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人才.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344799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人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道德与人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道德与人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道德与人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道德与人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道德与才能谁更重要?(反方)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 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 与规范,具有 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 观念。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它从根本上决定并解 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我说才能比道

2、德更重要,并非等于说可以缺德!德与才,即使二者都很重要, 还是可以分清哪一个更重要。人性是真实的、自然的、永恒的,在人性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人们无法用人性来指责别人或赞赏别人,也无法用人性来自我 标榜。道德是虚幻的、人为的、易变的,在道德面前人被分成三六九等,所以人们可以用道德来指 责别人或赞赏别人,也喜欢用道德自我标榜。把人性问题道德化,是小题大做。把道德问题人性化,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几千年人类的文明史,人性并没有 发生过丝毫的变化。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不分年代,恰恰是统一的人性把我们每一个人完完整整地定格成一个人。只有在人性 这个层面上,人人平等的普适法则才有了最坚实的基础;只有在人性这

3、个层面上,不同的人才能真正地理解 对方;也只有在人性这个层面上,那些 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打 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沙士比亚的戏剧经久不衰, “哈姆蕾特”、 “李尔王”、 “威尼斯商人”、 “训悍记”等等作品创造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影响了东西方一代又一代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能改变人性,我只是把人性刻画出来呈现给你们看。金庸先生一生写了 14 部武侠小说,我 认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当属 笑傲江湖。因 为这部作品对人性刻画得最深刻、最真 实。 聪明耿直且心怀正义的令狐冲,满嘴仁义道德而内心却极其阴险歹毒的岳不群,走火入魔却也情深意重的东方不败 ,目空一切却能在地牢 隐忍多年的任我行

4、,这一个个人物触动了多少 读者的心灵?一部作品,通过对人性的真实 刻画,能 让越多的人从中找到自己影子,就越成功。但凡服务于政治宣传的作品,无法真正深入人心,不会长久;但凡执迷于道德高调的作品,也无法真正深入人心,同样不会 长久;只有真实刻画人性的作品,只有尊重人性的作品,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才能长久。人性是那样稳定,是那样强大,凡是与人性发生碰撞的,不论经历过怎样的波折,最终都要给人性让路,所谓的道德也不例外。试想,儒家文化传唱的郭巨“ 埋儿救母”这种灭绝人性的“孝道”怎能行得通?封建时代为妇女制定的不但要“从一而终” 还要裹上“ 小脚”的这种违背人性的道德要求如何能有生命力?“ 无私奉献”这

5、种违背人性的教条如何深入人心?过去,我们中国社会还一度把同性恋和婚前性行为也看成是道德问题,当然 现在还这么认为的就少多了。在与人性较量的过程中,道德节节败退,道德所固守的阵地也越来越小!现代管理是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德在管理上只能当“情话”说说,不可当真。大家都清楚,管理上,会计和出纳必须分开,这叫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任何一个人,无论他的德如何可靠,都不可以兼当会计和出纳。就是 这样一条简单 清晰的管理原则。在道德方面,道德能把人分成三个“ 级别”,即缺德、不缺德和高尚。绝大多数人都被放在“不缺德”这一级别,而这一级别又很不稳定,想着自己 应该很 “高尚”,可是随时都有可能轻易

6、就被别人打入“缺德” 的级别,好危险。即使你有幸被某些人划入“高尚”的行列,可是仍有可能同时还被另一些人认定为“缺德”,好郁闷。所以,颠来倒去,都是缺德、不缺德和高尚这三样,好乏味!在才能方面,人与人又有多大不同呢?不同可大了。首先, 这 才能分专业门类。如果说谁有才能,那大多是指在某个专业门类 的才能。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多、越来越 细的今天,能让人表现出才能的专业门类早已经远远超出 360 行,有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一个人在某个 专业门类里是庸才,在另一专业门类 里很可能就成了技压群雄的高手。早已闻名全国的智障人舟舟,以他那无与伦比的模仿音乐指挥的才能震惊中外。看来,对于任何人的才能,我们

