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致因理论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主要内容 1、事故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事故的基本特征 3、事故模式理论 4、事故预防的原则,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如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 生产事故:系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设备事故、工伤事故、未遂事故),1、事故及其影响因素,1.1 事故及其分类,工伤事故: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
2、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一)工伤事故构成要素: 工伤事故是由伤害部位、伤害种类和伤害程度这三项要素构成的。 伤害部位包括:头、脸、眼、鼻、耳、口、牙、上肢、手、手指、下肢、足、脚趾、肩、躯干、皮肤、粘膜、内脏、血液、神经末梢、中枢神经等。 伤害种类包括:挫伤、创伤、刺伤、擦伤、骨折、脱臼、烧伤、电伤、冻伤、腐蚀、听力损伤、中毒、窒息等。,伤害程度包括: 我国分为死亡、重伤、轻伤。 死亡,是指其折算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及以上。 重伤,是指其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6000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轻伤,是指其损失工作日为1个工作日
3、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二)工伤事故类别 1、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 ,按照伤害原因和状况,可将事故分为20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器工具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包括煤粉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包括化学爆炸、炉膛、钢水包爆炸等);(19)中毒;(20)其他伤害(扭伤、跌伤、冻伤、咬伤等)。,2、根据伤害程度进行分类:
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轻伤事故:仅发生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仅发生重伤的事故。 死亡事故:发生1-2人的死亡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发生3-9人的死亡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发生10人及以上的死亡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发生30人及以上的死亡事故灾害等级划分:一般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 小灾:凡绝收面积在5000亩以下或倒塌房屋100间以下或死亡10人以下。 中灾:绝收面积在5000-20000亩或倒塌房屋100-500间或死亡10-20人。 大灾或特大灾:绝收面积在20000亩以上或倒塌房屋500间以上或死亡20人以上。,1、宏观上,工伤事故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主要是由于自然界
5、的因素(如地震、山崩、海啸、台风等)造成的和非自然界的因素造成的,也被称为人为的事故。,1.2 工伤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2、主要影响因素: (1)人的原因(包括操作工人、管理干部、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和有关人员等),是事故的重要致因。 人为失误的表现形式: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危险作业或高速操作;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注意力不集中、生理缺陷、过度疲劳、醉酒等。,(2)物的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基础。其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
6、源,当它满足一定条件时转化为事故。包括: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它缺陷;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有缺陷;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欠;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等。,(3)管理的原因: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包括:劳动组织不合理; 教育培训不够,工作人员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等。 (4)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自然环境的异常和生产环境不良。,(5)事故的处置情况: (1)对事故
