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A评价.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53074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A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A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A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A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A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A评价,济南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周鹏,内容提要,前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T表现CTA优势与不足,前言,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致残率、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占80%,多为非致命性,但致残率很高,存活的患者中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流行病学研究: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2000万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每年死亡人数150万;,20

2、%,25%,30%,15%,Others 10%,70%,动脉粥样硬化:ICVD主要病因,以往 血管狭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TIA或缺血性脑卒中 密切相关;且为手术适应症制定的重要依据;但是 1、部分颈动脉狭窄病人从斑块开始形成到管腔闭塞全过 程均未出现TIA或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 2、部分颈动脉“轻度狭窄”的病人即出现TIA或缺血性脑 卒中的症状;,血管狭窄程度并非为解释症状的唯一指标,认为狭窄处斑块的性质与血管狭窄程度同样具有诊断价值。,狭窄,?,事件,1989年,Muller等提出了“易损斑块”的概念,即具有破裂倾向的粥样硬化斑块,并指出此类斑块通常具有大的脂质核心、薄纤维帽及巨噬细

3、胞浸润。 2003年,Naghavi等完善了易损斑块的定义,将其定义为具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极有可能快速进展 的“罪犯斑块” ,涵盖了各类具有形成血栓和/或快速进展风险斑块的形态学特征。,病理特点: 脂质核心(40%) 薄壁纤维帽 斑块内出血 散在钙化 炎性细胞浸润 新生血管化 表面溃疡 血栓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ICVD的主要机制:表面有溃疡的斑块易合并血栓形成,使斑块体积增大,阻塞管腔,从而引起急性脑缺血症状; 斑块破裂、脱落形成微栓子,这种微栓子被血流冲击到远端颅内小动脉,导致动脉栓塞; 斑块所致动脉狭窄引起供血区脑组织呈低灌注状态,易形成边缘带脑梗死。,斑块好发部位:动脉粥样硬化好发

4、于血管的开口、分叉及弯曲部;在颈总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CTA,长期以来DSA一直作为诊断颈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广泛应用于临床。但DSA也有其不尽如人意之处,检查费用高,辐射剂量大,且为有创检查,部分受检者会出现副作用。DSA在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也有不足之处:可能会低估血管狭窄程度;显示斑块表面溃疡的敏感性较差;无法显示斑块内部构成;,MSCTA,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极大改善了CTA图像质量,扫描速度快,扫描时间短,卓越的图像后处理,准确清晰的显示动脉病变,对于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作用已经得到医学界广泛的认可,CTA概念:即CT血管成像,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利用多层螺旋CT在受检者靶血

5、管内对比剂充盈高峰期时进行扫描采集原始数据,运用工作站后处理功能,重组靶血管影像。价值:MSCTA在提供血管形态学资料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高级血管分析软件对患者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范围进行评估,同时能够清楚的显示管腔内的斑块并初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常用后处理技术:1.最大密度投影(MIP):了解管壁钙化情况;2.多平面重建(MPR):从不同角度观察血管;3.容积显示(VR):直观,立体感强;4.曲面重建(CPR):显示腔内结构;,狭窄程度测量与分级:NASCET 狭窄最严重处残腔直径(a),狭窄远端血管直径(b), 狭窄率=(ba)/b 1 0 0 %。 狭窄程度分级:

6、轻度狭窄(30)、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及完全闭塞100%,VR,正常颈动脉CTA表现,RCA,LCA,RICA,LICA,RVA,LVA,RECA,LECA,多角度、多方位,stenos,VR图像显示左侧颈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起始部局限狭窄;CPR图像显示狭窄部混合斑块;为原始轴位图像。,左颈总动脉近分叉处狭窄性病变, 管腔明显变细, 血管壁软斑块,MPR,血管分析伪彩图,CPR,左侧颈动脉分叉部后壁斑块,表面不规则(图);斑块内点状钙化及出血(图、),图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软斑块(箭头所示),局部管腔中度狭窄。MIP像;VR图像;CPR图像。,颈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

7、起始部钙化斑块(箭头所示)。MIP像; VR图像;CPR图像。,左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伴钙化, 最狭窄处狭窄比例为83%,、双侧颈动脉分叉部斑块,同一患者双侧放射冠层面多发皮质下腔隙性脑梗死;、左侧颈动脉分叉部软斑块,表面溃疡形成,同一患者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意义、优点、不足,意义:早期识别斑块的特性,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与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优点:扫描速度快,无创性,密度分别率高;对钙化显示敏感性高;识别斑块溃疡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大于90%);根据其CT值,可以区别斑块内组织成分;,不足:在对重度狭窄的血管进行测量时,其结果往往大于实际值;CT检查有辐射;碘过敏的患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只能观察血管解剖而不能了解血流情况。,结论,综上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重要的病因之一,可通过CTA来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预防动脉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生提供客观依据。,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