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宝鸡地名中的道教文化元素 宝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炎帝故里和周秦王朝发祥地。宝鸡与道教有关的地名遍布城乡,延续和传承着十分丰富文化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与道教有关的地名 60多处,其中不少是省内外知名。本文就宝鸡与道教有关的大散关、磻溪宫、磨性山、龙门洞、金台观,谈谈这些地名中的道教文化元素。 大散关与老子 宝鸡古大散关又名散关,崤关,自古以来是关中四大门户(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之一。是古代陕西关中的门户,被称为中国内陆诸关之最,号称“三秦第一雄关”。据考证,老子 西出的“关” 是宝鸡古大散关。老子约生活于前 571年至 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是中
2、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始祖,道教尊为道祖。 在道教被视为国教的唐代,李姓的皇室追封老子为先祖。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重大。道教自创教之始,即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道德经博大精深,被誉为“万经之王”。与道德经诞生地相关的,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一说“大散关”(宝鸡市西南 19公里处)。宝鸡市政协委员、大散关文博馆馆长刘晓应 通过研究探讨论证,认为老子西出的“关” 是宝鸡古大散关。据史记和水经注考证,老子“因居周久之,乃遂去”。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眼见天下大乱,产生了对周朝的绝望,决定远离周朝,要到秦
3、国去,到西域去。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大散关。老子出关应理解为出国,但“函谷关”仍在周朝版图内,既然老子对周朝绝望,决定远离周朝到秦国去,到西域去,出“函谷关”也就并未达到他的“去周西游”的目的;据后汉书记载,老子出关后,是“西入夷狄”;东汉廷熹七年(公元 164年)官员襄楷给汉恒帝上书中有云:“或言老子西入夷狄为浮屠”;清王国维著的秦都邑考说:“秦人先祖,起源于戎狄”。这里所说的“夷狄”是秦国人先祖的领地,也就是今渭河上游、洮河中下游和湟水一带,即今天的甘肃天水地区临洮县(古称狄道县)一带,上至战国,华夏族的诸侯国也是一直视秦国为“夷狄”。既然老子是“西入夷狄”,那么今陕西省宝
4、鸡市西南 19公里大散岭上的,“散关”,则是老子“去周”“ 西入夷狄”所必至之“关”。 尹喜为古散关令。据宝鸡县志载:“周尹喜为散关令”,关令尹喜,字公文,是春秋末陇西(今甘肃临洮)人。他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 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曾做“散关”关令。老子将西出散关以升昆仑。喜占风气逆知当有神人来过,乃扫道四十里,见老子而知是也。老子在国中未有所授,知喜命应得道,乃停关中。宝鸡市区西南益门镇之通仙观(虽毁战火,迹尚依),旧址原是尹喜故宅。 古大散关是老子道德经出书地。道藏西升经和东晋葛洪著抱朴子亦有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为喜著道德经。据传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
5、授道德经一卷。老子在大散关遇到尹喜,两人相聊甚欢,老子便将智慧加以固化,写下道德经让尹喜自己去钻研,并约 定千日之后四川相见。就这样,尹喜成了老子的大弟子,并因为这本影响天下的奇书而闻名。据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因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经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在尹喜故宅,遗有老子给尹喜授经的“说经台”。老子的道德经是应尹喜之请,经老子“语之伍千言”,由尹喜“过而书之”。相传老子曾在天台山讲道,天台之峰有道家尊崇的