7、前的异常征兆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2)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 (3)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当。,2、事故的基本特征,事故的特征,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3、事故模式理论,学习事故模式理论的必要性?,问题出发型,问题发现型,对付事故的办法,为了提高人们的安全认识水平,更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不仅需要了解对付事故的方法,也需要了解事故模式理论。,2002年6月20日上午9时45分,鸡西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24人。,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
8、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事故模式理论发展历程:,1919 年格林伍德提出“有事故倾向的工人”的概念。1926 年纽伯尔德和1939 年的法默等人都曾支持这种夸大工人性格特点在事故中的作用的观点, 认为一个有事故倾向的工人具有较高的事故发生概率, 而与工作任务、生活环境无关。这种“具有事故倾向的素质论”因受到广泛的批判,早已被排出事故致因理论的行列。1936 年海因里希(Heinrich) 提出了应用多米诺骨牌原理研究工人受伤害导致事故的五个顺序过程,即伤亡事故顺序五因素。1953 年巴内尔(Barer
9、) 又将上述理论发展为“事件链”, 提出导致事故发生的诸因素是一系列事件的链锁, 一环连一环。它是事故因果理论的基础。,60 年代初期, 由于火箭技术发展的需要,西方各国着手开发系统安全工程。美国在1962年4 月公开发表了“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的说明书。同年9 月拟定了“武器系统安全标准”。1965 年科罗敦( Kolodner) 在安全性定量化的论文中介绍了故障树分析( FTA) 。这一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实质上也是基本源于事件链理论。1970 年帝内逊(Driessen) 明确地将事件链理论发展为分支事件过程逻辑理论。FTA 等树枝图形,实际上是分支事件过程的解析。1961 年由吉
10、布森( Gibson) 提出的, 并在1966 年由哈顿(Haddon) 引申的“能量转移理论”, 阐述了伤亡事故与能量及其转移于人体的模型。,1972 年贝纳(Benner) 提出了起因于“扰动”而促成事故的理论, 即P 理论( Perturbation Occurs) ,进而提出“多重线性事件过程图解法”。1972 年威格尔斯沃思(Wigglesworth) 提出了以人的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1974 年劳伦斯(Lawrence) 根据上述原理,发展为能适用于复杂的自然条件, 连续作业情况下的矿山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 并在南非金矿作了试点。1975 年约翰逊(Johnson) 研究了
11、管理失误和危险树(MORT) , 这是一种系统安全逻辑树图的新方法, 也是一种全面理解事故现象的图表模型。1980 年泰勒斯( Talanch) 在安全测定一书中介绍了变化论模型; 1981 年佐藤吉信依MORT又引申出从变化的观点说明“事故是一个连续过程”的理论。,(1)连锁型:认为任何一种可预防的事故的发生都是一连串事件在一定顺序下所产生的结果。,A1,A2,A3,A4,常用的事故模式,事故,1) 因果类型,(2)多因致果型: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A1,A2,A3,A5,A4,事故,(3)复合型: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叉、复合造成事故。,接近事故后果
12、时间最近的直接原因, 叫一次原因; 造成一次原因的原因,叫二次原因, 依此向下类推为三次、四次、五次等间接原因。从初始原因(离事故后果最远的原因) 开始向上,五、四、三、二、一次, 直至事故后果, 是事故发生的因果顺序; 追查事故原因时, 则逆向从一次原因查起。这说明因果是继承性的, 是多层次的。一次原因是二次原因的结果; 二次原因又是三次原因的结果,依此类推。,案例-湖南衡阳特大建筑火灾事故【案情】2003年11月3日零晨5时许,湖南省衡阳市一商住楼因底层经商户用硫磺熏烤“八角”,致使“八角”起火而蔓延整栋大楼,在消防官兵奋力抢险中,大楼第3,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部分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虽
13、经全力抢救,仍造成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的重大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以及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创伤更是不可估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震惊全国。,一、现场堪察情况 坍塌的商往楼位于该市的珠晖区,建筑名称衡州大厦,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主体建筑高8层,局部9层,建筑格局为“回”字形的四合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大厦离周围建筑物相隔小于6m,尤其距富贵家具城地面间距仅3.1m,空中间距小于2m,西面的消防通道,南头宽3. 7m,北头宽仅3m,整栋楼仅配套5只消防栓,其中一个上锁,一个没有水压。,二、事故发生经过 2003年11月3日晚,一赵姓经商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用硫磺熏烤“
14、八角”,在零晨5时许火灾从一楼仓库引起,并迅速向上蔓延。衡阳市消防支队于11月3日5时30分接警后迅即即调集4个公安消防支队,4个专职消防队16台消防车,200多名消防官兵先后赶赴现场救火,经消防官兵全力抢救,大厦住的94户412名居民全部安全疏散,无一伤亡。由于建筑物为“回”字形格局,消防车只能从四周向大厦喷水灭火,在外围火势被控制后,天井内的火焰较猛,为了尽快控制火势,两支小分队往中间挺进灭火,因大厦西面和南面的消防通道堵塞,防火间距不够,给灭火造成很大困难,官兵们不得不深人到中部去灭火。8时40分左右在没有发生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大厦的第3, 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几十名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
