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 转载于公众号:( huanhuanshuo520) 这不是鸡汤,也不是砒霜,只是从纷繁复杂的现状中,抓住背后的暗潮涌动,分析我们将面对的未来: 社会即将分层,你将会在第几层? 1 你的下一代将被迫逃离家乡?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话出自圣经马太福音 25 章 29 节,后人以此为典故,归纳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马太效应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 当“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的话题在网上大热时,公众号 “城市数据团”发表了一篇爆文逃离你终将衰落的家乡。文章以各省人口流动的大数据为依据,得
2、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 大都市就像抽水机,不停地从落后省份抽取劳动力,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像今天的日本一样,无数村庄和城镇凋零衰败,但东京和大阪都市圈繁华依旧。 在 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大都市将毫不留情地吸干周边地区的血液,以便自己能够生存。残酷吗?不,因为这是年轻劳动力自己用脚(投票)投出的结果。 大都市拥有优质的政治资源、商业资源、教育资源、人力资源这些优质资源吸引着无数优秀的年轻人,而优秀的年轻人将推动大 都市的繁荣发展,从而让大都市获取更多的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优势迭代的良性循环,这就是马太效应中的强者愈强。 而由人口迁徙引申出来的推论,则更加触目惊心: 你还能在这些选择(逃离北上广
3、还是逃回北上广)中犹豫,说明你无比幸福,因为你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不会再有任何选择的机会。假如你最终选择留在了一个生活安逸风景如画的小城镇上,你也许会幸福地过完一生;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很可能他们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 逃离他们终将衰落的家乡。 文中所谓的“无比幸福”其实“无比残酷”,因为大都市在攫取优 秀人才的同时,也在用高额的房价和户籍制度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挤到繁华都市的边缘,将他们赶到逼仄的地下室,脏乱的出租房,直到他们梦碎的那一天,收起行囊,滚回家乡,然后他们的下一代再背起行囊,逃离家乡。 这就是马太效应的另一面,弱者愈弱。 2 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 二十一世纪资本
4、论的作者汤玛斯皮克提认为,当今的资本回报率已经大于经济的增长率,这将会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聚集。 也就是说,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经合组织( OECD)的统计数据验证了这一点。 最近 30 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收 入都有所增长,但是高收入群体(政企管理者、金融从业者、 IT 从业者)的收入增长更快。 投资财富的积累犹如滚雪球,同样的速度下,雪球越大体积增长越快。 当王健林“先赚它个一个亿”的小目标刷屏时,你有没有算过:王健林身家 2600 亿,一个亿只占他总资产的 0.04%,对他而言真的只是一个小目标啊! 而对于没有家产且年收入十万的年轻人而言,一个亿的小目标也不算太难,
5、也就是不吃不喝工作 1000 年而已。 寒门再难出贵子 1980 年,一个农民家的孩子踏进了北大的校门,邻里乡亲都以他为荣。可他到了北京之后才发现:自己没读 过课外书,跟不上同学的聊天话题;穿衣搭配非常土,女生找他扛包打水,理由居然是为了让自己的男朋友休息一下;做个自我介绍,也被当众嘲笑,说他普通话讲得像日语;除了插秧是能手,他一样都拿不出手。 就是这样一名农家子弟,他创办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他入选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 50 位商业领袖”,他的名字叫俞敏洪。 寒门出贵子,逆境出英才,俞敏洪的人生经历书写了读书改变命运的传奇。 可是,如果俞敏洪再晚生几年会怎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
6、教授刘云杉统计 1978 年 2005 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 80 年代中后 期是农家子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时代,三成以上的北大学子出自寒门; o 90 年代中期农家子弟的比例开始下滑; o 2000 年之后,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仅占一成多。寒门子弟进名校的通道正变得越来越窄。 农家子弟的名额都被谁占了? 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于 2012 年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 1952-2002)。报告通过研究 50 年数据,得出了一个让全社会哗然的结论: 90 年代后,考上北大的精英子弟比例快速攀升,这些社会精英只占全社会人口的 1.7%,却有 40%的
7、北大学生诞生于这 样的精英家庭。 寒门再难出贵子,精英扎堆进名校,这是马太效应的又一次胜利。 (为什么 80年代是农家子弟的黄金年代?因为高考是 1977年才恢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4 绝望的底层,高喊读书无用 前几天,有读者转给我一篇“亚洲新闻周刊杂志”公众号的文章,标题是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在此之前,我早已在朋友圈刷到了这篇文章,因为标题实在太刺眼,而刺心的是,它反映的难道不就是现实吗? 作者余秀兰借中科院社会学博士后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 越贫穷越认同“读书无用”。 村庄 贫困层认同度 62.32%、农村中间层37.24%,年收入 1 万元
