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4146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3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山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舟山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舟山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舟山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舟山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本科毕业论文系列开题报告水产养殖舟山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岛位于东经1121312219,北纬29462952,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东南部,为舟山群岛第七大岛。桃花岛北距舟山市普陀区政府所在地沈家门116KM,与普陀山、朱家尖隔海相望,而西与宁波市隔海相距12KM,海岸线长约579KM。全岛面积为417KM2,总人口215万人。金庸笔下的桃花岛是一个文学地点出现的,而作为舟山群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还没有对桃花岛的潮间带贝类组成抑或潮间带生物种类进行过系统的调查。而其他例如,王一农等的“舟山朱家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生态初步调查”,尤仲杰等的“舟山

2、朱家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群落生态”以及蔡如星等的“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舟山潮间带生物种类数的水平分布与盐度和海岸开敞性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有关,群落数量的水平分布与底质和海岸开敞性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有关。在多位研究者的工作成果中显示了我国岩岸潮间带生物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完全符合STEPHENSEN三分带的原则;软底相海岸,由于许多种类在潮间带的分布较广,且受底质成分的影响,因此不完全符合上述原则。通过区域性的推断,桃花岛也应如此,希通过此次调查进行证明,也希望通过这次贝类生态调查可以为以后的调查调研提供帮助。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优势种类组成;2数量分布(水

3、平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分布规律);3计算几项生态学指数。拟解决的问题1合理选择采集地点;2贝类种类的正确鉴定。2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1按照海洋生态调查指南规定分4季进行调查,通过桃花岛潮间带实地采样,采集贝类;2带回实验室整理洗净后,称重,进行初步分类,区分大类;3总结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分布规律;4参照文献资料及图谱进行详细种类鉴定,统计数量,确定优势种;5数据整理,计算生物量。(二)技术路线五、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0911200912毕业论文选题20091220103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制定具体研究计划和试验方案2010320104开题答辩,完成综述论文20104

4、20118实地采样综合整理,论文撰写采集贝类(分4季)确定优势种,计数,定量分析贝类洗净,整理,分类查阅文献,图谱,确定种类,定性分析参考文献资料,比较物种变化整理数据,计算生物量320108201012数据处理、分析,完成论文初稿2011120114外文翻译,论文修改、定稿,准备答辩六、主要参考文献1王一农,周友富,丁理法,等浙江温岭石塘沿海岛屿的潮间带贝类资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16140432王一农,尤仲杰,陈清建舟山朱家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生态初步调查,东海海洋,1990,8167733王海明,蔡如星,邵晓阳,等杭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

5、4412204王海明,蔡如星,邵晓阳杭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群落结构J,东海海洋,1996,14421265尤仲杰,王一农舟山朱家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群落生态,岩相生态学的研究,海洋湖沼通报,1989,338456尤仲杰,王一农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3,467777尤仲杰,徐善良,谢起浪浙江沿岸的贝类资源及其增养殖,东海海洋,2000,18150568卢建平,蔡如星,胡建云,等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4457669刘录三,孟伟,田自强,等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大

6、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与历史演变J,生态学报,2008,2873028303310许木启,张知彬我国水生无脊椎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概述,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191011朱明远,张学雷,汤庭耀,等应用生态模型研究近海贝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2,204344212陈慕雁,杨红生贝类生态免疫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集刊,2007,4814115213杨万喜,陈永寿中国沿岸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概况及深化研究的建议,东海海洋,1997,151525814张永普,郑洁,王一农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贻贝类的生态特点J,海洋湖沼通报,2000,3242815张永普,应雪萍,吴海龙

7、,等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海洋湖沼通报,2000,4263316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211213217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数量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4自然科学版,2001,20427928618范明生,王海明,蔡如星,等杭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种类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4421119范明生,卢建平,蔡如星,等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种类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44495620赵永强,曾江宁,陈全震,等宁波

