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熹平石经: 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一称“汉石经”。其字体为一字隶书,故又称“一字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 175) ,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 ,得到灵帝许可。于是 ,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由蔡邕等书石 ,镌刻四十六碑 ,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前。碑高一丈许,广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除论语外 ,皆当时学官所立。 石碑已毁。宋代以来有残石出土,近代人马衡汇为汉石经集存。考证其源流的有顾炎武的石经考 、万斯同的石经考和张国淦的历代石经考等 。 魏文帝正始中又新立石经称“正始石经”。 2、三体石经 (正始石经
2、) : 三体石经建于公元 211 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 三体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 1987 年 4 月,法门寺地宫被发掘,出土了佛指舍利及一大批唐朝稀世珍宝,包括金银器、琉璃器,以及珍贵“秘色瓷”器 ,还有锦、绫、罗、纱、绢、绮等各类纺织品。据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 499 年前后,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 法门寺地宫是国内迄今发现的佛塔地宫中最大的一个。前室发现了大唐咸通启送歧阳真身志文
3、碑和监送真身使随负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衣物帐碑,这两通碑不仅是研究法门寺历史,而且是研究唐朝佛教的重要资料。从地宫发掘了四枚佛指骨舍利,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经过考古科学发掘,有文献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是当今佛教界的最高圣物。 地宫中还有 25000 多枚唐朝货币,其中有 13 枚玳瑁币,是世 界上至今发现的最为珍贵的古代货币品类。 4、大明宫含元殿: 大明宫中最宏伟的宫殿建筑是位于丹凤门正北的含元殿,它是大明宫第一大殿。也是当时整个长安城中最宏伟的宫殿 ,重大庆典和朝会多在此举行 。它修建在龙首原上,殿基高四丈多。殿前东西两侧建有向外延伸的阁楼,东名翔鸾阁,西名栖凤阁。殿
4、阁之间以回廊相互连接。含元殿的作用和太极殿相似,它与丹凤门配合是举行“外朝”的地方。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当时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为百官朝见的方便,在殿前修建了二条平行的斜坡砖石阶道,长 70 米,群臣即由此而上。 这两条阶道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生而垂其尾,极为壮观,称为龙尾道。龙尾道的修筑更加映衬出了含元殿的高大雄伟,但也因这条道坡长阶高,成为年边大臣朝见之畏途。含元殿用减去中间一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到 10 米,可证唐初宫殿中木架结构已具有与故宫太和殿约略相同的梁架跨度。 5、号墓为陵: 唐代高级贵族墓葬。“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规格相似者
5、有成王李仁墓、章怀太子墓则等,都有前后两室。这些墓葬多长墓道多天井,如懿德太子墓有天井 7 个、壁龛 8 个,章怀太子墓有天井 4 个、壁龛 6 个。 号墓为陵,是盛唐时期皇室 一种极为特殊的埋葬制度。始于唐中宗初期。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陪葬墓称为陵,而不称墓。二是墓葬和随葬品实际上按帝王等级对待 。“号墓为陵” 强烈地表现出李氏集团在政治上的复辟。他们借用迁墓之事,为他们的家人平反昭雪,同时进一步打压武氏集团。由此观之, “ 号墓为陵 ” 制度的出现有强烈的政治背景,因此,它的实施极短,仅有熬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 这两座墓是按此制修建的。这 3 3 3 座壁画墓规格高于普通的陪葬墓,艺术造诣
