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学习资料 前 言为了促进我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全县实验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的发挥实验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局领导的安排部署下,决定开展全县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学习交流活动。此次学习交流活动主要是针对三-六年级本学期小学科学实验项目依照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进度表的分组、演示实验逐一进行现场讲解和演示,目的是使我们能够更加熟悉各组实验的内容、相关实验器材的准备及使用方法,并能够按实验要求装配器材准备实验;熟练掌握实验的操作步骤,安全、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排除实验中的故障,显示现象和采集、处理数据;能够分
2、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通过理论分析选择和评价实验方案,寻找减小误差的途径等。希望各位实验老师认真参与,积极思考,努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教学水平。三年级实验一、让小灯泡发光1、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2、实验目的:让小灯泡发光3、实验器材:导线、电池、小灯泡、闸刀开关、电池盒、小灯座。4、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座的一端,拧上小灯泡;连接电池盒安装电池连接开关,连接小灯坐;合上闸刀开关,观察现象(小灯泡亮了起来) 。 2)导线连接闸刀开关,连接电池盒;连接小灯座,连接闸刀开关,合上闸刀开关,观察现象。 23)导线连接电池盒,连接小灯座,连接闸刀开关
3、,合上闸刀开关,观察现象。还有其他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吗?用电池、导线、小灯泡和电池直接连接使小灯泡亮起来。4)实验结论:小灯泡通电亮了起来。5)整理器材。二、鉴别导体和绝缘体1、实验名称:鉴别导体和绝缘体2、实验目的:了解导体和绝缘体,会给物体分类(导体和绝缘体) 。3、实验器材:导线、电池、小灯泡、闸刀开关、电池盒、小灯座、载物台、塑料片、纸片、橡胶条、干木条、陶片、铁钉、铜片、钢片、铝片等。4、实验步骤: 1)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2)在电路中链接上载物台,合上开关,小灯泡没有亮说明原因,(载物台使电路造成短路,电不能通过,小灯泡不能亮。 )怎样才能亮呢?什么样的材料才能让小
4、灯泡亮起来呢?3)将准备好的材料,分别放上载物台并一一观察,记录什么材料能让小灯泡亮起来。4)实验结论: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5)整理器材。四年级实验三、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目的:证明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材料:锥形烧瓶、带有胶塞的玻璃管、红墨水、小皮圈、烧杯(2 个) 、冷水、热水。3实验过程:1、组装实验装置:将烧瓶装满红色水并塞上橡皮塞,在玻璃管上用小皮圈做标记。2、将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3、将小皮圈移到玻璃管的红水处,将实验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整理器材。四、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目的:证明空气有
5、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材料:气球、烧杯、锥形烧瓶、冷水、热水、 (带有胶塞的玻璃管、胶头滴管) 。实验过程:1、组装实验装置:将气球套在烧瓶口上。2、将实验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3、将实验装置放在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整理器材。五、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目的:证明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材料:铜球、铁环、 (固体体胀演示器) 、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1、先演示将铜球套入圆环。 (证明在常温下铜球能够正常的通过圆环)2、将酒精灯点燃(注意使用方法)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铜球。3、将加热的铜球再次套入铁环,发现铜球被卡住,不能通过铁环。4、将铜球
6、放入冷水中给铜球降温,再一次将铜球套入铁环,铜球能4够顺利通过。5、熄灭酒精灯(注意熄灭方法) ,整理实验器材。 (注意防火)实验结论: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6、整理器材。六、变色游戏:实验目的:研究变色是一种物质变化。实验材料:烧杯、水、淀粉(面粉) 、玻璃棒、碘酒、84 消毒液(漂白粉) 、深颜色的纸、镊子、白纸、柠檬汁、蜡烛、火柴、胶头滴管、药匙实验过程:1、淀粉变色a、用药匙取适量淀粉,放入烧杯中,加入清水不断的搅拌,稍微静止一会儿,用胶头滴管吸出碘酒,慢慢滴入烧杯中(3-4 滴) ,不断搅拌,观察烧杯内水溶淀粉的变化,烧杯中的淀粉溶液慢慢变成蓝色。 (碘酒浓度不要太高酌情掌握,不然会变
7、成蓝黑色;碘酒可以用酒精或水来稀释。 )b、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胶头滴管吸取 84 消毒液滴入数滴到烧杯中,有玻璃棒搅拌均匀,用镊子夹住深颜色的纸条,进入到溶液中(不少于 1/3) ,浸泡几分钟,提起纸条观察现象。c、用柠檬汁在白纸上写字,慢慢的风干;等风干后用蜡烛慢慢的加热字就会显现出来。 (注意防火)实验结论:变色是一种物质变化,这种变化有了新的物质产生。2、整理器材。五年级实验七、沙洲的形成实验材料: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2 个托盘实验步骤:51、用沙土和石子在一个托盘里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2、用喷壶在景观上喷水。现象:景观发生了改变,沙土和石子在水的冲刷下流了下来。
8、结论:沙洲是在水的长期冲刷和搬运中形成的。3、整理器材。第二部分(郭子恒老师主讲)三年级下册实验一、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目的: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材料:手电筒、三块打了孔的塑料板、一块不打孔的塑料板。实验过程:1、把三块塑料板不放在一条直线上(距离不要太远) ,固定好手电筒(光正对第一块塑料板的小孔)打开手电筒观察是不是能够透过小孔传出光。2、左右调整塑料板(塑料板之间的距离不要发生变化)使三个孔在一条直线上,看看光能不能透过小孔传的不打孔的塑料板上。观察到的现象:当三块塑料板的孔在一条直线上是光能穿过孔照在不打孔的塑料板上。实验结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注:1、光源的位置要保持不变,不然很难
