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一国也.doc

上传人:dwx****52 文档编号:2417032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一国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寡人之一国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寡人之一国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寡人之一国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寡人之一国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寡人之于国也一、导入新课孔子对弟子的说理风格是严厉的教诲和透彻的论说相结合的,很有层次和逻辑感,但是,当面对的劝说对象是一个居于特殊位置上的人,比如面对一个自我尊严意识很强的君主,应该怎么样去劝说呢?二、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 仁”“义”为中心的“仁政”、 “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

2、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三、背景介绍战国时代各国诸侯争于“力” ,群雄逐鹿,蚕食鲸吞,战事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混乱,礼崩乐坏,用战国策序中的话说,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此时,正是儒家学派又一个代表人物孟子的生活年代。亚圣孟子继承 T:fL 子“仁”的思想,并衍生出自己的“ 仁政”

3、、 “民本”观。公元前 334 年,也即梁惠王 35 年,孟子被梁惠王邀请到魏国宣讲治国之道。本文所选的这段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就体现了孟子“仁政”、 “民本”的治国思想。孟子善喻,如本文所用的“五十步笑百步”、 “非我也,兵也”等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使说理生动而深刻。文章结构严谨、气势充沛,体现出孟子汪洋恣肆的高超论辩艺术。四、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五、课文分析(一)第 1 段为第一部分。提问:梁惠王的困惑是什么?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谁能问鼎天下?人口问题在权力的天平上是十分重要的砝码。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大量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

4、所以,梁惠王迫不及待地问到了人口问题。作为一国之君,他先陈述政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认为自己已经为国尽心。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他列举了自己的救灾措施:“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在他看来,这种“查漏补缺式的做法已经够尽心了“,比起邻国的政治要好多了,但是,为什么依然“民不加多”?这成为梁惠王一个深深的困惑。正是由于这个困惑,才引出孟子的治国之策。(二)文章的 2、3 两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1、提问: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明确:分析了“民不加多” 的原因。2、考虑到梁惠王的孤傲心理,孟子并没有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做法,而是“欲擒故纵”,用战争中逃跑者“五十步

5、笑百步” 的比喻论证启发梁惠王,使他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向他说明他“移民移粟”的治国方法与邻国的治国不尽心没有质的区别。为下面梁惠王接受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作了铺垫。(三)第 4 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孟子从正面阐释他的治国之道,宣讲“民本、仁政”的思想,陈述“民加多” 的措施、道理与应持的态度。1、先阐述“王道之始” 的做法:不违农时,进行养民,要注意保护资源,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然后指出“王道” 的根本措施:治民之产,使百姓衣食无虞,使人民生活稳定,安居乐业,再进行教化, “申之以孝悌之义”,以使民风淳朴,长幼有序,社会安定。孟子抓住梁惠王渴望民众拥戴的心理进行诱导,采

6、用排比的手法,给他描绘出“仁政”之后百姓安居殷富的景象,促使他实行“仁政” 。最后,孟子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的错误做法,并通过“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的比喻,对梁惠王进行旁敲侧击,得出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指出统治者实行“王道” 时所应持的正确态度,并回答了梁惠王 “民不加多”的疑问。六、总结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并以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雄辩气势,加之孟子善于把握人的心理,使得文章浑然一体,气势恢弘,步步推进,环环相扣。孟子以他雄强的论辩力,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统治者役民以时,治民之产,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普行教化,

7、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本文彰显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反对暴虐、反对战争的仁政思想,显示出一定的历史进步性。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 :http:/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孟子的有关情况;归纳课内的字、词、句等文言知识。2、 情感目标: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多角度感悟儒家思想精髓。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为了民主自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文天祥, 五人墓碑记中的激于义而殆死的五个人,让我们明白“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中那些甘心从贵族沦为囚徒的十二月党

8、人-今天,我们要走进的也是这样一位大家,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已任的孟子。在初中时我们学过孟子的文章,相信大家对他也会有些认识,这里不再赘述。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二、孟子及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 ”,提倡以“ 仁 ”“义”为中心的“仁政”、 “王道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

9、,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 公孙丑上下、 滕文公上下、 离娄 、万章上下、 告子上下、 尽心上下。请学生齐读全文,边读边圈点重点字词,本文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三、重点解析文章第一至三段。这篇文章记录了梁惠王和孟子的一场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呢?下面让我们一齐来读课文的第一、二、三段。S:这

10、次对话的话题是什么?-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附:加-更,邻国的百姓不更少,我的百姓不更多,为什么?)S:梁惠王为何会有这样的质疑?-“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三个语气词叠加使用,加重了语气,起到了强调作用。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这样的用法。如李白蜀道难中的“噫嘘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S:尽心的具体表现是?-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附:凶-收成不好,荒年)还和邻国进行了比较“察(附:察看)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作为一国之君,梁惠王觉得自己已经够用心了,但民依然不加多,这成为梁惠王一个深深的困惑。在梁惠王看来,像他这样尽心