15、经过消防、武警、公安、城建等部门72小时的昼夜抢救,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11名消防官兵光荣负伤,数名人员重伤。,【问题】根据上述事故案例案情,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试根据上述事故资料分析这起重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试用事故致因理论的事故模式分析这起事故;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措施的建议; 4.谈谈你对这起重大事故的看法和感受。,1.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由于赵姓经商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用硫磺熏烤“八角”,在零晨5时许火灾从一楼仓库引起,并迅速向上蔓延。导致大厦的支撑结构被损坏,在重载下倒塌。,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a.消防设施不配套 大厦与四周建筑物间距太小,消防车道
16、不能畅通,局部车道仅为3m宽,偌大一个住宅区仅配套5只消防栓且不是上锁就是没水压,迫使消防车不得不到远处装水,一去一来耽误了灭火的时间,加速了火焰对建筑物的破坏。 b.管理不到位 物业管理员以及各经商户安全意识淡薄,物业管理人员任由经商者私自在仓库内发火,尤其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深夜熏烤“八角”,严重地违反动火规定。,c.建筑单位资质证明不全 经联合调查组取证原永丰资源开发建筑衡州大厦时,无建筑工程管理局的资质证明、无工程施工许可证、无监督和安全监督。d.擅改规划设计和一楼使用性质 开发商私自更改规划设计平面布置图,将原来三栋平行建筑楼改为“回”字形的四合院,并将原设计的7层楼增至8层,局部增至
17、9层,增大了下部房柱的承载力,擅自改变楼房的使用性质,将一楼的商业网点改为仓库,增大了火灾荷载。,2.该事故是一起典型的“二次灾害”事故,符合事故连锁模型的规律。 首先事故是一起火灾事故,随着事故的发展,最终以一起坍塌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从这一起事故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深刻的教训,建立防范事故二次灾害的意识,对事故连锁规律进行反省。最大限度地避免同类事故发生。,3.事故防范措施 a.职能部门应严格依照程序核定、审批及监督各项建筑工程,严禁违法、违规的建筑讯息工期和交付使用,否则追究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及刑事责任,并且严格按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审核建筑物的市政、消防设施,严禁消防设施如消防车道、安全
18、通道、消防栓、消防水压配置不符合标准的现象。 b.任何建筑开发公司或使用人无权更改建筑设计及建筑结构以及房屋使用的性质。,c.加强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力度,增强物业管理人员的安全防火意识,普及安全基本知识的教育,提高监督管理水平,防患于未然。 d.消防部门在消防工作中应加强对房屋建筑材料、房屋建筑结构等的有关知识,提高对危险源的判别能力。 e.加强科学研究,对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及结构力学等科学技术理论方法的交冰研究,提高建筑物的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手段,从本质上杜绝火灾坍塌事故的发生。,4.分析思考要点:事故直接原因的可控性事故是可避免的;工程质量
19、的基础原因;灭火前的现场评估;灭火方案的设计等。,2)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M(A1),P(A2),H(A3),D(A4),A(A5),2)多米诺骨牌理论,M(A1),P(A2),H(A3),D(A4),A(A5),这五块骨牌依次是:M人体本身(受社会环境和管理影响);P按人的意志进行的动作,指人为失误;H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危险性;D发生事故;A受到伤害; 该理论的优点:正确分析了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概念。简单明了,形象直观。,利用概率表示: P(A0)=P(A1)P(A2)P(A3)P(A4)P(A5) 不足之处
20、:把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过于绝对化了。事实上,各块骨牌之间的连锁不是绝对的,而是随机的。前面的骨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仅有某些事故引起伤害,且仅有某些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会引起事故等等。,其基本思想是:不希望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即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3) 能量转移论,1. 势能(Potential energy); 2. 动能(Kinetic energy);3. 热能(Heat energy);4. 化学能(Chemical energy);5. 电能(Electric energy);6. 原子
