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的网络传播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3308 上传时间:2018-04-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传播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传播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传播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传播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传播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广告学突发事件中的网络传播研究以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件为例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事故造成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此事引起了上海市政府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举国关注。事故发生仅仅5分钟,就有KDS宽带山的网友上传了火灾现场的照片,成为最早报道火灾消息的媒体平台。而宽带山的关于现场的报道热帖也迅速增加,千万网友在论坛不断刷新的消息中持续关注火势的情况。而PCHOME新闻中心也在第一时间报道与关注此次特大火灾事故,并迅速在首页位置做出反应,让网友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故的最新进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

2、展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凸显,我国进入了突发事件高发时期,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和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不断。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既是媒体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翻新让今天的互联网就像一张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大网覆盖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网络传播发展出现了一日千里之势,在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和制作等多方面有着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网络新闻媒体因其独有的特性和传播方式,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有着传统媒体不具备的许多优势。流动于虚拟空间的每一则新闻或信息,在其上传数秒之间便可几乎同时展现在全球每一个上网者的面前。不可否认

3、,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凸显出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和作用。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显然更能满足受众的需求。首先,突发事件本身就以它的骤发性、剧烈性、争议性抢占了受众的心理高位。网络信息公布,即便稍为简陋,也能为网络媒体带来显赫声名。其次,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具有高度的整合报道方式视频与文本。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媒体显示了信息容量以及发布速度的优势时效性极强,大量新闻滚动播出;编排大胆,取消首页,直接进入专题;双向沟通,嘉宾访谈,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优势;FALSH新闻得到运用。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在及时有效地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伴随着

4、不确定的消息,乃至谣言的流出,造成社会大众的恐慌。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使突发事件中的社会环境更加恶化,公民持续陷入恐慌状态。伴随着中国网络媒体在一次次重大事件中的磨砺,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国网络媒体格局慢慢形成,博客、微博等新的新闻发布渠道不断出现,网民不再仅仅是网络媒体的传播对象,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与建设者。微博成为突发事件的信息聚集点,网络传播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对网络突发事件进行传播学的研究分析,不但可以揭示其形成和传播过程的内在规律,还可以为政府等各级组织提供危机管理的对策,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与网民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取得网民的理解,从而快速有效地化解危机。因此,对网络突发事件

5、进行传播学的研究,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基本内容一、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解释突发事件的概念,分析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特点及控制二、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发展态势分析网络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现状、发展瓶颈和前途三、网络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传播学研究从传播形式、报道策略和传播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四、网络突发事件报道的完善措施及对策研究分析网络突发事件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和对策拟解决的主要问题虽然网络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中所展现出即时性、互动性、迅速传播、无边界化扩散等等优势,但是从网络媒体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来看,网络媒体亟待解决的是如何

6、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可信度和公信力。本文将从建立健全网络媒体应急传播机制和加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建议如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对策的建议。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阅读文献,收集突发事件案例和网络新闻报道的相关资料,查询网络新闻传播发展历程,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成长过程,分析现状。思考研究,根据所得资料,拟定论文基本框架。完成初稿,修改不足。完稿。本论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在大量参考相关网站和媒体的基础上,分析突发事件在网络传播中的传播途径和模式。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收集资料,拟定论文选题,确定研究领域。2、

7、2010年12月9日至17日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2010年12月22日,进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证会。4、2010年12月23日至2011年2月15日在寒假期间与指导教师沟通并拟定论文粗纲,修改完善。5、2011年2月16日3月1日完成论文细纲写作,并着手论文初稿写作。5、2011年3月2日至4月16日完成论文初稿。6、2011年4月17日至5月1日在论文初稿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定稿。7、2011年5月2日至5月10日,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外文文献翻译,注释,参考文献。8、2011年5月14日,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72叶皓突发

8、事件的舆论引导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033赵志立网络传播学导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024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035杜骏飞中国网络传播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096张海鹰,腾谦网络传播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057杜骏飞网络新闻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058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069邱翔,曹囡囡“快速、独家、整合”的三位一体中广网玉树地震报道特色浅析J中国广播20100610袁志坚,赖小惠公共突发事件的网络媒体应对以中国宁波网对新江桥紧急封桥事件的的报道为例J网络传播20070711高威,刘婧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网

