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尧文化与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 尧都区南街小学 侯艳荣摘要 : 尧时代虽然很早,但尧时代是一个相对先进的时代。尧时代的社会特征与今天的社会发展要求特征是基本吻合的,更重要的意义上是开辟了今天的文明。 关键词 : 尧文化; 社会特征; 实践意义 如果把尧文化时代的产品分为几类的话,那么尧文化就是今天的两种遗产,一种是像尧庙之类的时代文明硬件类,一种是像礼乐之类的时代文明软件类。这软硬件互相作用,一直影响到今天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尧文化的涵盖不是仅仅指尧庙,和尧庙公园,那只是物质遗产。硬件文明虽然也是影响到今天,但将来流传的更远和影响最大的是尧时期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软件文明。也正是这些直接看不到
2、的内容,成为将来尧文化开发的前景所在。 一、生产社会特征 历法的制定 农耕方面的发明与规范是古文明的基础和现代文明的最终依赖。 在走向工业社会的步伐中,人们也许会逐渐淡忘了农业。但是农业的地位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新型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可以代替。 在尧舜时代制定天文历法,这给今天的平阳地区和周围生活的人们带来了生产和生活的便利。尧舜时代人们对天文历法已经有初步认识这在史书上有不少相关的记载。其中尚书尧典 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期三百有六旬又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一则记载反映了尧派羲和、羲仲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测定了一年的天数,并规定了四季、八令。是比较早期的人类以人探
3、求天的活动,反映了他们达到天人合一的渴望。 当然,农业是不能够离开天地自然的风雨变化的。如果没有历法,就会违背农时,农业就会减产,人口就会减少。陶寺文化中有观测天象的遗迹。在陶寺中期遗址第三层台基夯土柱中发现了 10 个号缝,10 个号缝之间缝中线夹角为 6.5、7.7、7.8,其中以 7.5为最多,这种奇特现象引起了考占学者关注,在天文学家的指导下,考占学者通过实地模拟观测,最后发现第三层台基部分的夯土柱是用于构建观测缝,而观测缝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观日定节气。近现代的考古资料对史书记载的印证,表明尧舜时代制定天文历法是客观存在的。而在古代,帝王都是以获取土地和人口为国家盛大象征的。这样,就把
4、农业推上到职位重要的地位。到今天,人们仍然是不敢忽略农业农民。免去农业税就是证明。何况平阳地区是一年两熟的地区,所以历法的制定,对农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两熟制带来的产量激增,也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尧时代的天文历法反映了人类在早期的农耕社会就有了一定的对天的掌握,比起甲骨文时代以占卜文主要的知情方式的文明大大前进了一步。 二、文明社会特征 礼乐制度 千年的文明,来自于千年的传统。如果说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文明的分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礼乐教化则是规范人们之间的一个尺度。 中国自古是礼乐之邦,有发达的礼乐文化,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中国礼乐制度的起源可追溯到尧舜
5、时代,尚书 尧典: “帝日:夔,命汝典乐,教胃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日:“于予 击石扮石 (郑玄注:石,罄也),百兽率舞。” 舜帝令夔制定音乐,并规定了制定的准则。这则材料也反映在乐器的伴奏下,歌和舞是同时进行的。 从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来看,乐器方面,在陶寺遗址大型墓中出土了石罄和鼍鼓。石鼓系青灰色石灰岩打制而成,上端两而对钻一孔,通民 80 厘米。鼍鼓为鳄鱼皮蒙鼓,鼓身竖立桶形,由树干制成,外壁着彩绘,鼓腔内还常发现一些黑褐色低温陶的小圆锥体,起调音的作用。作为礼乐器石鼓和的鼍鼓出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礼乐制度的
6、存在。 上博楚竹书 (二) 容成氏篇记载了当时礼乐的功能。该篇第十六简云 “辨 为五音,以定男女之声。” 礼记乐记:“化不时则 不生,男女无辨 则乱升,天地之情也。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度。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说明礼乐与天地同为一体而道理极为深远。正是古人眼中礼乐的这种特殊性,才使得它具有别男女的功用。而“律之小大之称,比 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则是对礼乐表现伦理道德功能的充分说明。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礼畏守乐孙民教也”, 这表明当 时礼乐对人民起着教化作用。 三、法制社会的特征 刑法制度 刑罚是战争的变体。中国刑
7、法的源流亦能上溯到尧舜时代。尧舜时代有了较为完整的刑罚制度,同时有了一定的刑罚指导思想。舜刑罚规定 :“象以典刑,流有五刑,鞭作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即象刑、流刑 、鞭刑、朴刑、赎刑五种刑罚。象,画像。制礼司圆疏引孝经云:“三皇无文,五帝书象,三五肉刑。书象者,上罪墨蒙储衣杂展,中者储衣杂展,下罪亲展而已。”说 明象刑是一种穿奇异服饰使罪犯耻辱的刑罚。流刑是将罪犯流放远方的刑罚。舜曾流放共上、欢兜、三苗和稣到荒凉地区。鞭刑和朴刑是用鞭、朴惩罚犯人的一种刑罚。而赎刑是犯人通过交纳一定的黄铜以获得赦免的制度。尚书尧典:“告灾肆赦,估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反映当 时刑罚 的指导思想是轻罚