9、调节。2、塑料板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二、光能透过哪些物体6实验目的:区分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实验材料:激光笔、玻璃、毛玻璃、黑塑料板等物品。实验步骤:1、把激光笔打开,使光照在对面的白塑料板上。2、把准备的测试物体放到光源和塑料板之间观察透光情况。观察到的现象:透过的光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实验结论:透明物体能让光通过,半透明物体能让部分的光通过,不透明物体不能让光通过。注:本实验为对比试验,光源和白塑料板的位置要不变,中间应在同一位置更换实验物体。四年级下册实验一、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实验目的:知道蜡烛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实验材料:蜡烛、烧杯(两个) 、石灰水实验过程:1、点燃蜡
10、烛,把擦干净的烧杯侧罩在烛焰上面。2、观察杯壁表面有什么物质产生?3、把附着着石灰水的烧杯侧罩在火苗上,观察石灰水珠有什么变化。观察到的现象:干净的烧杯内壁有水珠(雾)产生;石灰水珠变浑浊。实验结论:蜡烛在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注:1、可提前让学生明白二氧化碳可以让石灰水变浑浊72、在观察石灰水珠变浑浊的实验时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就又变透明了。3、燃烧是一种不可逆的行为。二、不溶解于水的物体与水分离(过滤)实验目的: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溶解于水的物体和水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烧杯、面粉水实验步骤: 1、折叠滤纸放入漏斗中。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3、将
11、溶液沿玻璃棒缓慢倒入漏斗,不要超过滤纸。4、过滤完之后观察滤纸的表面和烧杯中的液体。观察到的现象:滤纸上有白色的面粉,烧杯中过滤出了水。实验结论:利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出面粉和水注:一贴三靠:滤纸紧贴着漏斗壁,低于漏斗沿。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底端靠在漏斗壁上,漏斗口紧靠接水的烧杯壁。三、盐和水的分离实验实验目的:能够利用加热的方法分离出盐水中的盐实验材料: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盐水溶液实验过程:1、将少量的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并放在铁架台上。2、点燃酒精灯,给蒸发皿加热(预热) ,3、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盐水溶液,均匀受热。4、当盐水变稠时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继续加热,待冷却之后8观
12、察。观察到的现象:在蒸发皿里有白色的晶体(盐)实验结论:利用加热的方法可以分离出盐水中的盐。注:1、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从侧面点燃,利用外焰加热;熄灭酒精灯时用盖子盖两次;酒精灯的酒精不能在点燃时添加,添加酒精量不超过三分之二。2、蒸发皿使用注意事项:(1)能耐高温,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玻璃圆底蒸发皿(2)液体量多时可直接加热 ,量少或黏稠液体要垫石棉网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热。(3) 加热蒸发皿时要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四处飞溅。(4)加热完后,需要用坩埚钳移动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到实验桌上,应放在石棉网上,以免烫坏实验桌。(5)大量固体析出后就熄灭酒精灯,用余热蒸干剩下的水分。
13、(6)要使用预热过的坩埚钳取热的蒸发皿。(7)用蒸发皿盛装液体时,其液体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二。第三部分(耿树慧老师主讲)一、磁铁的性质实验名称:探究磁铁的性质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实验器材:磁铁、大头针、金属片、玻璃片、木片、纸片、塑料、水槽(盛水) 、泡沫板、支架(铁架台)9实验步骤:1、磁铁有吸铁的性质(1)把大头针、金属片、玻璃片、木片、纸片、塑料块等材料放在培养皿中。(2)用磁铁靠近木片、纸片、塑料、大头针等材料。(3)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发现磁铁只把铁制物品吸起来,实验结论:说明磁铁有吸铁的性质。2、磁铁有两极,有指南北的性质(1)拿起磁铁用线固定在中间,让它水
14、平悬挂起来。或把另一块磁铁放在水中的泡沫板上。(2)过一会儿,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观察到两块磁铁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叫南极(S) ,指北的一端叫北极(N) 。实验结论:说明磁铁有两极,有指南北的性质。3、磁铁的两个磁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吸。(1)拿起另一块磁铁,用它的两端分别去靠近水槽中或悬挂着的磁铁。(2)观察有设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实验结论:说明磁铁的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4、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再拿起磁铁去靠近大头针,发现两极吸的大头针多,而中间吸的大头针少。说明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实验结论:1、磁铁
15、有吸铁的性质。2、磁铁有两极,有指南北的性质。103、磁铁的两个磁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吸。4、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二、铁生锈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变化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实验名称: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目的: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材料:铁丝绒、蜡烛、标本瓶、水、空气、盐、醋。实验步骤:(1)把铁丝绒分别放在五个标本瓶中。(2)分别编好号,以下面五种情况 1、空气,2、装满水,3、半瓶水,4、盐水,5、醋,同时放入相同铁丝绒,盖盖并用蜡密封。(3)观察铁钉生锈情况。实验现象:观察记录铁生锈的情况:空气中,轻微;水中,轻微;一半水、醋、碱、盐、水中,严重生锈。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三、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实验名称: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目的:温度变化对岩石起到破坏的作用实验材料: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实验步骤:1、仔细观察玻璃表面,并记录。2、用试管夹夹住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载玻片迅速放在冷水中。4、重复以上过程三次,观察现象,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