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析梦境,认识自我释梦读后感引言:释梦又名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其中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他阐述了许多学者的观点,又把它们同自己的研究联系起来,来完善自己的理论。释梦通过对梦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容概述:梦是什么?在弗洛伊德以前,有关梦的经典理论都认为,梦是以象征的方式,表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物。而弗洛伊德则认为:梦不是什么预卜未来的神谕,而只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续。他明白地提出,梦的内容多数是最近的以及孩提时代的资料,并根据对自
2、己的梦的分析,相信几乎每一个梦的来源,都是做梦前一天的经验。他解析说,只要是外界给神经的刺激和肉体内部的刺激的强度足以引起心灵的注意,即可构成产生梦的出发点和梦的资料的核心,并按照“复现的原则”,使某种心灵上的印象得到重视。在回答了梦的内容是“昨天”而非“明天”之后,弗洛伊德接着把一个完整的梦分为两部分:外壳和核心。梦的核心部分又是什么呢?弗洛伊德说,那是由性冲动驱使的潜意识。潜意识总是要借这样或那样的外壳发泄出来,才能使一个人的心理平衡。按照其观点,一个人的性欲如果受到太强的压力,就会在潜意识里蛰伏下来。潜意识的性冲动不一定要真实地实现,而只是通过梦中的发泄就能够得到满足。梦就是潜意识表达自
3、己的外壳,分析梦就是要抛开伪装,找到潜意识。由于梦是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记忆和潜意识混合后的产物,所以它没有逻辑性,也没有叙述的一致性。因此,人们觉得梦是荒谬和不符合现实性的,却不会把梦与性冲动联系在一起。再详细些说,其实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很简单:所有的人,不论是否患有精神病,都有一些为我们意识所不容的欲望。事实上我们有意将这些欲望隐藏或压抑起来。尽管如此,这些欲望恰恰因遭压抑而在收到意识的监视或记忆衰退的影响,从而保持了其积极的活力。它们不断挤入意识,以此控制行为。人们在清醒时,自我或有意识的自我压抑着这些欲望。但在睡眠时,意识程度下降,压抑力量减小。一旦被压抑的欲望完全摆脱了压抑,人就会醒来
4、,重新对它们施加控制。做梦是维护睡眠的一种妥协方式,因为梦是以幻觉和伪装形式表现被压抑的观念,它使不为人承认的愿望获得部分满足,这样,这种方式便不会打扰意识和睡眠。所以他说,每个梦都是愿望的实现,即以伪装形式表达(满足)某种无意识欲望。正是梦的这一个特性使它成为通向无意识的捷径。如果我们能够解释梦,找出它的隐义,我们就能够恢复一部分无意识心理生活,并能够将它们置于理性的照耀下。释梦是一部带有心理治疗性质的著作,是一位精神分析专家对他的病人和自我进行分析的病例研究,因此,弗洛伊德在分析完梦的性质之后,将它与癔病治疗联系在一起。 释梦指出,梦与癔病具有同样的破译方法自由连想法。这个理论表示,应当给
5、自己的心理以完全的自由,应当削弱我们意识中的所有阻碍和批评,让所有的一切,包括荒谬的思想和形象自由地进入头脑,尽管它们乍看起来似乎与梦无关系,但正是依靠它们才能建立起梦的意义。一、释梦: 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弗洛伊德 1900 年发表的释梦, 被誉为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本书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 有趣的是, 此书开始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并且这本德文初版总共只印了 60 册, 出版 6 年后, 还只卖了351 册, 最初 10 年未受重视 , 到 1908 年才出第二版。可到了后来 , 它竟被西方许多学者看作是一本震撼世界的书, 以致名声大噪 , 经久不衰, 在
6、作者生前就出了八版, 最后一版在 1929 年。本书在各版中一直没有重大修改, 每次版本只是增加注释或略有补充。本书先后被翻译成英文和俄文( 1913)、西班牙文( 1922)、法文(1926)、瑞典文( 1927)、日文( 1930)、匈牙利文(1934)、捷克文(1938)、中文(1972) (台湾)。弗洛伊德在写此书以前, 不仅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而且已搜集了大量资料。1896 和 1897 年, 他已在维也纳犹太学术厅作了有关梦的演讲。1896 年 10 月, 其父去世, 也就是说,促使他进行自我分析的导火线是他父亲的逝世。弗洛伊德写道:我一直高度地尊敬和热爱他。他的聪明才智与明晰的
7、想象力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我的生活。他的死终结了他的一生,但却在我的内心深处唤起我的全部早年感受。现在我感到自己已经被连根拔起来。由此之后, 弗洛伊德说, 就导致他写释梦那本书。释梦是弗洛伊德对人类学、宗教、心理学和文学著作进行了五六年的研究, 又连续两年对自己所做的梦作了分析之后写出来的。在这部独创性的著作中, 弗洛伊德主要分析了梦的凝缩、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 讨论了梦的隐意内容; 解析了愿望满足的原理; 描述了俄底浦斯情结; 还说明了幼儿生活对成人条件作用的不可避免的影响。弗洛伊德在关于自传的研究里曾经预言,“从写作释梦的时候开始, 心理分析已不再是一门纯医学的学科了。此书在德国和法国的出
8、版, 把它的多种应用的历史, 引向了文学和美学, 宗教史和史前史, 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等部门。这些东西与医学没有太多关系。事实上, 只是由于心理分析, 它们才与它产生联系。”作为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标志的释梦一书, 1956 年美国唐斯博士把它列为“改变历史的书”“划时代的不朽巨著”之一, 这是一部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书。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探索和解析, 发掘了人性的另一面“潜意识”, 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二、释梦主要内容自古以来关于梦的理论,对于梦的探讨,在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以前就有很多论述,关于梦的理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以下几