9、络媒体的“危机报道”J网络传播20060112苏浩,苏静汶川地震报道凸显网媒巨大优势J新闻前潮20080713蔡晓婷突发性事件中的微博客传播J网络传播20100614张咏华网络时代新闻时效性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915DAVIDGAUTLETTWEBSTUDIESREWIRINGMEDIASTUDIESFORTHEDIGITALAGEMARNOLD20001116ROLANDDEWOLKINTRODUCTIONTOONLINEJOURNALISMMALLYNONTHEOTHERHAND,NETWORKMEDIAPRACTITIONERSSHOULDIMPROVETHE

10、MSELVESONLYBYTHISWAY,THENETWORKMEDIAWILLFUNCTIONMOREEFFECTIVELYTOTHEUNEXPECTEDEVENTS【KEYWORDS】UNEXPECTEDEVENTSNETWORKMEDIATRADITIONALMEDIACOMMUNICATIONMECHANISMCOMMUNICATIONSTRATEGY3一、突发事件的内涵和价值(一)突发事件的内涵和特征1、突发事件的内涵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学术界对突发事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所以亟需对突发事件给予精准的科学定义。“突发事件”必先从“事件”谈起。“事件”一词在现代汉语辞典

11、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1“突发”,从字面上看,就是突然发生。两者一组合,就是“突发事件”的定义突然发生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严重影响社会的事件。学术界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更为精准,将“突发事件”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进行讨论。广义的突发事件是一切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带去巨大负面影响的事件。它的发生既包括人为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而狭义的突发事件仅仅是那些突发性的、严重危害国家和社会稳定的违法事件。2突发事件这个词具有高度概括性,根据不同标准可把突发事件分成不同种类。郭研实按照发生的领域将突发事件分为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生产性、自然性等五类。根据突发事

12、件的影响范围,赵士林将其分为四类地方性、国家性、区域性和全球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事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分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同时根据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要素,将其分成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3本文主要列举的上海“1115特大火灾”一例,作为一起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突发事件,从广义上说,是一起突然发生的由人为因素导致的事件,它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巨大威胁,直接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再对此次事件做具体的划分首先它是一起社会性突发事件;其次,它是一起事故灾难;最后,按照事件的严重程度,

13、将其划分为特别重大的级。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商务印刷馆2郭研实国家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P343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R2006P1242、突发事件的特征过往研究表明,突发事件通常会严重影响到事件相关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甚至对社会秩序和政府形象也会造成威胁。根据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件”,对突发事件的特征归纳如下。(一)突发性。上文已经提到,突发事件发生之前没有任何征兆。11月15日下午,上海胶州路一栋正在实施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的28层建筑北侧脚手架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大楼迅速被大火包围,楼内不少居民无

14、法撤离。(二)巨大性。突发事件之所以具有巨大性,是因为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其影响范围、受关注程度和后果都是巨大的,往往还带有一定的破坏性。“1115”火灾共造成5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此外,在事故发生后,公安、消防等部门马上对案情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国务院成立专门事故调查小组,社会各界对事故发生原因纷纷表示关注。(三)持续性。因为突发事件本身影响巨大、后果严重,所以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短时期内会成为舆论的焦点,从而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事故发生后7天,上海市十万民众纷纷赶赴火灾现场悼念遇难同胞;对事故伤亡人员的保险理赔和遇难者家属的心理治疗也陆续有条不紊地展开;上海市拟将11月15日作为公共安全

15、日以铭记此次事件带来的深刻教训;以通过规范建筑市场从而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为目的,建筑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二)突发事件的价值1、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突发事件因为信息量大、报道难度高而成为媒体争相追逐的焦点,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上海“1115”重大火灾作为一起典型的突发事件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下面是不同媒体对此次事件新闻价值的攫取过程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事故发生仅5分钟,KDS宽带山的网友就上传了火灾现场的照片,使该论坛成为最早报道火灾消息的媒体平台。随后,该论坛迅速开展火灾无情,人有情上海人民同祝福的网上祈福活动,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强