8、大榭开发区北岸潮间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动物学杂志,2009,442788321段学花,王兆印,程东升典型河床底质组成中底栖动物群落及多样性J生态学报,2007,2741665167222蔡如星,卢建平,薛俊增舟山岩相潮间带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东海海洋,1993,114304123蔡如星,郑锋,王彝豪,等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数量及其分布,东海海洋,1991,93587224蔡如星,郑锋,陈永寿,等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种类组成及分布,东海海洋,1990,81516025LNITH,LEESY,SADOVYYMACROBENTHESOFATIDALIMPOUNDMENTATTHEMAIP

9、OMARSHESNATURERESERVE,HONGKONHYDROBIOLOGIA,2002,46819321226YAMOCHISSUCCESSIONOFMACROBENTHICFAUNAANDNITROGENBUDGETATTWOARTIFICIALTIDALFLATSINOSAKABAY,JAPANMARINEPOLLUTIONBULLETIN,2008,5713714127ZHUSX,YANGHL,WANGPU,ETCSTUDIESONINTERTIDALZONEECOLOGYOFZHOUSHANARCHIPELAGODURINGTHESUMMER,2005,JOURNALOFZHE

10、JIANGOCE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06,2543593725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水产养殖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概况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概括,分析舟山潮间带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数量及分布,群落结构。种类的水平分布与底质、盐度、海岸开敞程度和海流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沙和海岸开敞程度有关。舟山地区潮间带生态学研究到目前为止,还不是相当的详尽,还有许多区域需要实地调查研究。关键词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美称,作为海洋资源大市,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潮间带生物资源异常丰富,因此对于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也就必不可少。本文就

11、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情况进行简要叙述。1种类组成及其分布可以将舟山潮间带划分成3带7亚带,即高潮带(第1、2亚带)、中潮带(第1、2、三亚带)、低潮带(第1、2亚带)。其次,可以如蔡如星等(蔡如星等,1990)将其分为三个生态区近岸区、近外海区、外海区。近岸区生物以广温、广分布种为主,有僧帽牡蛎SACCOSTREACUCULLATA等;近外海区以亚热带种占优势,代表中为粒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EXIGUA、鳞笠藤壶TETRACLITASQUAMOSAL、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JAPONICA、青蚶BARBATIAVIRESCENS等;外海区同样是以亚热带种占优势,主要是日本

12、笠藤壶、覆瓦小蛇螺SERPULORBISIMBRICATA、棘刺牡蛎SACCOSTREAECINATA等。而其种类的分布与底质、盐度、海岸开敞度等有关岩质主要适合固着生物、吸附生物等种类生存;从近岸区到外海区盐度逐渐变化,种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同样从近岸区到外海区开敞程度也会变化,因此和其也有相当的关系;海流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水体温度的变化,据邵晓阳等的数据,其种类多样性符合由南至北逐渐减小的规律,即浙南海区浙中海区浙北海区(邵晓阳等,2001),即使是再小区域的变化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种类的变化。正如盐度与种类分布之间的关系,从低盐度到高盐度的变化使种类的变化,符合海洋生物的盐度分异度分布规律

13、(范明生等,1996)。综上所述,潮间带生物种类分布与底质、盐度、开敞性和海流等有关。2数量及其分布根据潮间带优势种类的垂直分布和数量分布,把舟山隐蔽和半隐蔽海岸划分为2个带滨螺带和藤壶一牡砺带,把开敞海岸和极开敞海岸划分为3个带滨螺带,藤壶刊贼一藻类6带以及藻类带(王一农等,1990)。不同的海岸潮间带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同一海岸的种类分布和底质等的不同而不同,且相似环境的潮间带,人为的破坏对生物量的影响极大(王海明等,1996;蔡如星等1991)。因此,影响的因素相当多。与种类分布相同,数量的分布同样与底质、开敞性有关岩质以软体动物占优势,沙质则以甲壳动物为主,泥滩以软体动物占优;海岸的

14、开敞性不同,生物数量的差异同样很大。影响生物数量季节变化的因素比较复杂(卢建平等,1996),季节的变化对于数量的变化是相当大的,生物经过春季的繁殖,夏季的生长,到秋季时为最大个体,因此秋季数量最大,冬季为冬眠期,因此数量最小。我国沿海大多为广温广布性种类和暖温性种,从广东大陆沿岸向北一直分布到黄渤海沿岸,是我国沿岸潮间带生物群落中的主要构成种(尤仲杰等,1993;邵晓阳等,2001)。3群落结构在蔡如星等(蔡如星等,1993)关于舟山岩相潮间带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中,在26个岩岸测站中共发现90种无脊椎动物,以软体动物动物和甲壳动物为群落的主要组成成分。由数据也知道,从近岸区到外海区的群落生物

