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35381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 王欣 2011年 6月 27日 背景资料 2004年 2005年,我国华东等省份报告了不明原因发热伴全身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多脏器损伤的病人。 病人多来自丘陵地区,症状疑似流行性出血热 . 2006年安徽发现首例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 当年共报 10例, 1例死亡, 死亡病例有明确 “ 草蜱 ” 咬伤史。 此外,近年我国还有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天津、海南等省份,都曾出现该类病例, 且有死亡病例报告。 背景资料 2007年 5月河南发现首例 疑似 无形体病, 截至 2010年 9月 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 557例,死亡 1

2、8例 ( 3.23%)。 山东省卫生厅 9月 10日通报 蜱虫 致病情况,截至 9月 9日,山东省累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182例,死亡 13例( 7.14%) 河南此次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 5 8月, 发病年龄以 40 70岁居多。 背景资料 河南此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 潜伏期 1 2周 ? 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 40摄氏度以上。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目前这类患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病因尚不明确,起初以疑似无形体

3、病命名, 2010年 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 背景资料 既往至少怀疑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和 白蛉病毒能够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河南蜱虫叮咬事件 ” 的元凶已被锁定为一种 新型的布尼亚病毒 。 布尼亚病毒科 布尼亚病毒( Bunia virus)是具球形、有包膜和分节段负链 RNA病毒。 因首先从乌干达西部的 布尼亚韦拉 分离到本科的而得名。 布尼亚病毒科 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类有包膜的负链 RNA病毒,目前已知包括 200种以上, 是虫媒病毒中最大的一科。 1975年正式命名, 1980年被区分为四个属,即 布尼亚病毒属 、纳伊罗病毒属、

4、白蛉病毒属及乌库病毒属。 布尼亚病毒的感(传)染性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 脊椎动物 和 节肢动物(蚊 、 蜱 、 白蛉 等 ), 可感染小鼠, 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 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样的疾病、出血热及脑炎。 有蚊媒、蜱媒、白蛉媒 3种传播类型。 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 布尼亚病毒的变种 2010年 09月 12日, 中国疾控中心 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 “ 新型布尼亚病毒 ” 。 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 “ 新型布尼亚病毒 ”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变种, 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 布尼亚病毒的变种 卫生部组织专家制订了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 , 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对发现的感染病例,进行有效的界定和治疗。 目前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 初稿已完成。专家组已经将方案上报到卫生部,等卫生部批准后这个方案就可出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