16、烈关注,网友纷纷留言为受灾群众祈福。5事件发生后,国内网易、新浪、搜狐、腾讯等各门户网站均开辟专题网页,不断更新事件最新消息,以文字、图片、图像等形式追踪事件过程。2010年11月16日,以党报、机关报为核心的传统纸质媒体如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也对上海重大火灾事件给予了及时、详细的报道。另外,环球时报、东方早报、华商报、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等多家媒体都在醒目位置对此次事件作了大篇幅报道。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等电视媒体派出记者赶赴现场采访此次事件的全过程,并在新闻节目中以滚动字幕、现场连线等形式追踪事态发展。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平台,网友自动自发地参与微博祈福活动。博友通过微博直播灾情,比记者

17、更快了解火灾现场,不断转发求助消息,寄托哀思和关怀;通过微博,网友们监督政府部门对火灾的善后工作、责任认定,使各相关部门在舆论压力下很快开展灾后各项工作。人民日报于2010年11月29日发表了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一文,从多起诸如上海“1115”火灾事故、河南特大煤与瓦斯事故、贵州煤矿透水事故等突发事件出发进行反思,得出一个结论安全问题,是一个重不重视、有没有制度保障的问题,是要不要科学发展的问题。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发生事故了,出现伤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呢安全意识提高了,生活才会更美好。2、突发事件的社会价值突发事件事关重大,又具有突然性,所以一旦发生,往往会

18、对政治、经济、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以下以上海“1115”火灾事件为例,分析突发事件的发生给整个社会带去什么第一、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冲击巨大。上海的这场大火带出的问题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在消防方面也存在严重漏洞。诸如上海一类的大城市高楼林立,此次事件的发生地仅有28层楼,但是消防水枪已经够不着,警方的三架直升机也因浓烟太大无法接近而放弃救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热衷于建高楼,却忽视了两个问题救火和排水。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应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建立真正有效的防火系统。第二、突发事件可以转变社会价值观念。“1115”火灾的发生,让人们意识到切忌6盲目追求城市发展。上海市政府在此次火灾中动用了先进的

19、直升飞机参与救火尚且捉襟见肘,其他城市是否也有如此先进的设备呢答案是否定的。但是这仍然阻挡不了各城市追随上海的脚步。所以当我们站在高楼内俯瞰全城时,却仍不得不担心自己是否能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此次火灾从另一角度提醒我们高楼大厦的火灾应以预防为主,政府及民众都应加强消防安全意识的教育,消防设施也亟待加强。二、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传播学研究(一)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机制分析1、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五要素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与一般的信息传播相似,具备了信息传播模式中的所有要素。以5W模式为例,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过程中同样具有传播者、信息、渠道、受传者和效果五个方面。在网络情境下,以5W理论来具体论述这

20、几个要素(1)传播者。对于传统媒体,突发事件信息的传播者是政府、权威人士或事件相关人员。而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则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电子邮件、论坛、博客、微博、即时通讯工具为主的互动式传播,一类是单向传播为主的类似WWW、文件传输(FTP)等。这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网民积极性的高低。WWW的信息传播内容多由网站所有者提供,网民可以接收但不能发布信息;而电子邮件、论坛、博客、微博等方式则是由有共同兴趣的使用者所组成的互动传播,它允许使用者成为发送者。网民自由地发布文章、信息等内容,只要内容不违反相关规定就可以。这时的信息传播者可以是具备了上网条件的任何个体,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与其他人进行互动。

21、(2)信息。也叫信源,即突发事件的来源,它可以直接发源于网络,也可以是来自传统领域、经网络平台放大的其他信息。无论是哪种信源,要在网络上大规模地传播,就要有相当程度的话题性,即值得被讨论、被跟踪、被转载。本文根据2010年网络热门的突发事件,总结出以下几类最易导致突发事件大规模网络传播的话题。第一类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类,如“兽兽门”、女明星不雅照事件等。这类事件的特征是严重违反传统道德标准,令人无法容忍。愤怒、震惊等情绪导致网友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此类事件的舆论中,要么转载,要么评论。同时,此类事件最易激发人类更深层次的思考,随着事态的升级,对于家庭伦理生命等范畴的评论浮出水面,令人深思。7第二类违

