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明代“还魂型”戏曲探微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本文的选题是从漫长的戏曲文学史上撷取明代这一戏曲巅峰时代,并从中管窥一隅,以牡丹亭、疗妒羹、红蕖记等为主要分析作品,协以绨袍记、洒雪堂、袁文正还魂记等作品,试图从文化背景、叙事方式、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等诸方面考察、探究明代“还魂型”戏曲。关于“还魂型”戏曲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着眼点都对此命题作出很多贡献。邓绍基的关于“离魂型”、“还魂型”和纯一人鬼相恋型文学故事,是从题材类型出发,对还魂、离魂等加以区分;李青唐的谈中国古代离魂还魂小说的思想基础是从思想背景中研究还魂作品;朱迪光的古代中国人的梦想与抗争论古代文学中的再生与还
2、魂是从还魂作品蕴含的思想品质和精神文化角度对还魂母题加以探讨。本文选取明代“还魂型”戏曲加以赏识、探究,一则考虑到明代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明代中叶后,城市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逐步扩大,统治集团则日趋腐朽,封建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学的流行,冲击了几千年人们的守旧思想和落后观念,文学创作主体开始有意识的以文学作品来张扬个性和人欲的合理。以叛逆自傲的思想家李卓吾,不仅著有童心说以还原人之最初一念,更加以一个小说戏曲理论家的姿态,借评点小说、戏曲,在有明一代为叙事性文学如戏曲者竖起一座丰碑。二则考虑到明传奇作为叙事文学全面成熟的重要标志,有其重要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是当代文学研究至关重要的一
3、方区域。叙事性文学作品虽然在元代就已经取代了抒情性文学作品而一跃代表了最高文学水平,然而元代戏曲的杂剧范式,到了明代逐渐由于体式之局限而式微,未能继之前代再创新高。这时出现了以“出”为单位的长篇传奇戏文,由于篇幅的陡增、结构的错综,也为“还魂”作品之铺垫、伏笔、情节之转折、内容之充实奠定了基础。三则考虑到“还魂”作为一种文学母题,虽然不是一块文学研究的处女地,然而其研究多是个别学者的短篇幅、单方向的智慧精华,鲜有多面、详实的对此母题的研讨,故而“还魂”一题自然还有很多探讨、研究的空间。如明代“还魂型”戏曲虽结构模式相同,然而同一中还蕴含着同而不同的问题;“还魂型”代表作品牡丹亭者,其“还魂”的
4、文学母题和结构模式的创作潜意识当中正是暗合着人格结构2的基本理论等等。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想要对明代“还魂型”戏曲从题材流变、思想基础及其文化动因、审美旨趣和文学底蕴等多方面来具体分析、研究。各个方面除了学习借鉴前人学者的理论成果外,在每一层面又有自己对这一论题的理解、对“还魂型”戏曲的总体思考和对其文化意义的强烈感知。每部“还魂型”戏曲除了相同的间架结构和共有的表现男女悲欢离合之情外,在各自的框架内更有不同侧重点的为框架进行搭建。如杜丽娘是因为至情而死、红蕖记中的韦楚云是因为海难而死、疗妒羹中的小青是因为被欺凌压抑而死,死因不同,自然框架难免各有特色。对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
5、格结构理论的运用,并非是为了如有些学者而言,一定要借助西方文学理论来阐发我国的文学作品。这里强调的不是用西方理论阐发我国作品,也不是用我国作品来印证西方理论,更不是用我国文学创作来迎合西方理论,只是“还魂”这一命题实在何以会成为一种能够表现至情至性的生命本质的模式时,我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找到了答案。“还魂”虽然也关涉与宗教的生命轮回、人有来世、因果报应等等,但宗教的思维在当今人的眼里,作为一种非科学的论断,使我们无法信服它在表现人生而有欲望时的力量,只有人格结构理论正与这种欲望有着暗合。“明代还魂型戏曲探微”这一论文,我以为我的写作目的不仅仅是要在这一小问题上学会做学问的深入挖掘,学会如何以小
6、见大,更应该在这一过程当中把眼界放宽、放远,涉猎各种学科,触类旁通,以比较的眼界、跨学科的眼界甚至国际的眼界来探究问题,使每个命题都能焕发出新的思想、新的细胞,这样中国的文学才能够向内不断深入,向外具有国际价值。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明代“还魂型”戏曲产生的文化背景05(一)思想潮流李贽及心学思潮的触动05(二)社会转型市民阶级的审美需求06(三)文学发展叙事兴趣的增长07二、还魂戏曲的叙事探究08(一)叙事意图脱于志怪,衍为述情08(二)叙事模式自身、借身,两种形态10(三)情节安排遇害、爱情,男女有别1031、“生而有情身死情不灭复活成眷属”112、“因事受
7、人嫉妒遭人陷害而亡善报成就复生”13三、还魂主体的形象分析13(一)女子果敢,男子羸弱131、死因女子为情而死,男子遭人陷害142、死后女子的灵魂继续斗争143、复生男子行动能力的退化15(二)境遇不同,性格迥异15(三)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杜丽娘161、杜丽娘生前封建社会的“自我”形象172、杜丽娘死后展现欲望的“本我”形象173、杜丽娘还魂协调完美的“超我”形象18四、还魂作品的艺术特色18(一)两条线索,相互呼应18(二)叙事抒情,浑然天成19(三)现实态度,浪漫笔耕20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还魂戏曲的文化背景2、“还魂型”戏曲的叙事方式3、还魂主体的形象问题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A查阅明
