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392571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风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湖北中电纯阳山 80MW 风电场工程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公司 麻城纯阳山风电 项目部 2016 年 4 月 1.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况 . 1 3.编制目标及原则 . 2 3.1 质量通病概述 . 2 3.2 质量通病防治基本原则 . 2 4.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 3 4.1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3 4.1.1 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3 4.1.2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7 4.1.3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10 4.2 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16 4.2.1 基础

2、环不平整 . 16 4.2.2 塔筒连接螺栓紧固不牢 . 17 4.2.3 叶片螺栓紧固不牢 . 17 4.2.4 塔筒及机舱卫生情况较差 . 17 4.2.5 塔筒平台螺栓紧固不彻底 . 18 4.2.6 风轮组装完毕不起吊 . 18 4.2.7 吊车履带及汽车吊支腿陷入场地 . 18 4.3 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19 4.3.1 电缆敷设紊乱 . 19 4.3.2 电缆管埋设 不美观 . 19 4.3.3 电缆桥架支架安装不整齐 . 20 4.3.4 盘柜电缆进线及标识不规范 . 20 4.3.5 电缆防火材料封堵不严及表面工艺不美观 . 21 4.3.6 电缆接头处接触不良 .

3、 21 4.3.7 盘柜安装工艺粗糙 . 22 4.3.8 盘柜内接线工艺差 . 23 4.3.9 电气设备接地 . 23 4.3.10 成品保护工作不到位 . 24 1 1.编制依据 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2002 1.4 业主提供的 设计图纸 及质量管理文件 1.5 湖北麻城纯阳山 80MW 风电场工程 B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1.6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QGDW248-2008) 1.7 公 司质量

4、、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 1.8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 (1995 版 ) 1.9中华人民共和国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 2009 版) 1.10中华人民共和国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 2011 版) 1.1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 DL-T5210 2012) 1.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 DL/T5161.117- 2002) 2.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 湖北麻城纯阳山风电场工程位于麻城市福田河镇北侧。场址距麻城市中心北偏东 方向约 38km,风电场紧邻湖北与河南的省界。场区地貌形态属于低山地貌,山坡较陡,坡角20

5、 40,局部超过 45,场区内冲沟发育。 纯阳山风电场拟安装 37 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 80MW。风机机位多处于山顶及山梁上,少许处于山坡上,交通不便。升压站场地位于原纯阳山村所在地(现已搬迁),地貌属山间冲沟,通过后期平整,地势较平坦。 2.2 水文地质条件 在勘测深度范围内,站址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类中的孔隙水,水位埋深为 0.0 2.3m。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受气候影响明显。此处为山间沟谷地 带,有地表水汇集于此,形成了流水沟。勘测期间因天气下雨,场内有地表水流过,低洼地段并有积水。富水性不稳定,水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2.3 地下水、场地土的腐蚀性

6、场地自然状态下以弱透水地层为主,场地环境类别为类。 根据勘测取水试样经分析,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2 钢筋(干湿交替状况)具微腐蚀性。 根据土试样腐蚀性分析,场地浅层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4 交通道路 本电风场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北边与河南省接壤,距离麻 城市城区约 38km。风场周边有多条省道及国道,如 G45 大广高速、 G106 国道、河南省 S339 省道等从风场四周通过,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G106 国道自北至南,沿风场东侧穿过,本风电场外部交通主要依托 G106 国道连接高速公路网。 2

7、.5 施工范围 本标段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 25 台 2000KW 风力发电机组、 12 台 2500KW 风力发电机组所有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及与之对应的通讯、接地,包括(但不限于):测量定位放线、基础土(石)开挖、钢筋制作安装、基础环安装调平、混凝土浇筑、塔筒安装、风电机组安装、 风机箱变建筑、安装:包 括变压器及支架的安装调试。 风机及箱变防雷接地系统、直埋电缆管的加工制作及安装; 与风机有关的所有电缆 (含光缆 )工程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其他根据图纸设计属于本区域的所有土建及安装调试工程。 3.编制目标及原则 3.1 质量通病概述 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

8、问题。 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讲“认真”二字。其实,消除质量通病,并不是 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办不到的事。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二”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3.2 质量通病防治基本原则 1、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在管理上,要

9、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3 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 和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2、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治理质量通病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 3、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加强协作,各负其责。在治理过程中,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治理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4、质量通病的治理要预先制定专项治理措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做到事半功倍。质量通病是长期形成的痼疾,治理活

10、动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重点 突破,带动全面。 5、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要防止质量通病的治理要求、治理措施和一线人员不见面的情况,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治理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治理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 3.3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学耀 副组长: 马强 成员: 曹天敏、刘金喜、成学维 主要职责:编制本工程项目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管理制度;实施阶段性现场质量工艺及质量通病预防情况的专项检查;公布检查报告;对违反规定 的施工单位进行

11、处理。 4.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4.1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4.1.1 土石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4.1.1.1 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产生原因 ( 1)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 2)测量偏差,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 ( 1)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4 ( 2)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 2、挖土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 产生原因: ( 1)基坑 (槽)开挖较深,未按规定放坡。 (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