7、不应轻易说有没有,实际上关键在于有没有被 发现。在同一 专业门类 里,才能也分高下多个级别。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大多是这种情况的。就拿围棋选手来说,分职业和非职业, 职业选手还分为九个段位。这还不算,还会根据职业选手的比赛成 绩得出他们的等级分,这等级分可以把几百名乃至上千名选手排出名次。所以,在才能方面,人的区别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变化,有趣得多。所以,涉及人的不同表现,道德给人的展现空间要小很多,而才能给人展现的空间要大得多!认定一个人的才能更多的是依靠一些客观的指标,其 过程主 观的成份比较少。而道德 这太主观,太易变。也许你的上司在你的心目中一直属高尚级别,可是一个小道消息就足以使你把

8、他从高尚打成缺德。也许在这 件事上显示此人很高尚,而同时在另一件事上则又显示此人很缺德。涉及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与道德有所不同。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的才能完全是这个人自身的特征,或者说一个人的才能完全是装在 这个人的头脑里的。静态地看,一个人的才能与此人身外的环境关系不大,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天生的成份。只是才能的发挥和积累与环境有较大的关系。从与环境的关系 这一角度对照来看道德,尽管很少有人真的认为道德有天生的成份,但确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应该也是此人自身的一种特征,或者说一个人的道德似乎应该完全是装在此人心中。在多数的的观念中,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似乎与 环境关系不大,尤其是一个成人、一个

9、在道德上已经“ 定型”的人,他是否是所谓好人就与环境的关系不大了。其实,这种观念很不可靠。历史上有个典型的真实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裴矩一生跟随过北齐、隋文帝、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德、唐高祖、唐太宗,共三个王朝,七个 领导,在每一位领导手下混得不错。他看出隋炀帝好大喜功,提议并亲 自主持了多项劳民伤财的“ 形象工程”,深得隋炀帝赏识。裴矩还唆使隋炀帝发动了讨伐辽东的战争, 战争打了很久, 战事也不 顺,耗费巨大,最终导致隋朝灭亡。根据裴矩的这些表现 ,他是典型的 “佞臣”,属于有道德污点的人。按照今天企业招聘的观念,很难想象哪家企业敢用裴矩 这种人。然而,裴矩后来还是被更“牛”的唐朝接纳了,成

10、为唐太宗手下的民部尚书。唐太宗非常痛恨官 员贪赃受贿 ,为了考察官员们的德行,他暗中派人故意向一些官员行贿,其中有一名掌管 门禁的小官接受了一匹 绢。唐太宗非常气 愤,执意要杀掉这名受贿的官员。而裴矩却出面 劝阻:“ 此人受贿,理应受罚。可是,陛下您是故意引诱别人犯罪,如果这样就把他 杀了,恐怕不符合用礼 仪道德教化人的原 则。 ”唐太宗大为感慨,还特意召集一些大臣说:“裴矩敢于当面向我表达不同意见,而不是心存不满却一味地在表面上顺从我。如果大家都能向裴矩 这样, 还要我担心天下不会大治 吗?” 裴矩本是前朝的“佞臣”,到了唐朝却成了敢于直言的“忠臣”, 对于这一变化过程,司马光在资质通鉴里有

11、这样的评论:“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 则佞化 为忠。 ”看来,人的道德与具体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台湾明基集 团 的创始人施振荣在谈到员工的德与才时曾说过:对企业来说,员 工的才比德更重要, 员工的德与企 业文化有关。要说德与才哪一个更重要,还 有一个考察角度。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无德有才的人比有德无才的人更危险,前者会给公司或他人造成更大的 损失。 这 种似是而非论调很容易迷惑人。葛洲坝工程是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在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留下了最多、最典型的故事。当初,关于这项工程的上马与否就有过激烈的争论,最 终还是以 时任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等人为代表的“上马”派胜利了,工程于 1970

12、 年 12 月被正式批准上马了。具体负责这个工程的张体学还亲自向周恩来总理立下了“军令状”:“ 如果葛洲坝出了问题 ,我就把脑袋挂在天安门城楼,向全国人民谢罪!”就是这位张体学,以荒唐透顶的“三边政策”(边施工、边设计、边勘探)指导葛洲坝前期工程的建设,导 致工程危机四伏、 险象环生。工程被迫于 1972 年底停工,耗费2 亿 6 千万人民币就这样买了一个教训。张体学并没有掉 脑袋,而被推倒重来的葛洲 坝工程还是由当初反对上马的林一山挑起了重担。至今都没有谁 会怀疑当初力主葛洲坝上马的如张体学这样一些人的道德,可是 这些人的所体现出的“ 才能”的的确确给国家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其实,企业里类