8、以下的认同比例最高,于是作者用了这样的小标题来描述底层人民对待教育的态度 绝望的底层人民:干脆放弃高等教育。 作者的结论对吗? 对。虽然情理难容,但却在意料之中,不信我论证给你看: 论据之一:家里越穷,读书的代价越高。 2014 年经济学人 (The Economist)的一项报告指出:包括书本费用在内,高中三年的学费动辄数千美元 这往往超过了贫困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 论据之二: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 2014 年,瑞典隆德大学的薄家珉 (Benjamin Lillebrohus)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 2012 年复旦大学新招收的农村学生占比为10.36%,同济大学占比 18.98%,天津
9、大学 28.14%,吉林大学32.27%,西北师范大学 59.85%,南昌大学 43.68%,喀什大学(原喀什师范学院) 56.98%。 就像南方周末 2011 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的那样:“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难以被逆转。 论据之三:学校越差,越难找到好工作。 当社会的教育起点越来越高,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时,好工作的门槛也必然越来越高。毕业生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人才市场中所有竞争同一岗位的人,所以对于三流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已不再是笑话。 另一方面,无论寒门学子为上大学背了多少债,付出了多少代价,企业顶多只会表示遗憾,仅此而已。 对于底层人民而言,教育的高成本,低收益,
10、导致了他们对教育的绝望。 5 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 当“读书无用”的声音在底层日益高涨时,社会中上层却在教育的投入上更加疯狂。 今年上半年,一篇名为北京的无奈: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的文章在各路家长的朋友圈疯狂转发。 当主流媒体炮轰课外班是培养应试教育的机器时,作者透露了他孩子在辅导班的课程: 语文由北大的老师上课,孩子读的是大学和春秋,但很多内容讲的其实是历史,而且是把中国历史发生的事情与外国历史横向对比,带有文化和哲学的启蒙。 英语则是新东方的名师上课,孩子从自然拼读开始,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讲英语故事。 数学则是国内 985 名校的毕业生授课,小学低年级的奥数就足以让文科生缴枪,但孩子学会
11、了就会有乐趣。 作者称儿子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八点课外班下课,赶回家还要写 作业,做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一般是儿童读物,一周读完一本,一个月读完一套,内容包括科技、历史、地理等等。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家长很残酷,居然把孩子逼得那么苦,说好的快乐教育呢?可更残酷的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孩子自己要求的。 “一般控制他晚上十点要睡觉,但他经常会比这个睡得晚,孩子才七岁啊!真的很担心,每次都对他说你不想学了课外班就不要上了,但他总是不愿意,他有一个目标,就是能够赢了老爸,要有他会他老爸不会的内容。”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耐人寻味:成功真的不是一代的积累。 更耐人寻味的是:龟兔赛跑,如果 兔子拼命向前跑
12、,会怎么样? 答案依然是马太效应。 社会越发达,阶层越固化 人生七年是 BBC 的一部纪录片,它选择了 14 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记录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从 7 岁开始,每七年记录一次,一直到他们的 56 岁。 这项历时 49 年的研究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7 岁本该是个天真烂漫的年纪,但不同阶层孩子已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o 上流社会: John 和 Andrew 就已经养成了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的习惯,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会上顶级的私立 高中,然后读牛津大学,再然后进入政坛。 o 中产阶层:男孩会拥有自己的理念,如反对种
13、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女孩则想着长大嫁人生子。 o 底层社会: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而贫民窟出生的 Paul,甚至把“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当成了自己的人生愿望。 49 年之后,他们已是 56 岁。 o 上流社会: John 成为了企业家并致力于慈善事业, Andrew成为了律所合伙人,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着精英教育。 o 中产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是中产,也会有个别滑落到了社会的底层。 o 底层社会: Paul 成为了泥瓦工, Symon 则成为了司机,他们生了一大堆儿女,儿女中的大部分人继续在底层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在一个百废待兴的社会,弯道超车,一夜暴富都成为可能,但社会一旦进入到发达又稳定的阶段,阶层的分化和固化将变得日趋明显。 哈佛公开课公平的起点是什么中指出:“即使是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幸运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