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为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企业必须由个性化转变成标准化由多样化变成职业化专业化由责任人管理转变成制度化管理,因此制度化管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高度的关键指标之一.而更好的管理好企业,人力资源对其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但我们不得不质疑面对现代企业我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且,自 2007 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
2、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自 1999 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一)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 2010 年毕业生将超过 630 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 50 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二)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流向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以及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
3、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三)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伴随着精英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 15%的人定位于 4000 元以上,而仅有不足 3%的人选择 1500 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选择 1500-2500 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从毕业生主体自身来讲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
4、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去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期望的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又对自身能力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二)从毕业院校来讲 首先,自 2003 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
5、。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就业难现象凸显。 其次,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
6、改革的需要。 (三)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减员,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和李开复交谈,会让你忘了他是全球最著名软件公司的副总裁。他对中国教育的关注和理解让人吃惊。他不仅给中国学生写信,还给中国分管教育的领导写信,力陈自己的观点,“中国若想成为科技强国,中国的下一代一定要赶上国外。而若想有出色的下一
7、代,中国一定要有一流的教育体系”。同时,他还列举了中国学校的弊端:教育方法僵化、知识老化、学风浮躁、学生只知道个人奋斗而缺少团队精神。李开复说,中国学生的求知欲让他感动。但让他最痛心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滞后,无法提供学生需要的知识。“有些学生以为,自己知道得很多,其实他们吸取的,都是过时的知识。更有学生完全迷失方向,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什么,该知道什么。”在给领导的信里,李开复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的师资与美国的师资有相当大的差距。我认识很多中国的老师,他们大都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但他们的知识比较陈旧,所以,他们未必是足够好的老师。在美国的一流学校,创新和终身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老师的知识绝对
8、比学生丰富,而且启发学生创新。老师拥有学生的信任,为学生所仰慕。李开复说:“中国一些大学教授的薪资,远远落后于业界。我在中国去过的每一所大学,校领导都向我抱怨,留不住人。最好、较好、甚至中等的学生毕业后,出国的出国,就业的就业,不愿意留校任教职。这使中国师资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待遇不好造成师资不足,师资不足造成学生不满,学生不满造成老师社会地位降低,低的社会地位导致待遇更上不来。一个现代企业,需要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李开复说。需要培养“大师”在他的给中国大学生一封信中说道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生活在群体之中,做一个主动的人,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要学会客观直截了当的沟通,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
9、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
10、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
11、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也是社会很关心的问题, 从大学生本身来讲,自身应该从哪几方面做准备呢? 1 放低心态,先找份工作积累经验. 首先,应当做好硬件方面的准备,即在学校期间要认真学习自 己的专业课程,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
12、德品质素质。 其次,在求职招聘前要做好自身的定位,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 的能力,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实事求是的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 水品,客观的为自己制定就业计划。最后,要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认真设计自己的简历,在招 聘过程中不急不燥,从容应对招聘方的提问。 2 可以自己创业,为自己的以后打算 投简历、跑招聘会,一个字:累,但结果却不如想象中的那么 好。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说迈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首先是基本的专业能力:在此能力中,主要是包含毕业生对自身 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论掌握能力、行业相关知识、企业知识等基本理论 认识知识。其次作为个人,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规划、职业心态 等个人职
13、业生涯指导能力, 最后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求职技巧方面知 识。这些知识,是一个毕业生在应聘某职位时所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 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是毕业生就业的前提条件,有这些能力,不一 定能满意就业,甚至无法就业,但没有这些能力,那么就业就真的是 一个问题。 其次是基本的职业素养能力:在此能力中,主要包含毕业生对所 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一些基本职业素养、 团队合作、 任务执行、工作方法、时间管理、压力管理、信息沟通等这些基本的 职业工作能力。这些能力,是决定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否快速掌 握必要的职业习惯和方法,更快的融入到企业中去的关键能力。这些 能力是企业衡量毕业生能否快速适应岗
14、位工作, 快速进入职业角色关 键能力。也是进行人才选择与录取的关键因素。 第三方面就是毕业生的学习和应变能力。前面我已经提到过, 企业学习同学校学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企业学习很多时候,是需要 个人自学。因此,一个员工是否具有自学能力,是其能否快速成长的 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衡量一个人是否能适应企 业发展,其学习能力将是一个关键能力。另外一个方面,学生在学校 中, 其所处的环境是相对静止的, 因此对其应变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 但当毕业生处于企业环境中, 随着企业自身不断的发展以及市场的不 断变化,其所处的环境也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毕业生是否具有应变能 力, 以不断的调整自己以适应企业、 市场以及工作岗位的职责、 环境、 条件的变化,是其在动态环境中能否有效完成工作的一个关键能力。 因此,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择时对其学习和应变能力的要求,是目前企 业人力资源发展的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