9、种。第一种理论认为梦是上帝用来指导人们行为的东西,它为人们提供值得知道的任何事情的信息。“他们认为梦与他们信奉的超自然世界有关,梦是上帝和,魔鬼给人们的启示,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第二种理论主张梦全部由精神活动组成,他们认为心灵并不入睡,它的结构保持完好,但是由于它处于睡眠状态之下,它与清醒生活不同,在睡眠中它的正常功能也就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第三种理论认为梦里低级的精神活动,是松散的联想,从中可获得的信息极为贫乏,根据这一理论,睡眠对心灵是有深远的影响,它不单单在于使心灵与外部世界相隔开,更主要的是,睡眠使自己进入精神机制,使心灵暂时失去作用。第四种理论认为做梦时的心灵具有一种实现在清醒生活
10、中大部或全部不能实现的特殊精神活动的能力或倾向,这些功能发生作用一般使得梦里有一种实用的功能。很明显弗洛德的梦的理论受到第四种理论的影响更大一些,他认为梦是可以解析的,无论如何,每个梦均有一种含义,尽管这是一种隐匿的含义;做梦用来代替思想的某种其他过程,我们只有正确地揭示出代替物,才能发现梦的潜藏义。书中首先提出什么是梦?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空穴来风,它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识的昏睡,而只有少部分是乍睡乍醒的产物。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作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它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第三
11、章。)具体来说,梦的发生包括以下一些要素。首先,梦的发生有一个心理内驱力,即愿望的达成。一般来说,人在清醒状态下遭到压抑的心理愿望,一直在寻求其达成的途径。当人在睡眠状态下时,意识的层面放松了其警惕,那些受到潜抑的愿望不断通过改装,从潜意识层面浮到前意识、甚至意识层面,以概念梦的形式实现其达成;或者后退到记忆层面,在感觉端形成幻觉式的梦,从而达到相近的满足效果。其次,梦的发生运用了独特的形式与手段。按照弗氏的假设: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却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凡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得经过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可;而那些第一个心理步骤的材料,一旦
12、无法通过第二步骤的检查,则无法为意识所接受,而必须任由第二步骤加以各种变形到它满意的地步,才得以进入意识的境界。这就是梦的改装。通观全书,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 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和弗洛伊德一贯的观点保持一致,我们不难在他对释梦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按弗洛伊德的说法,人心好比汪洋中的冰山,一座冰山的体积,有九分之八是隐藏在水底下的,而
13、人的心理活动则大部分隐藏在无意识下。所以他认为,唯有了解深不可测的无意识,才能真正了解人的内心和性格。他曾断言,人类的思想都是无意识的,仅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是有意识的。而无意识的活动就是精神病的来源,因为人总想要把他自己无意识中潜藏下来的不美满记忆与愿望暂时“储存”起来,为日后的混乱种下“祸根”。弗洛伊德又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这些本能不懂得逻辑、道德和价值观,其活动只受快乐原则支配。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这部分不再盲目地去追求满足,而是
14、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力争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被认为是人格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这三种构成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相互作用着。健康的人这三种作用必然是均衡协调的。本我是生存的必要原动力,超我在监督和控制主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自我调整冲动欲望,对外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调节心理平衡。这三种力量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就将导致心理失常的产生。弗洛伊德认为梦都是“欲望的满足”。这一点我们在很多梦中都能表现出来:你梦见你在大口喝水,那水的味道就像久渴后的甘泉,而醒来的时候你发现你真的口渴了。口渴引起了喝水的欲望,而
15、梦满足了这个欲望。弗洛伊德在其对梦的解释中,除了这些十分明显的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他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本书中所指的心灵的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里比多” ,是主要指性驱力,是一个不固定的、可塑的力量,可因为过剩而成扰的力量。这个力量必须释放出来才能得到快乐和防止痛苦,因此它就要寻找一切可能找到的出口。如果不能靠直接动作来得到满足, “里比多”就会通过精神渠道寻求释放。或者用“释梦”语言来说,这欲
