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入唐,从“求书之旅”到学佛“八大僧”.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403348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帆入唐,从“求书之旅”到学佛“八大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扬帆入唐,从“求书之旅”到学佛“八大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扬帆入唐,从“求书之旅”到学佛“八大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扬帆入唐,从“求书之旅”到学佛“八大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扬帆入唐,从“求书之旅”到学佛“八大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扬帆入唐,从“求书之旅”到学佛“八大僧” 因地缘关系,弱小的百济自公元前 18 年立国以来,一直扮演着向日本输出中国文化的角色。据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载,应神天皇十六年( 285),百济王派一位名叫王仁的学者(极有可能是位汉人)到日本教天皇之子学习中国经典和汉字。日本由此有了书面语言汉字。 公元 372 年,东晋前秦皇帝苻坚派遣顺道和尚等携佛像与经书赠予高句丽,朝鲜半岛始有佛教。两个世纪后的公元 522 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司马达等来到大和国,安置佛像,进行礼拜,此谓私传佛教进入日本之始。公元 552 年,从中国学习了佛教的百济,为报答大和朝廷对百济国的长期支持,将一批佛像、佛教经典

2、及幡盖等佛教用品作为礼品进献给日本钦明天皇,此为佛教正式传入日本之始。中国隋书中有“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的说法。 几种文献都说是百济为日本引进了汉字、书籍和佛教,说明中国南北朝之前,日本已经有意识地学习中国文化,甚至从百济引进“转口”的中国文化。此时也是朝鲜半岛从中国大陆采购图书的重要时期,当时周边国家,如日本都从中国引进宗教以及治国与教育书籍。 跨海入华的“求书之旅” 隋朝统一南北乱 局之后,中国再现泱泱大国风范,周边小国纷纷访问中国。据隋书 ?倭国传载:“开皇二十年( 600),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此后,在隋朝统治的 30 多年内,日本2 先后五

3、次派出遣隋团。隋朝对日本没什么商业需求,每来贡使,中国皇帝只是问问“倭人礼俗”。但倭人每次来皆有目的:一是学习朝廷机构设置、法制律令;二是学习文化,收集经典书籍。据日本文献记载,隋大业三年( 607),日本以大礼小野妹子为正使,携带倭王国书,第二次派遣使节团访隋。在比日本书纪较晚的经籍后传记中表明了此行之目的:“是时 ,国家书籍未多,爰遣小野臣因商于隋国,买求书籍。” 唐代,日本向中国派使达到高峰,由唐贞观四年( 630)至乾宁元年( 894),前后共派遣 19 批遣唐使。据旧唐书 ?东夷传载:“开元初,又遣使来朝所得赐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也就是说,遣唐使与遣隋使都有搜集中国经典的任务。可

4、见,在中日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书籍输出是重要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 那么,古代日本到底从中国输入了什么图书呢? 据公元 891 年成书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记载,唐时已辑入汉文书籍 15779 部 17345 卷,可谓经 、史、子、集无所不搜。据大阪市立美术馆编撰的唐钞本,仅日藏唐代写本就有唐诗卷等 43 种,其中不乏中国散佚、日本仅存的“佚存书”。 有意思的是,第二批遣唐使回国( 654)后,大使吉士长丹因“多得文书宝物”而获封户、晋位、赐姓。 接下来,另一个问题来了。日本引进的中国书籍都放在哪里了?唐代之前的中国宝物都放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今年春节我在奈良旅行时,还专门去东大寺看了正仓院

5、。这里原是东大寺的仓库,专门收藏东大寺的财宝物品。但现在,我只能遥看一下院子中架空的大房子正仓,此仓3 由北仓、中仓、南 仓构成。古代日本木建筑不上油漆也不粉刷,保持着木料的本色。当年,这里收藏了不少从中国传来的宝物。后来,这里的宝物都献纳皇宫了。不过,每年都有正仓院专题宝物展。这个展览我没能赶上,但却赶上了奈良博物馆的“平安写经展”,许多唐代写经在此亮相。这之中有从中国搜集来的汉人写经,也有日本宫廷贵族照汉籍抄写的经文。比如,正仓院当年就收藏有光明皇后抄写的头陀寺碑文、杜家立成、乐毅论,还有圣武天皇书写的一般称为圣武天皇宸翰杂记,此集抄写的中国诗文大多属于佛教文学,许多在中国已散佚不存。 在

6、朝鲜半岛与日 本列岛积极采购中国书籍之际,唐末五代,战火再起,频繁的改朝换代与小国割据令典籍散毁严重。五代吴越国( 907 978)还曾遣使日本赍重金请抄天台遗书。日本遣日延为“缮写法门度送之使”,以至“一宗教文,复还中国”。由此可知,中国典籍托对岸保存之福,当年还有“回流”之功。由此可知,“书籍之路”并非自西往东的单通道,而呈往返环流之状。 恰因引进了汉字和汉典,使没有文字的日本有了写史、作文的可能。公元 8 世纪初,日本皇宫先后编出两部日本史的开山之作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公元 8 世纪末,还出版了日本“诗经” 万叶集。 “入唐八大僧”,经书、汉字、书法的传承 入华僧,僧来僧往,直接影响了日本

