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解题技巧.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344795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推理解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逻辑推理解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逻辑推理解题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逻辑推理解题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逻辑推理解题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快速制胜技巧(1)公务员考试等公职考试判断推理中逻辑判断题考点内容丰富,形式变化灵活,熟悉普通逻辑常识的同时了解掌握快速阅读、快速解答的方法和技巧,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途径。 本文通过实例剖析了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招之条件能确定 相关做推演。考试中逻辑判断题题干必然要给出一些确定的或不确定的条件,然后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条件快速求解。面对试题,从哪里“撕开裂口”,然后让解析的思路一气呵成,这是快速解析的关键。当题中已经给出某个确定条件时,这个既定的条件就是切入点,继续搜索与其相关的条件关联推演。然后,把推演的结果再作为确定条件,继续寻找相关条件推演,直到完成求解。这样的方法称

2、做“关联推演法” 。既定条件是指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的条件。如: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北京人是翻译。凡属假设的语句或否定的语句,都不是既定条件。如:若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则北京人是翻译。(假设的条件未确定)上海人不是医生。(否定的条件未确定)提示:1. 有些看似否定的语句,实际是既定条件。如:甲不是女的。 可知甲是男的。2. 在直观上不能确定的条件,但经过相关关系可推断出既定条件。如:甲、乙、丙三人分别是警官、检察官和法官,甲和法官是朋友,乙和法官是同乡。 可推知丙是法官。关于条件能确定,相关做推演这一逻辑判断快速制胜技巧的运用见下文实例。例 1. 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

3、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 乙的车不是白色的。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010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82A. 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 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 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 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答案: C解析:(1)确定条件是:丁说真话。丁说: “有红车的人说真话”,从这个条件入手,找与“红车”相关的条件推演 ;(2)乙说的话与红车相关,乙说:

4、“丙的车是红色的。 ”可以推出乙、丙都说假话;(3)根据丙说假话,推出丁是蓝车 ;(4)根据乙、丙说假话,推出甲说真话是红车、乙是银车、丙是白车、丁是蓝车。例 2. 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2009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97由此可以推知( )。A. 甲不是湖北人B. 河南人比甲年龄小C. 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D. 湖北人年龄最小答案: D解析:(1)先根据两个与 “河南”相关的条件: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推断:甲和乙都不是河南人,继续推断:丙是河南人。(2)通过题

5、干中两个“ 否定的条件”,推断出确定条件“丙是河南人”。再从这个确定的条件入手,找相关的条件推演。(3)已知:丙比湖北人年龄大,比乙年龄小,可推出 D:湖北人年龄最小。如图:湖北人 丙乙右侧为年龄大者(甲)(河南人)(山东人)以上排列可见,甲是湖北人,年龄最小。例 3. 如果选购了股票,则不能投资期货 ;只有投资期货,才能投资邮票;或者投资邮票,或者投资外汇;但是最近投资外汇风险太大,不能操作。据此,可以推出( )。 2009 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C 类-47A. 选购股票 B. 不选购股票 C. 不投资邮票 D. 不投资期货答案: B解析:(1)整合题干:股票不期货邮票期货

6、邮票外汇-外汇(2)由确定条件“-外汇”入手,由(3) 、(4)可推知“投资邮票”;(3)现已确定“ 投资邮票”,再由(2)、(1) 可推出“-股票”。例 4. 华仔、荣光和陈龙分别饰演或者甲、或者乙、或者丙三个角色:陈龙第一次与荣光的女友在剧中扮演既幽默又滑稽的角色。剧中甲是舰长的下属,乙是甲的助手。饰演舰长的人扮相最沉稳,剧中有恋人,但在生活中没有。由此可见( )。A. 华仔饰演丙 B. 荣光饰演丙C. 陈龙饰演丙 D. 华仔饰演乙答案: A解析:(1)题中能确定的条件是:演舰长的人扮相最沉稳,剧中有恋人,生活中没有;(2)与“沉稳 ” 和“ 生活恋人 ”相关的条件是:陈龙第一次与荣光的女