15、量和个体密度逐渐减小。生物分带是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王海明等,1996),通过各区域的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可以很明显的知道各个生物所生活的区域部分,即生物所成带的分布。与生物种类和各生物数量不同,虽说大型底栖动物生活环境相对固定,其群落结构和数量分布会随环境因子变化而发生改变(赵永强等,2009;LNITH2002;YAMOCHIS2008),并不像种类和各生物数量由于部分情况的改变而带来影响。4研究进展中国沿岸潮间带生态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从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主要进行潮间带生物区系、种类组成及分布的研究;第二阶段从70年代末至现在,主要进行潮间带生物种群及群落

16、生态学的研究(杨万喜等,1997)。而随着时间推移,对于环境的重视已是新世纪最大的话题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提出也让生态学研究得到了提高。生态学上“容量”承载力的概念是来自种群生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可以支持的最大生物量(朱明远等,2002),即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所能承受的生物量是有限的,但在人口激增的情况下,需求也在相对应的增加,而在环境恶化、人为干扰的作用下,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资源衰退(尤仲杰等,2000)。而比较新的如生态免疫学ECOLOGICALIMMUNOLOGY,其为一个正在迅速兴起的将生态7和免疫相结合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的是生态因子引起和保持有机体免

17、疫系统的变异以及协调宿主和病原体的内在作用机制的整个微进化过程(陈慕雁等,2007),生态免疫根据免疫系统生态环境的改变具有高度的灵敏性。5研究展望近年来,大多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描述群落特征、研究群落结构,我国已对泥滩、沙滩,及河口硬相潮间带动物的群落进行过研究,至于岛屿岩相潮间带动物的群落结构,目前尚末报道(蔡如星等,1993)。一些研究者通过对舟山潮间带的调查发现,舟山潮间带生物种类数的平面分布与盐度和海岸开敞性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有关,群落数量的水平分布与底质和海岸开敞性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有关(张永普等,2000;段学花等,2007;蔡如星等,1991;蔡如星等,1990;ZHUSX20

18、06)。在未来还有许多的地方等待研究者的采样调查区域,如舟山桃花岛,东极岛等。通过数据的统计,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上的改变,所引起的生态平衡问题,对于我们去保护环境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陈慕雁,杨红生贝类生态免疫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集刊,2007,481411522蔡如星,卢建平,薛俊增舟山岩相潮间带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J东海海洋,1993,11430413蔡如星,郑锋,王彝豪,等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数量及其分布J东海海洋,1991,9358724蔡如星,郑锋,陈永寿,等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种类组成及分布J东海海洋,1990,8151605段学花,王兆印典型河

19、床底质组成中底栖动物群落及多样性J生态学报,2007,274166516726范明生,王海明,蔡如星,等杭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种类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442117范明生,卢建平,蔡如星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种类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4449568卢建平,蔡如星,胡建云,等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4457669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211213210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数量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

20、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427928611王一农,周友富,丁理法,等浙江温岭石塘沿海岛屿的潮间带贝类资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161404312王一农,尤仲杰,陈清建舟山朱家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生态初步调查J东海海洋,1990,81677313王海明,蔡如星,邵晓阳,等杭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1441220814王海明,蔡如星,邵晓阳杭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群落结构J东海海洋,1996,144212615杨万喜,陈永寿中国沿岸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概况及深化研究的建议,东海海洋,1997,151525816尤仲杰,徐善良,谢起浪浙江沿岸的贝类资源及

21、其增养殖J东海海洋,2000,181505617尤仲杰,王一农舟山朱家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群落生态,岩相生态学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89,3384518尤仲杰,王一农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J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3,4677719张永普,郑洁,王一农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贻贝类的生态特点J海洋湖沼通报,2000,3242820张永普,应雪萍,吴海龙,等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J海洋湖沼通报,2000,4263321赵永强,曾江宁,陈全震,等宁波大榭开发区北岸潮间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格局J动物学杂志,20

