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生 物 学一级学科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10) 一 、 培养目标 本学科将为国家培养生物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要求所培养的博士生要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列主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献身精神;具有严谨、谦虚、求实、进取、敬业的学风和创新性思维等科学素养。掌握坚实广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系统深入地掌握生物学科相关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及实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并在科学或专门技能上获得创造性的成果。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
2、掌握第二外语;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 、 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1. 植物学 1) 作物分子设计与种质创新 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和大豆为材料,通过分子设计和基因工程改造,创制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 。 2) 植物发育的信号转导 主要以拟南芥和作物为材料,研究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 3) 植物激素与环境适应的分子机理 以拟南芥和作物为材料,研究植物激素和周围环境如逆境,营养缺陷和干旱等信号互作的分子机理 。 2. 动物学 1) 动物遗传学 主要研究动物染色体结构及其演化;动物功能基因的克隆;动物分子系统学及分子进化等。 2)动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主要研究动物蛋白质、抗菌
3、肽和酶的纯化、性质、功能、基因克隆、体内表达及调控和重组表达等。 3. 微生物学 1)微生物生理生化 本研究方向从事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及微生物酶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微生 物对纤维素、木素等生物质的降解酶及其生物质的降解机理。 2)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可再生资源的微生物转化、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及清洁生产的微 生物技术研究,促进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 2 3)微生物遗传与分子生物学 本研究方向研究与工农业、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的微生物基因、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机制;同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进行微生物酶的分子改造和代谢途径的改造,进行微生物品种、
4、菌株的改良,构建转基因微生物 。 4)微生物资源与生态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以典型微生物、海洋微生物、农业微生物、环保微生物和工业特殊用途微生物为材料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包括微生物的资源调查,农业、海洋和极端环境微生物及其极端酶的研究、微生物对 不良环境的耐受机理研究、以及生态环境中大量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前期研究等。 5)应用微生物学与发酵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发酵与应用,特别是微生物药物、微生物农药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发酵生产将是本研究方向的重点。 4. 遗传学 1)分子遗传学 小麦体细胞杂种的遗传及表观遗传 能源植物细胞壁合成代谢重要相关基因 2)微生 物 遗传学
5、5. 发育生物学 1)干细胞生物学 小鼠及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利用基因打靶(基因敲除和基因敲入)研究基因的功能及制作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胚胎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与干细胞 治疗。 2)发育分子生物学 利用小鼠、斑马鱼和文昌鱼等模式动物,综合运用现代分子、细胞、遗传、发育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研究胚胎发育中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器官 /系统形成等的机制及其分子网络调控。 3)发育免疫学 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及癌变;免疫相关基因组学与免疫生物信息学。 4)分子神经生物学 听觉是动物体感知外界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而听力受损或听力障碍是影响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本方向主要研究在听
6、觉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分子水平对听觉传导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 6. 细胞生物学 1)植物细胞 工程和 基因工程 进行小麦、玉米、甜菜、牧草等重要农作物和经济植物功能基因的克隆和转化,小麦体细胞杂交育种及其机理研究,玉米、甜菜等植物的细胞工程育种研究。 2)植物功能基因组 进行小麦、玉米品质、营养、耐逆和抗病的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研究 。 3 3)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拟南芥、玉米、菜豆等为实验材料,致力于发掘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参与逆境胁迫响应的关键功能基因,阐明这些功能基因的分子机理,拓展和深化植物激素和逆境胁迫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信号转导机制。 4)肿廇细胞生
7、物学 本方向将以中国人高发肿瘤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生物学技术,探究肿瘤细胞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分子机理;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机制;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等。 5)细胞分化与转分化 本方向主要研究: 1、血管内皮细胞分化与 转分化 的 分子机制研究 ; 2、 细胞自噬、老化及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 3、 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机理研究 。 6)动物细胞信号转导和凋亡 TLR 在介导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理;体内和体外 beta-arrestins 介导的信号传导在细胞凋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体内和体外 TLR 和 beta-arrestin 之间的相互调控机理。 7
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 本方向主要 研究 真核生物功能基因重点是 生物免疫、生长发育等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机理、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及基因工程药物。 2)酶与蛋白质生物化学 本研究方向 研究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的酶、蛋白质 /肽、多糖及其它生物大分子的性质、纯化、结构与功能。 3)糖生物化学 本研究方向 研究多糖、糖的缀合物、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糖的转化与利用等。 8.海洋生物学 1)海洋微生物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海洋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 及系统分类学、海洋微生物种质资源与海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开展海洋特殊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本研
9、究方向主要研究海洋动物、藻类和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功能基因筛选及活性化合物的分离与效果评价,发掘具有药用潜力或生态效应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展海洋生物资源转化的生物技术研究。 3)海藻与浮游生物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海洋藻类与海洋原生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及系统分类学研究,以及海藻与浮游生物的应用研究。 4)海洋动物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鱼、虾、贝、 鲍、 参等海洋经济动物的繁育与养殖生物学以 及免疫生物学研究,海洋哺乳动物演化、行为及生殖生物学研究。 4 5)保护生物学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海洋动物多样性及海洋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濒危海洋动物的资源调查与保护等研究。 9.生物物理学 蛋白质结构
10、与功能 三、 学 制 全日制普通 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4 年, 达到 培养方案要求可申请 提前毕业 ,最长提前毕业时间不能超过一年 。 学位课程一般在第二学期完成,后 2-4 年主要从事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研究及写作和答辩工作。 四、培养方式 1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本学科按生物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按 二级学科开设博士期间专业基础课程,由导师或导师组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2本学科鼓励研究生的“三种经历”,即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在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中实行双导师合作培养。 3. 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
