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热能常规概念:热能是能量的一种基本形式,所有其他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完全转换为热能,而且绝大多数的一次能源都是首先经过热能形式而被利用的,因此热能在能量利用中有重要意义。构成物质的微观分子运动的动能和势能总和称之为热能。这种能量的宏观表现是温度的高低,它反映了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广义概念:热能(thermal energy)又称热量、能量等,它是生命的能源。 人的每天劳务活动、体育运动、上课学习和从事其他一切活动,以及人体维持正常体温、各种生理活动都要消耗能量。1.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就是指生活作息时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
2、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如今低碳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不少低碳网站开始流行一种有趣的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如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的低碳计算器,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不但可以计算出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还能显示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新型科技对
3、碳排放量的影响,还要减少开车。低碳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高“ 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低碳生活
4、”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低碳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消耗的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保证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舒适安逸地生活和发展。低碳生活是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它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低碳生活”,同时需要科技的支撑。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油气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能源结构,特别是电力结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以煤炭火力发电为主。实现火力发电的低碳排放,在我
5、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的两型社会建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低碳发展是“低碳” 与“ 发展 ”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低碳发展并非一味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而是要通过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减碳的同时提高效益或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短期内不能在国际社会承诺进行碳排放总量的控制,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推进低碳发展迫在眉睫。推进低碳发展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
6、能源消耗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 90%、烟尘排放量的 70%、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70%来自于燃煤。长期以来,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很不合理,煤炭消费占比始终在 70%左右。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中国环境问题突出,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并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水力、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具有清洁和可再生的特性,是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方向。推进低碳发展,必须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无碳或低碳能源的发展,这将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推进低碳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低碳发展并不局限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是减少整
7、个地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低碳发展阻止地球变暖,将从多方面保护我们的环境,如降低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促进降水分布的均匀,缩小干旱地区的范围,保护南极、北极和高山上的冰川,延缓海平面的上升趋势等。通过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促进低碳发展,还将大幅减少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而导致的环境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增加森林碳汇促进低碳发展,将促进植树造林和生态保护,维护生态环境平衡。通过低碳生活促进低碳发展,将大规模减少人类生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推进低碳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低碳发展,就必须降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的比重,提高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产业的比重,而这正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8、的方向。中国正处于以重化工业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以高消耗、低效率、重污染的重化工业为主,第二产业对 GDP 的贡献约占 50%,能源消耗却占总能耗的 70%左右。 GDP 增长中第二产业增长最快,而第二产业中高耗能产业占比较高,能源密集度较低的第三产业发展则明显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低碳发展要求向具有高附加值、“低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这将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我国产业由“高碳”向“ 低碳 ”转型。推进低碳发展有利于培育可持续竞争力。在低碳发展的世界潮流中,谁先掌握低碳技术、低碳品牌和低碳标准,形成较低成本的低碳产业,生产被
9、消费者认可的低碳产品,谁就抢占了新的市场制高点,拥有了新的竞争优势,形成了可持续的竞争力。低碳发展刺激了低碳技术的投资,刺激了经济增长和新就业机会的创造。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预计,未来 30 年40 年,全球每年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投资在 5000 亿美元以上,2007 年2030 年期间投资超过 26 万亿美元。在全球低碳发展的竞争中,塑造低碳品牌成为各国培育自身可持续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抓手,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低碳品牌越来越认可。与此同时,各国纷纷制定各自的低碳标准,以掌握国际社会低碳规则的制定权和话语权。推进低碳发展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历史上的累积碳排放主要是由发达国家造
10、成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历史累积碳排放量占全球历史累积排放量的比例较低。中国人口众多,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资源禀赋以煤炭为主,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严峻的挑战。尽管如此,中国依然坚定地强调低碳发展,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政府早在 1994 年就发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 1996 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03 年制定了中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2006 年 6 月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 2010 年中国应对
11、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同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谈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国际气候制度的构建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推进低碳发展,不仅符合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国情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符合国际发展的潮流。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推进低碳发展是一个功在千秋、与他国互利共赢的正确选择。关于低碳,气候变化的话题已经妇孺皆知,尤其在 2012 年哥本哈根大会之后,低碳已然是全球最大的共同话题。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也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源泉。何为低碳经济,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有
12、别于过去高消耗,高增长,追求规模的 GDP 中心论。国家主席胡锦涛在 2012 年 9 月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中提出了我国政府降低碳排放总量,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11 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决定到 2020 年我国单位 GDP 的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为支撑、低碳政策制度为保障,通过创新低碳管理模式和发展低碳文化实现社会发展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现在更有公民建言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条例。 10 月 15 日,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地方立法听证会,就石家庄市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条例进行立法听证。据了解,石家庄市绿色低碳发
13、展促进条例是石市今年地方立法计划中的重点项目,也是石市第一次决定由市人代会审议批准的地方性法规。从报名的 62 名公民中选出来的 12 名公民代表,与市直相关部门、重点企业的负责人一起参加听证会。他们的建议涉及了城市建设管理、政策落实、能源管理与利用、园林绿化等诸多方面。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一、什么是生态文明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态的“文明”状态,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是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也是各种力量协调共生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综合专家的看法,我们可以对生态文明作出初步界定:生态文明首先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14、,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工
15、业文明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烦恼,甚至是巨大的灾难。例如:震惊全世界的“六大污染”( 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八大公害”(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和“十大事件”( 北美死湖事件、卡迪兹号油轮事件、墨西哥湾井喷事件、库巴唐“死亡谷”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雅典“紧急状态事件”、海湾战
16、争油污染事件)。据有关数据显示,1990 年 8 月2 日至 1991 年 2 月 28 日海湾战争期间,先后泄入海湾的石油达 150 万吨。1991 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空袭后,科威特油田到处起火。1 月 22 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腊油田被炸,浓烟蔽日,原油顺海岸流入波斯湾。随后,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米纳艾哈麦迪开闸放油入海。科威特南部的输油管也到处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 月 25 日,科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长16 公里,宽 3 公里的油带,每天以 24 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烧,黑烟遮没阳光,伊朗南部降了“粘糊糊的黑雨”。至 2 月 2 日,油膜扩散到长 90 公里、16 公里的范围
17、,逼近巴林,危及沙特。迫使两国架设浮拦,保护海水淡化厂水源。这次海湾战争酿成的油污染事件,在短时间内就使数万只海鸟丧命,并毁灭了波斯湾一带大部分海洋生物。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1 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 2 号机组发生 “泄漏事故”,导致 22 人遭核辐射,21 万人紧急疏散,经济损失非常惨重。这些公害和污染事故,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导致许许多多正常人及动物非正常死亡,残废,或患病,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人类从这些事件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自我反思,于是生态文明观念应运而
18、生。随着人类生存危机越来越严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虽然堪称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中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资源,人均拥有量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在逐步加强。同时,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中国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突出的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热 121陈文竹12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