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进入21世纪,随着后世博时代的到来,旅游产业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关联性、综合性、带动性强,拉动其他相关产业持续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发生着以下一些显著的变化。(一)旅游产品结构转型升级随着城乡居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提升,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旅游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多元化的特点,旅游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动机、出游形式均发生了转变。传统观光型缺乏参与体验的旅游产品已经难以满足人们高品质、多元化的休闲需求,同时希望获得运动休闲、保健疗养、娱乐消遣等方面的经历和体验。旅游市场结构由单一的观光型
2、旅游产品向多元化休闲度假产品转变,尤其是我国三大旅游客源地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区域,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这些地区旅游消费新的热点。(二)休闲度假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研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是一个国家观光旅游需求膨胀的时期,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度假旅游需求将会全面扩张,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将进入度假旅游成熟时期。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正迈入度假旅游需求高涨的新时期。国家旅游局正在酝酿出台的“国民休闲旅游计划”,推动新一轮的全民旅游热潮。其次,国家对于休假制度的调整,黄金周和带薪休假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使得居民出游可支配的闲暇时间
3、增多,为更多工薪阶层的休闲度假旅游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大众休闲意识的提高,以旅游为休闲方式的休闲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可以预见全民休闲度假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三)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城市群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区域。位于长三角区域内的代表性旅游城市之间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市场,在共享市场的基础上关于旅游资源、品牌形象、功能等级、收益分配等多层次、多维度的竞争大战不可避免。其次,由于区域内可达性强,资源垄断性优势弱,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相似,在二、三级客源市场和国际客源市场上争夺也更加激烈。跨海大桥的建成使得杭州与宁波在争夺上海的辐射和区域功能地位的竞争突出。选题意义
4、宁波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甬台温、温福、福厦高铁,舟山连岛大桥的相继开通,交通区位优势大大提升。2009年宁波市又提出打造“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开展休闲旅游基地建设。但是目前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旅游产品单一化、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配套服务建设滞后,城市旅游知名度较低,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提升地区旅游竞争实力的出路。在竞争程度愈演愈烈,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开发、培育宁波度假旅游市场,全面提升度假旅游产业竞争力是宁波加强旅游综合实力和建设旅游强市的题中之义。
5、本文关于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研究,希望依靠一些定量数据来实现对研究对象的最终认知,在与其他同等级的地区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对比中,找出本地区度假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存在的机遇和威胁,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地方特色与比较优势的度假旅游产品,促进本地区旅游业竞争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竞争力角度探讨宁波度假旅游市场,在分析市场竞争力环境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波特竞争力模型框架对相关的竞争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探讨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并提出提升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具体对策。1研究的理论与现实背景11度假旅游的相关理论12度假旅游市场的形成13
6、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的发展2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环境分析21外部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政策环境22产业发展环境包括市场经济运行、市场产业规模、市场细分结构、未来市场预测23区域竞争环境3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因素分析基于波特竞争力模型基于波特产业分析模型,从买方、供方、同行竞争者、潜在进入者与替代品入手,从而得出整体竞争态势状况31买方32供方33产业竞争者34潜在进入者35替代品4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对策研究41竞争战略选择42提升竞争力的具体对策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旅游市场的发展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相关产