6、很高, 反映了初唐人物画的水平。 6、 克孜尔石窟: 新疆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拜城县东南,主要 是 4-8 世纪的遗存。克孜尔石窟是古龟兹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早期以中心柱窟、大像窟和僧房窟为主;中期出现了较多方形窟;晚期规模变小,渐趋衰落。壁画早、中期以佛本生、因缘故事和佛传为主要内容;晚期壁画出现大乘佛教的千佛一类题材,说明大乘佛教对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逐渐加深。 7、永乐宫: 蒙古及元代道教全真派的重要宫殿,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元代称大纯阳万寿宫,是集元代建筑、绘画、雕塑诸艺术于一区的重要古建筑群。重要建筑包括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其建筑构架基本
7、上沿袭了 宋式但有新的变化,是研究木结构建筑从宋式到明清官式演变的重要例证。 8、鸡冠壶: 辽代陶瓷制品,模仿契丹族各种皮囊容器烧制。由于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耳,故名鸡冠壶。式样颇多,有扁身单孔、圆身环梁等多种,其年代早晚多以壶身所保留的皮囊容器特点的多少来区分。 9、萨珊银币: 萨珊波斯 (226-651 年 )是伊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政权。从 4 世纪起,萨珊银币就已在中国各地出现,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河南、山西、河北、湖北及广东等地都有发现。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都是很惊人的。萨珊波斯银币的流行,是中古时代中国对外文化 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
8、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珍物、训象等。隋唐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更为频繁,从初唐时期的金银器造型到随葬的丝绸织锦纹饰,均呈现出浓郁的波斯风格和前所未有的多样性。 1970 年,在张掖大佛寺内金塔殿基下舍利石函内出土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市,就是与波斯经济、文化交流的珍贵历史物证。 10、 永宁寺 遗址 : 中国佛寺遗址。位于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遗址内。原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 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寺院,建于北 魏孝明帝熙平元年,至永熙三年焚毁。 20 世纪 60 80 年代勘察 、发掘后发现 ,寺院平面为长方形,四周有夯筑围墙。佛塔居寺院正中,山门在
9、塔前,正殿在塔后,三者位于中轴线上,属于中国早期寺院典型布局。佛塔原为木构,九级,是当时闻名国内外的高层建筑。今存方形塔基,四周有青石包砌,每面各设一踏塔基中心部位,残存木柱与土坯混筑的方形实心体 ,残高 3.6 米 。其南东西三面壁上,各有 5座弧形佛龛 ;北壁有方形柱槽 ,是当年用来支架木梯登塔的。 11、 冯素弗墓: 十六国时期北燕贵族冯素弗夫妇合葬墓。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 跋之弟,是鲜卑化的汉人,生前官职显赫,死于太平七年( 415)。其墓位于辽宁北票西官营子村, 1965年发掘。该夫妇合葬墓为同冢异穴,并列两具石椁,椁内壁有彩画,包括天象图及墓主人家居、出行等内容。椁室内的木棺七彩绘云
10、气、羽人、屋宇等图像。表明北燕沿用汉制,皇室勋臣使用画棺。其妻椁内殉犬,应是鲜卑风俗。 冯素弗 随葬龟 纽“范阳公章”金印和“大司马章”铜印, 是汉族官制的体现。墓内随葬品丰富,有陶、铜、漆、玉、铁及玻璃器等,总数达四百七十余件。其中的步摇金冠饰,金冠饰冠前饰片上有一佛二菩萨的形象,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 佛像资料,反映出当时佛教的东传情况。两只鎏金铜马镫制作颇为精致,是研究马具发展的重要资料。 嵌骨长方漆盒用菱形骨片作镶嵌平列成行的几何纹图案。盒上有带链环的六瓣花形铜饰件及小铜把手,制作精美。此盒为现知较早的嵌骨漆器。 1 号墓出土玻璃器有五件,晶莹剔透,色彩艳丽。鸭形玻璃水注美观精致,堪称珍
11、贵的古代工艺品,为研究当时中西交通提供了宝贵资料。冯素弗墓出土的玻璃器以透明深浅绿色为特征,器胎较薄又是卷边,玻璃碗下仍留有粘疤残痕。鸭形玻璃注更是造型奇特,以粘贴玻璃条装饰细部,这一切都是以吹制工艺闻名于世的古罗马玻璃器的 重要特征。 12、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石窟分布在河岸两旁的峭壁上,南北长约 1 公里。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代,连续营造了 400 余年,从五代到清代也有少数的雕凿。龙门石窟共有窟龛 2100 余个,佛塔 43 座,碑刻题记 3600 余方,大小造像 10 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 17.14 米,