16、望能用在想象中实现欲望的方式来求得满足。弗洛伊德宣称,所有的梦,即使带有焦虑色彩的恶梦,也都是满足这类欲望的手段。他尝试用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不过,由于潜意识中的信息不受拘束,通常让人难堪,潜意识中的“稽察者”不允许它未经改变就进入意识。在梦中,潜意识比清醒时放松了此项职责,但是仍然在关注,于是潜意识被扭曲其意义,以通过审查。同样,梦中的形象通常并非它们显现的样子,按照弗洛伊德所说,需要用潜意识的结构进行更深的解释。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接受,所以要由人的
17、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因此,在进行释梦时,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先是谈到几个较为普遍的象征形象,进而谈到梦的运作,说明梦进行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完全破除伪装后,梦的真实意义便浮出水面,即可达到解梦的意图。在精神分析治疗时,通过解梦亦可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病患,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三、释梦的缺憾与不足释梦一出,在当时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论多为弗洛
18、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另一方面,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所以,这本书刚出版时受到了很大的冷落和责难。虽然今天,人们发现这本书有着它伟大的价值,而且弗洛伊德伟大心理学家的地位逐渐被认可,但是,我们对于他的观点并不能全盘接受。释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首先,释梦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总结,虽然其中的解释不乏合理可信之处,但对于讲求有科学依据地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现实情况不符。另外,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对于人类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将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广到普
19、通人身上,就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了。在释梦中,这一点也有体现。第二,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基于这样的理论,弗洛伊德在其对梦的解释中,除了个别十分明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这样的说法不但难于被人接受而且过于绝对,并不能涵盖所有梦的意义。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就在于满足人的愿望,可以保护睡眠。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事实上,在我们的梦里,除了满足愿望的梦之外,也不乏一些焦虑的梦,有些梦甚至
20、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例如单纯地受到白天未解决的事务影响而做的梦。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惊醒并非是梦导致的,而是由防御机制造成的,但他仍没有对于噩梦本身的产生给出合理的解释。在弗洛伊德看来,纵使梦本身的含义并不单一,他也不能给出过于多的解释,因为这对于一个理论的诞生是不利的。对于精神分析学这个理论学问来说,弗洛伊德不能兼顾梦的含义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对于精神分析治疗时,我们不应该以偏概全,忽视掉其他的可能性。结语:虽然释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我们仍要承认这本书在心理学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它从一个其他人从没探索过的领域对人们的心理、梦境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这是十分难能
21、可贵的。因此,要了解西方的心理学发展,我们就不能不研究弗洛伊德,要了解弗洛伊德,我们就不能不关注这本释梦。的确,释梦一书在西方影响十分深远, 它不仅大大推动了心理分析学说的发展, 并且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许多学科中去了, 诸如文学和美学、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等。因此,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 大概没有人比弗洛伊德对二十世纪的观念、文学和艺术发挥过更大的影响了”。本书经历近一个世纪而不衰, 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 已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的潜在动机, 能言前人所未言, 敢言人之不敢言, 实乃超出前人之上。参考文献:弗洛伊德(孙名之译),释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年。杜舒尔茨(沈德灿等译) ,现代心理学史,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高宣扬,弗洛伊德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