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丁立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设计为先导,通常以26 人组成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教学活动,在愉快、和谐、积极的教学环境中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教学的提出主要源于“对话理论” 。最早提出“对话”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教学对话是从“交往理论”衍生出来的。“交往”本是哲学领域的概念,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人道关系。用交往和对话理论来观照教育和教学过程的重要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将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
2、还给学生;其次,它把交往所蕴含的平等、对话、倾听、理解等内涵拓展到教育领域,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最后,由于交往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用交往的观点来观察教育过程,便于沟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把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把教育作为生活的本身,学生所有交往领域都纳入教育视野,破除了“以教室为中心”的局面,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视域。一、通过合作方式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必要性1通过合作提高课外阅读质量是社会的需求当今时代,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基本途径就是阅读,而阅读作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与知识经济腾飞关系巨大。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它具有深层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有不同的合作形式,有严格的人员分
3、工,有共同的合作动机和学习责任,学生只有相互团结,最大限度地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21 世纪需要的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终身学习”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定向检查、分析综合、利用创新知识(信息)的能力、合作阅读的能力、终身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更为重要。2通过合作提高课外阅读质量是教学的需求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 ,学生当好“演员” ,巧妙地运用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地注重学生的活动,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导”为前提, “演”为主体,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共同合作,共同提高。课内阅读教学固
4、然重要,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局限。课外合作阅读正好在以上方面可以弥补课内阅读之不足。课外阅读,只要有一点时间,就可立即进行。在数量,内容上可以选择和自由合作交流,可以无限扩大,有利于养成合作探究读书的习惯,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3通过合作方式提高课外阅读质量是学生的需求阅读学新论指出:“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 。1 学生可以从阅读中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心灵感悟中认识社会和他人。阅读者的思维徜徉在创造、欣赏、批评等无限循环的艺术的心灵之河中,需要与同学和老师分享。通过合作方式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5、,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学生还可以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阅读问题,接受大量他人的审美刺激,通过积累又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长期的大量采取合作交流方式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与他人的心灵碰撞中发生质变,极大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二、合作学习在课外阅读中的应用1课外阅读活动中的“合作”误区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由于教师认识上的误区,以及一些学生不知道怎么合作,造成了以下合作的误区:误区 1:将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小组讨论在课外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一些较为复杂
6、的问题,常常把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阐述观点。但实际情况却常常是尖子生唱主角,一枝独秀,侃侃而谈,而其它成员缺少共同参与,讨论结束后由小组长发言即可,没有体现出 1+1+1 3 的合作学习效果。误区 2:教师的合作意识不强有些教师认为,既然是课外阅读,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凭自己的感悟去进行文本解读,根本不需要教师的理性启悟。因而往往是提出要求后,便让学生自定学习内容,自选阅读方法,教师未起到应有的作用,阅读效果可想而知。误区 3:活动设计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深入研究教材,在没有吃透学生,抓住学生的质疑的情况下,设计合作问题,纯粹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例如,不考虑讨论题的
7、难易程度,设计的问题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从而不能发挥合作的功能。2合作学习在课外阅读中的有效实施的方法与常见形式有效的合作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及合作学习小组调查法。切块拼接法(Jigsaw) 。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搜集和筛选的能力。首先将学习任务分割成片断的学习材料,如学习杜甫的登高诗,可以将学习任务分为作家作品、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表达手法、语言风格等几个部分,将任务落实到个人。学生要出色地完成自己负责的这部分内容,由小组中学习相同内容的学生组成“专家组” (expert group ) ,共同讨论他们所要学习的内容,直至掌握。接着这些学生分别返回各自的小组