7、业的产业链系统,其研究必然涉及到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对于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情况进行分析,必须要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把宁波度假旅游市场与所处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看做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来进行研究。2、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文运用波特竞争力模型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开展关于竞争力因素的探讨,并通过广泛搜集整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反映出宁波现阶段的度假旅游发展规模、未来潜力,为下一步的对策研究奠定基础。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110520101125确定论文选题2010112620101215初步收集资料,提交论文研究框架;2010121620101
8、230填写开题报告,完成文献综述,论文开题;2010123020110228成论文初稿并提交;2011030120110310指导老师审阅初稿提出修改意见;2011031120110325根据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完成二稿并提交;2011032620110410毕业论文定稿,完成相关材料填写装订成册。2011041120110420论文传阅2011042120110430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叶文,王越平,马谊妮城市休闲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22王崧,韩振华探索我国度假旅游的发展道路J商业研究,2004,201211258周彬宁波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
9、8,(1)354355问题的提出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研究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环境分析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因素分析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对策研究9孙优萍浙江城市旅游目的地发展与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李享休闲与旅游统计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11张言庆中国度假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1818312黄燕玲,黄震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07,22(3)606413何红度假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7192014汪德根长江三角洲16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
10、07,23541441815潘丽丽,保继刚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地竞争关系J经济地理,2008,28115215716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地理,26351151517邓志勇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18张东量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指标体系及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519孙萍江苏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开发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36)23323420胡雪君千岛湖休闲度假游营销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8,(5)16016221王莹杭州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调查及启示J旅游学刊,2006,216444822戚能杰杭州市发展休闲度假
11、旅游的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4,(4)646523张红贤杭州湾跨海大桥与宁波旅游业的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28929124陈艳对宁波融入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战略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6263025梁金兰宁波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J区域发展,2010,210610926朱至珍打造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核心竞争力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10)111427陈少春奉化做深做活休闲度假旅游文章J政策瞭望,2006,(2)303228KARLWWOBERSTANDARDIZINGCITYTOURISMSTATISTICSJANNALSOFTOURISM
12、RESEARCH,2000,271516829MICHAELJENRIGHT,JAMESNEWTONTOURISMDESTINATIONCOMPETITIVENESSAQUANTITATIVEAPPROACHJTOURISMMANAGEMENT,2004,25777788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旅游管理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一、竞争力相关概念研究“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通过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在与参照物竞争较量的过程中体现出竞争能力的强弱。“竞争力”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任何竞争力都有竞争主体,可划分为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
13、争力等,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各个层次的竞争主体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来,又派生出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具有很强的内涵性和延伸性。“竞争力”又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的学术性表述历来存在模糊性,表现在一方面竞争力被理解为竞争力参与者之间竞争的结果或最终表现,另一方面被认为是竞争力对象发展过程中拥有竞争优势的原因或决定性因素。竞争力研究起源于美国,最初应用于国家竞争力的评估与提升。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各国学术界、政府、企业、联合性机构组织对竞争力问题的讨论研究热潮从未减弱。但是对于竞争力的概念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共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竞争理论大师乔治斯蒂格勒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中描述竞争是个
