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方伤寒论17 方整理总结经方之一: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这此, 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 剂乌梅丸。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 传脾, 风木一动必乘脾胃。厥阴提纲之症多
2、属肝 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 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 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厥阴主方 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乌梅丸的 应用木土不和是治 验的主要类型,以
3、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乌梅丸本来是治 疗 蛔虫症、药物 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 顺其升降等方法。 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在治疗消化系 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 烦口苦、食欲差、 头晕耳鸣、 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
4、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 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 (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 之意,治 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 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 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 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
5、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心力衰竭的治 疗,如果出 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 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更年期综 合征,有 烦 躁、 头晕、心悸、五心烦热、便溏、畏寒肢冷等寒热错杂的表现时,也可以选用乌梅丸,能够调理阴阳,补益气血,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三。乌梅丸与厥症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 热胜复,寒热错杂 之主方。盖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不复时则热。阴气内盛时则厥,故发热厥逆是厥阴病的特点之一,因此,投用乌梅丸必见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辨肢厥
6、一证,是乌梅丸应用关键。临床所见,寒 热虚实均可引起肢厥,而肢厥一证的机理,根据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可见,阴阳十二经脉均在四肢末端交接,若“阴阳相贯,如 环无端”,阴阳气相顺接,则四肢温和;若“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仲景用心良苦,在用乌梅丸方证时,谆谆告诫后辈临证当辨清脏厥、蛔厥,用药才会准确无误。 脏厥者,乃下焦命门火衰,虚阳上越的少阴虚寒所致的吐利而厥,故应以脉微而厥,躁无暂安时为主证,此即仲景所谓“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 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之证