8、,重教化,但对屡教不改之徒则施以刑罚。 尧舜时代是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阶段,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许多制度都是在这一时期萌芽的,尚书尧典载,尧修五礼。尽管五礼具体的情况现在难以想象,但透过历史迷雾,结合当今的考古资料,我们仍能对这一时期的礼制作一把握。尧舜时代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的吉礼体系;凶礼也初见端倪,有了较为固定的埋葬习俗;作为宾礼的朝勤和会同之礼业已形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官制也确立下来,并形成了官吏选拔的标准和考核制度。天文历法、礼乐制度也应运而生,刑法的制定也是后代法制的源头。 四、和谐社会特征 民主制度 早期民主思想实际上是从统治者的思考开始的。其帝位的下
9、传和接班人的预选和认定都比较合乎今天的民主制度,不是后来的一姓为王,代代为王的世袭制度。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文明的先进之处。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五帝本纪载:尧选贤于天下,使四压“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不以天下为一己之私。尧认为 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肖,若传位于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以“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的风 范,摒弃丹朱,采纳众人之议,经认真考察后,将帝位传给了舜。留下了尧舜禅让的关名,反映出一种无私的民主作风。 最为让人敬佩的是当时的制度里不仅有执政者的想法和认识,而且充分考虑了人民的实际利益以及愿望。这一点,诽谤木就可以说明。尧在位时,“设诽谤 之木” 于四达之衢(问
10、答释义) , 目的是广开言路,言路一开,帝王自明,小人奸邪,毁誉谗言,不攻自破;藏垢纳秽,贪污腐败,不行自敛。这就容易形成下情上达、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后来历代的皇宫建筑前面的“华表” 即源于“诽谤木”。山西晋阳起家的唐太宗就是以此思想为指导,选贤纳谏,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 之治” 。当今世界的 发展,进 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更是离不开民主议政风气的形成。 以德治国。德者,国之宝也。德者,本也。以德治国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的一个重要的治国方针。而在早期书籍尧典称尧:“ 克明俊德,以亲 九族” 。大禹漠说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德治主义,成了帝 尧典仪治国的方略。
11、其后的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将之发扬光大,遂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尚书太甲下中记载商初伊尹的话说:“德惟治,否德乱。” 其意思是 说,为政以德则治,不以德就乱。孔子也极为重视道德的作用,他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 政)就是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众星都会环绕它。这种“治国之道当任德也” 的思想,一直影响到中国近 现代的一些杰出人物。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多次说:“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民治久安。”崇尚德治,将之视为关系国家安危兴衰的思想,今天的我们已经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和借鉴。 睦邻友邦。“和” 是中 华
12、传统文化中的精 华。国之美者,和也。政之美者,平也。搞好国际关系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和平才能发展,友好才能做到没有战争。而要持续一段和平的交往,不是一是的和睦可以做到的。必须成为一项基本的国策制定下来。在尧时代,留存下来的尚书 尧典记载,尧“ 协 和万邦。 ”五帝本 纪称尧时“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和合” 一词的原始表达,正是始于帝尧时期。 以和而治家,则一家睦;以和而治国,则一国祥。以和对己,则百事顺利;以和待人,则千端宽裕。和谐社会的缔造已经走上了健康的正常的轨道。和谐社会的核心自然是和。因和而合,因合而强。和合文化是以尧文化为重要源头的。它的宗旨是和协人与自然、人
13、与社会、人与人等多种关系,使世界在平和自然的状态中发展。帝尧开创的和合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了顺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处理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方而体现了丰富的“和合五教” 的思想,在处理政治关系和国家大事上表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凝聚力和民主宽容的向心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上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相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的以身作则和身体力行,使得那一个时代发出了灿烂的光芒。“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天之治与人之智,人之志与天之秩,随着文明的向前进一步发展,会使之更加相通。 参考书目 : 钟雷主编,大学中庸尚书,哈尔滨出版社, 2004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李富华著,中国观念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