14、人(或集团或国家)间的角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某种东西时,就会竞争,竞争力泛指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一个个体或社会实体致使竞争制胜的能力。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将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虽然表述不同,但它们具有四个共同要素,即竞争主体、竞争目标、竞争对手、竞争结果。竞争理论起源可追溯到西方古典经济学派的自由竞争理论,经过了漫长的演进历程,古典竞争理论向现代竞争理论的转变实现了由静态角度分析竞争过渡到动态环境下的竞争研究。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和战略理论,奠定了现代竞争理论的基石。他的产业分析模型即五力
15、模型,对企业在分析外部环境条件下战略的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企业的利润将取决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以上各种力量构成的威胁。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大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二、旅游竞争力相关研究竞争力大小反映了竞争者综合实力的强弱,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是目前世界经济国际化市场化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的焦点。旅游竞争力因素是多样的,衡量一个旅游地竞争力强弱要用多因素进行评价。KWOBER等人认为旅游需求、过夜旅游增长率、游客季节
16、分布及旅游地承载力等五项指标是影响欧洲39个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用这五项指标对39个城市进行了比较,绘制出了39个城市从1975年以来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图。我国学者郭阳旭引入了整体竞争力这一概念,并对之进行定义,提出了提升重庆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意义与基本途径,他认为一切竞争都是知识人才的竞争,旅游整体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旅游管理者、旅游活动的操作者身上,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张明清、刘超借鉴了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对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他指出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业竞争力,最后分析了我国旅游业面临的
17、竞争问题。他的研究丰富了旅游竞争理论的内容,为旅游竞争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黎洁、赵西萍把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六大影响因素和四个演进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的特征。准确把握旅游竞争力除了理论层次上的深入,还必须引入定量分析。郭鲁芳、万绪才等在旅游竞争力的定量研究上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郭鲁芳提出了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多相测度法,她认为评估一国旅游国际竞争力,不仅要反映目前市场的占有率情况市场锋芒,而且要体现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应该从三个角度进行目前旅游竞争实力、旅游竞争潜力、未来旅游竞争的发展力。万绪才、李刚、张安从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
18、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三个方面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对江苏省各地市的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提出了各地市的优劣势以及相应的竞争策略。国内外学者在旅游竞争力研究中广泛借鉴了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主要观点有综合考虑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和科技等因素对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的作用,依据旅游空间供求理论解释不同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差异化表现,用生命周期理论解释旅游目的地的竞争表现,从目的地形象策划角度考察旅游地竞争力问题,依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进行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上述研究不同程度地丰富了旅游竞争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是在旅游竞争力的概念界
19、定、本质内涵和应用理论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识,我国旅游竞争理论没有形成,大部分借鉴国外的竞争理论加以解释,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旅游竞争的运行机制、旅游竞争的演变规律、旅游竞争系统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旅游竞争力的内涵和模型等。三、度假旅游市场相关研究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众度假旅游开始启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度假旅游市场不断壮大,度假旅游市场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加,促进了我国度假旅游的理论发展。尹正江运用SWOT分析原理对海南度假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南度假旅游发展的战略体系。戚能杰从杭州系统分
20、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两大支撑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战略和具体策略。目前,国内对于度假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度假旅游市场的开发、培育等相关领域,如滨海度假、温泉度假、乡村度假、森林湖泊度假、滑雪度假等,个案现状描述较多,理论研究薄弱而且不够深入。对于宏观度假旅游市场的深入性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在度假旅游的概念,度假旅游产品的概念、特征,度假旅游发展的规律,度假旅者消费行为和度假旅游竞争力等方面均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四、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相关研究柳树芬剖析了宁波旅游市场的结构和现状,认为旅游地区的营销策略必须建立在对旅游市场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而宁波旅游在海内外的整体形象及影响力与
