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随体 :次缢痕末端所带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 2, 染色体组: 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基本染色体(即指物种内合子染色体的基数),以 X 表示。 3, 果蝇 CIB 系 :用 X 射线处理果蝇获得的倒位杂合体的雌蝇( XCBIX+), C 代表一致交换的倒位区段, I 代表倒位区段内的一个隐性致死基因, B 代表该倒位区段范围之外有一个 16区 A 段的重复区段,其表现型为显性棒眼性状。 4,相引相: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 5,共显性: F1 同时表现双亲性状,而不是表现单一的中间 型。 6, 缺体: 指比正常二倍体( 2n)
2、缺少二个相同染色体的个体。染色体数为 2n-2 7,母性影响: 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 ,其特点为下一代表现型 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 (又称前定作用) 母性遗传:由细胞质遗传物质引起的遗传现象,又称细胞质遗传 8, Hfr 菌株: 包含一个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组内的 F 因子的菌株。 9, Hfr 细胞:含一个整合到细菌染色体内的 F 因子,即高频率重组型 Hfr 重组比率比 F+F-高出 1000 倍。 10,性导:指接合时由 F, 因子所携带的外缘整合到细菌染色体 的过程 11,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 DNA 序列的方法。
3、 每个循环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经 25-30 次循环后,可将模板扩增达百万倍。 12,不完全显性: F1表现的性状为双亲的中间型。 13, 单体: 指比正常二倍体( 2n)缺少一个染色体的个体。 14 单倍体: 指仅具有该物种配子染色体数( n=X)的个体。 15 倒位: 染色体某一区段的正常顺序颠倒了。 16 狭义遗传率: 通常定义为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17 半同胞交配:亲本之一相同的后代,即同父或同母的 兄妹进行的交配 18 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群 19 运载工具(载体): 将 “目的 ”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运载工具。 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能自我复
4、制 2,有选择性标记 3,有多克隆位点。 20 孢子体不育: 是指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所控制、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21 配子体不育: 是指花粉的育性直接受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所决定的一种不育类型。 22 孢子体不育: 是指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所控制、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23 顺反测验:根据顺式表现型和反式表现型来确定两个突变体是否 属于同一个基因(顺反子)。顺式排列表现为野生型,反式排列为野生型时突变分属于两个基因位点;反式排列为突变型时突变分属于同一基因位点。 24 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的核心是由 H2A, H2B,H3 和 H4
5、四种组蛋白各以两个分子组成的八聚体,其雄壮近似于扁球状。 25 互补作用:两队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和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形状的发育。当只有只对基因显性或两队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形状。分离比率为 9:7 26 相斥相:甲显性形状和乙显性形状联系在一起遗传,二乙显性形状和甲隐性形状联系在一 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相活相斥组 27 顺反子:表示一个起作用的单位,基本上复合通常指的基因。哥作用子所包括的一段 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28 亚倍体:染色体数少于 2n 的非整数倍体称为亚倍体。 29F 因子:致育因子,性因子,是一种感染性质粒,由于 F 因子存在与否决定细菌是
6、否结合,又称为致育因子。 30 遗传漂变:在一个小群体内,每代从基因库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会形成较大的抽样误差,由这种误差引起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叫做遗传漂变 31 复等位基因:指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 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在生物钟广泛存在,如人类的 ABO 血型遗传 32 染色体分带:指利用某些物理或化学处理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显现出深浅不同的带纹,各物种的每一条染色体其带纹的数目,位置,宽度跻身浅度都具有相对的恒定性,因此可作为染色体是别的重要依据 33 异固缩:在细胞周期中,某些染色体或者染色体的某些部分在固缩
7、程度和染色性质上与其他染色体或染色体其他部分不同步 34 联合复合体:同源染色体沿着染色体长轴之间紧密结合,这种结构称为联合复合体 35 剂量补偿效应:使细胞中具有 两份或两份以上基因的个体和只有一份基因的个体出现相同表型的遗传效应 36 多线染色体:由多条染色线组成的染色体 37 倒位:由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区段倒置所引起的染色体内重排 38 单倍体:携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39 三体:在二体上增加了 1 条染色体的个体 40 体细胞交换:亦称有丝分裂交换,是以体细胞联会为基础的,发生在染色体的四线期 41 异附加系:具有除受体染色体组外增加 1 条或几条异源染色体的个体 42 加性方差:指等位
