘉鲁仲连,功成弃珪璧。二贤兼彼才,晚节何感激。不然作山计,改服我下泽。君隳元亮冠,我脱潜师屐。倚卧高松根,共逃金闺籍。因为“云性常洁白”,云的高洁不正是诗人所竭力追求的人格品性吗原来诗人写云,是为了表白自己的心迹啊“白云”、“片云”、“浮云”、“碧云”、“纤云”、“闲云”等等,“云”这个意象在皎然的诗歌中大量出现,虽然每次以不同的形象出现,但是所表达的诗人的情绪是大致相同的。云在诗人心中是如此重要,俨然是他形影不离的密友,更是他心灵皈依的方向。“欲携山侣出,难与白云辞”(答裴济从事),难以割舍对云的情怀,云是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二、“空怀旧山月,童子念经闲”月的意象

34、皎然笔下之月,大多孤冷而清寒,但都具有高洁而朗练的特性。月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具有多种含义有抒发思乡怀远之情的,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表现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的,如“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也有为抒写辽阔之景服务的,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7月意象,正是皎然特别喜爱使用的意象之一。据粗略统计,在皎然四百七十多首诗中,涉及月的约有一百一十七首,这在文学史上应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表明诗人受禅宗的影响,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月意象也有了新的内涵和意味。那么,皎然诗歌中的“月”又是怎样的风貌呢且看待山月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诗人笔下

35、的“山月”,充满了灵性,就像诗人的侍童一样,在诗人思念故人的每一夜里,都是山月陪伴着诗人,为其在漫漫长夜中等候故人的到来。待到故人来的那一夜,山月却知情知趣的躲了起来,可见山月是诗人寂寞无依时候的忠实伴侣,是诗人最好的朋友。“山月”这一意象在此刻就显得生动活泼起来,与大多数诗人笔下的月不相类似。再看日曜上人还润州送君何处最堪思,孤月停空欲别时。露茗犹芳邀重会,寒花落尽不成期。鹤令先去看山近,云碍初飞到寺迟。莫倚禅功放心定,萧家陵树误人悲。待到诗人会客完毕,送客出门时,原先生动活泼的“山月”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凄凄切切的“孤月”了,客人一走,喧哗过后只剩下诗人的时候最寂寞,所以这时候诗人眼中的月便成

36、了诗人的化身,孤孤单单、寂寂寥寥、形单影只,这“孤月”的意象便蒙上了诗人情感的烙印与痕迹,愈发显示出情境之美。再看杂寓兴嗟嗟号呶子,世称谪仙俦。媚俗被鲛绡,欺天荐昫修。奔景谓可致,驰龄言易流。燕昭昧往事,嬴政亡前筹。三山果不见,九仙忽悠悠。君看牛山乐,君见麋浦游。昨日千金子,联绵成古丘。吾将揽明月,照尔生死流。至乐享爰居,惭贻达者尤。冥冥光尘内,机丧成海沤。明月应该是高高在上,当空悬挂,此间的“明月”,却被诗人揽入怀中,用来照亮这历史的痕迹。明月与天地同寿,见证了历代的兴亡盛衰,世世代代长存于人世间,诗人借“明月”这一意象来写朝代的更替和兴衰,实在是恰到好处。也说明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这些

37、世间的俗事,显示了诗人出世的人生态度和淡薄的心境。8还有西溪独泛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论涅槃经义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迹高怜竹寺,夜静赏莲宫。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翻译推南本,何人继谢公。皎然作为清雅派诗僧的代表人物,其诗歌中总是在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禅房习气、山林情怀,而这类诗人的最大特色便是与山水为伴,诗人笔下的“月”,便成了诗人的忠实伴侣,诗人与明月为伴,共月而还,在寒山晓月中诵经参禅,显示出其孤寂而高洁的心境。“明月”、“山月”、“新月”、“孤月”、“残月”

38、、“寒月”、“晓月”等等,“月”这个意象在皎然的诗歌中频繁出现。皎然笔下之月,虽大多孤冷而清寒,但都具有高洁而朗练的特性,“空怀旧山月,童子念经闲”(怀旧山),这多么像诗人自己啊,虽隐居于山林,孤寂而清冷,但心中那份高洁的人格理想和人生志向永远坚守着。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诗就会发现,在字面上它无非表达了以下几层意思生活状态,居住环境,对友人的淡淡怀念及勉励之情。如果仅仅从这几层意思去理解这些诗的话,却感到实在难以把握它的好处。因而,诗歌的诗味在于其表层意思的背后,指向一种朦朦胧胧的、若有若无的、宁静悠远的心境。皎然写这些“月”,意不在写景,而是将诗境引向澄澹悠远的、与某种“证悟”相关的心灵境界。透