8、代戏曲创作的有关资料,了解相应的学术研究成果;B阅读整理前人研究的各方面资料,通过分析和归纳,发现其中的研究缺失,从而确定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C关注前人有关“还魂型”文学创作模式论述的资料,有针对地学习古代戏曲、古代宗教、社会人文、西方文艺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D认真阅读明代“还魂型”型戏曲作品及相关的其他戏曲、小说作品,根据研究任务有针对性地关注其中运用“还魂”模式进行创作的作品,仔细分析文本;E认真分析、思辨,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文字,反复修改。4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1210至1230查阅资料;与老师商议、确定选题;填写选题申报表。老师下达任务书。22011220至230论
9、文开题。进一步查找资料,收集资料,包括相关资料、文章,并作资料的删选;向老师汇报有关情况;填写开题报告;撰写文献综述。3201131至2011320收集资料,研读研究资料,列提纲,撰写初稿。42011321至331中期汇报;交流资料收集、思考等情况。5201141至420完成初稿、二稿,交指导老师审阅;按照老师的意见修改。62011420至510完成定稿,请指导老师批阅;装订提交。72011510至520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排列上,次序为作品、论著、论文、外文文献)1古本戏曲丛刊(初集、二集、三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影印北京图书馆藏明刊本2郭英德明清传奇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
10、,2001,53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4,74卢前明清戏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5王季思等中国古代戏曲论集C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76李占鹏中国戏曲文献文学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7敬晓庆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98麻国钧中国古典戏剧流变与形态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69隗芾戏曲美学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910周续庚,张燕瑾,董兴文中国古代戏曲十九讲C北京出版社,1986,211朱万曙明清戏曲论稿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1012徐扶明元明清戏曲探索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713程芸汤显祖与晚明
11、戏曲的嬗变M北京中华书局,200614周育德汤显祖论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6月15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汤显祖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16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C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17朱迪光古代中国人的梦想与抗争论古代文学中的再生与还魂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4期518邓绍基关于“离魂型”、“还魂型”和纯一人鬼相恋型文学故事J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19黄伟平论古代还魂型爱情小说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第22卷第1期20熊明略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离魂故事范型J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1期21熊明中国古代小说离魂故事范型的文化观照
12、J中国文言小说研究2008,322张桂琴中国古代小说中因爱离魂母题的历史演变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第5期总第105期23赵静宇爱情僵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离魂现象解读J2010年2月,第31卷第2期24李青唐谈中国古代离魂还魂小说的思想基础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10卷第5期25叶长海明清戏曲与女性角色J本文系作者于1553年2月参加美国耶鲁大学“中国明清妇女与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所提交的论文26安葵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美学内涵及其生命力J戏曲研究第八十集27万奎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J广角视野28孙淑桥透过弗洛伊德潜意识来探索人的本质J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7月,第