6、祖庭“ 玄都”,山脚有“玄关”,人称“老子骑牛过玄关”。 老子在临洮去世。老子出关遂(西)去。他游河湟,涉流沙,访陇西,旅游传道达 17年,后落脚临洮(狄道)继续传道讲学,吸引了天下众多高贤隐士纷至沓来,最终飞升于狄道东山之凤台。老子在临洮羽化后,其子嗣在此繁衍。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于是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与其他研究文献称皇封“李耳天下第一李姓”相吻合。在甘肃临洮,至今尚存“升仙台”,每年举办“老子国际文化节”,这一带住民历尊老子为始祖,自誉老子的后代。 龙门洞与邱处机 金末元初,被成吉思汗称为“活老子”的邱处机,在磻溪(在今宝鸡市西南部 )苦修 6 年
7、,又到陇州龙门洞潜修 7 年。邱处机的诗词磻溪集、创立全真教龙门派的命名都用了苦修过的磻溪和龙门两处地名。这里,在他一生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弘道与传教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邱处机晚年之所以能够以七十四岁高龄,远涉几万里,觐见成吉思汗于雪山之阳,并以其从容的应对与真诚的回答,使成吉思汗言听计从,这与其在磻溪、龙门的十三苦修是分不开的。他西行止杀,成为成吉思汗的国师。东归后,邱处机受命在燕京太极宫主管天下道门,使全真道得 到较大发展,著有磻溪集、鸣道集等。 1、磻溪宫与磻溪集 。 磻溪宫,在陈仓区虢镇城南 3公里的磻溪镇杨家店村之地。位于陈仓区磻溪镇与钓鱼台一河之隔,始建于秦,为萧史、
8、弄玉辟谷修炼之处。南依秦岭,北拥渭水。邱处机选择磻溪为修行地,可能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这里风景秀丽,仙迹众多;二是这里离古钓鱼台近,可以寄托对远祖姜太公故迹轶事的仰慕和向往。三是这里人文焕彩,有利于修学。玄风庆会图说文引孙周长春真人传亦云:“重阳捐馆,归葬终南,已而登西虢,览山川之秀气,访神仙之遗迹,左萧史凤凰之台,右王乔烟 霞之洞(王乔,汉代为柏人县令数年,后弃官修炼道术,得道后骑白鹤升天。),前尚父之钓溪(姜太公钓鱼台,现在附近的大王镇),后刘纲之仙岭(东吴官吏刘纲,字伯鸾,有道术,亦潜修密证,人莫能知。源自神仙传樊夫人),乃虢之上游,遂肥遁旷谷。于是峻一台,西倚飞云之壁,东临漱玉之溪,北跨
9、渭滨,南依山色,中引清风,故号曰清风台。” 邱处机初入磻溪,就在那里开掘一洞,起名为“长春洞”,用所凿之土筑起清风台。开始在洞内清修。人地两生,又别无供养,为了生存,邱处机只好“逐时村巷求觅”,靠化缘度日,一天只化 1 次,化不来就挨饿 。每日到渡口为来往行人免费背渡。冬天天寒地冻,肚饥衣单,“冻手频呵”。在这种困境中,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道心愈坚。坚信自己早晚超生灭。时间一长,他崇高的人品,坚守苦节的毅力深深感动了乡民,尽呼饭相留。到磻溪后, 6 年未点过灯烛。岩边生长很多莎草,秋天采集经过日晒雨淋,干后成丝,闲时合成草绳,编织蓑衣穿上“时伴樵牧嬉游”,人皆呼“蓑衣先生”。白
10、日乞食,夜间打坐,为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而苦修,另一方面胸怀济世度人之志和弘扬教门之愿而刻苦读书。邱处机认真研读道经,读到黄庭内景经“昼夜不寐乃成真, 雷鸣电激神泯泯”,夜就战睡魔,勉强不眠,终于战胜睡魔。从此夜不倒卧,只以打坐入静为休息。 为了实现“全真而仙”的理想,邱处机却能安贫乐道,心安理得。他以坚强的意志与超人的毅力,与困苦生活进行着斗争,磨炼与塑造着自己坚忍不拔的品格。 磻溪集,是邱处机以修道地名命名的诗词集。 他居磻溪6载,以写作诗词为日常修道功课。磻溪集第一首题为秦川的诗词写到 :“秦川自古帝王州,景色朦胧瑞气浮。触目山河俱秀发,披颜人物竞风流。十年苦志忘高卧,万里甘心作远游。特纵孤
11、云来此地,烟霞洞府习真修。”第二首题为磻溪的诗 词写到 :“故人别后信天缘,浪迹西游住虢川。宛转风尘过万里,盘桓岩谷洎三年。安贫只解同今日,抱朴畴能继古仙。幸得清凉无垢地,栖真且放日高眠。”在磻溪苦修功行的六年中,邱处机“博览诗书,盖从隐居秦陇始。”与古来修行家不主张精于文墨,入道便废斯文而专事修炼。邱处机不然,主张修行吟诗两不误,作诗不事工巧,率性即兴,有感而发功出自然,妙而合道。 邱处机不断与当地道友、士人相往来,在磻溪集中,他曾有答宰公子许秀才、赠周二生见访、次韵银张八秀才、虢县银张五秀才处借书等诗词,说明邱处机与当地秀才、解元等 的来往是相当频繁的。邱处机与当地士人的频繁往来,主要以参
12、学与借书为主,其虢县银张五秀才处借书诗言:“盛族文章旧得名,芝兰玉树满阶庭。光辉代代生豪杰,讲论时时聚德星。顾我微才弘道晚,知君博学贯心灵。嘲吟不用多披览,续借闲书混杳冥。”由于磻溪与虢镇城之间有渭河相隔,夏秋季经常发大水,六年中,邱处机为了修炼、传道和读书方便,还在磻溪的渭河对岸磨性山、虢镇城北的南昌宫和城内的常宁宫等地居住过。坚持不懈的苦读,使邱处机从一个未尝读书的人变成了“动容无不妙,出语总成真”的饱学之士。邱处机磻溪集近五百首诗词,写于 磻溪的作品 100百首左右。这些作品,内容丰富,绚烂多姿,足以编辑成生活系列 “照片”, 把他这段生平比较清晰地 “展览”出来,抒发了真实的感情,敞开