21、宁波旅游资源的高品位相去甚远。徐亚辉认为宁波旅游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深入,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旅游环境难以吸引外地游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周彬对宁波市目前旅游市场竞争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提升宁波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对策,提高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强景区之间的联动。朱至珍基于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两大转轨,提出分别从资源物质层面、产业体制层面、文化精神层面挖掘出核心竞争力。可见,目前对于宁波旅游市场的研究侧重于对城市整体旅游市场发展和竞争力的,而对于内部细分市场、特定的旅游产品的相关研究较少涉猎,科研创新性不足,学科交叉性不强,理论研究滞后。六、主要参考文献
22、1叶文,王越平,马谊妮城市休闲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22王崧,韩振华探索我国度假旅游的发展道路J商业研究,2004,201211258周彬宁波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3543559孙优萍浙江城市旅游目的地发展与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李享休闲与旅游统计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11张言庆中国度假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1818312黄燕玲,黄震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07,22(3)606413何红度假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7192014汪德根长
23、江三角洲16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541441815潘丽丽,保继刚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地竞争关系J经济地理,2008,28115215716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地理,26351151517邓志勇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18张东量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指标体系及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519孙萍江苏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开发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36)23323420胡雪君千岛湖休闲度假游营销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8,(5)16016221王莹杭州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调查及启示J旅游学刊,
24、2006,216444822戚能杰杭州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4,(4)646523张红贤杭州湾跨海大桥与宁波旅游业的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28929124陈艳对宁波融入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战略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6263025梁金兰宁波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J区域发展,2010,210610926朱至珍打造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核心竞争力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10)111427陈少春奉化做深做活休闲度假旅游文章J政策瞭望,2006,(2)303228KARLWWOBERSTANDARDIZINGCITYTOURISM
25、STATISTIC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0,271516829MICHAELJENRIGHT,JAMESNEWTONTOURISMDESTINATIONCOMPETITIVENESSAQUANTITATIVEAPPROACHJTOURISMMANAGEMENT,2004,25777788本科毕业论文(20届)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一、研究的理论与现实背景3(一)度假旅游的相关理论31、休闲、度假与旅游的内涵阐释32、度假旅游的特征分析4(二)度假旅游市场的形成5(三)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的发展6二、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环
26、境分析7(一)外部宏观环境71、经济环境72、社会环境83、政策环境8(二)产业发展环境91、市场经济运行92、市场产业规模103、市场细分结构114、未来市场预测11(三)区域竞争环境12三、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因素分析13(一)买方131、宁波本地旅游者132、国内旅游者143、国际入境旅游者14(二)供方141、休闲度假目的地152、度假旅游产品生产商与经营商153、度假旅游住宿接待供应商164、度假旅游相关从业人员175、度假旅游基础服务设施17(三)产业竞争者18(四)潜在进入者18(五)替代品18四、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20(一)竞争战略选择201、以发展为目标的
27、竞争战略202、以扩张为目标的竞争战略203、以差异化为目标的竞争战略20(二)提升竞争力的具体对策211、完善度假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212、拓展市场发展空间213、优化软硬件环境22参考文献23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I【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后世博时代的到来,旅游产业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转型与提升的必然选择。目前我们对宁波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现状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本文从竞争力角度探讨宁波度假旅游市场,通过对市场竞争力环境和竞争力因素分析,以发展、扩张、差异化目标作为竞争战略选择,探讨提升宁波整体度假旅游市场