13、似的情况更常 见。每年世界各地都有 为数不少的大公司的高官被董事会炒掉,大都是这些高官业绩不理想甚至因决策失误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案例,国内一公司聘请了一高管,上任后就力主上马一套 ERP 系统。折腾了一年,花了一千多万,安装了这套系统的公司处 于骑虎难下的局面,公司上下怨声载道,这位高管也干不下去了,只好留下 ERP 那个烂摊子辞 职走人。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那位高管有道德问题,而那家公司也承认,高估了那位高管的能力。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企业也好,组织也好,如果在能力方面看错一个人,将会造成极大的甚至是难以想象的损失,轻者损 失资金或财务,重 则危及人的生命,就象一起起因工作疏忽

14、造成的空难那样。反对者会拿 911 说事,他 们说如果恐怖分子不 发动袭击就不会有 911。事实上,根据美国独立调查委员会完成的 911 调查报告,在 911 发生前,美国政府至少有 10 次以上的机会可以避免 911 的发生,而大都是因 为所谓的“ 疏忽”错失良机。要说要说德与才哪一个更重要, 还有一个考察角度。有些人在道德上有疑点,却 拥有重要而超常的才能。敢于重用这些人,不但是值得尝试的,有时更是必要的。前段时间热播过的电视连续剧暗算,是根据小说 绝密 701改编的。小 说绝 密 701又是根据真实故事完成的。就说破解“光密” 那段吧,电视剧里把黄依依还适当美化了一些,在小说里, 这位从

15、美国回来的数学女博士,纯粹就是一个在两性关系方面相当开放、相当随便的人,这在我国 60 年代的环境里,更是难以接受,对于一个从事极其特殊(破解敌方 电台密码)、极其严肃、极其保密工作的 701 这样一个机构来说,更是不可想象。而 701 的安副院长就是看中了黄依依的才能,忍耐了黄在生活上的放荡,顶 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 对她大胆重用,并始终相信她的能力。最终证明,安副院长“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胸和胆识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世界上,比缺德更严重的是缺才 。如果真的出 现了很 严重的缺德,一味用道德高调进行谴责不如用有效的才能来制约缺德行为的发生。四、 “道德挂帅”的魔障我相信,

16、适当地探讨环绕问题 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我 们进一步搞清楚 问题答案的意义。德与才,哪一个更重要?这个 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明确的、 简单 的。可是,在我 们这样一个拥有厚重历史的国度里,一个简单问题 的简单答案不是被扭曲成 “博大精深”,就是被扭曲成“玄之又玄”,要么就是被扭曲成“礼仪廉耻”。与此问题有关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背景是,两千多年来,我们这个社会长期被“道德挂帅”的魔障所笼罩,涉及对任何事物的 评价,无 视真伪之别,忽视对错之分,却极端注重在道德方面的好坏之争。“道德挂帅”有三种显而易见的表现。表现一:道德高调泛滥。道德高 调自古就有, “温、良、恭、俭、 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17、下”,“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 ”,“内圣外王”, “以德报怨”,直到如今类似“向某某学习”等等句式。这些教导人人都争当孙子的道德高调泛滥,占据了主流 话语 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民众对事物实质的探求。我曾在网上与几位培训师有过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对学员来说,培训师的那种特质是最重要的?与我争论的那几位培训师坚称,培训师的道德(人品)是最重要的。他们的理由有二,一个理由是道德(人品)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连人都做不好,还怎么做*?另一个理由是培训师为人师表,必 须以德服人,云云。我反问他们,学员们听培训师讲生产管理或营销管理的课程,还会在乎 这位培训是否包养二奶 这种问题吗?更有一位培训师,在