13、了邱处机慈善、爱民的内心世界。 2、磨性山与磨性石。磨性山,宝鸡市陈仓区出虢镇往东十五里,北望一簇古建犹如巨型蝙蝠依附于苍松翠柏之中,袅袅青烟中,钟磬之声相闻,这是关中有名的道教山场。当年邱处机曾在这里修真炼性。据资料记载:“邱处机转展苦志炼磨,惟恐无功,于山上往来搬石炼睡,只为福少不能心定。自后当过二番死魔,一番净身,自险死一番,飞石打折三根肋肢,又险死在后屡曾病魔,扑折三番臂膊,恁般魔障不动心,越生苦志。” 曾经是一块棱角突起的顽石,被年轻狂躁的道士竭尽全力抱到山顶,大喊着将顽石抛向山下,又下山抱石重复上山,如此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直 到石头成了现在的模样,浑圆、光洁、淡定、淡然。身上的道
14、袍被酸枣刺挂破了补,补了再挂破,年轻气盛的道士一狠心将满山坡的酸枣刺用手捋了一边。年少轻狂到冷暖自知,惊天动地到不动声色。 邱处机抱石炼性一直坚持到龙门洞隐修时期。在陇县龙门洞的在邱祖洞内,有一锅底状大坑,内置一直径约40厘米,重约百斤的滚圆形青石。传为邱处机遗物 磨性石。 相传邱处机在此洞修炼时,除静坐修道外,为磨炼意志心性,将一顽石每日从山头掀下,再抱进洞里,年深日久,仅将不规则石块磨成滚圆形。邱处机“抱石磨性”的故事,也就在宝鸡流传了下来。清朝 乾隆帝有言“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说的正是邱处机。 3、龙门洞与龙门派 。 龙门洞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西北陕甘交
15、界处的景福山麓,古名灵仙岩,是六盘山南段景福山的一部分。据龙门洞碑载,该道观始于春秋,建于汉代。相传周大夫尹喜曾弃职归山,隐居于灵仙岩龙门石室。西汉娄景(因刘其赐姓,又称刘敬),曾于此处修行。宋金时期,长春真人邱处机于宋孝宗淳熙七年,金世宗大定二十年,从宝鸡潘溪宫赴陇。栖居龙门山七年,在此创立了道教(全真教)“龙门派”,故此地人称“龙门洞”。邱处机隐修于此,潜心修行 ,开创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龙门教派,被誉为“龙门祖庭”,现在为全国著名的五大悬空道观之一。邱处机在龙门的七年中,仍以苦修为主。如玄风庆会图说文所言,龙门山比磻溪更为偏远,邱处机不可能再如在磻溪时一样,自己下山乞食,不得已改为由弟
16、子供食。由“日止一食”、“唯许米面”不难看出,邱处机在龙门时生活的艰苦比在磻溪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13年的修炼,邱处机显示了其卓越的才干和非凡的修道潜力。他通过完善全真教,创建龙门派结束了当时中国道教杂乱无章五花八门派别林立的局面,从此中国道教正式形成了北宗全真教和南宗正一道两 大派别。邱处机提出内修心性与外修功行结合,完成内丹修炼心性应通过读书思考、出家修道、云游四方、静坐调息、劳动磨炼等途径来完成。更重要的是外修功行,即介入社会生活,以仁爱无私之心,济贫救苦,与物无私,先人后己,传道度人。“龙门精神”,开创了多元融合的内省模式,在保证自身独立特质的前提下,推动儒释道融合,立足民生、圆融于发
17、展。同时,“龙门精神”倡导入世的精神理念。主张“先度己后度人”,先“出”后“入”,所修道义,要以利于众生为念,重社会现实,重生命伦理。天人合一是“龙门精神”另一道义。这是天人同源的生命智慧,旨 在启发以人为本的生活哲学,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抱朴守真、顺应自然。金兴定元年( 1217)后,邱处机作为全真七子中仅存的宿老,独自承担起弘扬全真道的历史重任。后以七十三岁高龄会成吉思汗于雪山,被授予多项特权,借机广开教门,使全真道成为元初最大的宗教派别。著有磻溪集、鸣道集等。 金台观与张三丰 金台观位于宝鸡市金台区北坡森林公园半坡处,创建于元朝末年,为明代道士张三丰修道处。张三丰,名全一,字
18、君宝,号三丰,是元、明之际集道学、武学等于一身的传奇人物, 辽东懿州(今辽宁省彰武西南)人。 18岁那 年,张三丰走出家门,四方游历。曾做过两年的中山博陵(今河北定县)县令,因难以忍受官场约束,便挂印辞职。 20 多岁时,他把家中财物分给乡人,然后束装,携带两名家童飘然远游。元朝末年,张三丰路过陕西宝鸡,看到这里山清水秀,苍松翠柏间小径蜿蜒,深邃清幽,心中十分惬意,便决定在山中的金台观居住下来。据传,金台观的三孔炼功洞,还有石碑,都是张三丰习武练功时用过的。张三丰定居金台观后,结庐构殿,吟诗作赋,挥毫写书,练功种地,修行传道,行医救生,广布善事,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拥戴,也扩大了金台观的影响。为此,在宝鸡民间,至 今流传着许多他的传奇故事。金台观因张三丰而出名,成为张三丰的祖庙。 后来张三丰创立全真教武当派,著书立说,声名远播。明代数位皇帝先后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等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