7、,亦有肢冷脉微,以“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的上热证和“下之利不止” 的下寒证互看,更要注意 显而易见的“吐蛔” 一症,此为厥阴脏寒吐蛔而厥,与脏厥的独阴无阳相悖,临证当细辨之。临床应用 乌梅丸。当以气机的升降失 调为依据,其病机特点必以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为见证,临证方可用之。 因乌梅丸寒热互用能和其阴阳,苦辛并进能调其升降,补泻兼施能固其虚实。故用之则显其效,经方之二:真武汤真武汤又名玄武。古有四神,也叫四象,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此乃是我国古代人民喜爱的吉祥物。真武汤以真武命名,可以想像其在经方中的应用地位。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伤寒学者,经方临床家冯世纶对其下以,“
8、 头晕,心悸,下肝浮 肿,或痛,脉沉。”用方指征即可大胆运用真武汤。真武汤是少阴虚寒兼有停饮的主方。其病因病机是虚寒停饮,即可使用此方。作为临床工作十年的我,慢性肺病,心脏病。肾病只有水液停留即考虑使用真武汤。什么顽固性慢支,哮喘,顽固性心衰,慢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作 为大医院他们就没有把一个小小的真武汤放在眼中,可我不一样,我除了听筒和体温表后只剩下药了,我没有氧气没有心电设备,不能做肾透析,上面这此病你说怎么办。我用真武汤加减治愈过一例心室肥大,严重水肿的心脏病患者后,我对真武汤可谓别眼相看。想当时患者,曾到过三甲医院,名老中医,都末果,以回家准备棺材板了,小小一个真武汤可谓起死回生,功
9、不可没。此就是经方的力量。 这里,我还多说几句,真武汤不但对心肺肾的病使用许多。而还以下三病以有大有用武之地。1.小儿腹泻。明代医家张景岳说: “小儿吐泻证,虚寒者居其八九,实热者十中一二。” 当今中医儿科名家董廷瑶亦认为:“脾虚寒泄较为多见。 尤其发病逾月者,每见阳虚寒泄,很少湿热为患。推究病因,大抵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往往重裘厚被以求温暖,饮食营养唯恐不足,结果适得其反,患儿对外御邪能力下降,易遭风寒暑湿之袭;内而“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阳受损,水湿不运,泄泻遂作。更有一部分小儿,恣啖冰饮,一任满足,本来 “稚阳未充”、“脾常不足 ”,再受寒湿所伤,必然殃及脾阳,如此,腹泻尤易发生。又
10、有治之失宜,或苦寒迭进,或滥用西药,以至泄泻旬时逾月,久延不愈,亦成阳虚寒泄之证。此时疏以真武汤,有立街秆见影之效。金 成无己曰:“真武汤益阳气、散寒湿。 治疗阳虚寒泄, 确属最佳方剂,用之中的,往往一二剂即可见效。方中附子温阳散寒,得干姜则守而不走,专事温中,且散寒力增强,原方中生姜,因其走表,故易之;白术健脾燥湿,辅佐附子同除寒湿,茯苓渗利水湿,符合“ 治湿必利小便”之旨,白芍敛阴和阳,不致附子、干姜温燥太 过。合方总使阳气振奋,阴寒消散,脾胃健运。水湿得化,泄泻自愈。总之,本方既可增强脾胃功能,又可消除肠道寒湿之邪,消补兼施,所以奏效迅捷。2.老年性疾病。人老则虚,首当其冲的当数 肾阳虚
11、,肾阳虚及脾。脾阳虚则水湿内聚不去。肾阳虚是本,脾阳虚是标,真武 汤对老年病有着斧底抽薪之意。温肾补虚。健脾蠲饮,此真武 汤也。人老之病有几个脱离到了头晕,心悸,下肢浮肿。凡 见此症组症中一症者,即可放心使用真武汤,或加减用之。3.肥胖。肥者多湿,湿多脾困也,困久必虚。脾虚及肾,肾为元阳,肾阳一出,湿及阳化。此乃肥胖治本之法。湿化脾健。脾健则湿无聚之理。真武汤温肾健脾,直捣肥胖病根。那有无效之理。经方之三:黄连阿胶汤。一个阴虚内热主打方。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 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以上二条伤寒论高度括出黄 连阿胶汤的用药指征。1,首先是,心 肾两虚。2.
12、阴虚而生内 热。我在临床上凡见脉细,有阴虚内热之症,我必用黄连阿胶汤。临床上可用于失眠,盗汗,衄血,复发性口疮,糖尿病阴虚热盛型,产后发热,怔忡,心律不齐,胃痛,崩漏,等内外 妇科疾病。 经方之四:四逆散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主之。本方原意,是阳气郁厥,四肢厥逆 为辨症要点。是以少阴阴阳两虚为本,四肢厥逆为标。来辨症论治临床上内科病。或咳嗽,或心悸,或腹痛,或泄泻。四逆散加干姜五味汤,四逆散加桂枝汤,四逆散加茯苓汤,四逆散加附子汤,四逆散加薤白汤。我曾原方未加减的前题下,治愈过一例老年久咳嗽,痰白量不多,舌胖淡,脉沉细, 恶寒怕冷。和一例腹痛病人
13、脉沉弦,腹痛,喜温喜按,四肢厥逆的人。今人多用四逆散 为 肝脾不和的基本方,用于治疗肝胆病,脾胃病,肝经病如颈淋巴结核,下阴疾患,男科妇科疾患,和肝主筋,软组织损伤之类疾病。以上古今应用,也就是我 对四逆散的总结 。但以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加四肢厥逆,或气机不顺(肝脾不和)为重点。临床应用之,无有不应手取效的。 经方之五: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一个包治万病的千古神方。有人说人 为什么会患病 ,总结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又为什么会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呢,那是气机不畅所致。何谓气机不畅? 答曰:肺气不宣则咳。心气不畅则悸,失眠,健忘。脾气滞则运化无力。肝则主疏泄。疏泄失常则情志失常,消化停滞,不能