12、最小的仅 2 厘米。 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集世俗化和民族化于一体,完全摆脱了早期造像艺术的神秘色彩和外来影响。到了盛唐时期,石窟造像艺术更是别出心裁,自成一格,成为中国古代 雕刻艺术品中的佼佼者。此外 ,药方洞中提刻的治疗 140 多种疾病的药方,集书法艺术之大成的 “龙门二十品 “等 ,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医学和书法发展历史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的集中表现。 13、 内蒙古辽耶律羽之家族墓群: 耶律羽之 墓 ,是辽太主耶律阿保机之堂弟。耶律羽之家族墓群在阿旗罕苏木苏木古日班呼硕嘎查的朝格图山南麓 ,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辽代前期墓葬,其墓室建造之豪华,结构精细考究,
13、犹如地下宫殿。尤其墓室地面采用琉璃砖铺砌,整个墓室典雅豪华,四壁溢彩,这在以往发现的辽墓中尚 无先例,堪称一绝。耶律羽之家族墓群被列为 1992 年十大考古发现。据墓志记载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于天显元年 (公元 926 年 )建立东丹国时 ,“乃授公 (指耶律羽之 笔者注 )中台右平章事。”耶律羽之墓志当属近年的发现中较为重要的一方,是耶律羽之墓出土文物 (20 张 )研究契丹早期至辽初历史弥足珍贵的资料。耶律羽之为契丹皇族成员,其仕途生涯的辉煌时期,是从辽初东丹国的建立开始,此后执相柄近十六年,成为东丹初创时期最具盛名的人物。 14、安伽墓: 北周时期墓葬,位于西安市北郊龙首原。安伽
14、墓坐北朝南,方向 180 度,墓葬由斜坡 墓道、天井、过洞、砖砌拱形甬道及砖砌穹隆顶墓室组成。天井东西两壁及过洞、甬道进口上方原绘有壁画。墓葬中首次出土的围屏石榻及祆教祭祀图,反映的多为中亚人的生活场景,安伽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墓葬主人可能是掌握“丝绸之路”贸易的具有一定官职的粟特贵族。石刻图案所反映的内容大部分为粟特人的生活场景,另有一部分则反映了他们旅居中国后的生活场面。安伽墓的发掘,为我们研究北周时期粟特文化及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出土一批罕见的浅浮雕贴金彩绘石刻,为研究祆教徒的葬俗及中国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 了珍贵的资料。 15、墓志: 埋入墓中的记死
15、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文字。由于在志文之后附有韵语所作志铭,故又称为墓志铭。中国墓志约起源于东汉时期,魏晋以后盛行: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延平元年( 106)贾武仲妻马姜墓志,虽不自称为墓志,但所记内容已与墓志相近。江苏省邳县元嘉元年( 151)缪宇墓后室石门上方所刻题记,又官职姓名、死葬日期、韵语颂词,实为后世墓志铭之滥觞。由于东汉盛行在墓前立碑,故此种埋入墓中的石刻文字实很少见到的。魏晋时期由于严禁在墓前立碑,而埋入墓中的小型墓碑的数量增多。自称为“墓志铭”的实山东省益 都市出土的刘宋大明八年( 464)刘怀民墓志铭,这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墓志铭。 6 世纪初的南北朝后期,墓志逐渐定型,志石多
16、呈方形,志盖多呈盝顶形,也有个别作龟形的。墓志盖在南北朝时期尚不普遍,隋唐以后,志盖相合,遂成定制。志文的内容也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文体,首先叙述死者姓名、籍贯和家世谱系;再记其水平事迹,官职履历,并颂扬其政绩德行;最后记其卒葬年月和葬地;志文后为四自韵语的“铭”,以表达悼念哀思之情。南北朝至隋的墓志上皆不署撰者书者姓名,唐代以后才在至文标题下署撰者书者姓名和官衔。 16、湖州镜: 从纪年墓 出土南宋铜镜看,湖州镜始铸于北宋晚期,盛行于南宋初期和中期,明清时期也有所发展。南宋湖州镜几乎都没有花纹,仅在镜背刻铸作坊主姓名等内容。这种招牌式的镜铭,是南宋私家铸镜的特点。形状有方形、圆形、心形、葵花形
17、和带柄葵花形。湖州镜在宋代是最为流行的镜类。当时的湖州镜不但质量好,品种齐全,而且纪名、字号也极为丰富,有石家铭镜、薛家铭镜、陆家铭镜、方家铭镜、孙家铭镜等多家字号。从湖州镜的出土报道资料看,全国 10 多个省市都有发现,在北方地区发现较少,在邻国朝鲜和日本也有出土报道。从资料来看湖州不仅是宋代的铸镜中心,而 且湖州镜在整个铸镜业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声誉。 17、华清池: 唐代皇家行宫,位于今陕西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唐贞观十八年( 644)在此建汤泉宫,咸亨二年( 671)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 747)再行扩建,改名华清宫。 1982年,在基建施工时偶然发现了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经考古发掘