28、竞争力的具体对策。【关键词】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对策。II【ABSTRACT】INTHE21STCENTURY,WITHTHECOMINGOFTHEERAAFTERSHANGHAIWORLDEXPO,THETOURISMINDUSTRYISINCREASINGLYBECOMINGTHEBACKBONEOFREGIONALANDNATIONALINDUSTRIES,ANDLEISUREANDHOLIDAYMAKINGTOURISMISTHEINEVITABLECHOICEOF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CHINASTOURISMINDUSTRYHOWEVER
29、,WESTILLHAVEALACKOFDEEPUNDERSTANDINGABOUTTHECURRENTSITUATION,WHICHRESULTSINCERTAINBLINDNESSINTHEDEVELOPMENTOFDOMESTICLEISUREANDHOLIDAYMAKINGTOURISMPRODUCTSTHISPAPER,FROMTHEPERSPECTIVEOFTHECOMPETITIVENESSOFNINGBOLEISUREANDHOLIDAYMAKINGMARKET,BYANALYZINGTHECOMPETITIVEENVIRONMENTANDFACTORS,THEAUTHORSUG
30、GESTSTHECOMPETITIVESTRATEGYTARGETINGTHEDEVELOPMENT,EXPANSIONANDDIFFERENTIATION,ANDOFFERSOPINIONSREGARDINGSPECIFICCOUNTERMEASURESONENHANCINGTHEOVERALLHOLIDAYMARKETOFNINGBO【KEYWORDS】NINGBOHOLIDAYMAKINGTOURISMMARKETCOMPETITIVENESSCOUNTERMEASURE3一、研究的理论与现实背景(一)度假旅游的相关理论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进步,生产力
31、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地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大提高,已经具备了“有钱”和“有闲”的休闲条件,旅游成为城乡居民生活中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同时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紧张压抑感,对自身健康和个人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多,使得人们迫切希望利用闲暇时光获得亲近自然、缓解压力、愉悦身心、保健疗养、全面发展的机会,旅游市场结构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多元化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转变。随着大众休闲意识的提高,可以预见全民休闲度假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1、休闲、度假与旅游的内涵阐释休闲、度假与旅游这三个概念经常被放在一起提及,它们之间关联紧密,在使用上又存在着似是而非的模糊性。随着社会进
32、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休闲、度假和旅游的观念上更新、需求上拓展,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丰富。辨析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区别,对于准确理解度假旅游内涵以及定位度假旅游市场具有实际意义,并能够统一研究中的数据选取和统计口径。“休闲”一词古已有之,现代意义上的休闲概念是进入工业社会后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的,21世纪的今天国际社会已经步入大众休闲时代,关于休闲概念的探讨也从哲学层面扩展到心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其内涵不断的深化丰富。西方学者杰弗瑞戈比(2000)提出了对休闲从四个维度进行定义,从时间角度来讲,它指的是“闲暇”时间,即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的可自
33、由支配的时间;其次被定义为一种生存状态,体现了人们追求物质理想之外的精神生活,寻求人生的自我实现和生活价值;从心理状态角度方面,理解为心灵上的自由感,无拘无束和不受压抑的行为;从社会活动的角度上,即一系列休闲放松活动,起到消遣娱乐、体育保健、教育发展等作用。我国休闲学研究领域学者马惠娣(2001)对休闲的界定包括两方面,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对人遭受的艰辛起补偿作用,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医治工业生产程序统一化所引起的个性结构的破坏。1休闲与旅游有很大程度上的交叉性,两者都是利用工作时间以外的闲暇时间开展的,旅游行为又主要是基于休闲放松的目的。将“休闲”与“旅游”结合在一起产生的“休闲旅游”1
34、叶文,王越平,马谊妮城市休闲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24概念,更加突出了旅游的休闲性目的,人们有意识的追求身心放松、心情愉悦、悠闲自在的享受过程。度假旅游,可以理解为人们为了求健康、求放松、求享受的需要而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进行的较长时间的逗留的旅游活动,对度假地的环境具有更高的要求,访问地相对固定。它以休闲度假为目的,以度假旅游为载体,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服务项目为内容,旅游者参与其中可以享受到一系列具有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能够充分满足其精神和心理需求。在休闲、度假与旅游三者中,休闲所涵盖的内容最广泛,旅游是休闲活动方式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度假又是其中一种以身心健康为目
35、的的旅游形式。人们经常把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混合起来称为休闲度假旅游,传统观光型缺乏参与体验的旅游产品已经难以满足人们高品质、多元化的休闲需求,从中延伸出来的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形式在休闲生活中的比重在逐步提高。相对于传统的观光旅游形式而言,它们是休闲化的旅游产品。当旅游者拥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在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消费理念驱使下,单一的观光游览转变为富于体验性和健康意义的休闲度假旅游。本文中笔者试图探讨在现代休闲背景之下的大众化度假旅游,它是基于积极的休闲目的的,将休闲旅游纳入到度假旅游体系中去,而非狭义的度假旅游概念。2、度假旅游的特征分析度假旅游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观光型旅游而