39、过这一景一境一刹那,其指向的是法性,是佛性,是与佛合一的禅味悠远的心境。于是,当我们再反观那一景一境一刹那时,便如水中望月、镜里看花,内在空间陡然延展,而心灵被引向无限。此即为平淡而悠远,含蓄而隽永,空灵而蕴藉。三、“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松的意象松的意象在皎然的诗歌中广泛出现,在对松这一意象的描写中,主要突出了松树品格之高,风韵之长,宁静淡雅、秀外慧中、不卑不亢的风貌与特质。9植物本无所谓高下之分,人们一般是根据其用途加以品评罢了。但唐代诗人对于松、竹、梅则完全是因为其与人的精神面貌的比附,而无不偏爱地加以欣赏和赞颂,诗经小雅天保中已有“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这样的诗句,说的是像松柏一般

40、茂盛,而且青春相承,永不衰败。6松的意象也在皎然的诗歌中广泛出现,且看戏题松树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诗人专门为了听松声而徘徊松树之下,以致忘记了回家,可见诗人对松树的毫不掩饰的喜爱之情,此诗也是诗人悠闲自得的真实生活写照。再看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霁景满水国,我公望江城。碧山与黄花,烂熳多秋情。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草木秋死,松柏独存。”刘向说苑谈丛一般的草木到秋天都死了、凋零了,只有松柏,即使在秋霜寒冬,仍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诗人在此以秋天的松柏自比,赞美松树的顽强和坚毅的同时表达出了自己不与世同浊的决心。再看问遥山禅老

41、天与松子寿,独饮日月精。复令颜子贤,胡为夭其生。吾将寻河源,上天问天何不平吾将诘仙老,大道无私谁强名仙老难逢天不近,世人何人解应尽。明朝欲向翅头山,问取禅公此义还。松树的树姿雄伟、苍劲,树体高大、长寿,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诗人把松子的寿命跟天相比,说明松树接受日月精华,是一种长寿的象征,可见诗人对松树的喜爱和崇敬的心情。“松”这一意象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高度的渲染。还有晚春寻桃源观武陵何处访仙乡,古观云根路已荒。细草拥坛人迹绝,落花沈涧水流香。山深有雨寒犹在,松老无风韵亦长。全觉此身离俗境,玄机亦可照迷方。_6论文武复兴唐代文人与松竹梅文化N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1991年01期10诗人前往武陵寻访曾经传为仙乡的桃花源,在山的深处看见了老松。老松以挺拔的身躯挡住了林间往来的风,使得其风韵悠远流长。诗人来到了老松所在的地方,便觉得参透了玄机,仿佛已经来到了仙境,脱离了凡尘俗境。诗人以老松所在为尘世与仙境的交界点,说明松有着其脱尘入仙的意指,也证明了诗人对凡尘俗世的摒弃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

43、石。贫山何所有,特此邀来客。“长松”、“松柏”、“松子”、“松枝”、“老松”、“松声”等等,“松”这个意象在皎然的诗歌中多次出现,反映出诗人对于“松”这一意象的理解和诠释。诗人在对松这一意象的描写中,主要突出了松树品格之高,风韵之长,宁静淡雅、秀外慧中、不卑不亢的风貌与特质。松的外形和内在是一致的,年老而心不老、神不老,挺立于万丈悬崖的劲风之中,超然物外,泰然处之,不惧风雨。“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答黎士曹黎生前适越后之楚),皎然在对于松的描写中,也透露出自己对高尚节操的尊奉与追求。四、“爱尔竹柏姿,为予寒不折”竹的意象皎然对竹情有独钟,竹的意象在他的诗歌中大量地出现。竹之气节,神姿仙态

44、,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令人心生敬佩。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周天侯的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便是它的写照。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因竹在岁寒中生长,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之一,以此来表达高洁的品格。历代的士人君子醉心于竹林,常常流连忘返,他们之中除了为逃避现实社会而隐于竹林之外,大部分人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寄托。11皎然对竹情有独钟,竹的意象在他的诗歌中也不少,且看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至道无机但杳冥,孤灯寒

