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火作业 15 种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1 风险:易燃易爆有害物质安全措施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体保护。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进行隔离。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2 风险:火星窜入其他设备或易燃物侵入动火设备安全措施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3 风险:动火点周围有易燃物安全措施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4 风险
2、:泄漏电流(感应电)危害安全措施5 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6 风险:火星飞溅安全措施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防止火花飞溅。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7 风险:气瓶间距不足或放置不当安全措施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 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 10m。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8 风险: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安全措施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9 风险:作业过程中,易燃物外泄安全措施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10 风险:通风不良安全措施室内动火
3、,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物质的清洗作业。采用局部强制通风。11 风险:未定时监测安全措施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 30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 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做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至动火结束。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不得动火。12 风险:监护不当安全措施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监火人随时扑灭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作业,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13 风险:应急设施不足或措施不当安全措施动火现场备有灭火工具(如蒸汽管、水管、灭火器、砂子、铁铣等)。固定泡沫灭火系统进行预启动状态。14 风险: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安全措施若涉及下釜、高处、抽堵盲板、管道设备检修作业等危险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15 风险: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安全措施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级动火作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