22、09,442788322朱明远,张学雷,汤庭耀,等应用生态模型研究近海贝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2,204344223LNITH,LEESY,SADOVYYMACROBENTHESOFATIDALIMPOUNDMENTATTHEMAIPOMARSHESNATURERESERVEJHONGKONGHYDROBIOLOGIA,2002,46819321224YAMOCHISSUCCESSIONOFMACROBENTHICFAUNAANDNITROGENBUDGETATTWOARTIFICIALTIDALFLATSINOSAKABAYJJAPANMARINEPOLLUTIONBULL

23、ETIN,2008,5713714125ZHUSX,YANGHL,WANGPSTUDIESONINTERTIDALZONEECOLOGYOFZHOUSHANARCHIPELAGODURINGTHESUMMERJ2005,JOURNALOFZHEJIANGOCE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06,2543593729本科毕业设计(20_届)舟山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10目录1引言12研究方法13结果231种类组成2311春季(4月份)2312秋季(11月份)232群落结构3321高潮带4322中潮带4323沙岙码头433分布及季节变化4331垂直分布4332水平分

24、布5333季节变化54讨论6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811摘要本文就桃花岛潮间带进行贝类的实地采样调查,经过数据的整理、分析,初步确定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贝类的分布情况。调查采样分2次,分别是4月和11月。经调查,共采得贝类30种,分为3纲22科,主要为腹足纲和瓣鳃纲。根据数据处理,得出中潮带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都高于高潮带的垂直分布规律;而在水平分布上,沙岙码头高潮带的2个数据都高于塔湾,中潮带则相反;通过4月和11月的数据对比,春季的数值高于秋季。关键词桃花岛;潮间带;贝类;生态学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ESTHETAOHUAISLAND,THE

25、INTERTIDALZONESHELLFISHFIELDSAMPLINGSURVEYCONDUCTEDAFTERTHEDATACOLLATION,ANALYSIS,PRELIMINARYTAOHUAISLAND,THEINTERTIDALZONETODETERMINETHESPECIESCOMPOSITIONANDQUANTITYOFSHELLFISH,SHELLFISHDISTRIBUTIONSURVEYSSAMPLING2TIMES,RESPECTIVELYINAPRILANDNOVEMBERAFTERINVESTIGATION,30SPECIESOFSHELLFISHWERECOLLEC

26、TED,ANDWASDIVIDEDINTO3CLASSES,22FAMILIES,MAINLYGASTROPODAANDLAMELLIBRANCHINAACCORDINGTOTHEDATAPROCESSING,OBTAINEDTHATBIOMASSANDDENSITYINTHEMIDDLETIDALZONEWEREHIGHERTHANTHEHIGHTIDALZONEANDONTHEHORIZONTALDISTRIBUTION,SHAAOTERMINALWITHTHETWODATAAREHIGHERTHANTHETOWERBAYINTHEHIGHTIDALZONE,THEMIDDLETIDALZ

27、ONEONTHECONTRARRYTHROUGHDATACOMPARINGOFAPRILANDNOVEMBER,THEVALUESINSPRINGHIGHERTHANINAUTUMNKEYWORDSTAOHUAISLANDINTERTIDALZONESHELLFISHECOLOGY11引言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岛位于东经1121312219,北纬29462952,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东南部,为舟山群岛第7大岛。桃花岛北距舟山市普陀区政府所在地沈家门116KM,与普陀山、朱家尖隔海相望,而西与宁波市隔海相距12KM,海岸线长约579KM。全岛面积为417KM2,总人口21500人。桃花岛所处的海域

28、,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有“祖国鱼仓”美称。台湾海峡的暖流与黄海冷水交汇于此,长江、钱塘江、甬江在此汇集入海,水质肥沃,饵料充沛,适合各类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桃花岛属亚热带季风海洋型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季风显著等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平均气温161,气温低于0、大于35以上的日期比内陆少;海区无冰冻现象发生。全年降雨量1213MM,年均日照数2151H,年均霜日148D,年均雾日355D,以36月最多,年均相对湿度为80;春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79月为热带风暴台风期,年均风速为5MS1。桃花岛四面环海,内侧海区受江河经流影响形成低盐区,外侧海区受外