13、20卷第40期29徐源,史晓靖本我、自我、超我中挣扎的女人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结构理论解析弗朗西斯卡J科教文汇,2010,8(上旬刊)30张文德明初小说之戏曲考论J明清小说研究,2009,第1期31林尘,张唤民,陈伟奇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S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632SIGMUNDFREUDTHEESSENTIAISOFPSYCHOANALYSISMPENGUINBOOKS,198633JINGHSUANDWENSHINGTSENGFAMILYRELATIONSINCLASSICCHINESEOPERAJINTERNATIONALJOURNALOFSOCIALPSYCHIATRY,19746
14、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明代“还魂型”戏曲探微对于中国古代戏曲的研究,有学者以“务实、低调而不引人注目”作为上世纪研究的真实写照,并把吴梅从1917年受聘于北大后,开设曲学课程看成“20世纪戏曲研究史乃至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中国古代戏曲,溯其渊薮,至其鼎盛,至于衰微,从创作、传播、接受等多方加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在古代及近代无不处在一种顾影自怜、甚为尴尬的境地。它虽然发展、辉煌的步伐不晚于小说,更有金圣叹、李卓吾、李渔等理论家为戏曲理论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然而,它毕竟和小说一样,创作群体多为失意文人,接受群体多为市井流民,故难登大雅之堂。直至近
15、代的小说界革命,梁启超提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小说就从低俗中咸鱼翻生,成为救国救民的精神食粮,然戏曲一流(这里仅指已有固定程式的古代戏曲,不包括话剧),非但没有追上新文化、新思想的步伐,更是被鲁迅等人曾作为封建落后文化大加批驳。这种新旧两个时期都没有能够翻身作主流文化的尴尬境遇,自然使戏曲在五四之后长期的文学理论研究中不免低调些。然而,中国古代戏曲的文学价值、文化意义却从来不曾因为时代、政治的变迁而稍逊风骚,那些屹立于古代文学巅峰的创作家们和他们的戏曲创作、戏曲理论,在今天这种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积淀的氛围中,终于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昭示出它们的灿烂光
16、芒,从关、王(关汉卿、王实甫)到汤、沈(汤显祖、沈璟)再到南洪北孔,虽然褪去了时代的流行色彩,但是却在文学与文化的层面被古今中外的学者们镶镀亮丽。中国古代戏曲之流变,离不开从唐代以后已呈活跃趋势的传奇小说、变文俗讲等叙事性文体,及至宋元说话艺术成为大众文艺后,我国戏曲艺术在元代终于走向了成熟,包括杂剧和南戏,“其剧本创作的成就,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水平。”本文的选题是从漫长的戏曲文学史上撷取明代这一戏曲巅峰时代,并从中管窥一隅,以牡丹亭、疗妒羹、红蕖记等为主要分析作品,协以绨袍记、洒雪堂、袁文正还魂记等作品,试图从文化背景、叙事方式、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等诸方面考察、探究明代“还魂型”戏曲。关于
17、明代传奇的研究,上世纪前叶,如卢前的明清戏曲史;90年代编辑出版的一些7戏曲论文集等;进入本世纪出现了越来越多理论更为严谨、更加详实、更加创新的研究专著,如郭英德在2001年出版的明清传奇史、2004年出版的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敬晓庆的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等,都对明清传奇的流变、体制、主题、文体风格、代表作家、作品等有深入的研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传奇戏曲,它的兴起得益于艺术传统共时性的纵向聚合,也受惠于时代文化历时性的横向组合”,传奇的流变大致从明成化元年开始至万历十四年(14651586)前后一百二十多年为萌芽生长时期;传奇的风行开始于万历十五年,当时晚明社会剧坛风气日赤,社会思潮
18、在程朱理学的桎梏中经过有明一代的销蚀,到晚明时期开始出现以倡导绝假纯真的童心和表达“心曲”的心学思潮为尚,故而在戏曲创作上诞生了“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力压西厢之作牡丹亭。过去学者在研究牡丹亭作品时,多数从社会历史批评和女性批评的双重角度,结合当时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特殊历史背景、解放人心的心学社会思潮等来解读杜丽娘之生生死死所蕴含的“至情”因素,或把她和前代的崔莺莺、后代的林黛玉一同塑造成为追求个性自由、追求自主恋爱、反抗封建礼教的一树旗帜,并且常常在这种比较中给三位至情少女在叛逆之道上排出甲乙丙。这种研究自然是一种有意义的路数,本文研究所涉及到的牡丹亭,自然也少不了前辈学者在这些方面的