22、法乱纪类。如“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杀人”事件。该类事件多是重大刑事案件或违纪案件,容易激发群众的愤怒情绪、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迫使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处理。网络传播的平台起到了督促法律制度建设,曝光和监督不法现象的作用。第三类欺骗丑闻类。如章子怡的“诈捐门”事件。随着网络被广泛地利用,欺骗事件在网民们的火眼金睛前无所遁形。同时,网络的传播快、范围广、参与人数多等特点让遮掩难以实施,这是近年来类似的丑闻事件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此类事件在曝光后,被真相蒙蔽的网民一边口诛笔伐一边转载,使事态升级,引起了大范围的网络传播。第四类政治民族类。如“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对此深感

23、震惊,对8名香港同胞罹难深感悲痛。广大网友也表达了对菲律宾政府和警方的强烈不满。互联网的发展使分散的群众有了表达意见、参与政治的新渠道。第五类公共安全类。如“1115上海火灾”。火灾发生后5分钟,就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布帖子,新浪微博上关于“上海火灾”的信息在10余小时内增至9万多条。网络传播不但满足了社会大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知情权,而且推动了构建“透明政府”、实现政务公开的进程。(3)渠道。网络传播的渠道非常广泛,主要有1主流媒体的网络版。如新华网、人民网;2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3论坛。如天涯、猫扑;4社交网站。如人人网、开心网;5博客。如新浪博客、网易博客、QQ空间;6微博。如新浪微

24、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7互动多媒体平台。如土豆网、优酷网;8即时通信工具。如QQ、MSN、电子邮件等。(4)受传者。同传播者一样,受传者也可以是任何个体。在网上,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是同一个个体,也就是说网民在接收信息之后,再将信息复制和发送出去,成为传8播者。鉴于网络的特殊性,根据网民对信息的不同反应,可分为控制者、意见领袖、从众者、旁观者。控制者是政府或事件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往往为避免突发事件对社会的恶劣影响或是对自身名誉、生活造成伤害,想法设法令论坛管理人员或网站编辑封锁删除事件相关信息,或雇佣枪手发布正面的、有利于本人的言论。这类人往往引起网民的反感。意见领袖(OPINIONLE

25、ADERS,又称舆论领袖)是在信息传播中少数具有影响力的人,4通过向人们进行解释和建议,从而转变他们的观念,影响他们的行为。这些人虽然是非正式的领导,但其影响力往往比大众传媒更大。从众者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随大流的行为。这种表现在网民中尤其突出。旁观者这类人对突发事件并不关心。他们不会点击新闻或帖子,即使他们看到此类消息,也不会发表观点和评论。(5)传播效果。网络的威力不容小觑,如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表明,了解信息是我国网民上网的首要目的。由此可见,网民已经认可了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工作。14时火灾发生时,现场许多市民不断将灾情通过微博和论

26、坛发布出去。消息马上引起全国上下广泛讨论。在短短5个小时里,网络上出现了多达1100篇报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两天里,媒体报道接近60角上升。17日至19日,媒体报道的数量不断下滑,网上讨论却异常激烈。在网上兴起了对行政问责的批评声。20日以后,舆情强度减弱,辛辣观点主要流向微博、论坛等,指责频率也有所下降。但21日上午大批民众选择前往胶州路献花祭奠,上海市政府各领导亲身参与,舆情热度迅速回升。微博、论坛中夹杂着许多对警察和城管的批评。这些都是由于互联网的参与从而影响事件进行的典型。2、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过程突发事件从爆发到处理再到平息会经历潜伏、发生、发展、消亡等几个周期。每个阶段都

27、有独特的传播规模和影响力。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周期可以表示为4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P3103139第一阶段第二阶传段播渠道接收信号网络舆论的传者受者旁观者迁互相转换发退出移第表与三言扩阶论散段舆论爆发传者受者传统专业网站互相转换媒体人士介入介入介入舆论衰退网第络四1事件得2随着时间3第三方舆阶到解决;渐渐淡忘,力量压论段无疾而终;制(如的政府)衰弱舆论影响图1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周期感兴趣感兴趣不感兴趣转载发表看法事件发生,对当事人造成影响信源网民行为判断电视、报纸等专题报道和专访受邀电视、报纸专访或个人发表言论(博客)网页专题,投票等互动活动10该模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