11、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在博士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制定完成。 五、 应修总学分数 与课程设置 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一般为一年。总学分不少于 14 分。其中必修学分 12 分,选修学分 2 分。学位专业课包含课外专业文献阅读。 由学校 组织的研究生在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中取得的学分,与培养计划内必修课内容及要求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可采用课程置换方式,经导师同意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认定后可以作为必修课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培养计划以外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认定。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具体课程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 程与必修环节, 12 学分 ( 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
12、代 ,学位公共课,计 2 学分 ( 2) 专业外语,学位公共课,计 2 学分 ( 3) 模拟项目申请 1 学分 ( 4)专业必修课 2 学分(各二级学科设 专业必修 课 一门) ( 5) 前沿讲座 5 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对前沿讲座的要求: 前沿讲座采取学术讲座、交流和讨论会等形式,包括研究生的个人专题综述、参加著名学者的学术5 报告等。要求研究生本人在读期间应就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做专题综述性学术报告或研究报告,主讲报告不少于 5 次,其中至少 2 次为双语(或英语)讲座;研究生本人在读期间参加听取前沿讲座至少 15 次以上。要求研究生每学期平均至少阅读 5 篇专业学术论
13、文(英文)。 在完成上述对学术讲座的要求后,研究生应提交主讲学术报告与阅读的学术文献清单和由主持讲座的教 师签字的听 取的学术报告清单。考核时指导教师或导师组据此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 。考核按 通过、不通过 记分,成绩 通过以上者 记 5 学分。 模拟项目申请的考核 模拟课题申请的考核可在第二学期进行。要求博士研究生根据各类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 973”、“ 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等)申请指南,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其中之一类科技计划严格按照申请书撰写要求撰写并提交完整的项目申请书。考核时由指导教师组织进行项目模拟
14、答辩,并据此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考核 按通过、不通过记分,成绩通过以上者记 1 学分。 2选修课 程 ( 1) 专业选修课 2 学分(各研究方向设专业选修课至少一门) ( 2)非专业选修课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计 2 学分。 第二外国语,计 2 学分。博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 外国 语为 非 英语的,则第二外国语必修英语。 3补修课 程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的主干课程 1-2 门,所修课程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但不计学分。 六 、中期考核 与资格考试 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 (含学科综合考试 )制度。博士生入学一年后 ,结合博士
15、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对其进行一次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安排在第三学期初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等。中期考核由学位分委员会组织的 5 位专家(至少含 2 位博士生导师)组成的考核委员会组织进行。 中期考核合格者可进入博士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应终止其攻读博士学位,按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 3 年。 1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 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处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勇
16、于探索新领域和未知领域,应对我国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或社会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6 2开题报告 在论文选题确定以后,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在第一学年内写出开题报告,就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课题条件进行论证。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中期筛选中公开进行,且要求研究生提交 3000 字以上的书面文献综述。在经过指导小组的审查认可后,在博士导师指导下拟定论文工作 计划,开展论文工作。 3中期检查 博士论文应在导师和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在不少于两年的时间内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要定期检查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内容,以达到相应学位论文的
17、要求。 4论文预答辩 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 3 个月应向导师、指导小组报告学位论文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5论文的质量与水平 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应具有先进性、创造性,获得创新性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博士生在读期间应对自己在 科学研究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在本学科领域学术刊物上发表与毕业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参见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成果要求。 6博士学位论文按照山东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撰写。博士学位论文 3-10万字, 摘要为 3000 字以上。 论文应达到数据可靠,写作规范,语言通顺,
18、分析合理恰当等要求。 7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三个月应向导师、指导小组报告学位论文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经导师、指导小组和校内外同行专家的匿名审查,完成学位论文,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申请论文答辩。通过答辩 后,经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理学博士学位。 8如学位论文未获通过,该研究生应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对原论文进行补充和修改,在达到相应水平后,再行申请重新答辩 八 、实践环节 博士生在读期间,可兼任助研、助教和助管等工作,参与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由院、系、所根据研究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给出成绩。该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级。该成绩计入学生档案,但不计学分。 九、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发
19、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创新成果。具体要求见关于明确山东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 基 本要求的通知 (山大研字【 2010】 63 号)。 7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国内期刊: 中国科学(中英文) 科学通报(中英文) Cell Research,植物学报,药学学报 遗传学报,动物学报,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菌 物学报 ,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高技术通讯,生物工程学报,实验生物学报,作物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昆虫学报,海洋与湖沼,水生生物学报,水产学报,生物物理学报,生理
20、学报 , 畜牧兽医 学报,病毒学报 , 草业学报,兽类学报,解剖学报,海洋学报, 中国药理学和毒理学报 , 中华病理学杂志 , 遗传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 中华肿瘤学杂志 , 中华内分泌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 , 畜牧兽医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 中国农业科学 , 中华肿瘤学杂志(中英文),高校化学学报,化学快报(英文),造纸学报,高技术通讯。 Cel J of Ocea and Limn, Dev. 2. ANNUAL REVIEW OF PLANT 3.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NATURE; 4.