18、清理,发现了五个汤池遗址。 。 18、 葡萄镜: 唐代典型铜镜,著名者如唐代早期的瑞兽葡萄镜,也称海兽葡萄镜,主要装饰为葡萄纹,间饰海兽,有的装饰面用圆圈分为内外区 ,葡萄枝蔓由内区向外区伸展 ,被称为“过架葡萄”,典型的海兽葡萄镜为兽纽。 海 兽葡萄镜主要流行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其形制主要为圆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镜背纹饰系高浮雕,主题图案以葡萄和海兽组成,主纹饰的布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区为数只海兽相互追逐嬉戏,海兽之间为蔓枝葡萄的叶子和果实,外区为飞禽葡萄蔓枝叶实;另外一种被大家成为“过梁式海兽葡萄镜”,画面虽被分为内外两区,但是内区的葡萄枝蔓却沿着中间的分割圈伸入外区,外区虽以葡萄
19、蔓枝为主,但是还间以飞禽走兽和小型蜂蝶之类,有些边缘亦有装饰。海兽葡萄镜的尺寸是几厘米到三十多厘米之间皆有。从拍卖会成交记录来看,高价铜镜尺寸一般在十七厘米左 右。海兽葡萄镜的仿制自宋代开始,明清仿制的也时有发现。但由于仿古镜在铜合金的配料比例上不同,因此铜镜外表的色泽也各有差异。唐镜呈银白色且闪亮,宋镜黄中发红,明镜黄中发白,清镜为黄铜色。宋金信镜铜质粗糙,纹饰模糊,线条粗放,显得板滞,明清仿镜纹饰远不如唐精致,也不如宋镜。 19、长沙窑: 窑址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境内,唐代晚期出产的瓷器颇有特色:不仅装饰手法突破了传统的单色(即使是单色装饰的模印贴花也颇具特色)胎体装饰。而是用绿彩画外轮廓和
20、棉软的线条(称为棉线),用褐彩画细而刚劲的线条(称为铁线),在胎体上作画再 用青釉罩挂之,一次烧成。这就是著名的长沙窑釉下彩绘瓷器。画的内容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人物、花草植物,还有各种文字装饰(诗词、警句、吉祥语、谚语等)。 20、湾章墓: 北齐皇室大墓,在河北磁县湾漳。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甬道、墓室为砖结构。墓室为单室,平面呈方形,四壁作弧状外凸 ,棺床设在一侧,有的顶呈四角攒尖式。墓道、甬道、墓室壁画均用白灰涂抹,上绘彩色壁画。湾漳村墓墓道壁画保存较好。随葬品有陶俑、陶制禽畜、陶制模型、镇墓兽、陶瓷器、墓志等。 湾漳北朝大墓 : 中国北齐墓葬。推测为北齐文宣帝高洋的武宁陵。位于 河
21、北省磁县湾漳村。 1987 年发掘。是研究北朝陵寝制度的重要资料。该墓地面原有圆形坟丘,南边立一高 3 米的石人。地下有斜坡式墓道。墓室为弧边方形的单室,四角攒尖顶,面积约 7.5 米见方 。 墓中保存大量壁画和路面彩画 ,是迄今北朝画迹的最重大发现。墓道两壁分别绘以青龙、白虎为引导的仪仗队列,上方有神兽、灵鸟、云气、莲花。墓道的地面,绘仰莲纹地毯。甬道券门上方绘一朱雀,两侧分绘兽首人身像与羽 兔 。墓室顶部是星象图;墓壁 3 栏 , 上栏分格绘动物,中栏绘瑞兽灵鸟,下栏绘人物。该墓虽早年被盗,仍出土陶俑 1600 余件 ,以及若 干青瓷器 。其中两件高达 1.42 米的大型门吏俑,在北朝墓中
22、为初次发现。 21、朱封大墓: 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山东龙山文化墓地。位于山东临朐的西朱封村。 1989 年后已发掘 3 座大墓。均有棺椁葬具。三墓随葬品丰富,陶器有鼎、豆罍和蛋壳陶杯,玉器有钺、刀、簪、头(冠)饰,还有绿松石串饰、石镞、骨镞、骨匕等。其中一座墓的墓主,身旁有木边箱,脚下有木脚箱,主要随葬品放置在箱内。三墓的墓主,是当时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显贵人物。 22、天龙山石窟: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天龙山。从现存造像和开皇 石室铭碑记考察,石窟创建于东魏末年,其后北齐、隋、唐续有开凿,以唐窟最多。用圆雕法雕出的佛像,华丽美观,世称“天龙山样式”。天龙山石窟
23、造像可分为东魏、北齐和隋唐两期。 23、 世说新语: 南朝志人小说 (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 )集。编著者刘义庆 (403444),南朝宋宗室。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 24、 方山永固陵: 北魏文成帝之妻文明皇后冯氏(孝文帝祖母)的陵 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的西寺儿梁山(古名方山)南部。冯氏曾两次执政,握有实权,陵墓又是她生前所建,所以大体上可反映北魏帝陵的情况。陵园背靠方山,座北朝南。属于永固陵的建筑自南而北分别为:“思远灵图”、“永固堂”、永
24、固陵。思远灵图乃一处带回廊的塔院建筑,塔基方形;永固堂也方形建筑;永固陵为圆形但基底为方形。这是将陵园与佛寺建筑融为一体的的南北朝陵园特点,但在陵前建有石殿则是继承了东汉的作法。墓下是带墓道的双室砖墓前、后室均为近方形,室内建筑构件的石雕和镇墓石兽等,工艺精美,费工浩大,又行厚葬之风。 25、拓拔 魏北邙墓地: 拓拔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其陵区设在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东南山腰的缠水两侧。其布局大体上是:孝文帝长陵位于中心位置上。它的右前方依次有子宣武帝的景陵、又一子怿的墓;左前方依次是孙孝明帝的定陵、又一孙宝月的墓。此外,在孝文帝长陵左前方更远的“龙岗”上,埋葬有孝文帝的近支皇族;龙岗坡下为妃嫔的埋