19、重要贡献,本文在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上不敢说推陈出新,但也力求能做到从新颖的角度、以更广阔的视野、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一点创造性思维,给中国戏曲研究的发展投以真诚的关注和积极的响应。关于“还魂型”戏曲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着眼点都对此命题作出很多贡献。邓绍基的关于“离魂型”、“还魂型”和纯一人鬼相恋型文学故事,是从题材类型出发,对还魂、离魂等加以区分;李青唐的谈中国古代离魂还魂小说的思想基础是从思想背景中研究还魂作品;朱迪光的古代中国人的梦想与抗争论古代文学中的再生与还魂是从还魂作品蕴含的思想品质和精神文化角度对还魂母题加以探讨。本文选取明代“还魂型”戏曲加以赏识、探
20、究,一则考虑到明代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明代中叶后,城市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逐步扩大,统治集团则日趋腐朽,封建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学的流行,冲击了几千年人们的守旧思想和落后观念,文学创作主体开始有意识的以文学作品来张扬个性和人欲的合理。以叛逆自傲的思想家李卓吾,不仅著有童心说以还原人之最初一念,更加以一个小说戏曲理论家的姿态,借评点小说、戏曲,在有明一代为叙事性文学如戏曲者竖起一座丰碑。二则考虑到明传奇作为叙事文学全面成熟的重8要标志,有其重要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是当代文学研究至关重要的一方区域。叙事性文学作品虽然在元代就已经取代了抒情性文学作品而一跃代表了最高文学水平,然而元代戏曲的
21、杂剧范式,到了明代逐渐由于体式之局限而式微,未能继之前代再创新高。这时出现了以“出”为单位的长篇传奇戏文,由于篇幅的陡增、结构的错综,也为“还魂”作品之铺垫、伏笔、情节之转折、内容之充实奠定了基础。三则考虑到“还魂”作为一种文学母题,虽然不是一块文学研究的处女地,然而其研究多是个别学者的短篇幅、单方向的智慧精华,鲜有多面、详实的对此母题的研讨,故而“还魂”一题自然还有很多探讨、研究的空间。如明代“还魂型”戏曲虽结构模式相同,然而同一中还蕴含着同而不同的问题;“还魂型”代表作品牡丹亭者,其“还魂”的文学母题和结构模式的创作潜意识当中正是暗合着人格结构的基本理论等等。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想要对明
22、代“还魂型”戏曲从题材流变、思想基础及其文化动因、审美旨趣和文学底蕴等多方面来具体分析、研究。各个方面除了学习借鉴前人学者的理论成果外,在每一层面又有自己对这一论题的理解、对“还魂型”戏曲的总体思考和对其文化意义的强烈感知。每部“还魂型”戏曲除了相同的间架结构和共有的表现男女悲欢离合之情外,在各自的框架内更有不同侧重点的为框架进行搭建。如杜丽娘是因为至情而死、红蕖记中的韦楚云是因为海难而死、疗妒羹中的小青是因为被欺凌压抑而死,死因不同,自然框架难免各有特色。对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的运用,并非是为了如有些学者而言,一定要借助西方文学理论来阐发我国的文学作品。这里强调的不
23、是用西方理论阐发我国作品,也不是用我国作品来印证西方理论,更不是用我国文学创作来迎合西方理论,只是“还魂”这一命题实在何以会成为一种能够表现至情至性的生命本质的模式时,我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找到了答案。“还魂”虽然也关涉与宗教的生命轮回、人有来世、因果报应等等,但宗教的思维在当今人的眼里,作为一种非科学的论断,使我们无法信服它在表现人生而有欲望时的力量,只有人格结构理论正与这种欲望有着暗合。“明代还魂型戏曲探微”这一论文,我以为我的写作目的不仅仅是要在这一小问题上学会做学问的深入挖掘,学会如何以小见大,更应该在这一过程当中把眼界放宽、放远,涉猎各种学科,触类旁通,以比较的眼界、跨学科的眼界甚至国
24、际的眼界来探究问题,使每个命题都能焕发出新的思想、新的细胞,这样中国的文学才能够向内不断深入,向外具有国际价值。9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排列上,次序为作品、论著、论文、外文文献)1古本戏曲丛刊(初集、二集、三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影印北京图书馆藏明刊本2郭英德明清传奇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53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4,74卢前明清戏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5王季思等中国古代戏曲论集C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76李占鹏中国戏曲文献文学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7敬晓庆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98麻国钧中国古典戏剧流