7、友在剧中扮演既幽默又滑稽的角色。可推知:舰长是华仔扮演。(3)再根据:剧中甲是舰长的下属,乙是甲的助手,可推知甲和乙都不是舰长,而丙是舰长。提示: 题中“ 谁是甲”“谁是乙” 就无需再推断了。例 5. 甲、乙、丙三人,他们的职业有律师、医生和教师。已知: 2009 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77(1)丙的收入比教师高 ;(2)甲的收入和医生不同 ;(3)医生的收入比乙少。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职业?( )A. 甲是律师乙是教师丙是医生 B. 甲是教师乙是医生丙是律师C. 甲是教师乙是律师丙是医生 D. 甲是律师乙是医生丙是教师答案: C解析:从确定条件(2)、(3

8、) 入手,可推出医生既不是甲也不是乙。医生是丙。排除B、D。现在已经确定医生是丙,找与医生相关的条件进行推演。由(1)、(3) 可知乙不是教师,因此,乙是律师。提示: 关联推演法在逻辑推理中是最基本的方法,是解决分析问题从哪里入手的重要思路。概念关系推理、充分命题推理等都要用到这个方法。总结:快读发现确定条件,搜索与其相关; 快解 绕过其余干扰,连续推出答案。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快速制胜技巧(2)公务员考试等公职考试判断推理中逻辑判断题考点内容丰富,形式变化灵活,熟悉普通逻辑常识的同时了解掌握快速阅读、快速解答的方法和技巧,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途径。 本文通过实例剖析了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招

9、之条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如下思路的试题:甲说:我会游泳;乙说:甲不会游泳;丙说:乙不会游泳;丁说: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以上只有一个人说假话,那么究竟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谁会游泳,谁不会游泳?这类试题中的条件都没有确定,但其中的矛盾显而易见,这就是典型的利用矛盾解析的试题。细数历年真题, “矛盾” 类试题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反复出现。解析这类试题,关键是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判断中,如果一定存在一个真、一个假的情况(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 ,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是矛盾的。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 就构成了逻

10、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 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那么,无论是只有“一真”或是只有“一假” 的情况,这“一真”和“一假”都包含在矛盾命题中,其余命题的真、假就完全明确了。如:在只有 “一真”的情况下,这个 “真”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题就都是假的;反之亦然。了解了这些常识,就可以用“锁定” 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根据:甲说:我会游泳乙说:甲不会游泳这两个人的话是矛盾的,必有“一真” 和“一假”,再根据题干条件:只有一人说假话。那么这个说假话的人就在甲和乙之间,其余的丙和丁都是说

11、真话的。根据丙的真话“乙不会游泳”,断定:乙不会游泳;再根据丁的真话“ 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断定:除乙外,其余人都会游泳。至此,所有的疑问都清楚了:甲、丙、丁都说真话,也都会游泳;只有乙说假话,且不会游泳。这是为说明矛盾类型题的“解析原理”设计的一个简单例题。下面通过历年真题实例解读考试中这类逻辑判断题。例 1. 国王要为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最聪明勇敢的女婿,他向所有的求婚者宣称他已经把公主和两只狮子分别关进了三间房子,然后在三间房子门上分别写了一句话,让求婚者们去打开自己认为可以打开的门。第一间房门上写着:“这间房子里有狮子。 ”第二间房门上写着:“ 公主在第一间房子里。 ”第三间房门上写着

12、:“这间房子里有狮子。 ”其实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据此可以推断( )。 2009 年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92A. 公主在第一间房子里 B. 公主在第二间房子里C. 公主在第三间房子里 D. 三间房子里关的都是狮子答案: C考点:逻辑矛盾解析:(1)整合题干:第一间:“有狮子”;第二间:“ 公主在第一间”;第三间:“有狮子”。(2)根据题干条件“ 只有一句真话”,选择“找矛盾”解析, 、矛盾,真话必在其中。由此推出,第三间房门上写的是假话,所以,第三间房子里没有狮子。因此,公主在第三间房子里。 例 2. 关于某公司职员的工作状况进行如下三个描述:“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

13、守”, “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 “文茜女士恪尽职守”,其中有两个描述是假的。 根据题干,仍不能确定下面哪个选项的真假?( ) 2009 年北京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7A. 文茜女士未恪尽职守 B. 该公司所有职员都不恪尽职守C. 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 D. 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答案: B考点:逻辑矛盾解析:(1)“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与“ 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矛盾。其中必有一真一假,唯一的“ 真”就在其中,所以:剩余的“文茜女士恪尽职守” 必然是假的。(2)接续推出“ 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必然假,因为“文茜女士不恪尽职守”。唯一真的是“该公司