18、网上强烈呼吁广大培训师要不断修炼“大爱”的信念,说培训师因职业特殊而需要拥有更多的爱心。这种论调一下就让我联 想到一些邪教的歪理邪说。我觉得,呼吁培训师们加强课程创新、拒绝剽窃他人成果会比倡 导空洞的“ 大爱”更有意义。我总想,在我 们这个社会,对于任何一项工作,如果要人们说出干好 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条件,那很多人的习惯性反应往往就是道德。我曾指出,在日常话题中唱这种道德高调,是出于三种心理背景:一是为了掩饰其成就的空洞,二是为了掩饰其学识修 为的浅薄,三是 为了显示他自己 “很道德”。表现二:道德标签乱贴。由于道德高 调泛滥,就使很多民众习惯性地乱贴道德标签。就像大家经常见到的,为数不少的人总

19、 喜欢给别人的观点贴上(主要是 负面的)道德标签,并 进而指责对方的“态度”或心理动机,于是人身攻击就来了。不久前 “品三国”的易中天和“水煮三国”的成君忆在一电视节目里坐到了一起,可是那成君忆一上来就指 责易中天给曹操“翻案”属于“道德感”有问题,甚至指责易中天“伤害别人的灵魂”,云云。那天成君忆的表现恰好印正了已顾著名作家王晓波在道德与论战中的观点:在我们这个社会,本来是争论谁对谁错,常常演变成争论谁好谁坏。人们 把过多的精力用在乱贴道德 标签上,不但会破坏正常的探 讨气氛,更会抹杀追求真理的努力。需要强调的是,人们不但习惯于给别人的观点贴上道德标签,也喜欢给自己的观点贴上道德标签,当然是

20、高尚的道德 标签 。比如以辱 骂别人卖国以彰显他自己很爱国,以指责别人自私以彰 显他自己很无私,以痛斥别人阴暗以彰显他自己很光明,等等表现三:道德言行分裂。前两个表现必然引出这第三个表现,即 长久以来我们有很多国人的道德在言行上是分裂的,而且是习惯性的分裂,以至于 这些国人自己也不大容易察 觉。先看看我们的千古“圣人” 孔子是如何“ 分裂”的。李敖大师曾就论语中的记录这样评价孔子的言行:虽然孔子之言遍天下,但是孔子之言见诸行事却是困难的,即使孔子本人,他奔波一 辈子,又被困又挨饿,最后还是不能得君行道。至于他的人生箴言方面,合乎人情而能行得通的,也不算多。它们许多都是空洞的、拿来说说的,并不能

21、真的去实行。例如“三年之丧”,孔子的几个学生以外,据我所知,只有清初的颜习斋彻底实行了,彻底实行的结果是大病一场。又如“温、良、恭、俭、让”,甚至孔子本人,都不能算是这种人物:呼号鸣鼓攻人,且以杖敲人膝盖,这哪里是“ 温”?骗蒲人, 见南子, 这哪里是“良”?使孺悲 尴尬, 这哪里是“ 恭”?不吃这个、不吃那个,这哪里是“ 俭”?舍不得卖车葬颜回, 这哪里是“让”?故孔子的许多教条,并不是时时可行、事事可行、人人可行,不可行而硬要行,于是只好言行不一,人格分裂。我们的千古“圣人” 尚且如此“分裂”,那我们这些今人又如何呢?余秋雨老师在凤凰视卫“秋雨时分”节目里曾讲过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个故事几年前

22、的一天,我应邀参加一个有关重建当代公民道德的座谈会,很有趣,有几所大学的人文学科的教授参加。其中有两位中年教授的发言让人一听觉得高不可攀,他 们提出,当代中国青年的道德风貌应该是汉代儒生、魏晋高僧加英国绅士,把这三种人品 风貌结合起来。 对此,有三位白发苍苍的老年教授强烈反对,他们主张,当代中国青年的道德 风貌, 还是应该以现代革命 战争年代的英雄烈士作为基准。他们的发言使我再一次看到了自己告别已久的高校文科教授的水准,至少是部分水准了。但是更重要的是,我还注意到了他 们的一些举止细节。他 们中有两个人 迟到了,进来的时候快步走到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面前热烈地握手,但是他 们完全不在意当 时正好有

23、人在发言,被他打断了。这几位教授都是抽烟的,在会议中间还隔着桌子把香烟 丢来丢去,而小小的会议室里还有不少女士在里边。我还 甚至于发现,在散会的 时候坐 电梯下楼,他们在进电梯的时候也没有掐灭香烟。这次会议以后我想了很久,汉 儒、高僧、绅士、英雄、烈士,全被裹卷在他们随口吐出的烟雾里边了,再也看不清面目。这不是他们的言行不一,而是中国文化的 习惯性分裂。抬头谈天,似神似仙;下脚入地,似寇似丐。是知识推动社会发展还是道德推动社会发展?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道德在里面只是起到 约 束人的行为的作用。唯才论:这种理论的含义是用人只以才干来提拔,不考虑其道德品行,持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就是三国时