36、言的,两者在旅游动机、出游方式、消费行为、目的地选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观光旅游的主要游览内容和目的是观赏异国异地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民俗风情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最为基本的旅游消费活动。度假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是进入90年代中后期才蓬勃兴起的新兴旅游业态。第一,度假旅游的消费动机以休闲度假为主,放松性目的远远强于传统旅游形式中的审美性。观光旅游者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活动范围狭小,接受外部刺激过于单一和缺乏,使得当这种外部刺激缺乏达到一定极限的时候,心理紧张也逐渐达到产生动机的临界点,因此他们需要通过一定的外部活动来接受更多的外部刺激
37、,而观光旅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活动。相对观光旅游而言,度假旅游者的心理紧张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所受外部刺激过多,当心理平衡被打破,他们需要通过外部活动来释放平时所积累的刺激。2度假旅游淡化了在旅游过程中求2王崧,韩振华探索我国度假旅游的发展道路J商业研究,2004,201211255新、求异的心理诉求,而更看重悠闲、自在的旅游状态,追求放松、健康、娱乐、消遣性的休闲活动。第二,出游方式和活动更加灵活多样。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是观光旅游的主要形式,行程紧凑,度假旅游者则以亲友小团队出游居多,出游形式日趋散客化,相比在行程安排上更加灵活自由、不受约束,自主性更强。自驾游、自助游等各种新兴的出游方式体现了
38、随意、新潮、多元的大众休闲意识。度假旅游过程也是开展休闲活动的过程,参与性、体验性大大增强,登山、垂钓、游泳、散步、按摩等休闲性活动,必须通过旅游者实际参与才能完成,并且参与程度越高获得的旅游效益越高。第三,消费行为更趋于理性。度假旅游者一般行程安排较为松散,采取节点状的旅游线路,目的地较为固定,在某一目的地停留时间较长以便达到舒缓压力、休憩放松的效果。相对而言,观光旅游者进行的多是环线旅游,为了达到一次旅游效益最大化,经常会在一天之内游览数个景点,并且在不同的旅游区之间奔波,这种旅游活动难免会使旅游者感到疲惫。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用“一动一静,一闲一累”来概括。第四,旅游目的地选择上偏好生态环
39、境优美、适宜人居、硬件服务设施和休闲活动齐全、具有康体疗养功效的区域,例如海滨、湖边、温泉、山林等特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由于度假旅游消费动机的转变,旅游者不以追求视觉审美效果最大化为目的,在目的地选择上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游览景区和风景名胜区,那些景观美学特质不突出,在传统观光旅游开发上不能成为景区的地方也能开发成为休闲度假旅游地,旅游活动空间已大大突破原有的景区限制,乡村农家乐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其次,度假旅游者偏好重复性的选择同一目的地,而在观光旅游者身上发生的概率明显要小很多。为了减少旅游中因陌生而产生的紧张感与不适,避免过多的外部刺激,度假旅游者往往选择到环境熟悉、适合自己并能够获得家
40、外之家氛围的休闲度假地。(二)度假旅游市场的形成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正是一个国家旅游需求急剧膨胀的时期,以观光型旅游为主;休闲需求急剧增长的门槛是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此时将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选择,出国旅游增长加快;当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时,旅游形态向度假型转化,度假旅游需求攀升;达到5000美元以上时,开始过渡到度假旅游发展的稳定成熟阶段。据统计,中国的三大主要客源输出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区域人均GDP均已超6过或接近4000美元,其中七成城市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休闲旅游以上的需求水平。其次,国家对于休假制度的调整,黄金周和带薪休假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41、节假日的总天数达到115天,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居民出游可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更多工薪阶层的休闲度假旅游创造了更多的空间。新的休假制度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刺激了国民外出休闲旅游的需求,推动了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发展,预示着全面的大众休闲时代已经到来。度假旅游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新兴的起步阶段,但是就目前来说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和广阔的前景。度假旅游地的基本类型包括高山雪原型度假地、海滨海岛型度假地、温泉疗养型度假地、内陆湖泊山水型度假地、乡村田园型度假地以及流动的度假地等六大类。(三)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的发展宁波旅游业是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传统过境旅游开始成长
42、起来的,经历了从国际入境旅游地逐渐过渡为国内旅游主导的发展和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宁波的整体旅游市场蓬勃发展起来,产业规模也日益壮大,旅游业已经成为地区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关联性、综合性、带动性强,拉动着其他相关产业持续发展。进入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中后期,观光旅游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变得不再奢侈。跨入21世纪,宁波的经济条件、交通区位条件等跨越式的发展,使得宁波旅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加速发展。2008年宁波的人均GDP已达到1万美元,长三角地区的多数城市也都在6000美元以上水平,宁波和所在的长三角区域都进入了休闲度假旅游需求集中释放的阶段。面对宁波旅游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43、宁波的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同样面临着来自内外环境的诸多机遇与挑战。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甬台温、温福、福厦高铁,舟山连岛大桥的相继开通,交通区位优势大大提升。2009年宁波市又提出打造“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开展休闲旅游基地建设。但是目前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旅游产品单一化、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配套服务建设滞后,城市旅游知名度较低,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提升地区旅游竞争实力的出路。在竞争程度愈演愈烈,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开发、培育宁波度假旅游市场,全面提升度假旅游产业竞争力是宁波加强旅游综合实力和建设旅游强市的题中之义。7二、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环境分析(一)外部宏