28、段舆论潜伏期。事件发生并对相关人员产生影响,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事件信息并未广泛地传播开来。这个过程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天甚至数月。第二阶段舆论酝酿期。信息经网络平台传播,引起网民注意。第三阶段舆论爆发期。事件内容经由大量转载、评论,引发网民热议。同时,更多第三方力量加入事件中,舆论传播加速(1)传统媒体介入例如电视媒体、报纸开始关注并报道事件信息。(2)专业、权威人士介入例如专家、政府官员的评论文章或博客、微博内容。(3)网站介入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商业网站开辟专页或专栏,组织互动。第四阶段舆论消散期。事件的影响渐渐平息,舆论削弱直至消亡(1)第三方力量压制政府、公共机构出于种种原因对事件的信

29、息传播叫停。(2)事件得到解决。(3)注意力的转移,或是时间长被淡忘。第五阶段舆论影响期。事件发生之后所产生的长期的社会影响。例如政府采取措施规制不良现象、颁布新的法律法规等。套用这个模型,可以将“1115”特大火灾事件做如下表示11事件时间轴网民情绪第一静安区胶州路201011152PM阶一栋教师公寓段起火第KDS宽带山201111152PM网友转载,留言祝福二论坛网友上阶传火灾现场段照片1报纸、电视、11151116网友批评政府救援不力,网页、论坛、同情民工“替罪羊”;第博客、微博舆论危机浮现,“官商勾强烈关注,结”指控大大升温。“聚氨三媒体报道呈脂”、“消防部门”、“上海佳60角直线艺黄

30、佩信”和“静安区长张阶上升。报道仁良”等成为关键词内容多集中段于现场状况、伤亡情况、事发原因、营救措施、责任追究等。2媒体报道绝对11171119多家媒体和评论员对数量不断下滑。行政问责的批评在网事故性质界定上兴起结果出炉3“头七”,事故11201121微博、论坛祭奠活动现场祭奠。警察、批评警察、城管做法城管与市民起冲突第逮捕嫌疑人,官员11261224四问责。居民陆续回阶搬。段第上海市拟将11月1126网友肯定政府做法。五15日定为“城市阶公共安全日”;全段国开展建筑市场整治122、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形式网络层面的突发事件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网络新闻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等往往会对突发事

31、件进行跟踪报道,开辟专题网页,即时发布滚动信息。这类网站比较正规和专业,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因此是舆论引导的主力。例如,针对上海“1115”火灾事件,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国内著名门户网站都开辟了新闻专题,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新闻形式持续关注这起火灾事件的进展情况。(2)网络评论专栏网络评论专栏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的一种方式,不论是资深评论专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可以在网上针对突发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杂乱无章的信息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引起大众的共鸣。新浪网在“上海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的专题页面中分别设置了“评论集”和“网友留言”,给评论专员和普通网民提供了发表自己看法的平台。特别是“评论集”

32、这一栏目,分别刊载了华西都市报、华商报、重庆时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时评、新京社论等多家国内知名媒体的评论员文章,从“火灾是高层建筑的先天之痛”、“危险建材是高层火灾的元凶”、“火灾之后更重要的是问责”、“灾难后的反思”四个方面着手,使舆论的方向有利于事态的发展。新浪网在11月16日发布了一条有关此次火灾的消息,其中引用了上海消防局的话,“扑灭火灾用了四个小时,一般扑灭高层建筑的大火都需要这么长时间”。这条新闻引起了4万多人次的评论,几乎没有人可以接受这样的解释。(3)网络论坛网络论坛是民众针对突发事件各抒己见的平台。论坛上的帖子分主帖和跟帖两种,主帖是作者的看法或观点,跟帖是网友发表的