25、变与形态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69隗芾戏曲美学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910周续庚,张燕瑾,董兴文中国古代戏曲十九讲C北京出版社,1986,211朱万曙明清戏曲论稿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1012徐扶明元明清戏曲探索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713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M北京中华书局,200614周育德汤显祖论稿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6月15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汤显祖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16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C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17朱迪光古代中国人的梦想与抗争论古代文学中的再生与还魂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4
26、期18邓绍基关于“离魂型”、“还魂型”和纯一人鬼相恋型文学故事J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19黄伟平论古代还魂型爱情小说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第22卷第1期20熊明略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离魂故事范型J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1期21熊明中国古代小说离魂故事范型的文化观照J中国文言小说研究2008,322张桂琴中国古代小说中因爱离魂母题的历史演变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第5期总第105期23赵静宇爱情僵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离魂现象解读J2010年2月,第31卷第2期1024李青唐谈中国古代离魂还魂小说的思想基础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10卷第5期25叶长海明清戏
27、曲与女性角色J本文系作者于1553年2月参加美国耶鲁大学“中国明清妇女与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所提交的论文26安葵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美学内涵及其生命力J戏曲研究第八十集27万奎浅析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J广角视野28孙淑桥透过弗洛伊德潜意识来探索人的本质J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7月,第20卷第40期29徐源,史晓靖本我、自我、超我中挣扎的女人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结构理论解析弗朗西斯卡J科教文汇,2010,8(上旬刊)30张文德明初小说之戏曲考论J明清小说研究,2009,第1期31林尘,张唤民,陈伟奇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S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632SIGMUNDFREUDTHEESS
28、ENTIAISOFPSYCHOANALYSISMPENGUINBOOKS,198633JINGHSUANDWENSHINGTSENGFAMILYRELATIONSINCLASSICCHINESEOPERAJINTERNATIONALJOURNALOFSOCIALPSYCHIATRY,197411本科毕业论文(20届)明代“还魂型”戏曲探微12目录中文摘要04英文摘要04一、明代“还魂型”戏曲产生的文化背景05(一)思想潮流李贽及心学思潮的触动05(二)社会转型市民阶级的审美需求06(三)文学发展叙事兴趣的增长07二、还魂戏曲的叙事探究08(一)叙事意图脱于志怪,衍为述情08(二)叙事模式自身、
29、借身,两种形态10(三)情节安排遇害、爱情,男女有别101、“生而有情身死情不灭复活成眷属”112、“因事受人嫉妒遭人陷害而亡善报成就复生”13三、还魂主体的形象分析13(一)女子果敢,男子羸弱131、死因女子为情而死,男子遭人陷害142、死后女子的灵魂继续斗争143、复生男子行动能力的退化15(二)境遇不同,性格迥异15(三)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杜丽娘161、杜丽娘生前封建社会的“自我”形象172、杜丽娘死后展现欲望的“本我”形象173、杜丽娘还魂协调完美的“超我”形象18四、还魂作品的艺术特色18(一)两条线索,相互呼应18(二)叙事抒情,浑然天成19(三)现实态度,浪漫笔耕20附录13【摘
30、要】心学思潮的触动、社会转型中市民阶级的审美需求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是明代还魂型戏曲的主要文化背景。这类作品脱于志怪,衍为述情,存在自身、借身两种形态,情节安排上公案、爱情,男女有别。还魂主体多表现为女子果敢,男子羸弱的格局。其艺术特色可归纳为“两条线索,相互呼应”、“叙事抒情,浑然天成”、“现实态度,浪漫笔耕”等三点。【关键词】还魂型戏曲,文化背景,叙事,形象,艺术特色【ABSTRACT】INFLUENCEOFHEARTTHOUGHT,AESTHETICNEEDSOFPUBLICCLASSFROMPERIODOFSOCIALTRANSFORMATION,ANDTHEDEVELOPMENTOF