24、代的曹操。曹操曾 经说过:无论鸡鸣狗盗之徒,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获得重用。确实,曹操在用人上气度宏大,三教九流,无所不用,郭嘉在分析曹操十胜、袁 绍十败时曾经指出:“绍外宽内忌,所任唯 亲戚,公外 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 ” 比如曹操并不因为外人忠于旧主或对自己谄媚而模糊选才用才的标准。蔡瑁、张允卖国求荣,曹操虽一时利用,但心中却早有处置。汉中杨松,贪财卖主,献城给曹操,仍被曹操斩首示众。而对忠贞的张辽、文聘,弃暗投明,曹操慧眼识才,不仅由衷赞赏,而且加官晋爵,委以重任。特别是晚年,重用与自己意见相左而非常有才华的司马懿,最 终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把唯才是举的思想运用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25、德与才的辩论,才更重要(1)中日之 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今天的中国人中,成人 识 字率才 815,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人口的 15以上,寓教育 现代化的起限相差 85;大学毛入学率 为 5,离教育现代化起限 30相差 25。相比之下,日本才不愧重视教育的美名。日本早巳达到了 100的小学教育和 100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 403,受 过 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 48;成人识字率近 100. 中日两国的教育相差多远呢?据估计,中国的初级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 1900 年的水平,落后 100 年;中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 1910 年的水平,落后 90年;高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 1920

26、 年的水平,落后 80 年。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日本 1920 年左右的水平。 (2)古代的以才能的标准来推 举人才魏武帝曹操更为突出。他下过三个命令,要不拘品德,登用人才。甚至说:“ 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 术”的人,都应该由地方官吏保举出来,使他“ 得而用之”。这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百废俱兴的时候,“才”的需要尤 甚于“德” 。尚书说命曰:“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 其贤。”亦就是说 ,要按才能以任命官吏,按品德以评薪评级也。(还有一个汗武帝的例子,在对方举任人唯贤时可以用以反驳) (3)这是当今的例子 我们今

27、天要做的事情多, 专业分工又 细,如果以 “德”为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的标准,即使有超于传统道德以上的共 产主义品德者,如果一点不了解业务,也还恐怕不顶事。 何况今天之所谓“ 德”,还只是一些表面的组织性, 纪律性,革命性, 积极性而已。 “樊迟请学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圃”。可以想见,盛德如孔子,如果要他去领导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一定自认不如一个老 农民的。 现在改两句龚定庵的 诗,以结束这一点点感想罢:“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用人才。” (4)这个可以和我们的立下的那个 观点一起来反驳(“ 德”统率“才”,德才是“本”和“标”的关系,在这我们不仿假设德是王维所说的将军,才是士兵 这说法经不起

28、推敲。 有些人品德甚佳,但是没有什么本事,这岂不成了 “强将手下有弱兵”?还有些人品德不好,但非常能干,这岂不成了“弱将手下有强兵” ?这只能证明品德领导不了才能,经常“失职”。如果品德为“本”而才能为“标”,那么品德好的人才能必然高,根深叶茂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至于“好思想支配好行动”,则 与“才能”无关。一个人品德好自然会去做好事,但是这不等于他能做大事,因为干大事需要大才能,这大才能是不能从 “好思想”中产生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道德主义”,儒家是代表。为了突出道德,儒家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把“德”和“才”机械地割裂(不割裂无法突出某个侧面),尖锐对立起来,另一件是把“德”抬到压倒一切的

29、地位。 (5)这个可以拿来加强我们的 统治阶级任人时可以扬其所长,制其所短的 观点 还是套用司马光的那句老话吧“各随其长,授之位任”不必求全责备,各取一技之长吧。 (6)虽然然我 们 已经确立了才是德的基 础,但我 们也可以假设对方德是基础正确的前提下,然后去推出这个令他们难堪的结论:在有两万一千九百三十八人参加的最受尊敬的职业调查中,教授与学者以 44.86%的得票率高居榜首,为什么?请问这是为什么?因为教授与学者是拥有知识、拥有才干的象征,人们对他们的敬佩、敬仰,不正因为他们的才学吗?对于就德是才的基础,就以为德更重要的朋友,我想请你们思考这样 一个问题:人“ 吃饭”而“活着”是很重要的,