29、海高盐水调节,呈高盐分布。该海区潮夕为不规则半日潮,平均大潮高潮位384M,平均大潮低潮位118M,平均小潮高潮位348M,平均小潮低潮位158M,平均高潮间隙09H35M,平均低潮间隙03H23M。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就在此,而作为舟山群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还没有对桃花岛的潮间带贝类组成抑或潮间带生物种类进行过系统的调查。而其他例如,王一农等的“舟山朱家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生态初步调查”,尤仲杰等的“舟山朱家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群落生态”以及蔡如星等的“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都有涉及到舟山地区。潮间带生物种类数的水平分布与盐度和海岸开敞性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有关,群落数量的水平分布与底质和海

30、岸开敞性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有关。在多位研究者的工作成果中显示了我国岩岸潮间带生物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完全符合STEPHENSEN分带的原则;软底相海岸,由于许多种类在潮间带的分布较广,且受底质成分的影响,因此不完全符合上述原则。通过区域性的推断,桃花岛也应如此,希通过此次调查进行证明,也希望通过这次贝类生态调查可以为以后的调查调研提供帮助。2研究方法在舟山桃花岛的塔湾及沙岙码头(见图1)进行实地采样,分2次4月10日和11月20日。一般地,依据周年潮汐位日变化的平均值可将潮间带划分成3带7亚带,即高潮带(第1、2亚带)、中潮带(第1、2、3亚带)、低潮带(第1、2亚带)。其次,可以如蔡如星等(

31、蔡如星等,1990)将其分为3个生态区近岸区、近外海区、外海区。经过实地的调查,可以将桃花岛潮间带划分为高潮带(第1、2亚带)、中潮带(第1、2亚带)共2个带4个亚带。采集方法,在每个亚带取3个点,取面积为25CM25CM,采集面积内所有贝类,并根据点的不同分别存放。将不同点采集的贝类分别装入采样袋中,作上标记,密封保存,以备实验数据收集之需。在24小时内进行分类、计数等数据的收集。在实验室先将高、中带区分,然后再区分亚带。将贝类洗净,用干燥纸将表面水分吸干,晾干进行下一步的计数和称量先对贝类进行计数,计数完毕用电子天平依次称量,记下数据;数量较大的称完总质量后,取整进行再次称量用以确认单位面

32、积内的贝类数量。贝类进行完数据处理之后,放入实验瓶中,加入酒精密封保存,为以后检验数据之需。2图1桃花岛采样点(黑点为采样点)FIGURE1TAOHUAISLANDSAMPLINGSITESBLACKPOINTOFSAMPLINGPOINTS3结果31种类组成据邵晓阳等的数据,贝类的种类多样性符合由南至北逐渐减小的规律,即浙南海区浙中海区浙北海区(邵晓阳等,2001),这正如盐度与种类分布之间的关系,从低盐度到高盐度的变化使种类的变化,符合海洋生物的盐度分异度分布规律(范明生等,1996),当然除了盐度,还有温度、PH等的影响。桃花岛属于浙江中部海区,因此,贝类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采样所得的种

33、类详见表1。311春季(4月份)对于桃花岛潮间带4月份的采样,调查所得贝类共12种,分为3纲11科,主要为腹足纲和瓣鳃纲。将塔湾和沙岙码头进行比较,塔湾以11种在贝类种类数量上占优。桃花岛潮间带主要种类有短滨螺、中间拟滨螺、史氏背尖贝、条纹隔贻贝、青蚶、棘刺牡蛎、僧帽牡蛎、红条毛肤石鳖、日本菊花螺、单齿螺、疣荔枝螺等。沙岙码头潮间带主要种类有疣荔枝螺、史氏背尖贝、短滨螺、齿纹蜒螺、日本菊花螺。312秋季(11月份)对于桃花岛潮间带11月份的采样,调查所得贝类共30种,分为3纲22科,常见种有短滨螺、单齿螺、史氏背尖贝、红条毛肤石鳖、条纹隔贻贝、疣荔枝螺、棘刺牡蛎、僧帽牡蛎、粒结节滨螺、锈凹螺、

