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 氏 家 谱主编: XXX执笔: XXX重庆市铜梁序言我是谁?我的血脉,我的祖根在哪里?每个人都会问相同的问题,茫茫宇宙,浩瀚乾坤,水有源,树有根,溯本思源,寻根问祖这正是修订编写家谱的目的。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寻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修谱之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次修谱是在 XXX 先生的大力号召及组织下进行的,经唐氏族人的共同努力,终于得以圆满完成家谱修订,此举不仅是对先祖最好的慰藉,同时也是为子孙留下宝贵的财富。我唐氏支系迄今为止,没有一本完整系统的族谱,前人记载,只有各分支流水部分,且传抄已久,残缺不全,世系混淆,错漏甚多,同支系之中亦不相通,或字辈又
2、别,各行其是,或则弃辈取名,随心所欲,编修族谱是一项复杂、细致而艰巨的宗亲系统工程,需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历史资料、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此次修订七世族人二百零三年的家族史,得到全族宗亲的积极支持,鼎力相助,收集家族资料,也充分体现了“血脉相连、心心相依”的宗族凝聚力及亲和力。本次修谱在排版上采用最新格式,做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章节目录排列有序,并采用导航链接,阅读家谱时可以根据导航直接进入具体位置,书本侧页也有引导提示,翻书者需要查询某先祖时,可根据世系总图第几世便能快速翻到对应位置,查看详细本源,抛弃了其他家谱流水账的记录方式,解决了查询时无法定位的问题。特别是对记录
3、谱系本源的内容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完善,能详细记录所有的内容,书的后部分谱系本源预留空白页,方便后期子孙继续添加填写。在历史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家谱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在世界各国众多的民族中,没有那个民族能与中华民族相比,具有众多、完整、久远的族谱文化,族谱既利于后辈寻根问祖,缅怀先人,继承传统,又有凝聚人心,敦亲睦族、促进感情的作用。而且通过宗谱的传纪,先辈们开创基业的丰功伟绩,历经艰辛、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迎难而上的生活勇气,对子孙亦是一个良好教育,能激发后人从小励志,学习先辈的榜样。续修家谱既正本清源、缅怀先人、启迪后代,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更能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族谱
4、亦是全体族人的历史记录,应认真对待,古人云:“三世不续谱,视为不孝” ,望后世族人们及时续写族谱,为延续我唐氏家族的谱牒做出自已的贡献。同时,让我们铭记家族的历史,传承家族的文明,为家族的明天创造更大的辉煌。唐 氏 家 谱12017-X-XX 编者2世 代 传 承目录第 1 章 字辈谱 .31.1 祖谱传下来的字辈谱(40 字) .31.2 祖谱的字辈谱续写(增加 20 字) .31.3 唐氏其他版本字辈谱(仅供参阅) .3第 2 章 世系总图 .4第 3 章 谱序 .53.1 关于唐姓的起源与演变 .53.2 关于唐姓迁徙分布 .63.3 当代唐姓的情况 .63.4 唐姓血型 .73.5 唐
5、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 .73.6 唐姓的传统文化 堂号 .8第 4 章 家谱凡例 .94.1 字辈谱传承规范 .94.2 唐氏族人取名原则 .94.3 续谱原则 .94.4 本谱纪年原则 .94.5 本谱入谱人员范围 .104.6 本谱世系本源书写规范 .104.7 人物录及传记 .114.8 修谱期限 .114.9 其他 .12唐 氏 家 谱3第 5 章 家风-家训家规 .135.1 家规文化(十二条) .135.2 家训文化 .15第 6 章 传记及人物录 .196.1 人物传 第四世 .19XX 字辈奋斗史 .196.2 祖居录 XX 屋基 .20XX 屋基由来及历史变迁 .206.3 人
6、物录 .23第 7 章 谱系本源 .247.1 唐氏族人的详细本源记录 .24一、 第一世 .24二、 第二世 .25三、 第三世 .26四、 第四世 .27五、 第五世 .29六、 第六世 .31七、 第七世 .32八、 第八世 .33后记 14世 代 传 承第 1 章 字辈谱1.1 祖谱传下来的字辈谱(40 字)惠星照海全,萬里奉春軒;宏發坤德盛,安邦定國賢;家和祖太平,壽域永其昌;開明朝先慶,福禄文光庭;1.2 祖谱的字辈谱续写(增加 20 字)惠星照海全,萬里奉春軒;宏發坤德盛,安邦定國賢;家和祖太平,壽域永其昌;開明朝先慶,福禄文光庭;志高谋贵官,忠孝添声振;睿智遗后泽,宗族旺世延;
7、1.3 唐氏其他版本字辈谱(仅供参阅)根据唐氏七修族谱记载,我唐氏历代修谱,均列有字辈,在光绪十九年第五修时进行规范,曾制定(40 字)字辈字。朝官世文添,宗万年国选;德立有志成,先训敏诗礼;谋绍忠贤典,章垂后孝弟;光前家声丕,振遗泽式延;唐氏家谱字辈谱唐 氏 家 谱5第 2 章 世系总图第一世 第二世 第三世 第四世 第五世 第六世 第七世字辈谱惠星照海全,萬 里奉春軒;宏 發坤德盛 ,安邦定 國賢;家和祖太平, 壽域永 其昌;開明朝先慶, 福禄文光庭;唐氏家谱世系总图6世 代 传 承第 3 章 谱序3.1 关于唐姓的起源与演变姓源和姓氏考略等书,都明确指出了唐姓是“唐尧之后”。相传帝尧是黄