33、与之对应的看法或观点。类似消息的数目不断增加,就形成了网络舆论。可以说,论坛是网民们最活跃的舆论发布场所。中华论坛上一篇题为上海火灾72小时镜头记录的实录的帖子引发了数万网友的阅读和回复,网友们纷纷跟帖表达自己对此次火灾事件的看法和对政府应急措施的不满;(4)贴吧贴吧是类似于论坛的一种形式,比论坛更受人关注,因为贴吧的主题更加细化。另外,创建贴吧的门槛很低,任何人都可以用任意的关键字创建贴吧,同时,贴吧的推荐功能可以快速地将信息通过即时网络通讯工具共享。在“上海”的贴吧里,有一篇名为“上海一家人(哀思)”的主题帖始终作为精品帖置顶,吸引了591条跟帖。网友们表达了为逝者祈祷、愿生者坚强的沉痛哀

34、思。13(5)博客博客是一个给更多人提供自由抒发情感的平台。在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过程中,这不光是专业人士发表自己看法的平台,网民们争相转载这些意见和评论,从而引起信息大规模的传播。15日下午火灾发生时,著名作家韩寒正好在事发地附近,他在博客中记录了火灾全过程,其文字随后在网络上广泛流传。韩寒这样写道,我身在这样一个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这仅仅是一栋28层的建筑,水枪也只能到六七楼,从我的角度只能看见一架云梯可以喷到20层以上,直升飞机救援无果,除了巡视也没有其他办法。他在文中继续写道,相信这次上海已展示了他所有的针对高楼的消防硬件,我只能说,这些远远不够。(6)微博近来,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客

35、在国内非常流行。不管是文体明星、商界精英还是普通网民都开通了微博。而媒体也可以通过微博收发信息、与网民互动。因为微博的发布非常方便,所以它成了报道突发事件的生力军。胶州路教师公寓发生大火后,网友第一时间通过新浪微博进行了火势和救援的直播,尤其是接近事发地点的网友,他们对火灾现场进行了全程拍摄。事发后一个小时,新浪微博上已经可以搜索到起火大楼各个角度的照片。微博拓宽了信息发布的渠道,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能在短时间内聚合信息,形成舆论风暴。3、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特点随着网络日益渗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作为自己获取信息的首要途径。对很多人来说,报纸、电视、广播一类的传统媒体远不如网络来

36、的方便快捷。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活跃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主流地位。网络的虚拟性、随意性、便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一媒介来与他人沟通或是传达思想理念。因此网络的信息量不断的膨胀,使得网络舆论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这也让突发事件的网路传播变得复杂和难控,易出现影响社会安定的情况。根据突发事件和网络各自的特点,可归纳出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特点(1)匿名性。匿名正是网络舆情大行其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每个人可以经由网络这个平台,跳出真我,去扮演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角色。由于匿名的特点,网民发表观点多了几14分随意,哪怕违背伦理,法律也可能无法制裁。(2)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表现在突

37、发事件的传播形式上,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使突发事件的报道更加生动和全面,网民也可以用更立体直观的视角去理解事件始末。(3)快速性。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的时效性最强,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化。网民可以方便快速地将新闻与其他任何连接互联网的人分享和交流。网络媒体也可以即时洞悉网民的反馈。这种模式让新闻在第一时间被迅速传播并受到关注。(4)复杂性。传统媒体有“守门人”,而网络的低门槛使得“人人都是记者”,信息真假难辨、鱼目混珠,谣言乘虚而入。受众接收到的信息杂乱不一,舆论呈现多样性和不稳定性,给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增添了许多未知。(二)突发事件的网络媒体传播策略分析1、事件初期

38、媒体应迅速做出反应有我国“危机管理第一人”之称的游昌乔先生曾提出危机公关“5S”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SPEED”(速度)。在突发事件爆发初期,媒体应该在第一时间就向人们发出预警信息以做好防范措施,比如“非典”、“H1N1”等类似的传染性疾病发生后,早一点预警就少一分疫情扩大的危险;另一方面,从流言的传播规律来看,在事件初期也是谣言最容易产生的时候,此刻,公众草木皆兵,任何谣言就能够借助手机或网络等新渠道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去,因此,媒体的及时报道对谣言的抵制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此次上海“1115”火灾事件发生后五分钟,网友通过论坛、微博等渠道及时向公众传达了事件的消息。各家报社、电视台、网