11、治理国家的,应该是“民加多” 。战国时代,一个国家的国力取决于人力的多少。那时,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在当时这个时代,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有大量兵源,谁就能富国强兵。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而也正是由于这个困惑,才引出孟子的治国之策。S:孟子怎么解答梁惠王的这一疑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S: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与邻国相

12、比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区别。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S:孟子正是用这种设喻的方法使梁惠王自动进入圈套: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S: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这层道理,孟子就自然推出了“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那么,该如何使民增多,使国力强盛呢。我们来看课文的最后一段。S: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施仁政,行王道。S:那么孟子从哪几个方面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呢?-王道之始(刚开始实行王道时的做法)和王道之成(实行王道以后的结果应该是什么样子) 。S: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具体措施是?(请学生齐读)-“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

13、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请位同学翻译一下,注意“数”“以”) S:在采取了这些措施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S:当然这还仅仅是王道的开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最理想的境界是什么? 要求同学们从文中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请同学翻译文句,注意:树,衣,颁,无,)那么,从内容来看,孟子在这里谈了几层意思?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使民衣食无忧,使人民生活稳定;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

14、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在这里,孟子抓住梁惠王渴望民众拥戴的心理进行诱导,采用排比的手法,给他描绘出“仁政”之后百姓安乐殷富的景象,促使他实行仁政。S: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找到并齐读)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斯天下之民至焉。 ” (请学生翻译此段,注意:检、发、罪、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要想着推卸责任,要积极寻找主观原因,找到合理的治国策略,那么,才会“天下之民至”也。 全文小结:课文中阐述的是“王道之始”和

15、“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全文,再次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四、全文写作手法小结层次分明的结构:本文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孟子抓住梁惠王的心理,用设喻手法欲擒故纵,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最后还是回到梁惠王最关心的问题, “斯天下之民至” 。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又用多种手法,如比喻、排比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形象贴切的设喻、气势夺人的论辩(以排比来增强论辩的气势) 。(边说边推出多媒体)四

16、、整理重点字词句。 (多媒体展示)五、合作讨论,解读儒家思想。汲取精华,学会古为今用。我们除了要掌握文言文基本的文言知识外,还要来学习孟子的思想。所谓“解读儒家思想,汲取精华,古为今用。也是学有所思,乃有所求嘛。1、 学了本文后,你能否联系实际,说说孟子的思想。可从以下的几点展开论述:(1)本文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在今天还有积极意义吗?(不违农时, , , , ,养生丧死无憾)-本文 “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以民为本。今天,我们的政府正在切实可行地推动“民生新政” 。比如,让百姓得到教化,就是今天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是兴国之本。 。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 温饱 ”和“教化”两部分,也就是

17、今天的 “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 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 “不竭”,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板书:关注民生,以民为本a)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孟子“行王道”的做法有何不同?凡事像梁惠王一样“尽心”就能做好了吗?-梁惠王移民移粟做法,动用大量劳力物力,为饥荒的百姓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再发生饥荒怎么办?继续拆东墙补西墙,不是还得劳民伤财?他只顾解决眼前,没有从全局、长远来规划。百姓基本的养生丧死都没根本解决,终究也不能过稳定安宁的生活。今天,我们面对灾荒和贫困,从曾经一味地捐款捐物,到现在理性地扶助,协助他们自已重建家园,靠自己的努力走出贫困。所以,还要学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8、要想着如何能做得更好。板书:统筹兼顾,标本兼治b) 不违农时,数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适用于当今社会吗?-孟子认为只有不违背自然规律,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才能最大限度地,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症状国因为过度垦荒,我们因为过度放牧,都造成沙尘暴。所以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现在环境日益恶化,已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子孙后代,我们更应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板书:遵循规律,持续发展c) 对比孟子“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方案,你从中得到什么借鉴?-从“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到“可以衣帛” “可以食肉” ,看出孟子认为物质生活

19、水平提高要先遵循客观规律,再主观改善,这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民养生丧死无憾” “谨庠序之教”等,说明物质改善了,人们就有精神道德的需求了,这一切都做到了,也就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了。另外, “斧斤以时入山林”是砍树, “树之以桑”是种树, “鸡豚狗之畜”是畜养生畜,说明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要从完全依赖自然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自我积极改善。板书:遵循规律,主观改善d) 从梁惠王曾说“非我也,岁也 ”,你看出什么?-不能推卸责任,这是为人行事的根本。板书:责任意识另:关于孟子的其它思想理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美善相乐的审美精神:因为善,所以美;因为美,所以善得到最好的体现。建设“和谐”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惟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