8、帝轩辕氏的六世孙,姓伊祁,名放勋,16 岁接挚帝位,他最初被封于陶(故地在今山西永济北) ,后来迁于唐(故地在今山西临汾) ,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 。构成汉族唐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祁姓、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第一支出自祁姓。4000 多年前的尧时代已有唐部落,也称陶唐氏,祁姓,尧为部落首领,生活在今河北唐县一带,尧的族人就以地方为姓,才世代姓唐的。以后,由于人口逐渐增多,自然居住地域也必然向外扩展,其中有一支迁到了古唐国(今山西翼城西) ,舜继承尧之帝位,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封地即在今山西翼城西。夏朝时丹朱的裔孙刘累迁于河南西部的鲁山。周武王灭商后,
9、复封留于山西翼城的尧后裔为唐侯,不久唐侯叛乱,公元前 1106 年为周成王所灭,唐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此也称晋唐。为了祭祀帝尧,周成王更封在河南鲁山的刘累子孙为唐侯,此唐侯的后代也有唐姓,此亦称豫唐。晋唐和豫唐也合称祁姓唐氏。第二支源自姬姓。西周初周成王灭山西翼城西的唐,把古唐国之地封与其弟叔虞,史称唐叔虞。叔虞后改封为晋侯,唐叔虞的庶出子孙中也有唐氏,此为姬姓唐氏。唐叔虞的后裔燮父继承唐侯,别封于新的唐地,古城在今湖北随州西北唐县镇。公元前 505 年,楚昭王灭唐,唐国子孙也以国名为氏,此也为姬姓唐氏,也称楚唐。姬姓唐氏的历史至少也有 3000 年。祁姓唐氏和姬姓唐氏是组成当代唐姓群体的最主
10、要成分。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汉晋和南北朝是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和中国历史上人群大迁移的重要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唐姓随其他的华北原住居民一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谱序唐姓起源唐 氏 家 谱7和发展。中原百姓中开始融入了大量的南北方民族的血液,唐姓中也流入了外族的基因。这包括汉朝的南蛮,三国时的羌人,元朝西域人的唐姓,清朝满洲八旗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氏族。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随后逐渐被同化,成为当地唐姓汉族组成的一部分。3.2 关于唐姓迁徙分布先秦以前,唐姓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一个是今山西太原地区,这是唐姓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另一个地区则在今湖北省随县一
11、带,这也是早期唐姓的集中之地;第三个地区就是秦国,即今陕西关中地区。秦汉时期,唐姓已经进入了山东、江苏、江西、安徽、四川、广东等地。晋朝时,唐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甘肃、浙江等地也有唐姓的聚集点。唐朝初期,河南固始人移居福建漳州,其中就有唐姓,是当代闻名于海内外的客家人中唐姓的祖先。清朝初,唐姓开始进入台湾。宋朝时期,唐姓大约有 37 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 0.48%,名列第 44 位。唐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唐姓总人口的 31.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浙江、广西,这五省唐姓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 78 %,其次分布于江苏、河南、安徽 .这三省的唐姓又集中了 16%。全国形成了以川鄂湘桂、苏皖浙为中心的两大唐姓人口聚集区。明朝时期,唐姓大约有 51 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 0.55%,为明朝第四十一位姓氏。宋元明 600 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 20%,唐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湖南仍为唐姓第一大省,但比宋朝时减少了近一半,约占唐姓总入口的 17.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浙江、江苏、广东,这四省唐姓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 60%,其次分布于广西、江西、安徽、四川,这四省的唐姓又集中了 24%。宋元明期间,唐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湘川、苏浙皖赣、粤桂三大块唐姓人口聚集地区。谱序唐姓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