12、),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 ( 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 (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 35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 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处理方法,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推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措施。 3、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 产生原因: (

13、 1)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 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 3)测量放线错误。 防治措施:机械开挖,预留 0.3m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 4、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 产生原因: ( 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 2)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 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 防治措施: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降低地下水位,使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 0.51.0m。 5、基底产

14、生扰动土 产生原因: ( 1)基槽开挖时排水措施差,尤其是在基底积水或土壤含水量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5 土很容易被扰动。 ( 2)土方开挖时超挖,后又用虚土回填,该虚土经施工操作后亦改变了原状土的物理性能,变成了扰动土。 防治措施: ( 1)认真做好基坑排水和降水工作。降水工作应待基础回填 土完成后,方可停止。 ( 2)土方开挖应连续进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雨季施工或基槽(坑)开挖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 1530cm 的土不挖,待下一道工序开工前再挖除。采用机械挖土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一定厚度的土用人工清除。冬季施工时,还应注意基底土不要受冻,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应认

15、真检查。禁止受冻土被隐蔽覆盖。为防止基底土冻结,可预留松土层或采用保温材料覆盖措施,待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再清除松土层或去掉保温材料覆盖层。 ( 3)严格控制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发生超挖,严禁用虚土回填。处理方法应 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4.1.1.2 回填土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 产生原因: ( 1)边坡坡度偏陡。 ( 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合要求的土料。 ( 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 ( 4)坡顶坡脚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而导致

16、塌方。 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 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2、填土出现橡皮土 产生原因:在含水量较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黏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击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施工后有轮式车辆碾压。 6 防治措施: ( 1)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 ( 2)填方区如有地表水

17、时,应设排水沟排走,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下 0.5m。 ( 3)施工后严禁轮式车辆碾压。 ( 4)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晾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产生原因: ( 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土颗粒过大,含石块等硬质填料;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 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 ( 2)土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量下的密实度要求。 ( 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或碾压机械行驶速度过快。 ( 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 1)选择符合

18、要求的土料回填,土料过筛;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 2)如土料不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时,在回填压实前适当洒水增湿;如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4.1.1.3 基坑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基坑(槽)回填土沉陷(基坑、 槽回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散水坡空鼓下沉) 产生原因: ( 1)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

19、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 ( 2)基槽宽度较窄,采用手工夯填,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 3)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7 质土、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 ( 4)回填土采用水沉法沉实,密实度大大降低。 防治措施:回填前排净槽中积水,将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按要求采取严格分层回填、夯实。控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 5cm 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 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料。 2、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产生原因:回填的土料(粉质黏土、粉土)含水量偏小或偏大。碾压工艺或遍数不合理。 防治措施:在回填压实前适当洒水增湿

20、或晾晒,严格碾压施工工艺参数。 4.1.2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4.1.2.1 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 已成型的钢筋尺寸和弯曲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原因: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 防治措施: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好扳距 大小。 为保证弯曲角度符合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 4.1.2.2 已成型的钢筋变形 钢筋成型后外形准确,但在堆放或搬运过程中发现弯曲、歪斜、角度偏差。 原因:成型后,往地面

21、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物体或钢筋碰撞成伤;堆放过高或支垫不当被压弯;搬运频繁,装卸“野蛮”。 防治措施: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要平整,支垫应合理;尽量按施工需要运至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 4.1.2.3 过热:从焊缝或近缝区断口上 可看到粗晶状态。 原因: ( 1)预热过分,焊口及其近缝区金属强烈受热。 ( 2)预热时接触太轻,间歇时间太短,热量过分集中于焊口。 ( 3)沿焊件纵向的加热区域过宽,顶锻留量偏小,顶锻过程不足以使近缝区产生适8 当的塑性变形,未能将过热金属排除于焊口之外。 ( 4)为了顶锻省力,带电顶锻延续较长,或顶锻不得法,致使金属过热。

22、防治措施: ( 1)根据钢筋级别、品种规格等情况确定其预热程度,在施工中严加控制。 ( 2)采取低频预热方式,适当控制预热的接触时间、间歇时间以及压紧力。 ( 3)严格控制顶锻时的温度及留量。 ( 4) 严格控制带电顶锻过程。 4.1.2.4 脆断:在低应力状态下,接头处发生无预兆的突然断裂。脆断可分为淬硬脆段、过热脆断和烧伤脆断几种情况。 原因: ( 1)焊接工艺方法不当。 ( 2)对焊接性能较差的钢筋,焊后虽然采取了热处理措施,但因温度过低,未能取得有效的效果。 防治措施: ( 1)针对钢筋的焊接性,采取相应的焊接工艺。 ( 2)正确控制热处理程度。 4.1.2.5 烧伤: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微熔及烧伤。 原因: ( 1)钢筋与电极接触处洁净程度不一致,有氧化物,夹紧力不足,局部区域电阻很大,因而产生了不允许的电阻热 。 ( 2)电极外形不当或严重变形,导电面积不足,致使局部区域电流密度过大。 防治措施: ( 1)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 2)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 3)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 ( 4)夹紧钢筋。 4.1.2.6 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原因: ( 1)钢筋端头歪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