31、LITERATUREITSELFAREMAINLITERARYBACKGROUNDSOF“REVIVALBASED”DRAMAINMINGDYNASTYANDSOURCEOFTHESEWORKSCANBETRACEDBACKTODESCRIBINGSTRANGETHINGSFROMWEIJINDYNASTYANDTHENTHESEWORKSDEVELOPSINTOEMOTIONALEXPRESSION“REVIVALBASED”DRAMACONTAINSTWOFORMSANDCANBEDIVIDEDINTODETECTIVEDRAMAANDLOVEDRAMABECAUSEOFGENDERDIF
32、FERENCESTHEREVIVALBASEDSUBJECTSALSOSHOWDIFFERENTPATTERNSWOMENAREMORECOURAGEOUSANDMENAREMOREWEAKBESIDES,ITSARTISTICFEATURESCANBESUMMARIZEDASFOLLOWING“TWOCLUESCOMPLEMENTEACHOTHER”,“AGOODCOMBINATIONOFNARRATIVEANDLYRICAL”,AND“COMBINATIONOFROMANTICISMANDREALISM”【KEYWORDS】“REVIVALBASED”DRAMA,LITERARYBACKG
33、ROUND,NARRATIVE,IMAGE,ARTFEATURES14本文的着眼点是从漫长的戏曲文学史上撷取有明这一戏曲巅峰时代,从中管窥一隅,以牡丹亭、疗妒羹、红蕖记等为主要分析对象,协以绨袍记、洒雪堂、袁文正还魂记等作品,试图从文化背景、叙事方式、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等诸方面考察、探究明代“还魂型”戏曲。“还魂”,有些学者也称“再生”,不同之处在于有学者认为“旧生命已死,又再生出新的生命,也是一种再生”,I其代表是“鲧腹生禹”的传说,即大禹之父鲧,因治水不力为帝杀之于羽郊,而已死的鲧之腹中却产出了大禹。当然,作为“再生”的典型意义还是与“还魂”一致的,即人已经死了,但肉身未损,元魂复归身体,
34、继续延续生命的一种形式。“还魂”作为一种虚妄近似奢侈的延续生命的形式,就现代人的认知而言,无疑是违背自然规律且荒唐怪诞的;然而,在古代自然科学尚处幼稚、宗教信仰深入人心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古人对于“还魂”这种生命形式,是心存希冀和赋予赞美的。这种截然相反的意识,具体反映为现代人在现实生活中视“还魂”为封建迷信,古代人视“还魂”为千古流传之美谈,只有那些至情至性、善良正直的才子佳人们才会成为民间还魂故事的当事人,才会成为文学作品中可歌可泣的还魂主人公。他们或者是为情所困、因情而亡的貌美佳人,如杜丽娘者,或者是不谙世事而为人所害的青年俊才,如袁文正者。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文化背景、叙事方式、
35、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等诸方面考察、探究明代“还魂型”戏曲。一、明代“还魂型”戏曲产生的文化背景“还魂”作为一种蕴含人类情感体验的母题,在中国古代戏曲当中常用来表现男女爱恨情仇、生死离合,它深深植根于早期人类信仰人有灵魂、灵魂不灭等观念中的。这种植根不过是作为一种人类该有的思想意念存在的,其有何种文献记载,具体到达哪个时代人类有着这一种“还魂”的思维,我们无从考察。但是当“还魂”进入到文学关照的领域后,我们就可以不必对此泛泛而谈,而是可以结合具体文学文本来探究还魂母题是在何种文化背景的触发、影响下得以在明代大放异彩。(一)思想潮流李贽及心学思潮的触动还魂作品虽然肇始于魏晋南北朝,但含有反对封建伦理
36、教化,提倡婚恋自由、倡导个性张扬等进步思想的作品,则要归结到明代的还魂型戏曲,它与明中后期的思想潮流不无关系。明代开国初年,在思想文化方面依然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到了明代中后期思想文化活跃的重要契机是以王守仁为核心的心学思想的兴起。心学肯定人欲的合理要求,主张人际间地位平等,追求个性的自然发展。心学又与禅宗相结合,“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15发生了变革,开始用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传统、人生和自我,为明代掀起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创造了一种气氛,启发了一条新的思路,提供了一种理论武器。”II社会思潮如是,作为掌握文化的市民文人自然都是接受这一思潮的基本力量,这其中不仅有大量的戏曲、小说创作者
37、,更有把心学思想推陈出新、精益求精的哲学家,李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晚明思想和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怀疑人伦秩序的现状,归心自然,向慕本真,表现出对人性回归本然的追求,李贽童心说是这一思潮的代表。”III“童心”,即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他将道家崇尚自然、佛家尊本心的思想与自己对虚伪封建礼教的叛逆、反抗精神熔铸为一体,批判锋芒直指伪道学和封建旧礼教对思想、学术、文学的侵袭、腐蚀。他明确提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的著名论断。晚明时期正是在李贽这种异端思想的鼓舞之下,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大量满足市民阶层追求美好生活向往、张扬个性自由和爱情自由等的愿望的作品。汤显祖及其代表