14、运行气血。三焦滞,元气无法运行,水道运行失常,则生万病。 肾主纳气,气机不畅,纳气之功则受阻,则累,呼多吸少。 脏与腑为表里。 脏病及腑,所以大肠小肠胆胃膀胱无一能免气机失调之乱。小柴胡汤为 三焦枢杻 之剂,少阳首方,外可治表,内可治脏,中可和半表半里。其方药有柴胡,黄苓,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寒热并用,燥湿并用,升降散敛并用,非 杂乱无法也,正法之妙也” 。戴北山也有大体相同的见解,他说;“寒热并用谓之和, 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逆谓之和”。临床应用中可据寒 热 ,虚实,表里,来调阴阳,和气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表者解之,里者清之。总之以三焦疏利
15、为准则。元气行则万病终。经云,但见一症即可用之,其症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又有口苦,目眩,咽干。舌为白腻,脉弦 为准。古有战乱 时期,食不裹腹,从内经中分出脾胃论,多用四君,补中益气汤治百病。今可是小康,温饱则思淫欲,思字当头用气机论,也可加减变通治疗万病。当今社会,病情多是错综复杂,小柴胡不可谓为一个重点的研究对象。对肝胆病,脾胃病,心血管,肺部病,肾,神志病,肌肉,筋骨病,每每能取疗效。附一个小故事。我有一个老师,在我刚行医时教了一个查 脉看病的绝招。他说,凡是查脉后你无法定病的话,用八个字通行天下。那就是对患者说,你的病是“阴阳失 调,气血失和 ”。上法也有变种,
16、多在接诊许多中老年病人时,他们会说,以前某某老中医说我是寒湿热重。是啊,而今眼目下,那个不是寒重或热重或湿重之躯呀。经方之六:白通汤何谓白通汤?附子启下焦之阳上呈于心,干姜温中土之阳以通上下,葱白辛滑通利,以宣能上下,以解阴阳格拒,因葱白能通阳气故为白通汤。白通汤主治少阴病,下利。也就是 说,凡阴盛阳虚之腹泻者,都可考虑使用白通汤。在临床上多用于久泻,或素体阳虚之体。 此方对许多西药治疗无效的久泻,有显著效果。 经方之七-半夏泻心汤六经有少阳小柴胡枢机之剂,三焦则有泻心类方枢机之剂。半夏泻心汤则是三焦枢机之剂中的要剂。半夏泻心汤由半夏,二黄(黄连。黄苓)人参,干姜,灸草,大枣 七味药组成。方中
17、半夏为君,和胃降逆止呕。二黄苦寒泄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佐参草枣补益脾胃,共达到调和中焦脾胃升降之功。因其配伍精当,效专力宏,临床上多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治疗。在应用其方 时重点掌握寒 热虚实四点上。1.虚。脾气虚,胃阳弱,见乏力,便溏,泄泻。2.实。气机升降失常见胃脘痞满,腹胀。3.寒。胃阳不足 见恶食生冷,脘腹痛冷痛。4。热。脾胃运纳不健,食积化热上蒸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等。凡见以上四点即可大胆使用半夏泻心汤。用药加减情况。1.先辨寒热, 伤寒论上以规定了剂量,在具体 应用时,不必拘泥,加临床病例的寒热多少是不同的。如果是热多寒少,则苓连用量宜大,而
18、姜夏参草用量要适当减少,反之,则后者加量,前者减量。2.关于幽 门螺旋菌。如果不是 热过重, 则不要因螺杆菌而加重苓连用量。因为过用苦寒可能损伤脾胃之气,不唯于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当然,苦寒之物的抑菌作用效显著,在确有此菌的前题下,适当加重苓连,或另外加入公英,银翘,等清 热解毒之品也有必要。但皮时在适当加重姜夏的等用量,温而制之。3.关于痞。半夏泻心汤对胃动力是双相 调节作 用。不足者,增强之,张力过高,它又可缓和之。如腹胀较重者,可适量加一点辛香行气,醒脾胃气的药物,如丁香,木香,厚朴,砂仁。4.关于甘草,大 枣的作用。甘草,大枣,般认为甘味入脾胃,能补虚和胃。有雍滞之弊,似于心下痞不宜
19、,所以用量偏小,这是错误的。草枣在半夏泻心汤中除了能发挥补脾和胃的作用,还有另一方面重要的作用。那就是“ 和诸药”即调和药剂,减弱药汤的苦味,使胃能受药,使患者能受药。故草枣用量不可太小。半夏泻心汤是一剂作用于中焦,疏通上下两焦之枢机之剂。消化系疾病日久,寒热错杂者十之八九,虽药味简单,但效宏。不可小视。经方之八-柴胡桂枝干姜汤 当代伤寒名医说过一句话,你能应用此方,那你也是半个伤寒通了。此话说得一点也不假,搞懂此方,就要先搞懂桂枝汤,小柴胡汤,白虎汤,半夏泻心汤, 乌梅丸 。此方历史争论最多。各方面 总结如下。从方药组成看,本方 证属半表半里的上 热下寒证。从病位分析,本方属半表半里阴症,从六经提纲看从临床治验看,本方皆属厥阴病范畴,因此此方多归属为厥阴病类方中,临床应用以条文 所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