25、葬地;再往下是北魏王朝的“九姓帝族”、“勋旧八姓”和内入余部诸姓及其他降臣的墓地。上面所述乃北魏洛阳陵区的总体布局,下面再看其局部的布局:在龙岗近支宗族的墓地里,又以孝文帝拓拔宏的七世祖道武帝拓拔圭的子孙墓地为中心 。在其右是孝文帝拓拔宏的六、四、二世祖明元帝拓拔嗣、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的子孙墓地。其左则是孝文帝拓拔宏的五、三世祖太武帝拓拔焘、文成帝拓拔浚子孙以及孝文帝自己的“庶子庶孙”的墓地。 整个墓地布局表现了三点:其一,帝陵和贵族墓几乎在同一墓地里,有类于周代的“公墓”墓地;其二,就整个墓地言,这个邙山墓地是由孝文帝所创建的,其他人都是他的臣子或晚辈,他的陵墓理应居中,其他的“帝子
26、”、“帝孙”只能居其下方的左右。其三,在局部的龙岗墓地中,因为拓拔圭是北魏王朝的缔造者,他的一系的子孙的墓葬居中也是“礼”中之 理,而其左右又以“奇世”和“偶世”子孙的墓地分居下方的左右,这都类似于周礼中的“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归结之,北魏洛阳陵区的布局,既保留着原始氏族族葬的遗风,又糅进了中原汉人的礼俗,这是民族融合的生动反映。 26、司马金龙墓 : 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姬辰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大同市。司马金龙是降附于北魏的西晋皇族,深受宠信。根据墓志知,姬辰死于延兴四年( 474),司马金龙死于太和八年( 484)。墓室为四角攒尖顶的砖室。砖为特制的铭文砖,砖铭是“琅琊王司马
27、金龙墓寿砖”。墓早年被盗,尚存:雕饰精美的石棺床 ,床足间所雕形象既有佛教题材的,又有传统的,如力士、忍冬纹、伎乐、龙虎、凤凰、金翅鸟等;室内 1 具漆屏风上则彩绘烈女等题材的图像,并附有榜题;碑形石墓表;陶俑及动物模型,其中不乏“甲骑具装俑”和马驼畜群;各种质料的生活用具。 27、竹林七贤和荣启期 模印画像砖拼嵌砖画 : 东晋南朝墓葬中,有一些墓室内壁用模印画像砖拼嵌成大幅砖画,画面的题材受当时“天下多故”的影响,有“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等。晋书 .嵇康传云嵇康所与神交者惟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 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 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
28、鼓琴而歌。孔子问曰: “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 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列子可能是南朝人所集之类论语体例之书,书中视荣启期为春秋时“高士”。 28、镇墓俑: 中国东汉的文献中已多见“厌胜”一词,厌胜即厌服其他,诅咒求胜之意。后汉书 .班固传则有“禽相镇厌 ,兽相枕籍”之说。可见要镇服其他而求胜,还有“一物降一物”的说法。东汉墓中的买地券和镇墓瓶,以及依靠书画在上面的“符”
29、,希望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西晋以后则依赖放置于墓门前的两个镇墓俑。开始有两种,一是四足作行走状的牛形,一是全装甲胄的武士。北朝时作兽面的一具力求狰狞可怖,作人面兽体的一具力求形状奇异(或可认为模拟巫师形象)。唐初的立于山石座上作按楯甲胄形貌;逐渐的演变为不持楯的甲胄武士,或双腿直立的踏牛天王形貌踏小鬼天王形貌(盛唐)。晚唐镇墓俑逐渐消失,也是厌胜之用的“金牛铁猪”及铅人等,开始出现。 29、 关中唐十八陵: 唐代 21 个皇帝除了武则天合葬于乾陵,唐代末年的昭宗皇帝埋在河南渑池,哀帝埋在山东菏泽之外,其余 18 个帝陵都集中在西安北面的渭北第二道塬和北山各岭的顶峰上,西自唐高宗乾陵,东止玄宗泰陵
30、,绵延 100 多公里,是为关中唐十八陵。其总体布局不在于诸陵的排列,而是要求面南而坐,居高临下。唐诸陵中,无论是依山为陵还是积土为陵,均具宏伟高大的陵丘。并在陵丘的周围筑有垣墙,或称内城。内城(包括墓下建筑)模仿唐都城的宫城,四墙各开一门,四隅建有角楼。其中建有供上陵朝拜或举行重要祭献典礼之用的献(享)殿,供墓主灵 魂饮食起居的、宫人和官吏留守居住的下宫。内城南门正对神道。乾陵神道自南而北有三对土阙,南面的土阙与南面第二对土阙之间模仿郭城,其间立有华表和翼马,还分葬有众多的陪葬墓。第二、三对土阙之间模仿皇城,其间立有石鸵鸟和众多的石像生。整个神道长 3 公里。帝陵地下建筑为斜坡墓道多过洞多天