30、“ 吃”而 “活” 是人的第一本能,是一切一切的基础,可我们能说在人类社会当中,吃是更重要的吗?如此而言,我 们还有什么更高境界的追求呢?果真如此,恐怕对方辩友也要送其两个不雅之字了。 (7)这是才决定社会进步的论 据社会发展到今天,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今天我们的上天入地,这巨大变化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宇宙的精 华,万物的灵长的人的才干。几百年前马克思就已充分做出诊断的生产力,是推 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而今天,生产力中的首要决定因素科学技术难道仅凭高尚的德行,平庸的才学就能够去 发扬光大吗? (8)这个事例可以用在我们上次关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 讨论的论据在万恶的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宣扬女子无才

31、便是德,是 为了巩固对女性的统治地位,可见,“才”在封建统治者的心目中犹如洪水猛兽,是“ 才 “妨碍了他们对女性的统治。告 别了万恶的旧社会,党和政府大力地让妇女们学习文化知识,让她 们获取知识与才干,使我 们的半 边天告别做牛做马的日子,抬头做人。我们当今的女性更能屹立峰 头浪尖,与男性 们争耀日月,是凭她们的才干,可见,“才“是女子们抬头做人的脊梁。 (9)这例子普通了点,咱就看着用吧 爱因斯坦,牛 顿,祖冲之,居里夫人等等、等等,这些让我们永远记住的名字的人,是因 为他们以自己卓越的才能 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因为此他们才名垂千古。德高之士不 计其数,青史留名又有几人呢?在我们今天的

32、教育中,我们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因 为创新是民族发展进 步的灵魂。 (10)美女 爱英雄 对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无数有才之士,人们总以宽容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因为,人们懂得碧玉微暇而暇不掩玉的道理。我 们不常人这样说 嘛:年轻人有点这样哪样的毛病不要紧,他们可以慢慢改嘛。德行不足,我们可以容许他慢慢改。而才行的不足,我们允许他慢慢学吗?不能,我们总是 说,年 轻人,要抓紧时间学点本事呀!何轻何重,不言自明呀。自古美女爱英雄,美女爱英雄的什么,才干是也。多少佳人这样说:我就相中了他的才干。因为自古才子配佳人嘛,可见才干的珍 贵。所以,我方认为,当今社会,德与才相比,才更重要。(11)这段 辩词

33、我 认为可以提高印像分,呵呵 当今社会,德固然重要,但才更重要。当今社会,充满竞争,如果我们没有过硬的本事就很 难适应时代的发 展,很 难做出突出的业绩,甚至不能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讲“ 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我们怎么不说“德者多劳,多劳多得” 呢?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在人类现实社会中,人的“才”是最重要的。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教育得当,他必定可以有高尚的德行。可是才能是有大有小的。如果您的家里有一只猫,尽管它有非常好的“ 德行”,可是它不会老鼠,您一定会说这只没有用的猫。因为不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凭什么呢?凭的是它抓老鼠的才干。管理一个班级需要有管理班级的才干,管

34、理一个学校需要有管理学校的才干,管理一个城市需要有管理城市的才干, 我们今天的社会对一些干部提出了无为就是渎职的说法这是一个呼唤才干的时代,因为才干的可贵。能者上前,能者居之。知 识就是力量,就连我们今天的辩论也要凭我们的辩才呀,我能说因为我有非常的德行,我就可以把 对方辩 友驳倒了吗? (12)联系我国的国情社会在进步,社会在 发展。 弹指一瞬 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 了衰落走向振兴;战胜分裂走向 统一;挣脱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 要知道现在的社会已经是知识型的社会了,没有了才,谈什么社会发展?还记得毛主席说的话吗?“我们现在除了