21、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5.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6. 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7.Applied Microbiology 21.BIOCHEMISTRY; 22.BIOCHEMISTRY; 23. .BIOLOGICAL CHEMISTRY; 24. BIOTECHNIQUES 25. BIOCHEMICAL JOURNAL 26.Biochemistry( Tokyo) 27.Biotechnology Letters 28.Biotechnology 36. CELL GROWTH 37. CE
22、LL 38. CURRENT BIOLOGY. 39.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40.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 41.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42.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43. Chemical Technology; 44. CELLULAR SIGNALLING; 45. CHROMOSOME RESEARCH; 46.CRITICAL REVIEWS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
23、GY 47.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48.Current Microbiology 49.Canadian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50.Cell Research, 51.Cancer, 52.Cell Biol., 53.Cell Immunol., 54.Current Biol., 55.Comp Biochem Physiol B, 56.Cancer research, 57. Cancer cell, 58.Cytogenetics and Cell Genetics 59. Chromosoma 60. DEVE
24、LOPMENT 61. DEVELOPMENTAL BIOLOGY 62.Dev.Biol., 63.Dev. Genes Evol, 64.Dev Genet, 65. Dev Growth Differ, 66.Dev Evol., 67.Dev. Dynamics, 68.Dev Brain Res, 69.Dev Comp Immunol, 70.Developmental Biology. 6th ed, Gilbert,Scott F,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 Inc., 2000 71. EMBO JOURNAL 72. EXPERIMEN
25、TAL CELL RESEARCH 73.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74. EMBO, 75.Evol Dev., 76.Evolution 77. Ecology 78.Ecological Monograph 79.Evolution and Ecology 80. FEBS LETTERS 81.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82.Fundamental immunology. Paul W, Raven Press, 2003 83. GENOME RESEARCH 84. GENOMICS 85. GENES 155.N
26、ature 156. NATURE GENET. 157.NATURE BIOTECHLONOGY 158.Nature Genetics 159Nature Medicine 160. 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161.Oncology, Oncogene, 162. Oikologia 163.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64. PLANT CELL 165. PLANT J 166.Plant Research 167.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68. PLANT CELL T
27、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69. PLANT PHYSIOL. 170. PLANT SCIENCE 171. PLANT CELL REPORTS 172. PLANTA 173. PROTOPLASMA 174.Process Biochemistry 175.Principles of Development. Wolpert L, London: Current Biology Ltd. Oxford, 1998 176.Science, Scand J Immunol., 177.Science Nature 178. TRANSGENIC RESEARCH
28、179.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10 180. TRENDS IN PLANTS 181. TRANSGENIC RESEARCH 182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183. TRENDS IN CELL BIOLOGY 184. TRENDS IN GENETICS 185. Theor Appl Genetics 186Trends in Biotechnology 187.Virology 188.Visual Neurosci, 189.Zoolog Sci. 190.Zoological Science 19
29、1.Zoomorphologie 192.Ecology 193.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发育生物学,高教出版社,张红卫主编, 2001 2、 发育生物学原理 , 高教出版社, 樊启昶等 编 , 2002 3、发育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 桂建芳 , 易梅生主编, 2002 4、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金冬雁等译, 2003 5、分子遗传学 , 孙乃恩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6、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李毅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7、细胞生物学 , 高教出版社,(第二版)翟中和主编, 2001 8、分子细胞生物学 , 科学出版社,(第二版)韩贻仁主编, 2007 9、干细胞生物学, 裴雪涛 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3 10、基础免疫学(上、下册),吴玉章等,科学出版社, 2003 11、神经生物学,寿天德,高教出版社, 2001 12、受精生物学,陈大元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0 13、普通生态学, 高教出版社, 孙儒泳等, 1993 14、 Ecology(Fifth or sixth Edition). Charles J. Krebs, Benjamin Cummings 2001 15、 Ecology,Begon et., Blackwell,2995