31、井的弧方形双室砖墓。从其构造和壁画得知,整个墓中建筑分别模仿都城中的宫城(宫门、殿门、殿、宫)。 30、唐太子公主陵: 指业已发掘的唐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乃中宗长子李重润,于大足元年( 701)与其妹永泰公主(李仙蕙 )等被武则天杖杀;章怀太子是高宗子李贤,于文明元年( 684)流放巴州(今四川省巴中县)后自杀。中宗复位后于神龙二年( 706)将他们的坟墓迁至乾陵陪葬,均“号墓为陵”。他们的墓地均有封土堆和围墙,以及规模较帝陵为小的神道。地下结构为斜坡式墓道、包括一段很长的隧道、隧道顶部开天井两壁设壁龛。懿德太子墓设 7 井 8 龛,章怀太子墓设 4 井 6 龛。墓室分
32、前后两室,两室间设甬道。墓之地下满设壁画 在唐代,贵族墓一般在墓道前部两壁各绘青龙、白虎,墓室顶部绘日月星辰,其他则有鞍马、明驼、牛车、列戟、步兵仪卫、属吏、男女侍者以及乐 舞伎等,各绘在墓内相应部位,其内容和规格视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区别 懿德太子墓在墓道东、西两壁,绘三出阙和城墙为背景的太子仪仗,象征现实中的宫门。隧道前半段绘棨戟等,壁龛中主要放置仪仗俑,象征现实中的殿门。隧道后半段和前室,壁画多为妇女群像,有持团扇的、提炭炉的、捧杯的、执瓶的、掌烛台的、拿佛尘的、等等,壁龛中除了各类陶俑之外,还有各种生活用具,象征现实中的殿(前朝)。甬道和后室中的壁画为侍女形象,有捧果盘的、执箜篌的、持琴
33、的、怀抱琵琶的、等等,后室内置雕刻精致的庑殿顶石椁,象征现实中的宫。随葬品以大量的陶 俑为主,懿德太子墓的陶俑总数达千件之多 大约从武周时开始,陶俑多施三彩釉。陶俑可分为出行仪仗俑和家臣侍者两大类,前者自隋至初唐多武装俑,以后逐渐减少;武周时出现高大的马俑和驼俑。后者自初唐至盛唐不断增多,乐舞俑和游嬉俑等皆属此类。受佛教影响,镇守墓门的一对武士俑在盛唐时演变为天王俑。镇墓兽一为人面,一为兽面,而武周时期又进一步演变为头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兽。隋代开始出现的人身禽兽首的十二生肖俑到开元、天宝时期更为盛行。陶俑的数量,因墓主的身份而有不同的限额。方形有盖的石墓志在唐代使用得更为普遍,其大小 也
34、视墓主的身份而有等级之分。 31、 明十三陵 :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除了第七个皇帝(代宗朱祁钰)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之外,其余 13 个皇帝均葬于北京西北的天寿山一带,是为明十三陵。这里天寿山主峰居北,其左右又绕以群山,山峦是缓坡均向着之间的盆地,盆地之中又有河溪逶迤东流,盆地之南还有龙山(东)和虎山(西)与群山遥远相对,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所有帝陵都位于山峦缓坡上,背靠高山,面向盆地,取居高临下之势。十三陵区的神道建筑自南向北分别是石牌坊、大宫门(门外两旁各立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石碑 1 座)。由此开始算是进入了神道。大宫门北有碑亭 1 座,乃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亭往北神道的两旁排列着
35、石兽 24尊、石翁仲 12 尊。整个神道长约 5 公里。 明帝陵陵园的建制,可以朱棣长陵为例说明。进入陵门之后,即为陵恩门,再北为陵恩殿,殿北为方城(下)明楼(上),方城明楼北即为高大的封丘(名宝顶)。宝顶四周绕以城墙和明楼相衔接,总称为宝城。所有这些高台建筑均坐落在一条纵轴线上,其两侧又绕以围墙,各建筑物间又有隔墙,使之各成院落。这完全是模仿北京紫禁城的建制。明帝陵地宫的情况可以神宗定陵来说明。地宫在宝城下面,深距地面 27 米,原有砖、石隧道与地 面相通,下葬后封闭。地宫由前、中、后、左、右 5 个石结构的拱券式殿堂组成,总面积约 1195 平方米。后殿作横向(面宽大于进深),其余作纵向。
36、后殿建有棺床,上置神宗皇帝、孝瑞皇后和孝靖皇后的梓宫;随葬品也多集中于此。中殿可能相当于现实中的殿,这里按品字格局放置着 3 个汉白玉雕成的宝座,每个宝座前又各放置着一个点燃长明灯的大龙缸和一套“五供”(中 1 香炉,两侧烛台、花瓶各 1)祭具。前殿空无一物,可能相当于现实中的门。左右两殿结构相同,虽然修有“金砖棺床”但无物。 32、 里坊制: 是把城市居民区划分为网格状的里或坊,制订相 应的制度进行管理。有学者根据古文献认为早在西周时期已经产生了以套以经纬涂为座标,以“夫”(方各百步)为基本网格的井田式方格网系统的规划城市的定式。比较明确的记载言及西汉末年的长安城、曹魏的邺城均设里或坊。目前
37、考古勘察印证文献资料,中国最早实行里坊制的是北魏洛阳城(洛阳伽蓝记卷五说到:“(北魏洛阳城)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的里坊制最为典型。该城住宅区被街、陌和坊墙划分为 109坊,各有坊名;坊内虽有三纵三横的巷以便通行,但只在四面坊墙上各开 1 门通往坊外 ,并且定时开闭坊门。各坊均设有坊正,负责坊内督察催驱之事。由于这样的设置和管理造成市民生活的不便,唐中晚期逐渐受到破坏,北宋及后代则不置坊墙,建设开放式的街巷,实行“厢坊制”进行管理。 33、 唐三彩 :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 过焙烧,便形成浅