8、,轮流教其组员学习那部分内容。因为除了自己掌握的那部分内容外,学生们要想掌握其他的内容,唯一的途径就是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讲解,因而他们具有彼此支持的动机并表现出对彼此作业的兴趣。使得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向他人学习到更科学的方法,提高个人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共学式(Learning together) 。这一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刺客列传中“易水送别”一段,千古传诵。学生阅读后都表示被深深打动了,但是却没有一个学生能具体阐述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让他为之动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反应比较热烈,讨论中,学生渐渐发现,其实荆坷与乌江边自刎的项羽,与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怒发冲冠的岳飞,与拍案而起
9、的闻一多,与贝多芬,与哥白尼是那么的神似。他们身上的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与自然、与社会、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共同营造了一种悲壮的氛围,正是这悲壮,激励了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共学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合作,找到了几近完美的答案。共学式还使学生通过共学实践,掌握了概括主题的诀窍,即不能就事论事,而应在具体事实的基础上抽象地概括,揭示出结论的普遍意义。明白这一诀窍,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理解能力会有所提高。而且,这一次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对学生一次成功的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言情小说、动漫游戏中走出来,认识到生活中可以有温柔缠绵,更必须有壮怀
10、激烈。合作学习小组调查法(Group investigation) 。这一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将学习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子课题,每个小组负责其中的一个子课题,并开展必需的活动以准备小组报告。最后,每个小组做一下介绍或展览,向全班交流他们的发现。该方法不求答案统一,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目的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文本进行讨论探究。有学生对课文过万重山漫想中“三峡变成人的跨下座椅”一句提出了质疑: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其实也破坏了自然,当今世界应该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结果必然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这个问题其实己经跳开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狭隘圈子,而是涉及到大语文的范畴,与社会热点相关性强,是对师生已存在
11、的思想观念的一次强有力的冲撞,也是对师生的学识是一种考验。合作小组可以分别从社会、地理、历史、政治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自己小组的观点做佐证。对这一问题该如何作答己经不是学习的目的,而在质疑与解疑的探索中形成的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的态度却能让学生受益非浅。有效的合作提高阅读能力的常见形式则有如下几种: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就课外阅读的时间来看,每周 100 分钟的阅读课显然是不够的。为让学生时时能读到书,时时有书可读,可倡议班委会、团支部组织成立“图书角” 。图书角的图书一部分由老师和学生捐献,一部分从班费出资订购,由班级干部负责管理,并填写“图书角”图书借阅登记,掌握借阅情况。在班级建
12、立图书角,能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学生课下随时交流心得体会,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建议学生在宿舍建立读书角。一个宿舍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个读书小组,完全可以做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披穷古今书,事事相酌量” 。这种阅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能够寻求娱乐和心理的满足,同时受到情感的陶冶,获得精神的享受。阅读笔记展览。教师对所有学生的阅读笔记做常规性检查,检查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将优秀的阅读笔记在班级内展览,允许对参展笔记品头论足,评选出最佳阅读笔记。学生们对读书笔记精心设计,苦心经营。有的把阅读笔记办成了文摘小报,勾花边、编目录、拟序言,美不胜收;有的把阅读
13、笔记当成了读书札记,配以题图插花,自家点评,读书感悟,颇富哲理。读书笔记本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兴趣,更凝聚了他们的心血。拥有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设计精致的读书笔记,就等于拥有一份自得其乐的良好心境,拥有一片色彩缤纷的自由天地。同学们在评比展览中获益匪浅,很快就知道应该记什么和应该怎样记了。阅读心得交流。为使阅读交流更有针对性,应预先设计问题、布置阅读内容。如笔者为学生设置的三个问题:(1)某某杂志或报刊介绍(重在观察说明) (2)我更喜欢某某期刊(两本之间比较)(3)我最喜欢某某杂志或报纸(三本以上比较)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阅览室,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分析书刊的内容形式,在比较中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
14、阅读对象,逐步形成对某些特色书刊的特殊关注,养成品读兴趣。教师也可参与读书交流,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告诉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学生,这样产生的效果就不仅能增长学生知识,更能产生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感召力。演讲辩论会。演讲辩论会是当前蓬勃开展的语文课外活动,也是督促学生阅读的有效手段。教师可针对演讲和辩论的基本形式、基本要求给予学生指导。教师还要事先拟好演讲或辩论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精心查阅资料,认真准备,记下大量的笔记,做大量的读书卡片。学生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细致,那么,在演讲台上,他们就会沉着冷静、态度从容、引经据典、慷慨陈词;辩论会上,他们也会短兵相接、唇枪舌剑、谈古论今、妙语连珠,展示出良好的学识风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演讲辩论的成功,会大大激发阅读兴趣,巩固阅读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备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 。通过合作方式提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的目的,是从学生主体意识出发,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空间,形成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意志品质及情感的发展,养成不断追求新知识自学的习惯,养成主动积极、科学严谨、不屈不挠的态度和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作者单位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