34、青蚶、覆瓦小蛇螺、中国不等蛤等。另外,还有如织纹螺、假奈拟塔螺、粒神螺、眼蚶、扁玉螺、甲虫螺、中国蛤蜊、等边浅蛤、日本镜蛤、粒花冠小月螺、丽口螺、中国耳螺、棒锥螺、习见蛙螺、紫贻贝、朝鲜鳞带石鳖等。3表1贝类种类名录TABLE1LISTOFSHELLFISHSPECIES种类春秋备注短滨螺LITTORINABREVICULA中间拟滨螺LITTORINASCABRA史氏背尖贝NOTOACMEASCHRENCKII条纹隔贻贝SEPTIFERCIRGATUS青蚶BARBATIAVIRESCENS棘刺牡蛎SACCOSTREAECINATA僧帽牡蛎SACCOSTREACUCULLATA红条毛肤石鳖ACA

35、NTHOCHITONRUBROLINEATUS日本菊花螺SIPHONARAIAJAPONICA单齿螺MONODONTALABIO疣荔枝螺THAISCLAVIGERA粒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EXIGUA锈凹螺CHLOROSTOMARUSTICA覆瓦小蛇螺SERPULORBISIMBRICATE中国不等蛤ANOMIACHINENSIS齿纹蜒螺NERITAYOLDII红带织纹螺NASSARIUSSUCCINCTUS扁玉螺NATICADIDYMA甲虫螺CANTHARUSCECILLEI中国蛤蜊MACTRACHINENSIS等边浅蛤GOMPHINAVENERIFORMIS日本镜蛤DOSINI

36、AJAPONICA粒花冠小月螺LUNELLACORONATAGRANULATE丽口螺CALLIOSTOMAUNICUM中国耳螺ELLOBIUMCHINENSIS棒锥螺TURRITELLABACILLUM习见蛙螺BURSARANA紫贻贝MYTILUSEDULIS朝鲜鳞带石鳖LEPIDOZONACOREANICA注表示有,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表示紫贻贝筏架养殖。NOTEMEANSYES,MEANSNOSAIDLITTLESAIDALOT,THATMYTILUSEDULISAQUACULTURERAFTFRAME32群落结构根据潮间带优势种类的垂直分布和数量分布,把舟山隐蔽和半隐蔽海岸划分为

37、2个带滨螺带和藤壶4牡蛎带,把开敞海岸和极开敞海岸划分为3个带滨螺带,藤壶藻类带以及藻类带(王一农等,1990),在桃花岛的采样点应属于隐蔽海岸。321高潮带高潮带分为2个亚带,第1亚带短滨螺群落以及第2亚带的史氏背尖贝群落,短滨螺生活在高潮带的岩石上,是该亚带的优势种,最低可分布至中潮带的第2亚带。高潮带主要为短滨螺和史氏背尖贝,以及少量的中间拟滨螺。322中潮带中潮带分为2个亚带,第1亚带为条纹隔贻贝和甲壳纲的日本笠藤壶(不做考虑)群落(见图2),第2亚带为条纹隔贻贝红条毛肤石鳖疣荔枝螺日本笠藤壶(不作考虑)(见图3)。中潮带主要为条纹隔贻贝和红条毛肤石鳖,少量的疣荔枝螺以及棘刺牡蛎和僧帽

38、牡蛎等。图2条纹隔贻贝群落图3红条毛肤石鳖生活环境FIGURE2THECOMMUNITYOFSEPTIFERVIRGATUSFIGURE3THEENVIRONMENTOFACANTHOCHITONRUBROLINEATUS图4短滨螺群落图5史氏背尖贝生活环境FIGURE4THECOMMUNITYOFLITTORINABREVICULAFIGURE5THEENVIRONMENTOFNOTOACMEASCHRENCKII323沙岙码头由于码头地域的特殊性,此地可以清晰地分为高、中2个潮带,高潮带为短滨螺日本菊花螺群落(见图4),中潮带为史氏背尖贝群落(图5)。33分布及季节变化331垂直分布桃花岛