38、作牡丹亭就是受到这一思想启迪的最佳例证。汤显祖的“至情”论主要是源于泰州学派,同时也渗透着佛道的因缘。同时,汤显祖也一向服膺于李贽论说中带有市民阶层强烈的个性解放色彩等内容。所以,牡丹亭才能够成为以情反理、个性解放、突破禁欲等的先进的文化意义之载体,杜丽娘作为一个受封建伦理教化迫害的女子,更是以在生生死死的不懈斗争中亲历了追随先进思想,争取个人幸福的步伐。至于疗妒羹,更是模拟牡丹亭之痕迹明显,戏文中乔小青夜品牡丹亭,临终前找人画肖像等,都直接继承牡丹亭之戏曲情节和戏曲中对情的崇尚理念。(二)社会转型市民阶级的审美需求“还魂型”戏曲最大的特点在于它颠覆了人自然的生命形式,而在这种生命形式的反常、
39、起死回生中,体现的正是主人公性格当中违反人伦秩序、抵抗不合理制度的强烈愿望。但是并非所有的“还魂型”故事都是为了体现主人公强烈的反封建、追求个性自由和爱情自由的先进的美好的愿望,诸如前文所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还魂型”故事,只是为了志怪以证明神道之不诬,此类还魂作品不仅不能体现思想的进步,恰恰成为落后思想文化的代表。至于到了明代中后期所出现的“还魂型”作品,则与前之思想蕴含是大相径庭的,虽然明代“还魂型”戏曲也良莠不齐,如牡丹亭者,情之冠冕;而红蕖记则虽成就姻缘,但还魂之过程颇含微词。明代与前代还魂作品具有本质区别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大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即明代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
40、成是其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在这种表层现象当中蕴含着资本主义萌芽带来的全新社会文化观念以及腐朽封建制度的进一步暴露。16明代初期朱元璋承继前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在命中后期有了一定的松动,工商势力重新开始活跃,特别是江南一带的纺织业争相崛起。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悄然进行,“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日益扩大,内部分工日趋细密,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增强了产品对于市场的依附;而农业生产也逐渐卷入了商品化的漩涡;隆庆后海禁一度解除,海外贸易不断发展;白银的普遍使用,促使商品交换频繁。这一切促进了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旺。”IV手工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使市民阶层迅速扩大,也其中也包括越来越多的未入仕途的平民文人。这些平
41、民文人与市民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读者群,“文人的市民化和市民化读者群的形成,自然地改变了文学作品的面貌。”V正是由于商品经济萌芽中形成的市民阶层,给文学也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群体和接受群体。文人地位的下移和市民化,使得一部分文人更加接近市井生活,更加肯定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追求,而全新的读者群更是希望文学能够迎合他们的口味,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有市民阶层的身影,更应该从思想意志中充分体现市民阶层那种追求个性独立、自我张扬、思想自由和为幸福人生甘愿出生入死的冒险精神。红蕖记中的韦楚云和曾丽玉的父母均为盐商,韦与曾也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她们虽然也具有美貌与才华,但是完全不同于闺阁之秀,能够泛舟湖
42、上,能够有机会结识大量人物。从身份而言,在明代之前,她们作为盐商之女,身份是相当低贱的,在与郑德璘这种仕宦公子的婚姻当中,充其量是作为小妾的,然而郑德璘对韦楚云的爱慕,完全没有理会她盐商之身份,并且以其情换取了韦楚云的再生为人。这种为官之人与商贾之女的生死恋,可算得上是有明一代资本主义萌芽后,从创作到接受层面,市民文人和市民读者对自身阶级的肯定,同时也暴露出市民阶层对于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否定,不再固守于门当户对的婚姻关系。从这一层意义而言,红蕖记突破了一般的才子佳人定义,又有着牡丹亭不能相比的意义。但牡丹亭之意义在于它关照的不是把市民阶层的身影嵌入作品与否,而是从思想的高度来迎合明中后期文
43、化背景下人们的文学口味,杜丽娘的以死叛逆和疯狂追求,才是人们反复咀嚼的精髓之处。(三)文学发展叙事兴趣的增长叙事文学从元代以杂剧创作开始与抒情文学方能抗衡。但元代的杂剧囿于一本四折的结构限制,叙事方面当然只能尽量保证把故事情节叙述完整,至于能够代表叙事文学成熟的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叙事技巧等尚处幼稚阶段。还魂爱情故事需要经历由生入死、死而复生的复杂过程,可谓荡气回肠,而如何能够把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以戏曲的方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其考验作者叙事功底之处尽显于此。正如郭英德认为“对于文人曲家来说,要做到以雅俗兼具的语言填词谱曲,这并不是17不可逾越的困难,因为吟诗作诗本来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最