8、基因间或非等位基因间的累加作用而引起的变异量; 43 多因一效 : 指多个基因控制一种性状表现的现象。 44 颠换:指嘌呤被嘧啶或嘧啶被嘌呤的替换 45 异源联会 : 在特殊情况下,如异源六倍体小麦缺少某一染色体(如 1A)的母细胞中, 1A找不到另一个 1A,就可能与部分同源的 1B 或 1D 进行联会,称为异源联会。 46QTL: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 即 QTL,指控制数量性状表现的数量基因在连锁群中的位置。 47 部分二倍体 : 当 F+和 Hfr 的细菌染色体进入 F-后,在一个短时期内, F-细胞中对某些位点来说总有一段二倍体的 DNA 状态的细菌。 48 限性遗传:是指位于 Y
9、染色体( XY 型)或 W 染色体( ZW 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 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性状。 49 复等位基因 : 指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多个等位基因的总称。 50 花粉直感:如果在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51 假噬菌体:把细菌染色体片段包装在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内,其中并不包含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噬菌体 52 突变的平行性 : 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其遗传基础比较近似而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的现象。 53RFLP: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型性。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产生的片段差异 54 孟德尔群体 : 通过个体间的相互交配的结果,孟德尔遗
10、传 因子可以各种方式从一代传递给另一代的群体称为孟德尔群体。该群体不是一些个体的简单集合体,而是在各个体间有相互交配关系的集合体。 1.生物界出现多样性的遗传原因有: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间的连锁交换。 2.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异同:呈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叫质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叫做数量性状,数量性状:多基因,连续分布,受环境影响大,非孟德尔遗传,定量描述,研究对象为群体。质量性状:单基因货少数几对基因,不连续分布,小,孟德尔遗传,定性描述,家系。相同之 处:性状都受基因控制,控制性状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基因都有分离,重组,突变等特性,都
11、遵循相关遗传规律。 3.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包括:遗传信息从 DNA 转录到 MRNA 再翻译成蛋白质,以及遗传信息从 DNA 到 DNA 的复制过程,这就是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RNA 自我复制, RNA 反转录成 DNA 是中心法则的发展。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提示了基因的两个基本属性 -自我复制和控制蛋白质合成。其中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基因时空表达的具体调控机理,RNA 加工修饰,内含子可变剪切的具体机理, RNA 翻译的调控机理,影响蛋白质 翻译后高级结构形成的因素和机理,中心法则。 4.试比较 F, F+,F-和 Hfr 的关系 F+指含有 F 因子且 F 因子游离于宿主染色体外的
12、细菌;F-指不含有 F 因子的细菌; Hfr 指 F 因子已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菌株; F指带有宿主染色体基因的 F 因子。其中 F, F-和 Hfr 均可接合 F-菌株,只是 F带有原来宿主的染色体基因,可高校转移所带宿主的染色体基因,并使 F-菌株变味 F菌株; Hfr 可高校转移宿主的染色体基因组,但很难让 F-菌株变为 F+菌株; F+转移宿主的染色体基因的频率最低,但能使 F-菌株变为 F+菌株。 5.减数分裂 的遗传学意义: 1 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这是因为:性母细胞( 2n)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雌雄配子( n),然后雌雄配子( n)通过受精结合又形成
13、子一代染色体数目与亲本数目一样( 2n)的个体。 2 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和进化,并为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变异表现在非同源染色体间的染色体的重组及同源染色体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产生的染色体内的基因重组。 6.简述数量性状研究上与质量性状研究的不同之处 ( 1)数量遗传学所研究的性状是具有连续变异特点、可用数字表示、对环 境条件比较敏感的数量性状,而不是孟德尔所研究的豌豆红花、白花等质量性状 ( 2)在研究方法上,由于杂交后代中不能得到如同质量性状的明确比例,因此需对大量个体进行多年多点分析研究,同时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平均效应、方差、协方差等遗传参数,才能