14、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 。(3)于是可知:A 真,C 真,D 假。而 B 真假不能确定。例 3. 黄某说张某胖,张某说范某胖,范某和覃某都说自己不胖。如果四人陈述只有一个错,那么谁一定胖?( ) 2009 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86A. 仅黄某 B. 仅张某 C. 仅范某 D. 仅张某和范某答案:B考点:逻辑矛盾解析:(1)题干确定的条件是:四人中只有一人是错的;(2)条件有矛盾的是“ 张某说范某胖、范某说自己不胖”,他俩之中必有一真一假,那么黄某和覃某就是对的;(3)由上述可推出, “覃某说自己不胖”“黄某说张某胖”都为真。例 4. 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

15、收到一笔 10000 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 2008 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76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A考点:逻辑矛盾解析:(1)题中乙和丁所说矛盾,四人唯一的真话在这两者中,其余二人的话都假。(2)从甲的假话“ 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即可推出:钱是甲捐的。总结:快读

16、遇到真假变化,不必详读分清。快解揪出逻辑矛盾,剩余真假自明; 倘若真假未明,辅助假设可行。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技巧之七公务员考试等公职考试判断推理中逻辑判断题考点内容丰富,形式变化灵活,熟悉普通逻辑常识的同时了解掌握快速阅读、快速解答的方法和技巧,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途径。 本文通过实例剖析了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招之“以偏概全”错 部分不推“全” 。“部分不推全 ”是论证分析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分析原则。违反了这个原则,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所谓“ 部分”是个别性现象,指非整体性属性,包括一些、大多数“全”则是相对部分来说的全称概念,如都、任何、所有顾名思义, “部分不推全”包括

17、个别现象推不出整体现象、少数现象推不出多数现象、用某一类的性质推不出不同属性的其他类属性等。这个原则可引申到机械类比或样本不足的归纳推理。如:发现某地区某几个人长了 6 个手指,就断言:这个地区的人都是 6 个指头。这就是样本不足的归纳,犯了常言中“ 以偏概全” 的逻辑错误。这类题是公务员考试常见的试题。 例 1. 一位退休教师说: “老师最喜欢的是成绩最好的学生,我也是这样。现在回顾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才发现:一个学生成绩好不等于他将来的事业很成功。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的人读书时成绩很好,有的人后来事业很成功,但是却没有一个当年成绩最好的学生后来在事业上很成功。 ” 如果该老师说的话为真,以

18、下哪项也必然为真?( ) 2009 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83A. 该老师当年最喜欢的学生后来在事业上都不是很成功 B. 后来在事业上很成功的学生中,有的是该老师当年最不喜欢的 C. 该老师的学生中,当年成绩最差的后来在事业上也都不成功 D. 凡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毕业后在事业上都不会很成功 答案:A解析: (1)整合题干: 分句 1:老师最喜欢成绩最好的学生; 分句 2:一个学生成绩好不等于他的事业很成功; 分句 3:该老师的学生,没有一个成绩最好的学生后来事业很成功。 (2)根据分句可知“该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后来事业不很成功”,因此选项 A 是答案。 提示: 题干“我所教过的

19、学生”推不出“凡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 。因为从一个老师不能推出所有老师。例 2. 中医是很多中国人的骄傲,但最近有专家发起的一个“取消中医”的签名运动,认为中医“文化上,不主动寻求进步,不属于理性而科学的医学;滥用自然资源;整个中医不仁不义,欺骗患者” 。从这种现象可以推出( ) 。 2008 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72A. 中医功效不容置疑,取消中医只是哗众取宠 B. 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不理解、没有信心 C. 虽然中医功效无可置疑,但该言论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医目前面临的一些困境 D. 此种言论纯粹是个人偏见,不值得一提 答案:C解析: (1)试题要求根据“一个现象

20、”推出结论。简明概括题干现象做分句(条件):现象(分句):有专家发起“取消中医” 的运动,认为中医“不求进步,不属科学;滥用资源;不仁不义,欺骗患者”。 (2)A、D 都是对现象中观点的反驳,不是从现象推出的结论,排除 A、D。 (3)从一个个例现象不能推出具有全称含义的 B 项,即部分不推全。答案为 C。 (4)C 项符合试题要求,首先针对现象“ 该言论”出发,然后推至反映出“一些”面临的困境,符合“ 部分不推全”的不完全归纳原则。至于中医的困境是什么并没有断定,起码遭遇激烈质疑的本身也是一些困境。例 3. 在北京奥运会前后,身穿速比涛公司生产的鲨鱼皮泳衣参赛的游泳运动员们几乎打破了所有的世