44、为困难的是生动地编撰一个故事,并且逼真地演述一个故事,因为这涉及到艺术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化。”VI明中后期开始,文人多不满于时曲,而颇为推崇戏曲创作,正如万历四十四年,周之标编选的戏曲、散曲合集吴歈萃雅卷首题辞二中称时曲者,无是事,有是情,而词人曲摩之者也;戏曲者,有是情,且有是事,而词人曲肖之者也。有是情,则不论生旦丑净,须各按情,情到而一折便尽其情矣;有是事,则不论悲欢离合,须各按事,事合而一折便了其事矣。“文人对时曲与戏曲的本质区分表明,时至明中后期,叙事兴趣的增长已成时代潮流,与抒情趣味一争高下,并强有力地改变了中国文学的传统格局。”VII正如美国现代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所言“当叙述部
45、分被作为作品的中心主题时,一个新的要素就被介绍进来,这个新的要素即情节趣味。它改变了主宰作品思想的完整形式。”VIII这句话用来解释明代“还魂型”戏曲创作之繁荣与成功甚为贴切。杂剧在有明一代逐渐衰微被传奇取而代之,正是由于传奇剧以“出”为单位的长篇结构,增添了新的要素,即情节趣味。这反映在还魂戏曲上,即“还魂型”这一结构模式的运用,本身就是一种情节趣味,它以独特的“生死复生”三环依次进行,环环相扣而敷衍故事。同时“还魂”不仅仅作为一种情节结构趣味,更是囊括了生与死、爱与恨、离愁别绪等文学母题,“还魂”中体现出的情,正是主宰晚明时期崇尚至情、追求自由、反对封建的思想品质。故而,晚明文学创作上叙事
46、兴趣的普遍增长对还魂故事之间架建构、情节之起伏跌宕、人物之丰满塑造都起到重大作用,正是叙事兴趣的增长,叙事技巧的娴熟运用,为还魂故事能够大放异彩做了文学上的准备。二、还魂戏曲的叙事探究(一)叙事意图脱于志怪,衍为述情“还魂型”小说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其结构模式并非肇始于文人的无限想象力,灵魂观念的根植、神仙自由自在之境界的营造、佛祖保佑和因果报应的轮回以及对现实世界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其产生之最初原委。如收录于东晋干宝搜神记中的河间郡男女,就是一则“还魂型”故事。搜神记虽可算小说之嚆矢,然不过是“记殊俗之表,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将使事不二迹,言无异途”IX的古代神话传说之辑本,就小说所应具备
47、的情节、人物、环境等的刻画、虚构皆无从谈起。更多并非作者“有意为之”,而是作为奇闻异事加以记录,是18古人相信鬼神、灵魂的写照,也是古人渴望并且笃信只要精诚所至,那么“还魂”并非虚妄的见证。所以,这则故事虽以爱情故事作为主体,然而却旨在志怪,诚如搜神记序言所谓“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X延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还魂之作,古代“还魂型”戏曲、小说多是婚姻爱情题材,且“还魂”主体多为正当妙龄、貌美多情的闺阁之秀,所演绎的故事多半都是男女之间产生私情,但是迫于封建家长的强烈干预和世俗眼光的审视,所以双方都不能顺畅传情达意;当情之欲望占据主要矛盾时,那些为情所困的小姐们不免抑郁而亡;又因为种种
48、原因主人公死而复生,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类作品多不胜数,如上文所引河间郡男女,又如以此而作的王道平,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亦是如此。上述所提及的作品都是小说、话本。“还魂型”戏曲的出现实是较晚。元代杂剧创作风行一时,演绎婚姻爱情者如西厢记、演绎人生悲剧者如窦娥冤,但是都没有涉及还魂的写作模式。窦娥冤中窦娥之冤委实不浅,她诅咒发怨,她幽魂不散,终究得以雪耻,然而作者并没有如袁文正还魂记一般上演沉冤得雪后的再世还魂。到了明代,汤显祖据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所演绎的牡丹亭,使得“还魂”这一艺术形式大放异彩。之所以把“还魂”称之为艺术形式,而脱离现实生活对人们认识的束缚,是因为此时的作者对“灵魂不灭
49、”、“死而复生”等封建迷信已经不是执迷不悟了。那种旨在志怪的“还魂型”故事,在其发展演变之中,到了有明一代,随着封建思想的松动、心学思想的日赤、创作主体思想情感的迸发、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的成熟,“还魂”就彻底脱离了南北朝时代志怪的目的,而由创作者有意识的借以用来敷衍其事,以述至情,如汤显祖在牡丹亭作者题词中自谓“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牡丹亭主要写杜太守家小姐杜丽娘,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的慨叹中,偶然游园惊梦,眠中于家中后花园牡丹亭下与多才俊郎柳梦梅相遇、相知且相恋。睡醒之后,因为思念柳梦梅而又不得相见,最后因爱而亡。亡后三年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整出牡丹亭故事梗概与河间郡男女一般,都不过是儿女暗生情愫,但又得不到合理宣泄,女子因爱而亡,男子感爱而掘墓,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但牡丹亭在旨趣上显然是有其独特之处的,正如戏文中作者所言“情不知所起,19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