44、观环境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的外部宏观环境是指政府旅游机构、旅游企业或旅游业运行的外部大环境,度假旅游市场主体必须根据外部环境中各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制定有针对的竞争战略,在度假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在度假旅游市场中,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1、经济环境作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沿海开放城市,宁波持续旺盛的经济活力一直是度假旅游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来源。2002年宁波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初步迈入中上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08年人均GDP首次冲入1万美元大关,不仅表明宁波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率先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标准,地区的产业
45、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也达到了新阶段,更意味着老百姓总体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宁波保持着强劲的城市综合竞争实力,连续数年跻身全国十强,所辖各县市也悉数进入全国百强。三大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向第三产业倾斜,第三产业比重从2007年的403上升到2009年的43,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以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在逐步提升,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对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依托活跃的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优势,积极利用浙洽会、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甬港合作论坛等载体开展招商引资,宁波旅游投资持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外资、民资的投资比重加大,投资格局
46、推动着休闲度假旅游向可持续、大规模、大区块方向发展。高星级酒店、乡村旅游、休闲娱乐新业态项目成为投资热点,环城市带、东钱湖、象山海滨、四明山和环象山港地区成为重点投资区域。近五年从旅游项目投资规模情况来看,总投资从2006年至2009年均保持在230250亿元左右,2010年跳跃式增长达到了68599亿元,进入超500亿元的时代。从新增项目来看,新增项目数量从2009年的6个猛增为2010年22个,增长了260;新增项目单体规模2010年达到1458亿元/个,是2007年的12倍,表明旅游项目投资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和综合化。从资金流向来看,旅游投资方向从重景区、饭店等传统旅游项目转向生态旅游、休
47、闲度假旅游、康体旅游、高科技旅游等新业态、中高端8项目。从项目业态上看,基础设施项目11个,集散咨询项目2个,3旅游服务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将会提升宁波旅游业整体接待服务能力,为宁波旅游业向休闲度假转型提供良好基础;大型综合项目、会议会展、游船游艇项目、运动体验项目、主题公园项目等大型、综合型、新型、体验型的旅游项目增加,旅游村镇、自然景区等传统观光旅游项目数量的减少,表明了旅游产品从观光向休闲度假的转型升级;博物馆项目、人文古迹类项目、特色街区等一系列挖掘宁波地方人文特色,提升旅游产品品位的文化类旅游产品种类不断在丰富。但人力资源培训和旅游演出项目投资仍是短板,游艇等高端项目的投资进展缓
48、慢,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呈现硬件设施与软件性设施不相匹配的现象。2、社会环境近几年来,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大桥的相继建成,长三角2小时经济圈有了实质性的跨越,大大改变了宁波原本在长三角地理位置上处于交通末梢的格局,凸显了宁波在长三角的旅游节点地位。甬台温、温福、福厦高铁的开通,扩展了宁波在福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客源市场。2009年,直航台湾航班的开通,促进了与台湾之间的旅游交流。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全方位立体式的交通布局构建成宁波与其他地域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旅游交通区位优势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宁波完善了各高速出口、外环线与各大景区的联结,启动了一批海岛码头与近海旅游线的建设,基本建成四
49、明山旅游专线和象山滨海旅游专线,城市公交网络已经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近期正在规划建设覆盖宁波市区和余慈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将大大提升宁波市区交通运输能力。3、政策环境在国家推出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倡导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休学旅游、银发旅游等专项旅游的大背景下,宁波市委、市政府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和对相关产业以及整个经济发展的带动链条式作用,提出着力打造长三角最佳旅游目的地、积极推进旅游旅游基地和商务会议基地的战略决策,并相继出台了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宁波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在科学编制旅游规划的基础上,相应的城建、国土、交通、农业、文化等其他相关部门统筹兼顾旅游发展的要求。2010年,宁波市旅游景区条例颁布,从法规高度规范了景区建设,旅行社品质等级划3佚名分报告二旅游项目EB宁波旅游网,20112222011425HTTP/LYJNINGBOGOVCN/PUB/NBTRAVEL/GOVERNMENT/LVYOUFUWU/LVYOUYANJIU/201102/T59738HTM9分与评定标准促进了旅行社行业规范化和品质化发展。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内资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在开发旅游产品体系、把握旅游业态发展方向上政府充分发挥了引导、调控、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