38、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 因此被称为“唐三彩” 。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且吸取了中国国画 、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是一种具 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常用于随葬,做为明器。 34、镇墓瓶 :镇墓瓶也叫镇墓罐、斗瓶、五谷瓶,是中国古代墓葬中比较常见的随葬物, 流 行于东汉中后期,一直沿用到魏晋时期。镇墓瓶多陶质,个别泥质。瓶内一般装 有面粉、粟粒、云母片等所谓
39、的神药,个别的装有铅人,瓶腹文字多用朱色或墨色 直接书写在腹部,镇墓文多少不等,多者百余字,少者仅数字。文字的文体和内容 比较固定。一般的行文规律 是竖行自右而左书写,起首注明年号、月日、干支,之 后书死者乡里及姓名,再书写慰藉性语言及供死者冥用的“斗瓶五谷铅人” 、“八魁九坎”等,其后是为死者祈福、解罚、约束亡灵的破除谶语,最后仿效官府文书的 文体以 “急急如律令” 结束。 解谪瓶:陶瓶,大致分为两式:陕西出土者,为小折沿束颈折肩斜壁小平底,肩直径与瓶高比例约为 1: 3 ,常见者 23 厘米左右;河南出土者,形式略同,但比例较小,呈大腹罐形。东汉至魏晋流行,早期道教文物。瓶壁有朱书 或白粉
40、书文字,一般格式为:某年月日,为某家某人死亡所作,希望死者解除罪谪,不要打扰生人,鬼神佑助之,急急如律令等。或者绘有星图、道符,以为镇压。此类文物,不早于东汉,主要出土地为陕西、河南,四川、江苏也有出土。最晚期的,似见于敦煌魏晋墓。 35、开成石经 :唐太宗太和四年(公元 830 年)由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分写,约用了七 年时间刻成的一部石经。开成石经,唐代的十二经刻石。又称唐石经。始刻于文 宗 大和七年 (833) ,开成二年 (837) 完成。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中国清代以前所刻石经很多,唯开成石经保存最为完好,是研究中国经书历史的重要资料。
41、 36、 虞弘墓: 该墓于 1999 年 7 月发掘于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南,墓葬为砖砌单室墓,带斜坡墓道,墓室平面呈弧边方形,残存汉白玉石椁、八角形汉白玉石柱、石雕供养 人头像等。石椁呈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由椁座、椁壁、椁顶三部分组成,特别珍 贵的是,在椁座和椁壁四周,雕刻有内容丰富的浮雕图案,且施以彩绘或描金。 图中人物、服饰、器皿及花鸟等纹饰带有强烈的中亚民族文化色彩。该墓是迄今为止中原发现的唯一经过科学发掘,又有准确纪年的反映中亚文化的考古资料,内容丰富 ,保存完整。对研究北朝、隋代中西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和晋阳城的历史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37、 朱然墓 : 中国三国时期东吴左大司马、右军
42、师、当阳侯朱然的墓。位于安徽马鞍山雨山乡。 1984 年发掘。为双室砖墓,全长 8.7 米。墓砖上模印“富且贵,至万世”等篆书吉语及钱文。该墓虽经盗掘 ,仍出土随葬品 140 余件 ,绝大部分为漆木器 。 其中描绘宫庭生活的“宫闱宴乐图”漆案,道德 礼教题材的“百里奚会故妻图”、“伯榆悲亲图”漆盘等为漆器珍品。还发现“蜀郡乍牢”漆器铭文,可据以推测漆器产地。朱 然墓是迄今发掘的吴墓中等级最高的一座,对研究东吴的埋葬制度甚有 值 。 38、麦积山石窟 :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东南约 30 公里山中,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据文献记载,麦积山石窟自后秦时开窟造像,创建佛寺。后经北魏、西魏,北周、
43、 隋 、 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 1500 多年的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因此保存了各代洞窟 194 个泥塑像、石雕像 7000 余身,壁画 1300 平方米 。塑像有浮雕、圆雕、模制影雕、壁雕四种。数以千计的塑像的大小与真人 相若,以形传神,神形兼备。被誉为 “ 东方雕塑艺术馆 ” ,对研究中国的佛教史、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都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39、石阙 : 中国古代用于标志建筑群入口的建筑物。常建于城池 、宫殿、第宅、 祠庙和陵墓之前。石阙最初是显示威严、供守望用的建筑,后逐渐演变成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石阙有单檐或重檐的正阙和单檐或重檐