39、潮间带贝类生物量高潮带明显少于中潮带,这在数据上是正常的,虽然塔湾已开发成景区,但当地政府在环境保护上做得很好,使其仍保持正常水平(见表2、3);而沙岙码头的生物量由于其码头的特殊地域导致高潮带在生物量和密度上多于中潮带,这是不合理的,这其中的可能原因,可能由于人类过5多的参与改变自然环境,水质的富营养化及个别的污染使其出现了极端,在数据上有很好的体现(见表2)。表2贝类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4月份)TABLE1VERTICALDISTRIBUTIONOFSHELLFISHBIOMASSANDDENSITYINAPRIL塔湾TAWAN沙岙码头SHAAOPIER潮带生物量BIOMASS(G

40、M2)密度DENSITY(INDSM2)生物量BIOMASS(GM2)密度DENSITY(INDSM2)高潮带HIGHINTERTIALBELT121131627608176438629762000672平均AVERAGE87939236811336中潮带MIDINTERTIALBELT126584416622176平均AVERAGE6584416622176表3贝类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11月份)TABLE2VERTICALDISTRIBUTIONOFSHELLFISHBIOMASSANDDENSITYINNOVEMBER塔湾TAWAN沙岙码头SHAAOPIER潮带生物量BIOMASS

41、(GM2)密度DENSITY(INDSM2)生物量BIOMASS(GM2)密度DENSITY(INDSM2)高潮带HIGHINTERTIALBELT12482416240176平均AVERAGE449208中潮带MIDINTERTIALBELT12388388228809696112平均AVERAGE15481013332水平分布从总的平均值来看,塔湾和沙岙码头平均生物量差别不大,而在平均密度上,塔湾占有绝对的优势;再看表2可知,在高潮带,沙岙码头不论在生物量还是密度上都占优,相反,在中潮带,两个数据都是塔湾占优(见表2)。同一海岸的种类分布因底质等的不同而不同,而具有相似环境的不同海岸潮间带

42、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这其中人为的破坏对生物量的影响极大(王海明等,1996;蔡如星等,1991)。333季节变化根据以往的调查所得,不同的底质类型,它们的生物种类是不同的,且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布也是不同。而在此次桃花岛的潮间带贝类调查中,塔湾及沙岙码头虽同为岩礁相,但在生物量和密度上也是有区别的塔湾在生物量上稍占优,而沙岙码头在生物密度上占优。而在季节变化上,塔湾和沙岙码头生物量和栖息密度4月份的数据分别为2086GM2、2920INDSM2,1996GM2、7120INDSM2;11月份的数据为1212GM2、1333INDSM2。(见表3)。6表4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季节变化TABLE3SE

43、ASONALVARIATIONOFBIOMASSANDDENSITY塔湾TAWAN沙岙码头SHAAOPIER季节生物量BIOMASS(GM2)密度DENSITY(INDSM2)生物量BIOMASS(GM2)密度DENSITY(INDSM2)春SPRING秋AUTUMN208612122920133319967120平均值AVERAGE1649212719967120我们知道影响生物数量季节变化的因素比较复杂(卢建平等,1996),季节的变化伴随着水温等其他因子的变化,一般地,随着水温的升高,生物量、栖息密度会降低,当水温降低,则升高。4讨论根据资料可知,我国沿海大多为广温广布性种类和暖温性种,

44、从广东大陆沿岸向北一直分布到黄渤海沿岸,是我国沿岸潮间带生物群落中的主要构成种(尤仲杰等,1993;邵晓阳等,2001)。而关于舟山岩相潮间带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中,蔡如星等(蔡如星等,1993)在26个岩岸测站中共发现90种无脊椎动物。另一方面,在生物的分布中,生物的分带是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王海明等,1996),通过各区域的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可以很明显的知道各个生物所生活的区域部分,即生物所成带的分布。与生物种类和各生物数量不同,虽说大型底栖动物生活环境相对固定,其群落结构和数量分布会随环境因子变化而发生改变(赵永强等,2009;LNITHETAL2002;YAMOCHIS,2