35、做衣服,做书桌.飞机我们会做吗?拖拉机. 对方辩友请回答:没有了才,在 现在的社会中,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弗洛依德说过: “不管文明对个人的限制有多大,人总有办法来对付它。机智是现代人发展起来的最佳的安全阀”文明越发展,压抑越多,人 们就越需要机智。”没有了才,即使我们的德行是怎样高尚,你可以做什么?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我 们都可以活得这么 潇洒吗?要过那些靠朋友接济的日子? (13)德是人的一种美好的品行,我方观点是它非常重要,但是只有德是 远远不够的,比如说对方辩友是个品德很好的人,您 诚实、善良 ,但是您种不好庄稼,干不好工作,教不好学生,那您品德再好又能如何?还不是一样

36、误人子弟! 换言之德是才的一种,才更包括德。屈原忠心为国却落得投江自尽,难道对方辩友能说他的 “德”不行吗?当然,我 们不否认屈原也很有才气,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屈原的“ 才”还不够,如果他有雄才大略,他就可以挽救楚国。所以屈原的失败在于才不足,德有余,所以才比德更重要。诸葛亮七擒孟获,正是说明孔明善于用计,他知道以此才可收复孟 获,正 说明他的才气十足,运用“德”是“ 才”人的聪 明之处。请对方辩友对上面两例再做 阐述,德怎比得上才?清华的那个大学生(我们的海洋同学了)算是才人吗?他们不配这个称呼!屈原的才气远远不够是他失败的根底,他的投河与泼妇骂街有何区别?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人真的有点傻

37、!诸葛亮是因为才气过人才会征服孟获,否则的话别人怎么 办不到?自古有德者无数啊!下面我 继续阐述我方观点。 (14)这一段台 词本想晚上想和你 们讨论的, 语言表达能力不 过关啊,哎!也可以怎加评委的好感尊敬的对方辩友,我方从未认为德不重要,所以 我方也从不主张用一个道德品质不好、道德作风败坏的人去建设具有社会主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但是我要提醒 对方辩友目前的公务员考试还是以才为标准,因 为“ 德”的考察根本无从体现。正如对方辩友一样,我目前只知道你们很有才气,所以你们得以在这里滔滔雄 辩,至于德我们根本无从了解,难道对方辩友会因为我的“德”不再跟我辩论,而我方在这里辩论正是因为看

38、重了对方辩友的才气,由此可见才比德重要啊! 请对方辩友回答难道你们 是用你们的德来辩论的吗?如果是就不要展示你们的口才,如果不是那就是支持了我方观 点,才比德更重要! 补充 1:(这个和发过来的一条短信有点关系) 如果德大于才,请问你怎样表现发挥你的德,因为表现和发挥都是需要才的,你需要教育的才能,需要说话的才能,需要领导的才能,等等,如果你的才达不到一定的水平,你的德就永远不会被发现,不会起作用或者发挥的作用很小很小,即便你有天大的德却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企业 都可以挑选到德才兼备的人才,那人力资源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德才兼备”的人才固然是中西方企业最想要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39、人力资源部按照公司的标准,是永 远也找不到百分之百适合公司价 值观的人才的。因此我们更愿意问,在德、才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你首先挑选那一类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不管什么岗位、不管什么时候,在这两者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根据公司战略的需要,你会选择那一种人? 补充 2:(如果他们拿公司选人更注重德时拿这个例子说明现在的实际情况)可能许多人都会想,既然差别不大,那大家都应该选德为先、才为后的人才吧。其实这是中国企业以前的惯性思维,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使然。但现实情况是,据我们的实验和调查,中国企业在对人才的选择标准上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就上面这个问题,有人曾经抽 样调查过 100 家中国企业,包括国

40、有和民营两种性质的企业,结果选择德先于才和选择才先于德的企业数目差不多。 为 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的分析认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特 别是入世以后中国市场 的开放使得企业对人才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新兴行业和快速 发展的中小型企业,公司的战略基本上属于激进性和风险型,人才流动较大,因此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只要不违 反企业的规章制度,不 对企业做出损害行为,就是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重视的还是才,如果没有才,德是没有意 义的,他们降低了传统中国文化对于德的要求,以才 为先是他们公司 战略的要求。而相 对于此类企业,大型企业和传统行业里的企业,一般都先考 虑德,因 为这类 企业的发展已经相对进入稳定期,他们对于人才的要求首先应该是忠诚和品德,才可以放在第二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