21、能(Atomic energy);7. 辐射能(Radioactive energy);8. 声能(Sound energy);9. 生物能(Biological energy)。,能量形式:,1961年吉布森(Gibson)提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 1966年,哈登(Haddon)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 哈登(Haddon)将能量引起的伤害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阈值的能量而产生的。 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譬如因机械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的窒息(如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伤害一般要根据每一种或
22、每一组织的具体物质而定,化 学 能,细胞和亚细胞成份与功能的破坏,电离辐射,干扰神经肌肉功能以及凝固、烧焦和焚化,伤及身体任何层次,电 能,炎症、凝固、烧焦和焚化,伤及身体任何层次,热 能,移位、撕裂、破裂和压挤,主要伤及组织,机 械 能,举 例 与 注 释,产生的原发性损伤,施加的能量类型,第1类伤害的实例:这些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伤阈限的能量引起的,生理损害、组织或全身死亡,热 能,生理损害,组织或全身死亡,氧的利用,举例与注释,产生的损伤或障碍的种类,影响能量交换的类型,第2类伤害的实例:这些伤害是由于影响了局部的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
23、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Haddon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应取决于:(1)人接触能量的大小;(2)接触时间和频率;(3)力的集中程度,他认为预防能量转移的安全措施可用屏障树(防护系统)的理论加以阐明;(4)屏障设置得越早,效果越好。,1.限制能量的系统:如限制能量的速度和大小,规定极限量和使用低压测量仪表等等。,2. 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性大的能源:如用水力采煤代替爆破;应用CO2灭火剂代替CCl4等等。,3. 防止能量蓄积:如控制爆炸性气体CH4的浓度,应用低高度的位能,应用尖状工具(防止钝器积聚热能)等,控制能量增加的限度。,
24、4. 控制能量释放:如在贮存能源和实验时,采用保护性容器(如耐压氧气罐、盛装放射性同位素的专用容器)以及生活区远离污染源等等。,5. 延缓能量释放:如采用安全阀、逸出阀,以及应用某些器件吸收振动等。,6. 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如接地电线,抽放煤体中的瓦斯等等。,顺层水平钻孔布置示意图,7. 在能源上设置屏障:如防冲击波的消波室,除尖过滤或氢子体的滤清器,消声器以及原子辐射防护屏等等。,8. 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屏障:如防护罩、防火门、密闭门、防水闸墙等。,9. 在人与物之间设屏蔽:如安全帽、安全鞋和手套,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具等。,10. 提高防护标准:如采用双重绝缘工具、低电压回路、连续监测和远
25、距遥控等等,增强对伤害的抵抗能力(人的选拔,耐高温、高寒、高强度材料)。,11. 改善效果及防止损失扩大:如改变工艺流程,变不安全流程为安全流程,搞好急救。,12. 修复或恢复:治疗、矫正以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4) 起因物施害物事故模型,所谓起因物,是指造成事故现象的起源的机械、装置、其他物质或环境等而言。 施害物是指直接造成事故的加害物质。不安全状态导致起因物作用;施害物是由起因物促成其造成事故后果。,以电焊装置为起因物,造成连续发生事故现象的四例如下:,1.在焊装作业中有火花飞溅,引燃了聚胺酯橡胶而起火,火灾的高温物与人接触,烧伤了人员。这一事故的物系列模型如图。,2.在焊接作业
26、中因火花飞溅,先引燃聚胺酯橡胶,燃烧产物使人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这一事故的起因物也是电焊装置,施害物是由火灾形成的CO,后果现象是中毒。,3.在电焊熔接作业中,火花飞散到另一喷漆作业的场所,引起清漆汽油着火,可燃物烧伤了工人。,4.焊接作业中火花飞散到汽油缸处,引燃汽油,蒸汽爆炸,造成了铁片伤人。,将上述四例绘成物系列综合事故模型。,轨迹交叉论综合了各种事故致因理论的积极方面,其基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5) 轨迹交叉论,构成伤亡事故的人与物两大连锁系列中,人的失误占绝对地位,纵然伤亡事故完全来自机械或物质的危害,但机械还是由人设计和操纵的,物质也是由人支配的。当
27、然,自然界的地震、洪水等天然灾害又当别论。,在人的连锁系列中,不安全行动是基于生理、心理、动作几个方面而产生的,后者又取决于遗传、社会环境。其系列展开如下:,机械或物质的系列中,从设计开始,经过现场的种种加工程序,直到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各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安全状态。下述连锁系列是促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总之,人的连锁系列随时间进程的运动轨迹,按(a)(b)(c)的方向线进行;物质或机械的连锁系列随时间进程的运动轨迹,按(A)(B)(C)的方向线进行。人、物两系列轨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时空),就是发生伤亡事故的“时空”。 若是排除了机械设备或处理危险物质过程中的隐患,消除了人为疏忽,则两个连锁系列进