7、政治与文化的革新。 大唐代隋后( 618 907),天下太平,现盛世之象。公元 623 年,留学中国多年的“遣隋僧”惠齐、惠日等人在见证了初唐繁荣之后,东归日本,向天皇报告大唐是法律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建议朝廷像派遣隋使一样,4 接着派遣唐使赴唐学习。几位僧侣的建议引起了朝廷的重视。经过一番准备,公元 630 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此后一直到 894 年的 260 多年间,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还有两次是送唐使臣回国 ,一次迎接遣唐使归日本,除此之外,日本正式派遣唐使计有 12 次。 日本将遣唐使作为一项庞大的国家工程来运营,使团由正使 ?p 副使 ?p判官 ?p 录事等官员组成,

8、此外还特别配备了特殊的随行人员,还有主神 ?p卜部 ?p 阴阳师 ?p 医师 ?p 画师 ?p 乐师 ?p 译语 ?p 史生,以及船师 ?p 玉工等各行工匠,船上还配备了负责安全的弓箭手。随行人员中还有要长期居留大唐的留学僧 ?p留学生和短期入唐 ?p将随同使团回国的还学僧 ?p还学生。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学习考察团,全团共 200 多人,初期是乘两艘船,后来,随着团员的增加,使团增为四艘船, 人数也增至 500 余人。 遣唐使每次入唐都有学佛求法的僧侣随行,经过百余年的不断学习,日本佛教迎来了高僧大德学成归来的高峰。自唐贞元二十年( 804)起,日本先后有多位高僧东渡中国,并成为后来日本的各门

9、派高僧,其中最有名的是最澄(传教大师)、空海(弘法大师)、常晓、圆行、圆仁、圆珍、惠运和宗睿八人,他们也是创建日本佛教基业的“入唐八大僧”。 最澄( 767 822)并不是入唐最早的日本僧人,但却是最有成就的日本高僧。唐贞元二十年( 804),最澄经日本天皇批准,率弟子义真等人随日本第十二次遣唐副使石川道 益抵中国。在临海向天台十祖兴道道邃大师学习摩诃止观等。最澄回国时,自临海龙兴寺带走法华经等章疏 128 部 345卷。 最澄回到日本后,在比睿山大兴天台教义。日本早期佛教分为两个阶5 段。其一就是最澄等人于平安朝时期从大唐学来的密教真言宗天台宗,另一阶段是荣西等人于镰仓室町时期从大宋学来的禅

10、宗。最澄不仅是引入天台宗的高僧,还是中国书法的传播者。从大唐返回日本时,最澄不仅带了几百卷经书,还携回王羲之等名家碑帖、拓本 17 种。最澄本人汉字修养极高,日本至今存有他的手书久隔帖。这是一封最澄写给他的得意门生泰 范的信。信中提到空海,希望能透过泰范向空海请教佛学。当时最澄47 岁,而空海 40 岁。但信中所有指空海,即“大阿 ?梨”的地方均另起一行,表现出最澄对比自己年轻的空海的敬意,这里提及的空海,也是“入唐八大僧”的领军人物之一。 空海( 774 835),与最澄一起随遣唐使船进入大唐。最澄回国后创立日本密教真言宗天台密宗(台密),空海则在创立的日本真言宗东寺密宗 (东密)。空海也和

11、最澄一样痴迷汉字书法,更了不起的是他还创立了日本文字。 古代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长期使用汉字,称汉字为“真名”。 5世纪初, 日本出现被称为“假名”的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空海赴大唐学习后,传说他在梵文字母拼写原理的启发下,发明了日本字母“平假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平假名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片假名”,至此,日本才终于有了本国文字。 由此我们发现,日本的文字、书法与佛教有着某种特殊关系。如果说,日本文字与书法有一个创世纪,那么这个创世就是由日本高僧开启的。同样,日本佛教也借助于汉字和书法巩固自己的地位与皇家的特殊关系。比如,平安时代“三笔”,就有嵯峨天皇(另两位是空海和橘逸势)。这位天6 皇也

12、是汉字的推广者,当年他亲手抄录唐人李峤 杂诗残卷。李峤在唐代并不算很有成就的诗人,其制式诗就像一部字典,比如,乾象十首:日、月、星、风、云、烟、露、雾、雨、雪;芳草十首:兰、菊、竹、藤、萱、萍、菱、瓜、茅、荷;灵禽十首:凤、鹤、乌、鹊、鹰、凫、莺、雉、燕、雀;居处十首:城、门、市、井、宅、池、楼、桥、舟、车或许,正是这一识字、学文化的特色,成为了嵯峨天皇抄录它的重要原因。 汉唐以降,周边没有文字的国家多以汉字为本国文字。李朝世宗主政朝鲜时,才令人制定本国文字“谚文”,并于 1443 年公布“训民正音”。10 世纪以前的越南也一直使用汉字,直 至 13 世纪才有了本国文字“字喃”。在中国明代之前,东亚是一个超国界的大汉字文化圈。所以,此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一个文字与书籍的传播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