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中医养生.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329020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节气中医养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4节气中医养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4节气中医养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4节气中医养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4节气中医养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十四节气养生立春养生篇二月四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饮食

2、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春季养生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雨水养生篇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 “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

3、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春季养生中既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又要避免伤及脾胃。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调摄。饮食调节: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

4、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药物调养: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名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精神调摄:“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起居劳逸调摄: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惊蛰养生篇惊蛰于每年 3 月 5 日或 6 日。 “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

5、食应清温平淡,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专家建议,可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素有惊蛰日吃梨的习俗。专家称,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另外,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所以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等。 惊蛰节气穿衣上应以捂为主 ,惊蛰时节尽

6、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比较大,尤其是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公众在穿着上要注意保暖。 惊蛰节气起居上早睡早起去“春困” ,人们最好能够坚持早睡早起,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春雷响,万物长” 。专家称,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春分养生篇3 月 21 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

7、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

8、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清明养生篇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 “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 这个节气,是高血压的易发期。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对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在降低摄盐的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在调摄过程中的情志方面,应当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作为首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等。谷雨养生篇公历每年的四月二十日

9、前后为谷雨节气。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多食益肝补肾的食物 谷雨节气的养生重点就是益肝补肾,所以这段时间里要多食益肝补肾的食物,例如:菠菜、玉米、山药等。注意精神调养,保持心情愉悦 谷雨节气一到,降雨变多,阴霾的天气会影响人的心情,所以这时要做一些让自己心情愉悦的事情,不要因为情绪的问题而影响了身体。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谷雨时节一到就会发现太阳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由于冬季的时候昼短夜长,都习惯晚睡晚起,现在就要将生物钟调整好,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顺应这个季节。注意增减衣服,避免感冒 谷雨节气的到来,气温也相对得到了提升,但是早晚的温差还是相当大的,所以要注意增减衣物,避免感冒。锻炼身

10、体要适当 锻炼是每天必备的养生课程,但是谷雨节气要十分注意的就是运动要柔和适量,不要做激烈运动,不要让自己出太多汗,这样会伤元气。立夏养生篇5 月 6 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与节气相交时应顺之,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宜晚睡早起,晚睡以适应夏热气候,早起以适应昼长的规律。由于夏季昼长夜短,要调试好作息时间和生活节奏,适当午觉。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

11、病的发作。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膳食调养中,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小满养生篇“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小满后温度上升,雨量增多,但早晚还是较凉,温差较大,尤其是降雨后,因此应要适时添衣物,在晚上入眠后,应要注重保暖,避免着凉,同时应也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特点,晚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使精力更加充沛。 小满时节风火相煸,会感到烦躁,应要学会调整情绪,

12、保持心情舒畅,以防情绪波动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此时可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同时也要在清晨参加晨练,以舒缓运动不主,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出大汗,以伤阴阳。 小满后饮食不要嘱冷饮消暑降温,否则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对于体质较的人群更应要避免过量进食生冷的食物。 另外,小满后天气逐渐炎热,出汗较多,雨水也多,饮食调养就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如常吃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等,忌吃百叶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09、芒种养生篇芒种,六月六日 “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

13、的气候特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恼怒忧郁不可有,这样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饮食调养方面,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 “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另外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

14、们食勿过咸、过甜。夏至养生篇6 月 21 日为夏至日,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 ”字。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饮食调养,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