39、络媒体纷纷做出反应,派出记者到达火灾现场和医院进行及时的信息通报,并监督政府部门的救援情况,为事件的后续解决起了一个很好的开端。2、危机持续期要全面、客观地报道事件进展(1)全面。媒体应该深入地报道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过程、现状及危害,其他由突发事件引起或产生的问题也都应予以报道。火灾事件发生后,媒体对引起火灾的原因进行了多方查探,对死伤人数、赔偿方案、官员问责等方面也一一核实,力求给民众传达完整的信息。15(2)客观。媒体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突发事件,以记录者的角色向受众呈现现状,不加任何渲染和炒作。在火灾事件中涌现了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老夫妻为了对孙女的承诺拼死逃出”、“丈夫瘫痪,妻子同

40、生共死”、“两次冲进火海,男子拼命救妻”,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经由媒体的报道呈现在人们眼前,无需多加渲染,我们已能体会到火灾无情人有情的可贵。3、危机消退期加强长效预警报道和事件后续报道(1)建立长效预警机制。火灾发生后,媒体除了报道事故发生原因、伤亡人数和问责情况等新闻外,还重点加强了突遇火灾如何避免伤害的专题报道。在报道中向民众传达自救、急救等有用信息。(2)反思危机爆发的原因。任何危机都不会凭空产生,必然有其深层原因。初步查明,上海“1115”重大火灾事故是由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起的,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3)开展民众心理辅导工作。每一次危机都给民众的心理带来重创。在

41、危机消退期,媒体更应担起安抚公众心理、修补社会创伤的责任。对遇难者家属赔偿问题、事件善后工作的报道让民众慢慢走出事件的阴影,坚强地生活下去。4、加强媒体协作,实现传播渠道优势互补媒体之间相互协作才有利于实现信息流动的平衡。各媒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传播渠道的优势,与其他各类媒体相互借鉴,这样才有利于整合信息,使信息能够满足公众的多层次需求。比如,电视媒体通过“现场直播”或者运用现场图像和同期录音使报道更真实生动,更具权威。而广播媒体简捷的采编播方式使其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纸质媒体可以深入系统地解读信息内容。而网络媒体则在信息传播的广度和与公众的互动方面下功夫。同时,它通过网友的留言和

42、论坛了解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关注的热点,保持与网友的互动,从而保证信息能够双向流通。在“1115”重大火灾事件中,各类媒体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满足了公众的信息需求,如报章杂志上的“评论员文章”、广播中的“即时新闻插播”、电视上关于救火的现场直播或录像报道、网络上的“祈祷祝福”等等。165、加强与政府及各部门的沟通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由于恐慌而表现出对信息的极度渴望。有时相关政府部门出于种种考虑,或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有意无意地避免传播负面信息,导致了公众获取的信息不全面,这无形中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和社会治安的混乱。面对威胁到自身的突发事件,民众尤其关心政府如何应对。因此,媒体应该与政府多沟通,一

43、方面协助政府公布事件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平台了解民意并向政府汇报,从而实现信息双向互动。这种做法有利于政府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澄清不实传言。同时媒体应系统地开展报道工作,深入分析事件原因,以使受众对事件本质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在“1115”火灾中,媒体积极与政府进行沟通,协助政府快速公布事实,使公众对火灾有了充分的了解。三、网络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完善措施(一)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可信度“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准则。真实报道事件信息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如今的日常新闻工作中,在发达的现代化媒体行业中,新闻失实确有存在。由于复杂的客观环境,某些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社会条件的制约等诸多方

44、面因素,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如今我国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并不容易。新闻真实性表现在每一则新闻的内容都真实;新闻所反映的客观环境本质的真实。一则“比尔盖茨遭暗杀”的假新闻曾在中国掀起轩然大波,被认为是“中国网络媒体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知名人物加上突发事件,因而转载率颇高。但是,新闻媒体在报道或转载之前都不应该跳过核实的步骤,否则就是违法了新闻职业道德。在这一个案例中,网络媒体犯了通病。新闻媒体如果连真实性都无法保证,必然丧失社会大众对其的信任,继而丧失在媒体行业立足的机会。这也是纽约时报布莱尔造假事件发生后两位总编辞职的原因。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的报道还必须真实反映公众生存环境的本质性变化。这对新