45、008),并不像种类和各生物数量由于部分情况的改变而带来影响。我们知道不同底质中的生物组成是不同的在水平分布上,岩礁相不同于其他相主要以营固着生活的腹足类为主,这是由于岩礁相容易受到海浪的拍打,因此为抗击海浪营固着生活;不同地区的同一底质由于地域上的差别,生物的组成也是不同的,不同地区它们所存在的环境是不同的,在潮间带,主要包括温度、盐度、PH等上的区别,所以导致即使是同一底质如岩礁相,潮间带的生物组成也是不同的。根据此次调查所得同一地区同一底质在不同地域的贝类在种类上虽很相似,但仍有区别,而在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上差别尤为明显。所以,就算如塔湾和沙岙码头,两地域相差的不远,但在生物的组成上仍有区

46、别,上面我们也讨论过,这里的区别大多是人为因素的介入所导致的,塔湾虽在人类的介入后开发成为景区,但在环境保护上做得比较充分,因此在生物分布上仍是正常的;而沙岙码头由于开发成为码头,码头是一个特殊的地域,且不像塔湾景区那样受到环境上的保护,使其呈现出特别的数据。因此,即使自然界在人们的开发之后,环境条件随之变化,但经过保护仍能保持正常水平。所以,人类在开发自然界,使人类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尽量不破坏环境。这里,我们以桃花岛和邻近岛屿比较,根据以往数据朱家尖岛、北麂列岛、南麂列岛的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8113GM2、17007INDSM2,76472GM2、1736INDSM2,815

47、38GM2、77545INDSM2。可以看到桃花岛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低于北麂列岛和南麂列岛,略高于朱家尖岛。与同地区的朱家尖岛类似,桃花岛潮间带没有如中国绿螂GLAUCOMYACHINENSIS、河蓝蛤POTAMOCORBULASPP等沿岸型种类,也没有如日本花棘石鳖LIOLOPHURAJAPONICA、厚壳贻贝MCORUSCUS等外海型种类,零星出现棘刺牡蛎等。因此,我认为桃花岛潮间带与朱家尖岛相似,为近外海型生态类型,介于沿岸型生态类型和外海型生态类型之间。综上所述,从桃花岛潮间带4月份的采样结果所得贝类共12种,分为3纲11科,11月份的采样结果7所得贝类共30种,分为3纲22科。从

48、种类组成看,桃花岛潮间带属于近外海性生态类型,与邻近的朱家尖岛类似。从表2、3、4可以看出,贝类群落结构垂直分布中,中潮带贝类在种数和量数上都多于高潮带;而在水平分布中,从塔湾和沙岙码头的分析比较中看,是存在差异的,首先在种类的组成上塔湾的种类数量多于沙岙码头,其次在栖息密度上,特别是高潮带的数据显示的差异更为清晰,沙岙码头的密度远大于塔湾。由于高潮带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没有收到污染水质的长时间浸没,而且又能够及时得到更多的养分,所以导致码头的贝类的栖息密度很大,但是在密度增加的同时,生物量却处于不变,说明贝类的个体变小了,反而比塔湾的贝类个体还小;最后在季节分布上,以塔湾为例,春季在生物量

49、和栖息密度上数值都大于秋季,符合规律。在中国,沿岸潮间带生态学研究,大体分为2大阶段。第1阶段从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主要进行潮间带生物区系、种类组成及分布的研究;第2阶段从70年代末至现在,主要进行潮间带生物种群及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杨万喜等,1997)。当前社会讲求低碳生活,因此人类对于环保的概念日益深刻了。在生态学上有“容量”承载力的概念,它是来自种群生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可以支持的最大生物量(朱明远等,2002),即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所能承受的生物量是有限的,但在人口激增的情况下,需求也在相对应的增加,而在环境恶化、人为干扰的作用下,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资源衰退(尤仲杰等,2000),所以,环境保护首先强调的是环境承载量,在环境能够承受的条件下改造自然,为人类所使用。近年来,大多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描述群落特征、研究群落结构,我国已对泥滩、沙滩及河口硬相潮间带动物的群落进行过研究,至于岛屿岩相潮间带动物的群落结构,目前尚末报道(蔡如星等,1993)。一些研究者通过对舟山潮间带的调查发现,舟山潮间带生物种类数的平面分布与盐度和海岸开敞性有关,垂直分布与潮汐有关;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