45、竹自青荧。不知何处小乘客,一夜风来闻诵经。诗人参禅入禅,所谓的清修其大部分时间是独处的,因此诗人常与孤灯寒竹相伴,以寒竹的高洁品格来激励自己,与寒竹相伴,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再看南池杂咏五首寒竹袅袅孤生竹,独立山中雪。苍翠摇动风,婵娟带寒月。狂花不相似,还共凌冬发。隆冬季节,万物凋零,只有竹子孤独的生长在风雪之中。大部分竹子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开一次花,却在无人欣赏的漫漫冬天开放。冬雪满山,竹却依旧独立其中,一个“孤”字也足以说明竹之气节,神姿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令人心生敬佩。竹子清高的品性就此表露无疑,诗人以高度的赞赏性语言概括了竹子的高洁品格,也暗指培养自己像竹子一样的高贵品质。皎然长

46、期在柠山的妙喜寺隐居,吸日月之精华,与松竹为伴,这种超然独游的乐趣是无限的。再看郭北寻徐主簿别业近依城北住,幽远少人知。积雪行深巷,闲云绕古篱。竹花冬更发,橙实晚仍垂。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严冬冷酷,却挡不住竹子蓬勃生长的生命进程,竹花更是在这万物萧条的季节恣意开放,大有不具强权的气势,也是世人所要跟竹花学习的地方。“竹花”这一意象在这里便可窥一斑了。还有同李侍御萼、李判官集陆处士羽新宅素风千户敌,新语陆生能。借宅心常远,移篱力更弘。钓丝初种竹,衣带近裁藤。戎佐推兄弟,诗流得友朋。柳阴容过客,花径许招僧。不为墙东隐,人家到未曾。喜义兴权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应难久辞秩,暂寄君阳隐。

47、已见县名花,会逢闱是粉。本自寻人至,宁因看竹引。身关白云多,门占春山尽。最赏无事心,篱边钓溪近。12“爱尔竹柏姿,为予寒不折”(秒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从事方舟颜武康士骋四十二韵),直接点出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并用第二人称“尔”来称呼竹子,显得亲切而温馨。“法界飘香雨,禅窗洒竹风”(奉酬袁使君高寺院新亭对雨),用竹形容风,可谓是独特,“竹风”,借竹之神韵为风添色,足见环境之清幽。此外,还有“锦帐惟野花,竹屏有窗筱”(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竹杖裁碧鲜,步林赏高直”(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屏用竹做,杖用竹做,寺庙周围也是竹,诗人的生活到处充满了竹,托身于

48、广袤的竹林,朝夕沐浴在修竹篁韵之中,自然也占染了竹的气质。诗人对竹子的大力描摹,其实就是赞扬竹子坚贞不阿、刚直有节的操守和品质。作者赏竹之精神,竹亦显其品位,“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由于竹的这一意象的使用,一个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诗人形象便展现在人们眼前。五、“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鹤的意象诗人写鹤,也和写云一样,以鹤来寄寓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尘世所扰。此外,鹤喜欢栖息在涤净烦嚣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是隐士的象征。在禅宗用语中,常用“伴鹤随风得自由”来比喻鹤之悠闲,无所障碍,别无牵滞,随风遨游,自由自在。在中国历史上,鹤被视为仙禽,有高人隐士之风。毛诗义疏卷十八云“吴人园中及士大夫家皆养之”7,可以看到当时朝野的风尚。左传闵公二年讲“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日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8国君爱鹤而亡国,成为千古笑柄,而从另一方面也说明鹤作为仙禽所受的殊荣。“鹤之形态,清昱秀逸;鹤之色泽,雪白玉润;鹤之飞翔,翩翻云汉;鹤之栖息,徜徉林泽;鹤之饮食,节省淡泊;鹤之性情,柔静幽娴;颇似一个潇洒风尘、放浪形骸的人,所以俗名称它为仙鹤。”9到了唐代,鹤与隐士结缘很流行,关于仙人或成仙的传说,也很多。当时人们爱鹤,一部分是特殊的僻性或嗜好,而大部分则藉此以高尚隐逸自况了。皎然熟参佛学经典,学问广博,以僧人身份作诗,自然对于“鹤”这一精灵尤为钟爱。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