21、界纪录。这一旋风直接造成了运动员争相要求身穿这种新式泳衣,而和旧的、自己的赞助商决裂,这影响到了几乎所有的世界级大型体育用品品牌。 由此不能推出( ) 。 2009 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6A. “鲨鱼皮”泳衣大大提高了运动员成绩 B. 除了速比涛公司,其他公司没有制造出这样的泳衣 C. 赞助商一般要求自己赞助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穿自己品牌的泳衣 D. 所有世界级大型体育用品品牌都有赞助的运动员 答案:D解析: (1)整合题干: 分句 1:穿速比涛公司鲨鱼皮泳衣的运动员几乎打破了所有的纪录; 分句 2:运动员要求身穿这种新式泳衣,和自己的赞助商决裂,这影响到了几乎所有的世界级大型体

22、育用品品牌。 (2)根据分句 1“穿鲨鱼皮泳衣几乎打破所有的世界纪录”,可以推出选项 A“鲨鱼皮泳衣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 (3)根据分句 2“其他运动员要求身穿这种泳衣,与自己的赞助商决裂”,推出选项B“除了速比涛公司,其他公司没有制造出这样的泳衣”。 (4)根据分句 2“运动员纷纷与自己的赞助商决裂”,可推出选项 C“赞助商要求他们的运动员穿自己品牌的泳衣”。 (5)选项 D 后件加强,由“几乎所有” 推不出 “所有”,属于“以偏概全”的错误,因此入选。答案为 D。 提示: “大都、几乎” 等虽然不是全称,但也是很强的量项,推导“特称前提” 的结论,一定要坚持弱于前提、小于前提的原则。这类

23、题考查归纳常识。归纳分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同样道理,在以三段论、对当关系为基础的量化推理中,特称前提是不能推出全称结论的。对当关系推理同样不可以由特称命题推出全称命题(SIP 不推 SAP) 。总结:快读 简明阅读题干, 发现特称条件; (有些、往往、每当) 快解分析搜索选项, 全称坚决不选。 (都、全、大都、几乎)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技巧之九【阅读提示】公务员考试等公职考试判断推理中逻辑判断题考点内容丰富,形式变化灵活,熟悉普通逻辑常识的同时了解掌握快速阅读、快速解答的方法和技巧,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途径。 本文通过实例剖析了逻辑判断快速制胜十二招之概念有内涵 当心被偷换。在解答

24、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试题中,概念分析是阅读理解的重中之重。概念的内涵可理解为概念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含义理解得不准确,就会造成概念分析失误。粗略地说,分析失误有两种:一是受到偷换概念的误导;二是受到某种暗示的误导。例 1.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张某是人,因此,张某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2009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93以下哪项的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的错误最为相似?( )A. 人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我是人,因此,我是宇宙间最宝贵的B. 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因此你不是人C. 干部应起带头作用,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应起带头作用D. 干部应为人民服务,我是干部,所以

25、,我应为人民服务答案:A解析: (1)分析题干: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中的“人”是个集合概念, “张某是人”中的“人”是个体(非集合)概念, “张某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所犯的错误是偷换概念。(2)A 项“ 人是宇宙间最宝贵的”的“人”是集合概念, “我是人”中的“ 人”是个体概念, “我是宇宙间最宝贵的” 所犯错误是偷换概念。答案为 A。(3)选项 B、D 是正确推理;选项 C 是无效推理,但与题干“偷换概念” 的错误形式不同。例 2. 要对社会现象作详尽的了解、探索,便一定要走进现实社会中找资料,绝不能凭空臆度。要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建立有关的理论,不能没有实质的资料,以供验证理论之用。所以( )。2009 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88A. 从事社会研究的人,一定同时也是从事实践工作的人B. 要从事社会研究,不能不从实际工作中收集资料C. 依据实质的资料做社会研究,则不具有理论D. 社会研究只需有实质的资料就可以了答案:B解析:(1)整合题干:分句 1:要了解社会现象,就要走进现实社会中;分句 2:研究不能没有实质的资料。(2)选项 B“要从事社会研究,不能不从实际工作中收集资料”是题干的同义转述,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