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提问的对象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也是反馈调控 ,教学交流的首要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巧”问者 ,不仅问题要精心设计 ,而且提问对象的选择也要得当。 问题虽是指向全班学生,但要获得学生情况的准确信息,还是要让学生个体来回答。叫谁来回答?教师的反应不一,效果自然也不同。那么在课堂提问中如何把握好提问的对象?我认为从以下三方面来选择。 一、不要只提问好学生。 在小学观课,常见教 师喜欢让好学生回答问题。在观摩课、公开课上,这样的情况最为多见。有限的几次课堂
2、问题,机会都给了好学生。在“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中,在问到学生“你们的教师喜欢提问什么样的学生?”这个问题时,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选项是“好学生”,只有百分之二的学生选项是“差学生”。 只提问好学生的教学,表面看来行云流水,一片繁荣,实则虚假,背离教育的本真。更应引起注意的是,这样的教学“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坐”,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看客。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又败坏学生的兴致和教育的声誉。 二、善意地提问“差”学生 。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什么喜欢问“差”学生?可能有两种原因。 1、 通过提问成绩较差的学生了解学情 这是从了解全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考虑的。如果所提的问题较差的学生
3、也能回答上来,说明全班学生都已基本掌握。这种考虑无可厚非,关键是在提问时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2、 通过提问维持课堂纪律、组织学生的注意力,这是提问的功能之一,这一功能对成绩较差或课堂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同样适用。但作为教师应避免下面的这种课堂提问: 在一节小学数学课上,接近下课时,老师提问了一位女生,女生没能回答上来 。按说, 这没什么奇怪,老师的问题未必每个学生都能回答上来。但是这位教师说“我就知道你答不上来,快一节课了,别人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你却一直不动,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老师是想给这个女生参与的机会吗?不是。至少这不是当时这位老师的想法。是想通过提问这个引起女生的注意,
4、让她专心学习吗?不排除这样的良苦用心。但这个女生未能专心听讲将近一节课,若真为学生学习着想,为什么不早提醒她呢?很遗憾,从教师的话语中,很难不让人揣测到她提问的警示全班学生!提问成了惩罚学生的手段。 不管教师有多么的用心良苦,提问一旦以惩罚为目的,就远离 了提问的本真。不是教育中不能有、不该有惩罚,而是惩罚用错了时机和场合。 三、根据问题的难度选择答问的学生。 一个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千差万别,参差不齐, 问题的难度因人而异, 对乙是难啃的骨头,对甲不过是小菜一碟。班级教学环境中,若要让学生都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师就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或者,为不同 梯度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回答者。否则,不问青红皂白乱点谱,只提问某一类学生,或把过易的问题问甲,结果都只会适得其反。 此外,还要注意两点: 1.为使提问发挥最大的效益,让每个学生都开动思维,在呈现 问题与选择对象的时间顺序上,切忌先指定提问对象再呈现问题或按一定顺序对学生进行发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再指定回答的对象,避免因过早指定对象而让其他同学感到回答无望或因不需自己回答而不去思考,影响思维积极性; 2.要给坐在不同位置的学生以大致相当的作为提问对象的机会,特别是要注意提问坐在后排或两边的学生,这些区域往往容易被老师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