28、行的方向变换,事故系列的连锁中断,两系列运动轨迹则不能相交,危险就不会出现,即可达到安全生产。,把人、机械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6) 系统理论,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成为系统。,系统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机械的运行情况和环境的状况如何,是否正常; (2)人的特性(生理、心理、知识技能)如何,是否正常; (3)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的感知,认识理解和行为响应如何; (4)机械的特性与人的特性是否相容配; (5)人的行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的响应时间是否相
29、容 系统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来自人的行为与机械特性之间的失配或不协调,是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在事故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决策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人对危险的感觉阶段、认识阶段和响应阶段。,瑟利模型,瑟利模型,瑟利模型的启示: (1)为了防止事故,关键在于发现和认识危险。 (2)为了防止事故,应具备及时采取避免危险行为的能力。 A:正确估计危险由潜在变为显现的可能性。 B:正确估计自己避免危险显现的技能。,(2)瑟利模型的扩展(操作过程人的因素模式,安德森模式) 安德森等人曾在分析60件工业事故中应用瑟利模型,发现了瑟利模型没有探究何以会产生潜在危险,没有涉及机械及其周围环境的运行过程等问题。
30、通过在瑟利模型上增加一组提前步骤,即构成危险的来源及可察觉性,运行系统内部波动(变异性),控制此波动使之与操作波动相一致。,安德森模型,系统理论的作用(指导意义) 系统理论对改进事故调查、事故预防,对有关事故的基本研究均指明了方向。 A 对事故调查的指导: 系统理论要求对运行系统的正常情况和反常情况都应了解,尤其是要知道系统不常发生的运行特性。,B 对事故预防的指导: 系统理论从机械和操作者两个方面提出了对事故预防的指导。 对于机械:系统理论主张增进其性能的可靠性,减少其性能的不稳定性。 对于操作者:系统理论所关注的是如何提高他们对危险的识别,反应能力。 C 对基本研究的指导(人机环境之间如何
31、协调):系统理论从许多方面对有关事故的基本研究指出了方向,例如:改善和发展观察、记录系统运行的方法和确定危险线索所用的方法。,7) 综合论的事故模型,综合论认为,事故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事故乃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可用下列公式表达:,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触发因素=事故,综合论的事故模型,1、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可以得出事故发生的基本规律 (1)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随机的现象,但是又有其一定的规律性。 (2)由于产生事故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所以不能把事故原因简单地归咎为“违章”二字。,4、事故模式理论
32、的应用,(3)事故致因的多种因素的组合,可以归结为人和物两大因素。 (4)人和物的运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追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应该和对环境的分析研究结合起来进行。 (5)人、物、环境(环境也可包含在物中)都是受管理因素支配的。,2、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可以得出防止事故发生的原则 防止发生事故的基本原理就是使人和物的运动轨迹中断,使二者不能交叉。 (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可采取的措施包括:职业适应性检查,人员的合理选拔和调配,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态度教育,安全技能培训等。 (2)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化水平,大力推行本
33、质安全技术。,(3)改善作业环境,使人物环境相匹配:可采取的措施是: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危险性评价、事故预测,进行人机工程分析,采用安全装置,采用警告装置,预防性试验等。 (4)加强安全管理: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安全管理的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找出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确定从管理上预防事故的措施。,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29300法则。即,在每330次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1次,轻伤、微伤事故29次,无伤事故300次。,事故法则(事故三角形),从中得出的启示:要消除一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安全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如果基础安全工作做得不好,小事故不断,就很难避免大事故发生。,Engineering工程技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安全。 Education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知识和技术。 Enforcement强制:借助于规章制度、法规等必要的行政、乃至法律的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3E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