45、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论上,新闻只需及时报道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就可以了。但是在现实中,新的变动很复杂,因此,筛选报道内容是大众媒体的重要任务。17为了保证新闻真实性,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应建立系统的工作流程,所有的新闻工作都照流程进行。例如,明确新闻事实核准制和新闻价值的判断方法等。国际上有这样一个“法律规定”“一个新闻事实需要经过两个以上来源的证实”,如果编写发布“比尔盖茨被杀”的编辑知道这点,这条假新闻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客观性是新闻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准则,也是新闻操作的基本规范。客观公正是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道德,是能够保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手段。坚守客观原则,保

46、持公正立场,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在眼下日益开放、日益进步、日益多元化的世界中,新闻工作者只有在采访新闻事件时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描述,查明问题发生的各种“合理性”,新闻才能被人们所接受。(二)加强与传统媒介互动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相比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时间比较充裕,而且传统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方面有经验,能获得政策上的支持,也能掌握报道的“度”。网络媒体即时发布新闻,使其没有求证的时间。另外,只有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的新闻网站有采访权,门户网站只能转载新闻,所以必须通过和传统媒体的互动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新闻消息。在并不成熟的网络媒体行业,新闻记者、编辑的业务素质并不高,这促使新闻网站上的突

47、发事件报道不够深度和广度。而传统媒体以其多年的新闻业务优势,在网络媒体得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实信息、了解信息、深度挖掘信息,最终得到全面、深入的突发事件情况。网络媒体快速发展使传统媒体感到巨大的压力,而传统媒体多年形成的品牌、权威和业务能力,受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都是令网络媒体望其项背的。因此,很多网民在网上得到突发事件的信息后,继而转向传统媒体,以获得更深入、全面的信息。网络媒体报道及时、反馈快,但是缺乏权威性和真实性,而传统媒体则恰恰相反。因此,在报道突发事件的初期,网络媒体报道了事件的基本情况后,传统媒体可以在此基础上到现场进一步采访、核实,进行深入报道。另外,传统媒体可以借助网络

48、来了解读者的反馈,与民众双向互动,从而引导舆论。如此互动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两者的优势。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如何扬长避短不是一时能解决的。故而,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加强互动,从而实现双方互利共赢。18(三)培养网络社会“意见领袖”开放的网络环境使各种信息和观点得以传播,无形中却弱化了主流舆论。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上常会出现大量虚假信息或相互对立的论调,这些都使公众感到迷茫,从而对媒介产生怀疑。网络媒体工作者应该及时关注网络舆情,培养“意见领袖”,引导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突发事件中,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能胜任“意见领袖”这个角色。网络媒体通过宣传和强化他们的理性观点来树

49、立权威,形成主流舆论。官方媒体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座谈会直接向公众灌输理性思想,也可间接引导受众及时了解意见领袖的观点,比如在网站重要位置添加专家观点的链接等,及时解疑释惑,使网民据此形成自己的理性判断,继而消除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也可以培养部分网民作为“意见领袖”,以平等的视角引导其他网民。有些网民在网络社会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他们通过富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文字发表言论,将事件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传递给其他网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立场。因此,媒体应注重这些“网民意见领袖”的言论,及时引导舆论理性发展,从而积极影响网民的认知,帮助他们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四)加快网络立法的进程,用技术手段净化网络空间目前,我国互联网领域有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我国互联网域名管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涉及网络监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多方面。这些条令有利于规范和管理网络传播行为,但是只有这些还远远跟不上当前网络发展的脚步。所以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当前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不当行为。制定相关法规能规范网络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强化其自律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也应建立健全网络新闻的发布制度,明确新闻核实义务和转载行为;实施网络信息管理,严厉打击在突发事件中发布失实信息或恶意散布谣言的媒体和个人。突发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