14、发现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 3)在遗传机制方面,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基因与基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数量性状对环境较敏感,基因的作用与环境条件的影响混杂在一起,增添了遗传机理研究的复杂性 7.简述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的几种基本方式及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答:方式:转化、接合、性 导、转导 应用:载体,构建文库,基因克隆。 8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其遗传效应: 1 缺失:假显性,假等位和致死效应 2 重复:剂量效应,位置效应 3 倒位:对基因排列顺序的影响,对交换的影响 4 易位:改变了连锁关系,假连锁,使断裂点附近的交换频率降低 9.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及染色体的五级结构组装:真核生物的染色
15、质是一类复杂的核蛋白体,其中核酸有 DNA 和 RNA,蛋白质有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此外还有无机离子,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染色体的五级结构组装: DNA 双螺旋,核小体,螺线管,侧环和染色单体纤维。 10.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小麦单体进行显性基因染色体定位: 1 将携有隐性等位基因品种的 21种单体作母本分别与待测顶的携有显性等位基因的 2 体植株杂交。 2 由于所有的 F1 植株均表现显性形状,故 F1 中单体植株和二体植株必须通过染色体计数来确定 11.试解释生物界中亲代与子代性状的相似性以及子代变异的多样性原因 ( 1)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单体间的交换、染色
16、体结构数目的变异、基因突变及环境影响 12.简述经典和现代遗传学中关于基因的概念的认识和发展 答:孟德尔:把控制性状的因子称为遗传因子。如豌豆红花 ( C)、百花( c);高株( H)、爱株( h)约翰生:提出基因( gene)这个名词,取代遗传因子摩尔根:对果蝇、玉米等的大量遗传研究,建立了以基因和染色体为主体的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化学实体,以念珠状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 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个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不能分割。 分子遗传学认为:基因不是最小遗传单位,在一个基因区域内,仍然可以划分出若干期作用的小单位,包括突变子、重组子和顺反子,并发展了重叠基因、隔裂基因和跳跃基因等新概念
17、 13.简述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利用方法和发挥的重大 作用: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控制的不育类型称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胞质不育金银为 S,胞质可育基因为N,核质不育基因 r,核可育基因 R。 S( rr) *N(rr)/S(rr)中, F1 表现不育, N( rr)个体具有保持母本不育性在世代中稳定的能力,所以称为保持系( B)。 S( rr)个体由于能够被 N( rr)个体所保持,其后代全部为稳定不育的个体,所以称为不育系( A)。 S(rr)*N( RR)或 S( RR)或 S( Rr), F1 全部正常可育, N( RR)或 S( NN)个体具有恢复育性的能力,称为恢复系
18、( R) .生产商利用不育系 A: S( rr) ,保持系 B: N( rr),恢复系 R: SRR 或 NRR 实现三系配套,同时解决不育系繁种和杂种种子生产的问题;繁种: A*B A;制种: A*R F1,应用于在水稻和油菜育种生产中,很好的利用其杂种优势,极大的提高了产量,尤其在水稻中被称为第 2 次绿色革命。 14.简答孟德尔,摩尔根,约翰生,费希尔,沃森和克里克等科学家对遗传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答: (前三个人见 12 题 )费希尔 与赖特、霍尔丹等人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性状的遗传变异,推断遗传群体的各项遗传参数,奠定了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的数学分析基础。 沃森和克里克 通过 X 射
19、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从而促进了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15.简述相互异位杂合体减数分裂时的细胞学行为 答: 偶线期和粗线期易位杂合体联会成“十”字形 ;终变期:联会就会因交叉端化而变为由四个染色体构成的“四体链”或“四体环。十字形配对结构发生交叉端化后形成的大环结构(常用 4 表示 )或链状结构 (用 C4 表示 );中期终变期的环可能变为“ 8”字形或环形,十字形配对结构以交替式和相邻式分离。 16.简述基因工程的重要内容 答: 基因工程 是将分子遗传学的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用来改造、创建动、植物新品种,工业 化生产生物产品,诊断和治疗人类遗传疾病的一个新领域。 内容 : .从细胞和组织中分离 DNA; .利用能识别特异 DNA 序列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 DNA 分子,制备 DNA 片段; .将酶切的 DNA 片段与载体 DNA(载体能在宿主细胞内自我复制连接),构建重组DNA 分子; .将重组 DNA 分子导入宿主细胞,在细胞内复制,产生多个完全相同的拷贝,即克隆; .重组 DNA 随宿主细胞分裂而分配到子细胞,使子代群体细胞均具有重组 DNA 分子的拷贝; .从宿主细胞中回收、纯化和分析克隆的重组 DNA 分子; .使克隆的 DNA 进一步转录成 mRNA、翻译成蛋白质,分离、鉴定基因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