44、的子母阙两种形式。其多为仿木的石砌实体,外表刻出斗栱柱枋形象,阙身上部有人物、走兽、车马、四灵等浮雕。 40、 模印拼嵌画像砖墓 : 墓内壁面用模印画像砖拼嵌成大幅砖画的东晋南朝墓葬,分布于南京市及附近的丹阳县等地。其做法是将画像按粉本分别模印在多块砖坯上,入窑烧成砖后, 再拼嵌在墓壁上。模印拼嵌砖画,是在 1 块单砖构成 1 幅图像的画像砖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到东晋末南朝初出现了由多达数十块到数百块砖构成的大幅画面。这些砖画是研究东晋南朝绘画艺术、服饰制度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41、永乐宫 : 道教宫观,奉祀吕洞宾,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原址在中国山西芮城县永乐镇 。 最初为吕公祠,或因吕仙
45、传说而建。金代末年,改祠为观,后毁于火灾 。元世祖 中统三年,马真皇后敕令升观为宫,名大纯阳万寿宫,后又更名永乐宫。当时由全真道士宋 德方住持,永乐宫渐成为全真道的大丛林。明清两代几经修建,至今存 四殿。 1959 年,永乐宫得以保存的全部建筑并壁画,依原样迁于芮城县龙泉村。永乐宫布局疏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分别为山门、龙虎殿、三清 殿、纯阳殿和重阳殿 。永乐宫是现存最早的道教宫观之一,也是目前 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元代建筑,宫内保存着举世闻名的元代壁画艺术, 三清殿和纯阳殿内的壁画尤为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42、影青瓷 : 影青瓷也叫映青瓷,其 前身是青白瓷,被称作 “色白花青”的
46、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窗”之句,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元代的青白瓷产品有的还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冈”铭款。南宋时大量生产,而且“著行海内”,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当时的影青瓷绝大部分为薄剔而成的透明飞凤等花纹。这些花纹由技艺高超的陶瓷艺人在坯体上刻制之后,以透明青釉,高温烧制而成。 43、镇墓兽 :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是为镇摄鬼 怪、保护死者灵魂不 受 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在楚国墓葬中已发现数百件用于镇
47、墓辟邪的木雕镇墓兽。年代从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晚期。春秋中晚期到战国早期多为单头单身,战国中期的式样与数量最多,为单头单身与双头双身两大类。这一时期,镇墓兽主要以木、骨质为主,陶质极少。及至魏晋隋唐 时期,镇墓兽大量流行,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金属和石制品极为少见。 五代以后,镇墓兽逐步消失。 44、十二辰俑 : 代表地支的十二种动物俑,亦称“十二生肖俑”,多见于隋唐、五代及宋墓中 。隋、唐有灰陶、红 陶、青釉瓷等制品,俑的形象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人俑带生肖俑 ,即十二生肖俑的后足踏在人俑的双肩,前足攀在人俑的帽沿上;一种是人身生肖俑 ,即人俑身生肖首;另一种是人俑捧生肖,如江西进贤宋墓出土器,头戴平
48、顶帽,额前刻一 “ 王 ” 字,衣着和文吏俑相同,腰束带,双手各捧一生肖。均为圆雕。四川西昌三坡唐代墓出土的陶罐上,模印直径为 3 3 3 厘米的十二生肖一周,则为浮雕 。 45、 辽陈国公主墓 : 陈国公主墓是辽国王室贵族墓葬的代表,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 盟的奈曼旗 , 是一座公主与驸马合葬的砖室墓。墓葬由墓道 、天井、前室、东耳室、 西 耳室及主室六个部分组成,全长 16.4 米。墓道呈阶梯状斜坡式,墓道两侧及墓室、 耳室 顶部均有彩绘图案。墓葬前室呈长方形,东、西耳室及主室平面呈圆形。墓室内还安装有门槛、门框、门扇及门楣等设施。主室内壁还有木护围墙,这是辽代王室贵族墓的一个重要
49、特点。墓葬主室内有以五层砖砌成的长方形尸床,两具骨骸并列其上。公主与驸马全身穿有银丝网衣,头戴金冠,面覆金面具,脚穿鎏金银靴 , 并系有腰带。墓内壁画以契丹传统的写实风格,形象再现了墓主日常生活的情景。辽陈国公主墓的发现,为研究辽代契丹族社会、政治、 经济、历史、生活习俗及 其 与汉文化的交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46、李静训墓 : 李静训墓是隋代一九岁女孩的墓葬,发现于距离唐长安城西墙内约一公里的 梁家庄附近。墓制平面呈甲字形的土坑竖穴墓。墓室中露出了一具完整的石椁和一方墓志。据墓志可知,墓主是一个年仅九岁的女童,名叫李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且对为何葬在城内给予了解释。棺盖内刻有“开者即死”四字。棺内出土包括丝织品、陶器、瓷器、金银器 、铜铁器、骨木漆器、陶俑及玻璃器皿等大量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